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台寫生基地

高家台寫生基地位於河南省林州市太行山大峽谷之中,距林州市區35公里,向西與山西省毗鄰,向北與河北省接壤,地處三省交界,被藝術家譽為"步隨景移,百里畫廊". 這裡四季景物分明,其景色集雄、峻、奇、秀於一身;這裡民風淳樸,民情親和;這裡的山村建築層次分明,曲徑通幽至今還保留著十分完整的紅石牆、石板房、石磨與石碾等。

高家台寫生基地由20座乾淨利落,風格獨特的農家小院組成,錯落分布在林濾山深處的高家台村。在其七年的發展歷程中,深受著畫家影響和感慨。跟隨著藝術的眼光,發展向一個更原始、自然的村落,山西井底“陽坡”成為高家台寫生基地的二號基地。

這裡民風淳樸,民情親和,以原始自然的明清建築保存至今。有石街、石院、石板場、石窗、石柱、石頭牆、還有石碾、石磨、石谷囤、石梯、石樓、石板房、石臼、石盆、石水缸。置身於村中可以零距離地體味太行民俗民情,可以反樸歸真,重修我們的精神家園。

荊浩長期隱居於此地,自號“洪谷子”。另一山水大家,荊浩的學生關仝,也在此長期作畫,宋代河南大畫家郭熙在其“林泉高致”一書中,總結山水四時之景說“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如滴”、“秋山明靜而如妝”、“冬山慘澹而如睡”,也籍此山之靈感。當代著名畫家李可染、何海霞、賈又福、龍瑞、崔曉東、陳平、王宏建等著名畫家都多次到此作畫採風,以太行林濾山雄、峻、奇、險之氣勢,集中表現了北雄風光,成為北方畫家典型代表。

陽坡紀行,深山老村,白雲翠崗,參差樹蔓,左右披拂,偶然相值,一如夢寐,手搖風車,杵臼驢碾,石屋比然,相聞雞犬。古風歟!緣何有傳?遠山如黛,幽水靜寨,隔岸觀寺,入夜聞雉,星漢漫濫驚遠客,直疑長安華燈爍。路轉峰迴,斗折蛇攀,或俯或仰,隱隱光斑;炊煙生處,人道陽坡是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