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新課程的理論與實踐

《高中化學新課程的理論與實踐》既是高中教師新課程培訓教材,也可作為高等院校本科生、研究生進行高中課程改革理論與實踐學習和研究的參考教材。 《高中化學新課程的理論與實踐》由教育理念篇、教學策略篇、教學評價與教學資源篇三部分構成,每一篇又由若干個專題構成。 力圖通過各個主題的學習使教師深入了解高中化學新課程實施的意圖和要求,學會探究、設計和評析高中化學新課程實施的方式和途徑,加深對高中化學新課程的認識、理解和實施的自覺性,促進化學教師專業素養的發展和提升。

內容介紹

《高中化學新課程的理論與實踐》在深入研究總結全國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取得的成果和經驗的基礎上,對國內外高中課程教學理論和實踐進行了系統的思考和研究,力圖進一步釐清課程改革的理論脈絡,解決在課程改革實踐中所遇到的問題和困惑,希望進一步加強對高中課程改革參與者的專業引領和實踐指導。《高中化學新課程的理論與實踐》既是高中教師新課程培訓教材,也可作為高等院校本科生、研究生進行高中課程改革理論與實踐學習和研究的參考教材。
《高中化學新課程的理論與實踐》由教育理念篇、教學策略篇、教學評價與教學資源篇三部分構成,每一篇又由若干個專題構成。力圖通過各個主題的學習使教師深入了解高中化學新課程實施的意圖和要求,學會探究、設計和評析高中化學新課程實施的方式和途徑,加深對高中化學新課程的認識、理解和實施的自覺性,促進化學教師專業素養的發展和提升。

作者介紹

鄭振龍,1966年生,漢族,1986年獲廈門大學經濟學學士學位,1986年參加中國人民大學中美經濟學培訓中心(福特班);1989年獲廈門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1995年獲廈門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2000-2001年以富布萊特學者身份訪問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2006年以高級研究學者身份訪問倫敦經濟學院。1998年起先後兼亞太金融學會理事,任廈門大學金融系代主任、經濟學院副院長。現任廈門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廈門大學證券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中國金融學會常務理事兼學術委員,中國金融學會金融工程專業委員會常委,中國金融學年會第二屆理事會主席、福建省金融學會副會長、《金融學(季刊) 》主編。2002年入選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畫,2004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在海內外《金融研究》、《世界經濟》、《管理科學學報》等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高質量的論文100多篇,出版專著(譯著)、教材26部,承擔和參與國家、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12項,獲國家、省部級優秀成果10項。
主要從事資產定價、金融工程和風險管理領域的研究,包括:利率模型、波動率模型、beta係數、市場風險、信用風險、可轉債等。率先對中國政府利率的變動進行模型分析,比較各種模型在中國市場上的表現,估計了中國債券市場的利率期限結構和中國債券市場的違約風險溢酬,並對可轉債進行定價,分析中國可轉債發行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中國銀行資產負債中隱含期權;在風險度量方面把ARMA-AGARCH模型和極值理論有機的結合起來估計了中國股票市場的VaR和ES。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