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蹄形腎

馬蹄形腎

馬蹄形腎是最常見的融合腎畸形,兩腎下極由橫越中線的實質性峽部或纖維性峽部連線所致。馬蹄形腎的發病率很低,大約400名新生兒中可有1例且多為男性。在正常人群中的發生率約為0.5%,男女比例為2∶1,臨床上各年齡階段均有,但在屍檢中以小兒多見。馬蹄形腎合併的腎結石在選擇ESWL時必須注意觀察結石碎片排出的情況,可以囑患者採用不同的體位促進結石碎片的排出。尿路造影示腎影呈盤形,腎盂腎盞鏇轉不良,輸尿管行徑反常。有合併症者則需要根據具體情況處理,如腎盂輸尿管連線部梗阻則做腎盂成形手術,手術一般採用標準的腰部切口,術中應仔細分離,顯示腎臟時勿損傷異常分布的腎血管。馬蹄形腎的發病率很低,大約400名新生兒中可有1例且多為男性。在正常人群中的發生率約為0.5%,男女比例為2∶1,臨床上各年齡階段均有,但在屍檢中以小兒多見。主要是由於馬蹄形腎患者多合併其他系統的先天性異常,其中有些缺陷易導致早期死亡,馬蹄形腎的家族性遺傳的證據尚不足。

基本信息

基本概述

馬蹄形腎馬蹄形腎

馬蹄形腎是最常見的融合腎畸形,兩腎下極由橫越中線的實質性峽部或纖維性峽部連線

所致,此症首先由Decarpi在1521年屍檢中發現,Botallo(1564年)做了全面描述並示以圖解,Morgagni(1820年)報導了第一例有併發症的馬蹄形腎病人。

流行病學

馬蹄形腎的發病率很低,大約400名新生兒中可有1例且多為男性。在正常人群中的發生率約為0.5%,男女比例為2∶1,臨床上各年齡階段均有,但在屍檢中以小兒多見。主要是由於馬蹄形腎患者多合併其他系統的先天性異常,其中有些缺陷易導致早期死亡,馬蹄形腎的家族性遺傳的證據尚不足。

發病原因

在胚胎髮育4~6周,後腎組織相互靠近,此時許多影響因素均可導致其下極相融合。臍動脈或髂動脈的輕微變化可引起正在移行的腎臟方向改變,從而發生兩腎的融合。不管其形成機制如何腎臟的融合總發生在鏇轉之前,因此,腎臟和輸尿管常朝向前。

發病機理

95%以上的患者腎臟在其下極相融合,少數卻發生上極融合。通常連線的峽部是由有血供的腎實質組成,偶爾只是由一些纖維組織將兩腎連線起來。多位於腰3或腰4水平,有時甚至在盆腔內位於膀胱後。

如前所述,由於腎臟的鏇轉不良,腎盞的方向朝前但其數目一般正常。其血供的變化較大,下部及其鄰近的腎組織可以接受來自腎動脈主幹的分支,也可有其自身單獨的血管供應。

疾病檢查

馬蹄腎的IVU所見馬蹄腎的IVU所見

排泄性尿路造影可見兩側腎盂腎盞位置低,而且兩腎下極靠近脊柱,故腎下極的延長

線與正常腎盂相反,在尾側方向交叉。由於鏇轉不良腎盂腎盞多重疊,甚至腎盞指向內側,腎盂轉到外

側,上段輸尿管向外彎曲。有時輸尿管受血管、纖維帶或峽部壓迫可引起腎積水。仔細觀察,在KUB平片上有時可見軸線健康搜尋不正常的腎及峽部的陰影。

B超檢查可發現畸形的馬蹄形腎臟。

腎核素掃描可了解峽部有無腎實質組織。

腹主動脈造影對決定手術方式有很大幫助。

臨床診斷

患者可全無症狀,亦有誤診為腹部腫瘤闌尾炎、胰腺炎、十二指腸潰瘍等,或因併發症就診。有臨床表現者,可分為三類症狀:一類為腰部或臍部疼痛,下腹部腫塊;二類為胃腸道紊亂症狀,如腹脹、便秘等;第三類為泌尿系合併症狀,如感染、積水、結石等,合併有尿頻膿尿、血尿等症狀。由於輸尿管在腎盂高位開口,以及腎盂受腎融合的限制,不能正常鏇轉,輸尿管越過融合部時向前移位導致尿流不暢等,使80%的病例發生腎積水,同時也易導致感染和結石。除了可能發生的腹部腫塊外,馬蹄形腎常無自身特有的症狀,臨床上的表現是非特異性的。許多異常可在超聲或分泌性尿路造影中偶爾發現。圍產期超聲檢查可在出生前發現異常,其影像學表現十分容易診斷。

