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制試劑用澱粉

馬鈴薯制試劑用澱粉,是利用馬鈴薯製得的試劑用澱粉,成本低,經濟效益高。

馬鈴薯制試劑用澱粉
利用馬鈴薯,可製得試劑用澱粉,成本低,經濟效益高。
製作方法 1.洗滌及制薯漿:用水將馬鈴薯洗2~3遍,除盡全部泥砂,並將有鋤傷、爛洞的薯塊削除。開動粉碎機,投入洗淨的薯塊,立即流出薯漿。因鮮馬鈴薯本身約含75%的水分,故打漿時不須外加水。
2.濾粉及澱粉漂洗:用機器或人工將薯漿過濾,澱粉乳(含澱粉的水)貯於池內澄清。待池內澱粉沉底後,放去上層水,取出粉塊,放在陶土缸中,加清水攪拌。澱粉澄清後,傾去上層液體,刮除黃粉,再加清水攪拌,用100~140目的篩除去雜質。反覆加清水漂洗,至上層水清亮為止。
3.澱粉水解:水解之前,將清水放入水解池,接通電源,將水加熱到40~50℃,再放入洗淨的陶土缸中,按配料表將酸、水、濕澱粉計量投入缸內進行水解。水解過程隨時攪拌,經化驗合格後出缸。
4.洗酸:將水解合格的澱粉乳用塑膠盆取出,倒入預先加有半缸清水的陶土缸中,再將缸加滿清水,使料液溫度迅速降低,防止轉化為糊精。澱粉澄底後,傾去上層酸液,加清水反覆漂洗至中性(用pH試紙控制)。過100~140目篩除去雜質。用蒸餾水洗至氯化物含量合格(約2~3遍)。
5.烘乾磨細:漂洗合格後,傾去上層清液,取出粉塊搗碎,放在鋪有白布的板上,進烘乾室乾燥。烘烤初期,溫度控制在40~50℃,待大部分水烘除後,可逐步升高溫度。烘乾過程中隨時翻動搗碎,約20小時後取出。用磨粉機磨碎,篩除雜質,再烘烤數小時,至裝入乾燥玻璃瓶中抖動時無粘結感,取出冷卻,取樣化驗。
6.包裝:磨細復烘的產品,用預先洗淨的650~750毫升棕色螺口玻璃瓶分裝,每瓶裝500克。蓋上塑膠內外蓋,瓶口套封口。化驗合格後貼上相應等級的瓶簽,裝入特製紙箱,每箱10瓶。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