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漢躍

詩出仰岱嶽,德藝望寰中。 桃李三千樹,翰墨萬世功。 惠我十六字,蘭亭古韻情。

基本信息

馬漢躍,1959年生於山東微山,現居北京。別署澄園,齋號奇翼閣、養翼堂。師從沈鵬、龍瑞等先生。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藝術研究工作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書畫博覽主編,北京大學文化與品牌戰略研究所所長。曾組織策劃《世紀風骨——中國當代藝術名家雙年展》《藝術豐碑——當代中國畫名家巨幅作品展》《全國中青年花鳥畫二十家展》《全國中青年書法二十家展》《經藏——全國書法名家寫經展》等多項國家級大型藝術展覽

主要策展項目

參與並出席重要國際藝術活動
2005年--2013年 :任中國書畫博覽主編。
2006年:參加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與批評方法研修班。
2007年: 組織策劃《融合·消解——2007中國當代油畫邀請展》。
2007年:隨中國美術高級訪問團訪問歐洲,出席中德當代美術論壇。
2008年 :組織策劃《盛世和諧 情系奧運——中國民族風情工筆人物畫提名展》。
2009年—2010年;中國國家畫院沈鵬工作室書法課題班成員。
2010年:赴日本參加中日韓國際書法展。
2006年 --- 2012 年 :組織策劃《世紀風骨——中國當代藝術名家雙年展》
《藝術豐碑——當代中國畫名家巨幅作品展》
《全國中青年花鳥畫二十家展》
2011年組織策劃亞塞拜然文化藝術展
《全國中青年書法二十家展》
《經藏——全國書法名家寫經展》等多項國家級大型藝術展覽。
2012年:赴韓國參加第五回中日韓國際書法展。
2012年---2013年:中國國家畫院訪問學者
2012年——人民日報出版社藝術中心主任。

藝術成就

書畫作品刊載於《美術報》《書法導報》《青少年書法報》《中國藝術報》等報刊,多次入選國家級重要展覽並被國內外美術館、博物館等多家藝術機構收藏。
主要著作
長篇報告文學《永遠的河流》
散文集《如是我聞——中國當代藝術名家訪談錄》《傾聽》
《贈你一朵春》
散文詩集 《永遠的紅果樹》《不沉的舟》《薔薇集》
長篇小說《多爾袞》《你是我的寶貝》
書法作品集《三品叢刊——馬漢躍卷》
詩集《論畫詩一百首》
電影《你是我的寶貝》擔任出品人與製片人,由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播出
主編《中國書畫博覽》《當代名家》《佩文齋畫譜》等書畫作品集100餘種。

詩詞

祝恩師沈鵬先生八十壽誕
馬漢躍
秋來東山上,紫氣映碧空; 師門共聚首,頤然望恩公。
椿壽樂永年,鶴髮童顏生; 介居騰煙雨,長毫起蛟龍。
一筆開六合,三餘盪九穹; 傲然凌滄海,睥睨百代雄。
漢柏巍森森,秦槐意憧憧; 詩出仰岱嶽,德藝望寰中。
甘為人嫁衣,增刪卷幾重; 沙里爍真金,松韻誰與同。
春秋蔭弟子,晝夜舉鴻蒙; 桃李三千樹,翰墨萬世功。
恩師有教我,杏壇沐春風; 惠我十六字,蘭亭古韻情。
水繞青山遠,雲淡雁排空; 山呼祝上壽,再盼萬里程。
論畫詩一百首
□ 馬漢躍

