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藥品

高危藥品

高危險藥品是指藥理作用顯著且迅速、易危害人體的藥品。包括高濃度電解質製劑、肌肉鬆弛劑及細胞毒化藥品等。高危險藥品應設定專門的存放藥架,不得與其他藥品混合存放。

基本信息

定義

高危險藥品是指藥理作用顯著且迅速、易危害人體的藥品。包括高濃度電解質製劑、肌肉鬆弛劑及細胞毒化藥品等。

1995~1996年間,美國的醫療安全協會(theInstitutefor SafeMedicationPractices,ISMP)對最可能給患者帶來傷害的藥物進行了一項調查,共有161個醫療機構提交了研究期間發生的嚴重差錯。結果表明,大多數致死或嚴重傷害的藥品差錯是由少數特定藥物引起的。ISMP 將這些若使用不當會對患者造成嚴重傷害或死亡的藥物稱為“高危藥物”,其特點是出現的差錯可能不常見,而一旦發生則後果非常嚴重。2003年 ISMP第一次公布了高危藥物目錄,並在2007,2008年進行了更新,2008年高危藥物目錄見表1。除了19 類高危藥物,ISMP目錄還包括以下13種高危藥物:秋水仙鹼注射液、依前列醇注射液、胰島素注射液、硫酸鎂注射劑、甲氨蝶呤片(口服,非腫瘤用途)、阿片酊、縮宮素注射液、硝普鈉注射劑、濃氯化鉀注射液、磷酸鉀注射液、異丙嗪注射劑、濃氯化鈉注射液、100mL 或更大體積的滅菌注射用水(供注射、吸入或沖洗用)。ISMP確定的前5位高危藥物分別是:胰島素、阿片類麻醉藥、注射用濃氯化鉀或磷酸鉀、靜脈用抗凝藥和高濃度氯化鈉注射液(>0.9%)。

高危藥品管理制度

1、高危險藥品包括高濃度電解質製劑、肌肉鬆弛劑及細胞毒化藥品等,具體品種見附錄。

2、高危險藥品應設定專門的存放藥架,不得與其他藥品混合存放。

3、高危險藥品存放藥架應標識醒目,設定黑色警示牌提示牌提醒藥學人員注意。

4、高危險藥品使用前要進行充分安全性論證,有確切適應症時才能使用。

5、高危險藥品調配發放要實行雙人覆核,確保發放準確無誤。

6、加強高危險藥品的效期管理,保持先進先出,保持安全有效。

7、定期和臨床醫護人員溝通,加強高危險藥品的不良反應監測,並定期總結匯總,及時反饋給臨床醫護人員。

8、新引進的高危藥品要經過藥事管理委員會的充分論證,引進後及時將藥品的信息告知臨床,指導臨床合理用藥和確保用藥安全。;

高危藥品目錄

一、高濃度電解質製劑:

1、10%氯化鉀

2、10%的氯化鈉

二、肌肉鬆弛劑:

1、短效(5-10min):氯化琥珀膽鹼(司克林);

2、中效(20 -30min):維庫溴銨(仙林針)、阿曲庫銨、羅庫溴銨(愛可松針);

3、長效(45-100min):哌庫溴銨(阿端)

三、細胞毒化藥物:

1、作用於DNA化學結構的藥物: 阿黴素(脂質體:楷萊)、白消安、環磷醯胺、卡鉑、順鉑(順可達)、絲裂黴素、阿柔比星(阿克拉黴素)、奧沙利鉑(艾恆、樂沙定)、白消安、苯丁酸氮芥(留可然)、吡柔比星、表柔比星(艾達生)、卡莫司汀(卡氮芥)、柔紅黴素、異環磷醯胺(匹服平針)

2、影響核酸合成的藥物:阿糖胞苷、氟尿嘧啶、甲氨蝶呤、羥基脲、氟達拉濱(福達華)、吉西他濱(鍵擇)、卡培他濱(希羅達)、巰嘌呤、脫氧氟尿苷(艾豐、氟鐵龍)

3、作用於核酸轉錄的藥物:放線菌素D(更生黴素針)、平陽黴素(博萊)

4、作用於DNA複製的拓撲異構酶I抑制劑 :拓撲替康(金喜素)

5、作用於微管蛋白合成的藥物:長春新鹼、高三尖杉酯鹼、依託泊苷(威克)、長春地辛(托馬克注射液)、長春瑞賓(艾克寧、蓋諾、諾維本)、多西他賽(艾素、泰索帝)、三尖杉酯鹼、替尼泊苷(邦萊、衛萌)、依託泊苷、紫杉醇(泰素、海王、福王)

6、其他細胞毒藥物:門冬醯胺酶(L-門冬醯胺酶)

高危藥物典型案例

第一個案例是長春新鹼誤鞘內注射。長春新鹼主要用於治療急性白血病等腫瘤,只能通過靜脈途徑給藥。1968 年,SchochetSS等報導了第1例長春新鹼誤注入鞘內的病例,一名2歲半的女孩患有急性淋巴性細胞白血病(ALL),化療方案是鞘內注射甲氨蝶呤和靜脈注射長春新鹼。然而,長春新鹼 3mg 被意外地注入患者鞘內。儘管醫生採取了腦脊液置換,但患者還是出現了致命的神經毒性反應,3d後死亡。目前,全球報告的長春新鹼鞘內注射至少有55例,分布在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沙烏地阿拉伯、新加坡、韓國和中國等多個國家,多數患者存活期小於1個月,只有少數患者在鞘內注射後立即開展針對性治療倖存,但伴有嚴重的神經系統後遺症。2007年 7~8月間,我國多省市報告部分白血病患者鞘內注射甲氨蝶呤和阿糖胞苷後,出現了神經損害症狀。調查結果表明,上述神經損害與部分甲氨蝶呤和阿糖胞苷原料中混入了微量的長春新鹼有關,共給130 多位患者造成嚴重傷害。該案例表明給藥途徑不當,可能會導致患者死亡或嚴重傷害,類似案例包括氯化鉀靜脈推注致死、腸內營養靜脈給藥致死等。

