高爐爐齡

高爐從點火投產到停爐大修期間的實際運行時間,為高爐的一代爐齡。 1963年與1981年中國冶金工業部兩次調查重點企業高爐,平均爐齡分別為5.08與8.04年,每1m3高爐有效容積一代產鐵量分別為2246與3840t/(m3•代),在一代爐齡內中修1~2次。 t/(m3•代),一代爐齡中修2~3次。

高爐從點火投產到停爐大修期間的實際運行時間,為高爐的一代爐齡。它與每立方米高爐有效容積在以上時間內的產鐵量構成衡量高爐生產一代爐役的一對重要經濟技術指標,一般為6年左右與5000t/(m3•代)左右。
西方國家認為重砌風口以上磚襯即為大修,一代無中修。80年代日本高爐一代爐齡達10年以上、7000t/(m3•代)左右,90年代已提高到12年,千葉廠6#高爐已達20年以上,歐洲高爐爐齡平均為10年,正向15年發展。
1963年與1981年中國冶金工業部兩次調查重點企業高爐,平均爐齡分別為5.08與8.04年,每1m3高爐有效容積一代產鐵量分別為2246與3840t/(m3•代),在一代爐齡內中修1~2次。
首都鋼鐵公司1953~1991年平均爐齡12.07年,與每1m3高爐有效容積一代產鐵量6626 t/(m3•代),一代爐齡中修2~3次。
進入90年代,中國也出現了爐齡10年(期間不中修)、一代產鐵8000 t/m3以上的高爐。
決定一代爐役結束的標誌,一是爐襯侵蝕嚴重,高爐指標惡化使繼續生產不經濟;另一是冷卻器大量燒壞,不能繼續安全生產。中國常以後一種為大修依據,別國則多以前一種原因停爐大修。不論是那種標誌,關鍵損壞部位有二:一是爐腰與爐身下部;一是爐底側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