滿目青山起雲煙,山在二十四品間。
腕底骨法墨華新,一筆一步一重天。

山川造化筆墨奇,虛實相生端可極。
悟得六法通大道,塵埃落定篤天姿。

有法之極終無法,超神盡變意澹然。
神妙能逸尋常事,畫到深處非關禪。

縱橫百家寫超然,變與不變意為閒。
師古師今師造化,風雲蒼茫自舒捲。

四時之氣胸中備,造化偉功乃天成。
欲向前人說筆墨,山前山後聽無聲。

眾妙之門非為玄,千岩萬壑隱其間。
誰能詩外承天雨,一筆盡寫山外山。

齊而不齊內美修,太極陰陽各風流。
參差由來奪造化,能識觚韻欲何求。

雨淋牆頭月移壁,三千皴點氣韻來。
虛實幽淡尋春去,始見賓翁水墨開。

董巨關荊各為體,筆勢飛騰氣蓬勃。
當時黃徐人不論,自有丹青成水墨。

丹青隱墨墨隱水,繁簡在意非關形。
試看二米落筆處,法備氣至脈相通。
十一
蒼莽瀟灑理至深,青藤白陽別有神。
滿紙風雨堪回顧,筆所未到氣已吞。
十二
六法本自八法來,興會淋漓觀自在。
矯健原能生逸趣,萬毫齊力丘壑回。
十三
作畫幸得江山助,縱橫使轉渾自如。
熟中求生非常格,拙處見筆意不枯。
十四
筆中藏墨墨藏筆,虛實變幻意無窮。
師古未容求脫早,岩岫杳冥入化境。
十五
天道有常亦有變,黑雲翻墨寫大千。
亂雨吹過三山去,心中自在小神仙。
十六
詩書畫意貴於禪,拈花一笑九重天。
六朝往事渾如昨,細對山川說宋元。
十七
行雲流水披胸襟,似是而非寫精神。
黃山松濤筆底夢,天外蓮花雲深深。
十八
運斤成風萬壑中,最是自然見神功。
五筆七墨傳詩韻,亦真亦幻亦如空。
十九
每見青山出天真,林泉泠泠寫風神。
元季四家知何處,萬古雲霄一羽人。
二十
筆與墨會成絪蘊,神清骨竦意率真。
忘乎心外橫斜處 ,奔雷驚電自屯屯。
二十一
看山談畫泉聲喧,錐沙折釵萬峰間。
閒靜吟松雲共酒,入得溪山好尋源。
二十二
釵股漏痕入畫中,目所及處道不窮。
山前潑墨起蒼翠,何事點得萬千重?
二十三
世稱三品神妙能,筆發千鈞奪天工。
欲以渾厚出華滋,氣韻沉雄誰與爭?
二十四
山靈水動林生煙,筆墨絪蘊法無邊。
師心師古師造化,盤礴睥睨混沌間。
二十五
千筆萬筆筆筆簡,層層深厚看宋元。
溪山一曲行旅意,奔騰曲折幾回還。
二十六
匠心獨運非匠意,林壑幽趣翻合宜。
正是亂雲扶千仞,營邱北苑墨無極。
二十七
書畫行之氣為先,神遊八荒思翩躚。
豈可自束牢籠內,當教天蒙歸自然。
二十八
放筆直掃千萬峰,法無定相氣如虹。
更有驚雷奔日月,一畫能奪天下工。
二十九
千點萬點不見點,點到混沌地極天。
墨透蒼紫心若鏡,一點了悟啟方圓。
三十
腕底鬼神筆底畫,幽寂漠漠向天涯。
風雨靜聽丘壑聲,水墨識得第幾家。
三十一
吾家山水吾家法,信筆所之鐘造化。
點畫未寫情已動,精神燦爛無際涯。
三十二
一峰道人空復空,書卷江湖本難同。
變幻盡日去浮華,靈翼富春天外鴻。
三十三
江山雪霽玄幽深,水墨造境始通神。
田園清歌明月下,禪中書畫冠群倫。
三十四
曲高和寡陳老蓮,畫有罵聲方可觀。
時人不知高尚志,春蠶吐絲薦軒轅。
