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駝城墓群

駱駝城墓群

駱駝城墓群位於甘肅省高台縣駱駝城鄉,分布於駱駝城遺址南、西、北三面戈壁中,地表有封土堆。其中城南墓葬群東西9公里,南北3公里,分布面積27平方公里,地表封土堆達二千餘座,部分墓葬周圍有塋圈、門闕遺蹟。墓葬有礫岩洞室墓、磚室墓。駱駝城西南的土墩墓群範圍9公里,分布有23座大型夯築土墩墓。

信息

物質文化遺產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古墓葬
甘肅省
駱駝城墓群V-並9

簡介

駱駝城墓群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併單位,漢唐古墓葬。駱駝城墓群位於甘肅省高台縣駱駝城鄉,

..

分布於駱駝城遺址南、西、北三面戈壁中,地表有封土堆。其中城南墓葬群東西9公里,南北3公里,分布面積27平方公里,地表封土堆達二千餘座,部分墓葬周圍有塋圈、門闕遺跡。墓葬有礫岩洞室墓、磚室墓。駱駝城西南的土墩墓群範圍9公里,分布有23座大型夯築土墩墓。

駱駝城遺址

是1996年11月國務院公布的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高台縣城西南20公里處,呈長方形,總面積30.77萬平方米,城垣、角墩、敵台、瓮城齊全,輪廓完整,是目前國內現存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漢唐古遺址

歷史

駱駝城遺址及墓群位於高台縣城,位於古代甘、肅二州之間,地當絲綢之路要衝。始建於東漢晚期,

..

為酒泉郡表是縣,魏晉南北朝時期為河西建康郡治,北涼政權即發祥地於此。唐代在此設立建康軍,供應絲綢之路,名將張守珪曾任建康軍使。據《唐六典》載,「其時建康郡有田一十五屯。安史之亂後,代宗大曆元年(766),甘州、肅州並陷吐蕃,建康軍隨而陷,廢。」漢至唐是駱駝城歷史上的繁盛時期,其後逐漸衰落。現保存有以古城為中心,周圍墓葬群、古址、農耕區、防護工程等環繞的分佈格局。駱駝城城址分南北二城,城垣黃土夯築,基本保存完整。遺址東南1500米處,分佈有佔地面積達50平方公里的漢至唐代大型墓群。遺址西南1.5公里處,在面積約2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分佈著約34座夯土台式封土墓葬,規模高大,形制獨特,地方舊志中一度誤稱之為「點將台」。遺址北2公里處,分佈有9座址,呈弧形排列,反映了當地手工業的發達和城市建設的興盛。

魏晉的墓

我必須死去,我在千年以前就說過這樣的話。我當時說得心平氣和,所有人都無法挽留,這並不是因為我必須死去。
那時候我其實還不知道身體裡最白的就是骨頭,在肉身成泥後骨頭還在,它的姿勢還在延續著我的任何一次抒情或者倦怠。安靜的大地啊,所有的人都要躺下來,我也不能例外,要如同根一樣向下抵達高處,抵達先前求之不得的寧靜。
一夢之後,我要求我從遠方打馬趕來,再次回家。沿著考古隊新掘的坡度和坑道,一路驚愕,在殘破的木板外,我已喪失自我。家園陷入黑暗,它張著一張無法癒合的嘴巴,靜靜默擁著悲劇和平靜,咬傷夜色獨自吞咽。
當年的九層子母磚咬合之處已經鬆動,在墓口的拱形磚層間楔入的細碎瓦片,一如千年前飽受的排擠和禁錮。磚石的地板平整如初,我還能看見那藝人的手指粗糙如初,將磚三三併攏。這是一間關閉一個想像豐富的人的斗室,現在我回來了,它完整如初。從入侵者的坑道側壁看上去,一層一層都極為分明,一百年的大水,一百年的細沙,一百年的淤泥,一百年的礫石,一百年的肥田,一百年的荒涼。它們都被我擋在門外,它們都是我雙眼以外家園以外的事物。我唯一的思考成果就是平靜,鋪灑了淡淡黑暗的家園要平靜如母親的子宮,這是我一生所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