另一案例是大劑量環磷醯胺導致患者死亡。1993年11月14日,一名39歲乳腺癌患者接受環磷醯胺化療。該化療方案是一個I 期臨床試驗,環磷醯胺的劑量(1000mg·m-2,每天一次,連續4d,總劑量 4000mg·m-2)高於常規劑量(成人單藥靜脈注射500~1000mg·m-2,每周1次,連用2 次,休息1~2周重複)。然而醫生閱讀完試驗方案後,寫的醫囑是4000mg·m-2×4 d。1993年12 月3日,由於環磷醯胺過量,患者死亡。相關人員在患者死亡10個星期後在錄入試驗數據時才發現該差錯。導致該悲劇發生的原因很多,包括人為因素如醫囑錯誤、沒有雙人核對;系統原因包括醫囑系統沒有最大劑量核查功能、治療方案表述混亂(有的劑量是每天劑量,有的是總劑量)。

高危藥物風險防範措施及評價

藥品差錯可發生在各個環節,如藥物採購、開具處方、調劑、使用和監測等,而處方開具差錯(prescribing error)和給藥差錯(administration error)約占藥品差錯的75%。據估計,住院患者每人每天至少發生1 個藥品差錯,而20%~69%的藥品差錯是可以預防的。在醫院環境下,有許多有效的方法來降低高危藥物差錯的發生,如計算機輔助醫囑系統(computer provider order entry,CPOE)、臨床決策支持系統(clinical decision-support system,CDSS)、臨床藥師的參與、建立和諧的醫患關係、使用條形碼、自動藥物分發機、遵守臨床診療指南和操作規程、使用標準的治療方案等。現著重介紹CPOE-CDSS 在防範高危藥物風險方面的套用。

2007 年,美國全境實現了電子處方。電子處方會降低紙質處方的差錯,如可避免紙質處方筆跡不清轉抄而犯錯;通過對藥物名稱、劑量、給藥途徑和給藥頻率等重要選項值進行限制從而提高了處方的安全性;電子處方可減少醫療及相關人員的工作量,提高效率;另外,計算機化能確保臨床決策系統的實施,如藥物或食物過敏核查、藥物相互作用、劑量過高以及根據病人臨床情況、年齡和腎功能推薦合適劑量。目前有14 個研究用來評價計算機輔助醫囑系統和決策支持系統減少用藥差錯,其中7 個研究是評價CPOE-CDSS

綜上所述,大多數研究表明CPOE-CDSS 能夠顯著降低藥品差錯發生率、改善處方行為、降低可預防的或嚴重的藥物不良事件、降低不合理的給藥劑量及不正確的給藥頻率等,但CPOE-CDSS 也會帶來它們自身的問題,甚至會導致嚴重不良事件[20,29-30] 。因此,仍需要大規模的研究來繼續驗證CPOE-CDSS 的有效性,並確定CPOE-CDSS 成功實施的因素。

附錄一

10%氯化鉀注射液

10%氯化鈉注射液

25%硫酸鎂注射液

氯化鈣注射液

胰島素製劑

維庫溴銨

阿曲庫銨

琥珀膽鹼

環磷醯胺

異環磷醯胺

尼莫司汀

甲氨喋呤

氟尿嘧啶

替加氟

替加氟尿嘧啶

阿糖胞苷

卡莫氟

羥基脲

吉西他濱

卡培他濱

放線菌素D

絲裂黴素

平陽黴素

柔紅黴素

多柔比星

表柔比星

吡柔比星

羥基喜樹鹼

長春新鹼

長春地辛

長春瑞濱

依託泊苷

替尼泊苷

紫杉醇

多西他賽

他莫昔芬

來曲唑

甲羥孕酮

氟他胺

曲普瑞林

順鉑

卡鉑

奧沙利鉑

亞砷酸

亞葉酸鈣

附錄二

2008 年ISMP 公布的19 類高危藥物

序號

高危藥物類別

1 靜脈用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如腎上腺素、去氧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

2 靜脈用腎上腺素受體拮抗劑(如普奈洛爾、美托洛爾和拉貝洛爾)

3 吸入或靜脈全身麻醉藥(如丙泊酚和氯胺酮)

4 靜脈用抗心率失常藥(如利多卡因和胺碘酮)

5 抗血栓藥物(抗凝藥),包括華法林、低分子肝素、注射用普通肝素;Xa 因子抑制劑(如戊聚糖);直接凝血酶抑制劑(如阿加曲班、來匹盧定、比伐盧定);溶栓藥物(如阿特普酶、瑞替普酶、替奈普酶);糖蛋白Ⅱb/Ⅲa 抑制劑(如埃替非巴肽)

6 心臟停搏液

7 靜脈用和口服化療藥

8 高滲葡萄糖注射液(20%或以上

9 腹膜透析液和血液透析液

10 硬膜外或鞘內注射藥

11 口服降糖藥

12 靜脈用改變心肌力藥(如地高辛和米力農)

13 脂質體藥物(如兩性黴素脂質體)

14 靜脈用中度鎮靜藥物(如咪達唑侖)

15 兒童口服用中度鎮靜藥物(如水合氯醛)

16 靜脈、透皮或口服嗎啡類鎮痛藥物

17 神經肌肉阻斷藥(如琥珀醯膽鹼、維庫溴胺和羅庫溴胺)

18 靜脈用造影劑 (釓噴葡胺)

19 腸外營養 (TPN)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