三十五
二米墨戲造物師,致虛守靜氣相吸。
聖人法天新鏡象,百積千累數不及。
三十六
明人枯硬清柔靡,宋元靜穆寫意極。
非關文人弄浮誇,復興還應賴金石。
三十七
濃淡破積潑焦宿,五行陰陽太極圖。
天人合一識天趣,肥不臃腫瘦不枯。
三十八
應記平留圓重變,枯藤墜石天地間。
借得東海水一瓢,千岩萬壑層層染。
三十九
吹雲潑墨嘯絹素,清楚模糊兩相無。
興會淋漓初雨過,誰人能辨真面目。
四十
取捨由人不由天,虛實繁簡總悠然。
知白守黑尋常事,心無掛礙通幽玄。
四十一
意足不求顏色似,心手相忘盤礴時。
草堂南北熔一爐,漁隱天空煙水碧。
四十二
一出清秘聊自娛,五湖三泖寫石竹。
逸筆幾人稱妙手,因心造境世所無。
四十三
黃鶴山樵盡刻畫,筆力扛鼎勢峻拔。
墨中鑄就蒼茫意,繁密深處見光華。
四十四
天下幽境畫難盡,萬古一法處處新。
用筆但求靜中變,似亂非亂獅子林。
四十五
北苑神氣賦山川,骨法落筆意為先。
寫得體貌入佳境,刺破沉沉一線天。
四十六
從來古意重流傳,鵲華秋色最超然。
近世豈堪列鑑賞,水墨圖中澹且閒。
四十七
嘔心瀝血百病生,精巧穠麗失天工。
一襟清思醺然醉,洗盡鉛華奪先聲。
四十八
世慮冰釋寫墨竹,月明風清絕塵俗。
筆力奇異神且似,雲橫秦嶺一尚書。
四十九
畫到熟時方求生,筆斷意聯氣脈通。
朝揖連綿任往復,牝牡一波三折中。
五十
江山如畫不似畫,畫工巧合自然法。
始知細微托狂放,妙有剪裁變通達。
五十一
熟處用生任披麻,濃淡往復全由他。
至難之境得靜氣,慘澹渾圓燦若霞。
五十二
順天應人類萬類,用墨千古清奇隨。
興發歌詠賦山嶽,至法無法亦無為。
五十三
原始樸拙意象通,天趣圖畫分西東。
做戲手段費營造,冥然萬山一念空。
五十四
局外氣象局內出,技道相進有還無。
化境但識團團墨,文字八荒併吞吐。
五十五
點畫千番勢崢嶸,清時糊塗醉時醒。
一段雲鶴大兼小,洞天幽玄別樣情。
五十六
林泉高致寫春山,畫名浮沉可由天。
坐窮幽壑抒胸臆,遠觀近取非人間。
五十七
陽開陰闔天機功,煙霞嵐霧寄夢中。
寒林平遠淡淡墨,放懷詩酒客舍空。
五十八
煙江疊嶂著傳奇,王謝風流自蘊藉。
飛翔幾度說高下,斜風細雨任來襲。
五十九
柴丈墨氣如煉丹,筆墨奇古丘壑間。
三品四要非常格,心窮萬物納百川。
六十
簡淡疾速超今古,落墨蒼硬實有虛。
一鎖始向南北開,秋水長天入時無?
六十一
溫穩秀勁清波生,秋窗讀易四景成。
深草歧路著意處,恬淡靜逸見松亭。
六十二
一角獨步翰林苑,托枝瘦硬勢峭然。
十二水圖費經營,性與畫會浪滔天。
六十三
馬夏稱雄接遠空,半邊山水意渾融。
濃淡張馳渺無限,林泉處處生春風。
六十四
美酒一樽掛冠去,減筆草草墨如新。
畫法始自梁楷變,青勝於藍邁古今。
六十五
雎陽山人師李郭,片紙斷縑人稱絕。
杜門屏處三十載,一葉扁舟弄風月。
六十六
紅衣獨釣遭人妒,誰憐天才自狂疏。
風雨檐下良畫史,百代猶憶西湖路。
六十七
縱筆恣情意多驕,風雲小仙動三朝。
萬里長江猛氣發,奇逸瀟灑亦自夭。
