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梁河戰役

高梁河戰役

高梁河戰役是遼乾亨元年,遼與宋發生的一次大戰。宋太宗乘驢車南逃,遼軍追至涿州而止,繳獲宋軍兵器、糧秣不可勝計。

高梁河名稱溯源

高梁河戰役高梁河戰役

高梁河,又稱高亮河。源於高這趕水的故事。出西直門在往北,有一條長河,河上一座小廠橋連線著南北大道,人們把這橋叫“高梁橋”。相傳,明初燕王和劉伯溫選都址在北京,當時的北京是一片苦海。劉伯溫便命掌管北京水源的龍王把水搬到別的地方,否則就修座哈達門把他壓在底下。龍王無奈,只好照辦。北京城建好後,龍王忌恨劉伯溫,便偷著把城中水井的水抽乾放在水袋裡和龍母一起推著小車逃出了西直門。劉伯溫知道後變了臉色,派大將高亮騎上快馬,出西直門朝北追去。高亮趕上了龍王,向車上的水袋猛戳一槍。立刻山崩地裂的一聲響,高亮調馬便跑,快到城門時,高亮回首一瞧,見洪水滾滾,白浪滔天,一個浪頭把他連人帶馬衝進了長河。之後,水勢慢慢緩和下來,流入長河一直向東。高亮為北京城保住了水源,北京人為了紀念他,便在他被淹的地方修起一座白色的小石橋,取名“高亮橋”。後音轉為“高梁橋”。

高梁河戰役

高梁河戰役是遼乾亨元年(北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遼與宋發生的一次大戰。是年五月,宋軍方滅北漢,未及休整,宋太宗即強令轉兵東進,企圖乘勢一舉奪占幽州(今北京)。自後晉割燕雲十六州予遼後,幽州即為遼的軍事重鎮。時遼北院大王耶律奚底、統軍使蕭討古等戍守幽州,為阻止宋軍北進,率軍南出堵截。宋太宗遣東西班指揮使傅潛、孔守正率前鋒軍出擊,自率主力繼後,敗耶律奚底部於沙河(今河北涿州北拒馬河),於二十三日推進至幽州城南。幽州城池牆高壘固,方圓三十餘里,易守難攻。太宗乃分兵一部牽制耶律斜軫部於清沙河(今北京清河鎮北),自率主力四面圍攻幽州城。遼將耶律學古率兵從山後馳至幽州,掘地道潛入,與城內守軍合兵拒守,宋軍攻城未克。遼景宗又遣南府宰相耶律沙、北院大王耶律休哥率兵救援。七月初六,耶律沙部與宋軍戰於高梁河畔,敗退,宋軍乘勝尾追。時近黃昏,耶律休哥率大軍馳至,宋軍停止追擊,於高梁河畔列陣。未幾,耶律休哥部在耶律斜軫部配合下,左右夾攻,耶律學古部亦出城參戰,使宋軍三面受敵,全線潰敗,死者萬餘人。宋太宗乘驢車南逃,遼軍追至涿州而止,繳獲宋軍兵器、糧秣不可勝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