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蹄上的歌謠

封面封面

《馬蹄上的歌謠》是70後實力作家李新勇的一部美文精選作品集,全書精選美文79篇,21萬字。本書所選美文均首發於《散文》《民族文學》《北京文學》《散文百家》《文藝報》《文匯報》等報刊,多數被《讀者》《意林》《格言》《散文選刊》《時文博覽》等刊物轉載,我一部匯聚作家山川美文創作精華的選本。有多篇散文曾作為閱讀試題進入初三和高三課堂。

【作品目錄】

第一輯 風過

一個人的江南003
九寨,記憶的碼頭上013
夜遊玉壺井029
馬蹄上的歌謠032
猛然醒來的石頭039
夢暖石生花043
貴陽麻將047
寅夜雞鳴050
甲秀樓之秀052
萬壑之綠055
風過上朗德苗寨059
晚安山寨063
哪一朵是故鄉的雲067
大風吹過070
蒼穹遙遠的星光079
逐夢之途084
棲霞晨課091
碎影流年097
把故鄉帶在身邊101
日漸淺淡的地理鄉愁105

第二輯 途經

孤獨的風景111
河西走廊的風120
沙洲冷月124
綠島印象126
悠悠林下風130
獨步會峰閣135
王陵孵夢139
似有喊叫145
溫暖的雨季150
前門樓子153
在徐州街頭問路155
地面上的飛翔160
璧山三輪兒162
中山植物園的晨曦165
掌紋中的大院168
在壺口175
東風暗放花幾樹182
一條空空的褲腳185
道義189
偷歡195
在古鎮208

第三輯 窗外

門檻上的春光213
慢這奢侈品217
無比虛弱的強大220
誰的腳丫在唱歌223
淺秋之綠227
沙地土菜230
安靜如此遼闊232
留一個合適的檐口235
飛奔於途的呂四港238
圓陀角日出242
春發草梢頭244
賣笤帚的人247
唱著歌兒打倒一切251
三月郊外254
過眼飛花輕若夢256
一棵開花的樹258
凝望西風凋碧樹260
清風蘆葦262
秋風野菊265

第四輯 閒談

語言的光澤269
寂寞百合271
總有相中的人273
秋後276
誰知道若干年後的事282
喧囂與寂寞284
“本官”應讀書287
倍感溫暖289
客居李白的詩上291
誰在《詩經》里孤獨293
詩不是寫出來的295
大部頭不等於大作品297
散文之美299
沒有閱讀沒有發言權301
紙書、微博與微信304
無邊的文字308

後記 311

【編輯推薦】

李新勇是頗具個性的70後作家。他的散文乾淨雅潔、清新深邃、別具一格。他的文字傳達作家對土地的尊敬和熱愛,對人性和自然的獨特思考,閃爍著人文主義的光芒。作家的散文代表作《秋風野菊》《河西走廊的風》《偷歡》《日漸淺淡的地理鄉愁》《安靜如此遼闊》《無比虛弱的強大》等,當年甫一發表,就受到廣大讀者和選刊的高度追捧,成為廣為傳頌的優秀篇章。

【精彩書摘】

秋風野菊

路邊,一個不起眼的角落,一叢野菊靜靜開放。微苦的清香,把秋天的空氣塗抹成了一段充滿哲思的短文,使人想起清新,想起深邃,想起天高雲淡,想起寂寞輝煌。在秋天,很多詞語都會因為一叢野菊的盛開,而顯得成熟和飽滿。

秋天本身就是一個成熟而飽滿的季節。可柿子黃了,葉已枯老;棗子紅了,黃葉滿地;就是最幸運的金橘,帶著溫暖的紅色和黃色壓彎枝頭的時候,那葉子早已綠得發黑,顯出垂老之狀。讓人分明感到,成熟和飽滿是需要付出代價的,成熟不等於成全,飽滿不等於圓滿。

只有這菊花,這野菊,花和葉子同時進入生命的旺季,黃花綠葉,爛漫葳蕤,一樣的精神,一樣的新鮮,一樣的生機勃勃,在日漸頹敗的曠野,綻放成一種象徵。陽光越來越稀薄,這一叢野菊好似要填補陽光離去後形成的空白。只是,花朵上的清香無語,一任瑟瑟的秋風洗濯芳華,每一朵花都帶著感激和期盼的神色,迎風招搖,似乎遠方有漸行漸遠的摯友,有心儀已久的嘉賓。摯友是秋,嘉賓是冬。野菊就這樣靜靜地站在秋與冬的結合部,站成時間長卷中的一枚逗號,隔開了豐收的喧囂,與圍爐取暖的安謐。

常有蜜蜂來賀,已無浪蝶光臨。寂寞與淒清是這個季節的主題,更是野菊面臨的光景。

不遠處,有一垂釣的老者,好似當年渭水河畔的姜子牙,白髮如雪,端坐水湄,僅少了隨時可以捻起的飄飄鬍鬚。稍遠處,一頭牛在草窩中,俯臥成國畫裡常有的姿勢,牛頭高昂,斜向虛空。正有一陣沒一陣地反芻,仿佛在默念著什麼。這是一頭健壯的水牛,而且正當壯年。經過一個季節的勞累,此時才得清閒,俯臥,反芻,是最佳的姿勢。如果能添得一隻喜鵲守在牛背上,那就再生動不過了。可惜牛背上,除了秋風,什麼也沒有。

於是,想起歷史上許多關於菊花的詩句。陶令籬下採菊,心性不閒,抬頭翹盼,望眼南山——南山之外紅塵滾滾,誰知道什麼時候,會有喜訊從山外傳來;歐陽修夕陽欄邊,金蕊流霞,只嘆百草盡摧,若要提一籃秋天回家,除此野菊,別無他選。還有白居易、李易安……但凡心懷“念念心隨歸雁遠,寥寥坐聽晚砧痴”情緒的詩人詞人,都能將關於菊的詩詞寫到極致。

但菊花,尤其是這不經雕琢的野菊,並沒有因為文人的吟詠而多出尊貴之格、富貴之姿。相反,它從來都乾乾淨淨、樸實無華,不以婀娜立世,不以嫵媚動人,不孤芳,不自傲,以不爭的從容,開在晚秋。恰似通透一切、卻沉默不語的思想者,或者胸懷大才、又不求有遇的高格隱士。季節猶人,菊如人生。想人生苦短,路途多艱,縱際會風雲,轟轟烈烈,又何及野菊之寵辱不驚、從容淡定呢。

【名家推薦&國際評論選摘】

像作家這樣經歷了如此多的坎坷和磨難的人,容易滋生出憤憤不平的叛逆心理,提筆時很容易泄憤,去抨擊和揭露那些不平與不幸,但他卻以平和、淡定的心態,不去咀嚼曾經的苦難與彷徨,而是抒寫堅強與感恩,以一顆愛心,以理解和寬容去面對曾經的幸與不幸,愛恨情仇。——梁多亮(教授,摘自《宜賓學院報》)
現實主義的創作,根底在作家連著現實主義的血脈,噴涌著最大多數人的情感,而不僅在於他描寫的是什麼。——毛克強(教授,摘自《江蘇文藝研究與評論》2013年第4期)
從對社會生活的關注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李新勇的人文情懷;從對藝術創新的執著中,我們可以觸摸到李新勇的文學理想。——張艷梅(教授,摘自《山東文學》2011年第12期)
一個作家能夠在短短的數年時間內引起評論界的關注和熱議,只能說明一個問題:李新勇的作品擊中了時代的核心命題,接通了複雜莫名的中國經驗和當代中國問題。——鄭潤良(文學博士後,摘自《牧野》2013年第2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