六十八
聲氣相通亦相隨,掩前絕後行利歸。
不是他山非我用,錯綜古人毓靈萃。
六十九
半生雲遊半為嗔,苦瓜原非夢中身。
搜盡奇峰辟新徑,墨海揚波傳風神。
七十
鳳凰台上對清川,詩以畫壽竹影閒。
粗筆細筆寫山水,文章胸次海岳間。
七十一
金針暗渡老山樵,風物森森顯奇奧。
空納萬境得真如,光怪百出意蕭蕭。
七十二
江山臥遊五百卷,冰肌玉骨意蕭然。
巧借天地讀山水,心畫妙造推繁簡。
七十三
鐫刻隨處愛丘山,疏密斑駁神具斂。
丈夫醒眼醉太古,看山未能拋書篇。
七十四
古人在我極變幻,盡吐煙雲任點染。
天都蓮花破空灑,騰挪南宮並北苑。
七十五
造物為師半畝園,黑白皴擦意盎然。
安知董黃非可馭,金陵別開新紀元。
七十六
新安四家本不同,二瞻二無奇正通。
大塊自有真本在,梅花古衲追芙蓉。
七十七
不宋不元蕭尺木,太平江山猶神助。
戲事說畫多感慨,泠然超塵見豐骨。
七十八
山水清暉參造化,滿頭白髮歸故里。
家家石谷雲夢澤,靜氣凝結登峰極。
七十九
盎然楮墨書卷中,深濃清淡總相通。
專師子久立太倉,圖畫留與後世從。
八十
靈見妙裁鬼斧工,幽雋冷淡剪芙蓉。
學古晞古開生面,筆墨未動已染情。
八十一
龍虎山中反閉關,日對山林潑雲煙。
心與道俱神知通,往往醉後戲畫禪。
八十二
以碑入帖骨力健,寫到荒涼實堪憐。
五百年來誰為最,梅花庵里憶嬋娟。
八十三
蕭派山水意嵯峨,沉浸古人新如闕。
功力難逮造化意,秀靈終不失筆墨。
八十四
山林外臣古從新,大雅自能去俗塵。
不與近人問途徑,茂林獨坐見精神。
八十五
復堂三變老可悲,廿年脂粉故山摧。
識得倪黃絕勝處,揮灑脫落悔難追。
八十六
真相真神兩相通,破苔古廟荒崖中。
難得草法入畫法,更有簡逸透神功。
八十七
兩峰一峰倩何先,南羅北翁堪比肩。
城市山林開新徑,劍閣探梅問禪關。
八十八
生拗澀拙洗時風,腕下千軍競誰同。
坎坷不墮名士節,別有經綸左畫中。
八十九
畫如鐵鑄意氣雄,金石拙硬寫蒼松。
積松嶺上多奇崛,海派畫壇有遺風。
九十
倦鶴一曲唱清影,幽然獨辟古殿情。
小橋流水渾不注,蕭疏自得冷畫屏。
九十一
赤壁泛舟憶古槐,山風未到雨欲來。
中西遙望百千曲,雅俗一筆淡墨開。
九十二
萬松園外渡扶桑,都督畫為折中王。
寫意嶺南春睡足,松風水月共蒼茫。
九十三
石鼓風流數百年,繁簡縱橫一念間。
缶翁五十始弄藝,詩中有酒學神仙。
九十四
杯酒恣意邁古今,江山多嬌精氣神。
天縱英才誰能匹?風煙處處草木森。
九十五
意念一出貫西東,光影陸離墨彩融。
千載相陳不相守,三岔路口歌大風。
九十六
五出五歸稱風騷,雕工童心便逍遙。
十里蛙聲天外來,我家筆墨寫心潮。
九十七
真作偽時偽亦真,奇峰搜盡寫絕倫。
面壁三年圖破壁,摩耶精舍千古春。
九十八
投筆江河賴寫生,萬里草木萬里情。
長安別開新畫派,重林聳翠率意中。
九十九
鐵骨錚錚鑄千山,造境履險走極端。
要在形神虛實外,舍取獨得性情間。
一零零
由小到大筆相生,層林日光照眼明。
硯邊勾勒八十秋,空白好與後人聽。