鑑別

1.塊狀腎:相對少見,可有腰痛和消化道症狀。兩腎廣泛融合成一個不規則的分葉狀塊,通常上升僅達骶岬水平,許多仍停留在盆腔內。因此,在下腹部或盆腔內可捫及實質性腫塊,表面結節狀。尿路造影示兩腎融合成圓形塊影,位置較低,腎盂腎盞形態不規則,輸尿管變短。B超示兩腎呈塊狀融合。

2.盤狀腎:為兩腎的上下極或內側融合,形成一個邊緣厚、中間薄的盤形腫塊,臨床表現與馬蹄形腎相似。但多位於骶岬前或骨盆內。尿路造影示腎影呈盤形,腎盂腎盞鏇轉不良,輸尿管行徑反常。B超及CT檢查顯示兩腎呈盤形融合的畸形影像。

3.乙狀腎:為一側腎上極與對側腎下極相融合,可在腹部觸及腫塊。尿路造影示腎影呈“乙”字形,兩腎長軸平行,腎盂腎盞鏇轉反常,腎盂飽滿。B超和CT檢查顯示兩腎呈“乙”字形融合的畸形影像。

4.腹腔腫瘤:可表現為腹部腫塊。但往往有腹痛、腹脹等消化道症狀。消化道鋇劑造影可見腸道受壓變形或充盈缺損;腹部CT檢查可發現腹腔腫塊;而尿路造影顯示泌尿系統正常。

併發症

馬蹄形腎馬蹄形腎

1、馬蹄形腎即使沒有症狀也常因合併其他先天性的異常而被發現。Boatman等人統計了96例馬蹄形腎患者,其中約1/3患者有至少一個其他系統的異常。

2、許多新生兒及稍長的患者合併有多種先天性異常。屍檢結果顯示其他系統的異常多發生在新生兒或嬰兒,主要的異常包括骨骼系統、心血管系統、中樞神經系統等,肛門直腸的異常也較常見。

3、還有約20%的患兒有18三體綜合徵(Trisomyv18 syndrome),60%的女性患兒具有唐氏綜合徵(Turner’s syndrome),雙角子宮或陰道縱隔,40%的男性患者發生尿道下裂或睪丸下降不全等。

4、一半以上的患者伴有膀胱輸尿管反流。

治療方法

(一)治療

無症狀及併發症者一般不必治療。有尿路梗阻伴嚴重腰肋疼痛等症狀,影響工作和生活者,可考慮做輸尿管松解,峽部切斷分離,兩腎及腎盂輸尿管成形固定術。有合併症者則需要根據具體情況處理,如腎盂輸尿管連線部梗阻則做腎盂成形手術,手術一般採用標準的腰部切口,術中應仔細分離,顯示腎臟時勿損傷異常分布的腎血管。常可發現橫過腎盂輸尿管交界處的腎靜脈,應結紮後切斷,解除此處的梗阻。輸尿管常開口於腎盂的高位,應充分游離暴露。在腎盂輸尿管交界處下方作Y-V腎盂成形術,使交界處加寬,引流通暢。如有膀胱輸尿管反流則行膀胱輸尿管再吻合術。目前已很少做單純峽部切開的手術,因為這對改善引流、矯正腎臟及輸尿管位置的作用不大。

馬蹄形腎合併的腎結石在選擇ESWL時必須注意觀察結石碎片排出的情況,可以囑患者採用不同的體位促進結石碎片的排出。

(二)預後

Glem等隨訪馬蹄形腎患者近10年,約60%無症狀,只有13%的患者出現尿路感染或疼痛,17%的患者發生復發性結石,只有25%的患者需要手術取石或解除梗阻。許多其他的伴隨異常是致命的,但馬蹄形腎本身則不會。馬蹄形腎的患者一般不影響妊娠和生產,腎功能衰竭在馬蹄形腎患者中發生率也不高。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