馳龍

馳龍

馳龍屬 ( 學名 : Dromaeosaurus )又名奔龍 ,是一類獸腳亞目恐龍 ,生活於上白堊紀坎帕階的加拿大艾伯塔省與美國西部,約7,600萬到7,200萬年前。

基本信息

簡介

馳龍 馳龍

其它中文名稱( chinese[other] )→ 奔龍

拉丁文學名( name )→ dromaeosaurus

發音( pronounced )→ droh-mee-o-sawr-us

含義( meaning )→ 賓士的

目( order )→ saurischia 蜥臀目

亞目( suborder)→ theropoda 獸腳亞目

類( infraorder)→ neotheropoda 新獸腳類

tetanurae 堅尾龍類

avetheropoda 鳥獸腳類

coelurosauria 虛骨龍類

maniraptorifromes 手盜龍形類

maniraptora 手盜龍類

paraves 近鳥類

eumaniraptora 真手盜龍類

科( family)→ dromaeosauridae 馳龍科

亞科( subfamily)→ dromaeosaurinae 馳龍亞科

屬( genus )→ dromaeosaurus 馳龍

模式種( type species )→ d. albertensis 艾伯塔馳龍

其它種( other species )→ d. gracilis 纖弱馳龍

d. cristatus 頂飾馳龍

d. explanatus

錯誤歸屬種( misassigned species )→ d. falculus=aublysodon mirandis

d. laevifrons=dromaeosaurus cristatus

d. abradens=paronychodon lacustris

d. lateralis=a. mirandis

d. minutus="ornithomimus" minutus

時代( period )→ 白堊紀晚期 late campanian分布( found in )→ 加拿大艾伯塔省 美國蒙大納州

發現地層( stratum )→ ...

食性( diet )→ 肉食

典型狀態( length up to )→ 長2米

推測體重( mass )→

發現者( discoverer )→ matthew & brown, 1922

命名者( first described )→

matthew & brown, 1922

簡介(brief introduction)

馳龍的樣子古怪——只有2米長,兩條腿很細,中間靠內的腳趾上長著鐮刀形的爪,尾很長,有成束的棒狀骨,使尾巴變得僵硬。但是,真正讓這個生物不同尋常的不是它的身體框架,而是外覆的東西:它從頭到腳都覆蓋著鬆軟的絨毛和原始羽毛。

敘述

馳龍 馳龍

馳龍是種小型肉食性恐龍,大小如狼,身長約1.8米,重量約15公斤。嘴部有許多銳利的牙齒,每個腳掌的第二趾有銳利鐮刀狀趾爪。馳龍的生存年代為白堊紀晚期的坎潘階,但某些破碎的骨頭、牙齒可能來自於馬斯特里赫特階的蘭斯組、海爾河組,相當於6550萬年前。

馳龍的頭顱骨較為粗狀,口鼻部上下距離高。牙齒相當大,上頜骨有九顆牙齒。馳龍具有大型眼睛,視覺良好。頜部結構堅固。頸部彎曲、靈活。尾巴基部靈活,其餘部分因為交錯的骨棒而較僵直,使尾巴保持在稍微上抬的角度。雖然後肢的已發現部分不多,已可顯示馳龍是種強壯的動物。其近親的羽毛證據,顯示馳龍也可能身體覆蓋羽毛。

研究人員在艾伯塔馳龍的一個頭顱骨,發現兩條血管從頸部前方肌肉通到腦殼後方的痕跡。

化石

馳龍 馳龍

馳龍屬已有數個已命名種,但只有模式種 艾伯塔馳龍( D. albertensis)具有較完整的標本。與其他小型獸腳類恐龍相比,馳龍似乎是種少見的動物。馳龍是最早發現較完整顱骨的小型獸腳類恐龍之一。

在1914年,巴納姆·布郎(Barnum Brown)率領的美國自然史博物館挖掘隊伍在艾伯塔省的紅鹿河進行挖掘,發現馳龍的首個化石,包含:一個長24公分的部分頭顱骨、及腳掌碎片。該地目前屬於省立恐龍公園。 正模標本(編號AMNH 5356)是一個部分頭顱骨,長約24公分、下頜、兩個舌骨、第一掌骨、以及一些腳掌骨頭,缺少口鼻部上方的大部分。 幾組發現於亞伯達省與蒙大納州的其他骨骼、及約30個獨立牙齒,也被歸類於馳龍。

在1922年,巴納姆·布郎等人將這些化石建立為馳龍屬,模式種是 艾伯塔馳龍( D. albertensis)。屬名是來自古希臘文的“δρομευς”(意思“賓士”),加上“σαυρος”(意為“蜥蜴”);種名則是以亞伯達省為名。

之後有其他7種曾被歸類於馳龍屬,愛德華·德林克·科普命名的 D. laevifrons、頂飾馳龍( D. cristatus)、 D. explanatus、 D. falculus,奧塞內爾·查利斯·馬什命名的 D. minutus、纖弱馳龍( D. gracilis),以及瑞欽·巴思缽命名的蒙古馳龍( D. mongoliensis)。這些種大部分只有零歲的化石材料,某些以被改歸類於其他屬,或是被認為是疑名。 與其他小型獸腳類恐龍相比,艾伯塔馳龍似乎是種少見的動物,但卻是最早被詳細研究的馳龍類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