訪賢論道

王民德

自由自在的馬漢躍
古人論書,多有論及“資”與“學”的關係,將天賦、資地視為學書第一要素者,代不乏人。清人梁山舟就曾說:“學書一道,資為先,學次之。資地不佳,雖學無益也。”意思是說,倘若沒有上佳的“資地”,即使廢紙三千,充其量也只能造出個寫字匠而已!這話說得武斷,也令人沮喪,因為話到這份上,就等於斷了很多資質平庸的書學者的後路!
2008年秋,書壇泰斗沈鵬先生在國家畫院開班講學,學員大都是在國家級書展中嶄露頭角的青年才俊,沒想到漢躍兄也在其中。那是我第一次看漢躍兄的書作,此時才曉得,先前我們在一起談到書法時,他表現出的謙虛和迷茫,是裝出來的。他書法中透出的筆性和才情,對漢字造型趣味的敏感把握,格趣之簡遠,絕非庸手所能為。
後來談到自己的書學經歷,他坦言,學書也不過是2000年的事,先從篆書入手,後來寫過一段漢代摩崖石刻,近兩年則醉心弘一法師的書法。僅僅幾年時間,像他這樣一個浪漫派詩人,轉身就成了一個書法家,而且轉得漂亮,率意,氣質十足。我曾多次看過漢躍兄作書,那種信手拈來的自信,帶幾分調皮的自鳴得意,真讓我嘆服不已。
應該說,漢躍兄不屬於流行意義上的“專業書家”,沒有經過科班訓練,沒有經過國展的消磨,沒有書法上的成見與抱負,當然也不會有功名的牽絆和誘惑。他寫得自由自在,又深解書法的幽隱奧秘。如今我們在一起談書法,他還是常常作迷茫狀,從沒有聽他高談過對書法的見解,但過不多久,他總會拿出一批妙趣橫生的書作,令一乾同道瞠目。聽到我們贊他的字寫的天然,有意味,不做作,他還會像先前那樣,爽朗的大笑著,連聲道:“我也想做作,但還沒有學會。

傅德鋒

翰墨淵雅——馬漢躍的藝術人生
中國國家畫院沈鵬課題班的成員馬漢躍先生在書畫圈頗為活躍,而且具有一定的口碑和影響力。這源於他不僅是一個優秀的書法家,而且是一個優秀的策展人,更是一個出色的書畫活動家。作為《中國書畫博覽》雜誌的主編,馬漢躍具有得天獨厚的工作優勢,而且久居京城,這種地域的便利,也使得他的一系列書畫活動都能如期完滿順利進行。從馬漢躍的藝術簡歷,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書法只是他現實生活當中的一部分。他在文學特別是散文和散文詩寫作方面,有自己的獨到之處,思想深邃,文筆優美,能夠給人以諸多美的享受和人生的啟發。在文學創作相對落寞的當下,這無疑是難能可貴的。也正因為馬漢躍有著比較深厚的文學涵養和較強的文章寫作能力,因此,他主編的《中國書畫博覽》便有了諸多精彩之處。一個主編的性格氣質,往往決定著一本雜誌的思想品味和藝術高度,而一個具有較高思想修養和文字創作功底的雜誌主編,必然會使一本刊物風生水起,精彩不斷。
至今清楚地記得,2008年7月底,我在南京專訪著名書法篆刻家、南京印社副社長蘇金海先生的時候,蘇先生曾經和我談起影響書畫家成名的四個主要因素,那就是:一、供職單位,供職單位對一個從藝者至關重要,占據了好的“碼頭”,無論學習還是工作生活就會擁有很多便利;二、職稱和職務,職稱和職務對一個人的藝術發展關係也很大,僅從當下社會人們對文憑的追捧和書法人對協會會員、理事等等頭銜的趨之若鶩即可見一斑。誰都知道人微言輕,名不正則言不順的道理,因此,每個人都要想方設法給自己正名,獲取一個相對較好的身份和社會地位;三、居住城市,一個人所居住的地域對自身的發展影響也很大,說起來,地域的便利是不言自明的,尤其是像北京這樣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中心,在這個城市裡面生活,對一個書畫家而言,將意味著什麼。它給人們帶來的諸多便利是十分明顯的。全國各地都有一些書畫家,本來藝術成就很高,但由於偏居一隅,最終只能成為地方性的名家,未能在全國形成較大的影響。但假如你在北京出了名,全國都知道了。齊白石就是這樣的典型例子;四、社交能力,一個人活動能力、交際範圍以及結交品位的高低也很重要,有的人死讀書一輩子,關起門來做學問,“兩耳不聞窗外事”,結果卻往往鮮為人知,一生過著清苦貧寒的日子。而一些活動能力強的人士,筆底功夫好,自不待言,有時即便功力不濟,也能仰仗自己的“書外功夫”在社會上呼風喚雨,左右逢源。當然,我這裡是取正面的意思,沒有絲毫的貶意。特別是在市場經濟社會背景下的當下,一個人不具備相當的社交能力,等於是自取滅亡。
對馬漢躍先生而言,他可謂占盡了天時地利和人和。北京這個地方,但凡有真本事的人,盡可在此大顯身手。而缺乏真本事的人,到了大都市,只能望洋興嘆!常言道:“長安米貴,居大不易”,西安如此,北京尤甚。精彩與無奈之間,就全靠自己的造化和努力程度了。馬漢躍在主編《中國書畫博覽》雜誌的同時,廣泛參與各種社會活動,特別是和書畫家的深層接觸與交往,就更是他的本職工作,也是他的一大職業特點。讀過他的《如是我聞——中國當代藝術名家訪談錄》的人,應該對馬漢躍先生精彩的訪談有一定的印象。從他的這一系列訪談對話,我們既可以看出馬漢躍本身良好的綜合素養,也更能感受到他對當代藝壇的書畫家們的充分尊重和特別的關注。
《如是我聞——中國當代藝術名家訪談錄》一書,收錄了馬漢躍先生與活躍在中國當代藝術界的二十餘位名副其實的著名藝術家的對話。涵蓋中國畫、書法、油畫、雕塑、收藏與鑑賞等諸多門類。由此可見其藝術視野之廣闊。把這些藝術家的藝術事跡和思想言論綜合到一本書里,該書的高度與層次自然不言而喻,其藝術份量與思想品位,無疑是值得人們尤其是書畫界、藝術界人士高度重視的。馬漢躍先生既是藝術策展人,也是一位詩人和散文作家,他和數十位著名藝術家的訪談對話,涉及到了當代藝術的諸多領域,其話題涵蓋各個方面。訪者與被訪者身份的交叉和互異,使得這些訪談文字精彩連連,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藝術參考價值。每篇訪談都是一場滿懷真誠和坦蕩的有思想有意味的藝術盛宴,有心者可以仔細品味,從中獲取到自身需要的藝術營養。這些對話裡面很少有那種令人生厭的機械的說教,沒有詰屈聱牙、晦澀難懂貌似高深的理論,也沒有故弄玄虛般的老生常談。最後,我具體談談馬漢躍先生的書法。
從手頭現有的資料來看,馬漢躍的書法實踐主要體現在篆書、小字行楷和魏碑一路大字行書方面。從他的藝術活動經歷來看,一個主要傾向於寫作和雜誌編輯、頻繁參與各種社會活動的人,往往大多是不會有太多的時間和精力用來臨池的。畢竟每個人的側重點不同,對學習書法所採取的具體方式自然也就會有所不同。但馬漢躍畢竟是那種藝術氣質好,對書法特別有感覺的那種人,因此,他筆下的作品,無論篆書還是隸書,無論行楷還是行草,也無論大字還是小字,都不會落入通常人的那種俗套,他的藝術創作觀念,決定了他的審美取向,因此在具體的學習當中,他會聰明地加以取捨,利用較少的付出,便可得到較多的收益。他的創作都是基於對傳統的尊重之上的,儘管他的書路相比之下略顯單一,但其作品獨特的趣味性還是顯而易見的。
他的篆書和魏楷、魏行都屬於粗獷一路風格,追求金石氣的同時,也比較注重書寫性的體現。用筆大膽果敢,結字靈活多變,墨色燥潤相雜,既有三代吉金和南北朝墓誌碑版的意趣,又有時代意識的張揚,不經意間也呈現出自我心性的流露。作品隨心所欲,不拘成法。渾厚大氣、拙樸天真、墨色蒼茫是其主要特點。
我覺得,對於馬漢躍的書法,我無須羅列太多的文字,對一個在其他領域有突出表現的人而言,其書作能有此氣象,已屬不易。

魯光

可 讀 可 悟 可 藏
——《名家訪談錄》序
不得不承認馬漢躍這個山東漢子是有能耐的。初涉畫壇,便能訪談這么多藝術名流。提問很內行,也很得體。名家們的回簽,坦誠、到位、深刻。內容豐富,而且真實可信。這些訪談錄在《中國書畫博覽》發表時,我已一一拜讀。用時髦的話說,我幾乎成了漢躍訪談錄的“冬粉”。在拜讀中,我有一個想法,應該匯集出書。當我提出建議時,他笑道:“已經排出小樣。”他將厚厚的一大疊書稿交給我,懇切地說:“給寫個序吧!”我將三百多頁的書稿抱回書齋,一鼓作氣地閱讀。近些年來,在我是絕無僅有的一次。我嗜書如命。前些年,家裡的書實在太多,忍痛“瘦身”了一次,送給老家圖書館二三千冊。但沒過兩年,送的買的書又把書齋堆得滿滿的。新出的書太多,但精彩的太少,需要沙裡淘金。年近七十,視力已不如先前,得省著用。想做的事又多,時間特別珍貴。我給自己定了一個讀書原則,能不讀的書絕對不讀,非讀不可的挑著讀。這些訪談錄,其實都已瀏覽過,但要寫序,我還是認認真真再拜讀一遍。我不願寫那些王顧左右而言它之類的應酬序。
也許我對繪畫藝術太鍾情,或者說有偏愛,對藝術名家們的人生經歷和藝術實踐極感興趣,尤其渴望聽到他們真實的聲音。漢躍的訪談錄,滿足了我的這個願望。從中,我了解了許多,他們如何步入畫壇,如何登堂入室,如何攀登高峰,如何堅守信念,如何對待市場……每一份訪談,都勾勒出所訪名家的真情實貌,凸現出名家們的人格力量和藝術個性。閱讀使我長了見識,開闊了視野,也活躍了思路,得益著實匪淺。如果問我,最大的收益是什麼?我認為,那是從這些充滿真情、真知和灼見的問簽中,我參悟到了許多珍貴的道理。
一、 路靠自己走。 每位名家都有一部艱難的奮鬥史,有一條屬於自己的成功之路。他們迥異而多彩的藝術人生和藝術個性,完全是由他們的性格、閱歷、修養、學問所決定的。什麼人就出什麼成果。這是一條藝術規律,誰也違背不了。在一些畫展研討會上,常見有的評論家對畫家指手畫腳,說應該怎么畫。別人徵求我的意見時,我也常常情不自禁地發表一通應如何如何畫才出效果之類的“高見”。其實,這只是一種美好的主觀願望而已。評論者只能指點迷津,該怎么畫,你說了不算,也無用,畫家該怎么畫還怎么畫。這是個淺顯的道理,可我們卻常常犯迷糊。有一回,一位文學評論家跟我大談寫作理念,我笑道:“你說你的,我寫我的。如果照你的理論去寫作,我會什麼也寫不出來。”畫畫亦然。評論家愛怎么就怎么說,畫家該怎么畫就怎么畫。名家們的藝術人生告訴我們,藝術之路要靠自己去走。畫如其人,確是一個真理。
二、藝術要講寬容。 當今是一個藝術的多元時代。藝術名家們的從藝經歷告訴我們,藝術應堅信傳統,堅守傳統,但又要勇於探索,積極融合。失守傳統,我們的藝術就會成為無根之樹、無源之水。那就是枯木、死水。只講堅守,不講吸收,藝術之花就會缺乏現代氣和鮮活氣。筆墨當隨時代這句老話,是十分有理的。藝術只能順其自然。我不贊成人為地去製造什麼派什麼潮。派與潮,都是水到渠成的。有位自稱為中國現代派的畫家,去了西方,才知自己只不過是西方現代派的孫子而已。一事無成,只得落荒而歸。我的朋友古乾兄,是一位現代書畫的領軍人物。大英博物館已收藏他的六件作品,國外對他的現代藝術的關注程度遠超出我們的意料。究其原因,他的現代書畫是以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作底蘊的。趙朴初先生曾戲言,“古乾的書法是天書。”仔細研讀這些“天書”,不難發現,古乾巧妙地將漢軍打碎砸爛溶進書畫中,變成了現代書畫。他的現代書畫,骨子裡還是傳統漢字的基因。如果一味追求怪誕、現代,外國人看不上眼,中國人又看不懂,藝術必然會陷入困境。
吾師子范先生將世界藝術分為三種。白人藝術講科學,重素描解剖。黑人藝術講感情,喜誇張。黃種人藝術講哲學、文學。訪談錄告訴我們,凡成大家者,必立足本民族傳統基礎上,吸納世辦上各種藝術的長處,來豐富自己,張揚自己。我去過珠穆朗瑪峰。攀登世界最高峰,可以從北坡,也唯心論人南坡樊登。山道不同,但殊途同歸。只要最後登上世界最高峰,都是英雄,都是好漢。條條道路通羅馬。
三、 對藝術市場的認識。 近幾年來,藝術市場繁榮,畫價飈升。拍案慶賀者有之。甚至有人認為,世界藝術市場在中國。冷眼相看者有之。大不以為然者也有之。藝術有市場,市場熱鬧繁榮,總是一件好事。畫價高不高?看怎么說。與西方大師們的天價相比,是太不公平了。有位大家曾說:“拿筆來,我們當場比試比試,我就不信,他們就比我們強到哪裡去……”這是一種自信之言。李苦禪在人民大會堂為美國總統尼克森當場揮毫過一次。一幅畫,只半個鐘頭就完工。在西方人看來,一幅畫要磨半月一月,中國畫只寥寥數筆就完成,太容易了。油畫畫在布上,中國水墨畫畫在紙上,西方用刀、油彩,中國用毛筆、水墨,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藝術。西方人認為,你費時費工少,價值就低。他們哪裡知道中國的一條線一塊墨要琢磨苦練多少年?西方人永遠理解不透中國文化。不過,我贊成少搞當場表演,少搞筆會。如果你半個鐘頭一個鐘頭畫成一幅畫,要價數萬甚至數十萬,人家的心態能平衡嗎?一位老闆曾對筆者說:“吸一根煙工夫,他就畫成了一幅畫,要幾萬元錢,值嗎?”對不懂藝術的人畫說,畫只是廢紙一張。對懂藝術的人來說,是價值連城。藝術是無價的。
畫價升值,是好事。但過分炒作,實在是令人擔憂。就畫價大幅上揚之事,我問過兩位大家。一位說:“我的收藏有多,畫價漲,升值,他們高興。再說,我也不用當畫奴,可以少畫些畫。”言之有理。另一位大家說:“我的學生的畫猛漲,都比我的高了,我再不漲,臉上難看。”一種值得研究的社會現象。我自己的畫,三五千一平尺,我已知足。但原來與我同價者,已漲到一萬、二萬一平尺。畫商說:“你該漲了,再不漲,掉份了。”各種理由擠著你漲。奈何!在日本時,一位旅居東京的同行,憂心忡忡地告訴我,他的畫在畫展時價格比較高,可展後就賣不動,生活十分拮据。賤賣了,原買畫主就會找上門來理論。不賣畫吧,怎么活?只好偷偷低價出售。真是高處不勝寒呀!價有所值者,當別論。藝術價值遠不如市場價值高,談如何呢?待到畫價下跌時,在高空中生活的畫家,肯定日子難過。當我說出這種擔心時,一位朋友說:“錢都賺夠了,怕什麼。”話是如此說,但尷尬是難免的。也許,這是杞人憂天。但願如此。
四、關於大師。大師者,人人尊敬也。諸多受訪者,資歷淺者姑且不說,老資格的畫家、藝術家也沒有一位以大師自稱的。即使訪問者一再提及大師兩個字,但他們都淡然對之。中央電視台記者採訪中國美協主席靳尚誼時,曾問他:“你是大師嗎?”回答很肯定:“不是。”可現實生活中,自稱大師者,或喜歡別人稱之為大師者卻並不罕見。有的畫家,面對“大師大師”聲聲稱呼,面有喜色,神情坦然。讀過他的畫,見過他的人,卻暗自發笑。真有些像滑稽戲中的人物。可悲!自古以來,大師都不是自封的,也不是別人可以隨意封的,而是憑真才實學,憑傑出貢獻,由歷史授予的。自稱為大師者,未必是大師。拒絕大師者,也未必不是大師。不像眼下的“博導”,只要有博十生就必有“博導”頭銜。大師則不然,幾十年,上百年,才出一二個。誰是大師呢?歷史會回答你的。還是慎稱大現為好。人貴有自知之明。可讀又可悟,此書有收藏價值。至少,我要珍藏一本。《中國書畫博覽》已辦出名聲。漢躍會繼續訪談下下更多更精彩的文字會問世。
找名人訪談是件很難的事。一是名人忙,難約。二是要取得名人信任,無所不談,甚至連私房話也談,就更難了。其中甘苦漢躍自知。十六年前,漢躍已出版過散文詩集《不沉的舟》,思想深邃,文彩華麗,已才華初露。但依筆者之見,漢躍的文學才能將在紀實文體中更充分地展現。他是一位講誠信的漢子。一回生,兩回熟。有誠信者,就會有朋友。他會與名家們成為知心朋友,成為忘年之交的。
我很贊成他選擇訪談對象,不分流派,不講圈圈。進了藝壇,也要永遠站在局外。期待他寫出更多更精彩更真實的訪談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