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清華[博士]

馬清華,1964年生,博士,南京大學文學院漢語言文字學學科教授,漢語教研室博士生導師(1.漢語語法學和語義學方向,2.對外漢語研究方向),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現代漢語和語言學專業,主攻語義學和句法學。中國語言學會,中國民族語言學會會員、全國中外語言文化比較學會理事、世界漢語教學學會會員,《MACROLINGUISTICS》(ISSN 1934-5755)雜誌主編。

早年經歷

先後學習於南京師範大學(1981-1985,學士;1985-1988,碩士)、華東師範大學(2001-2004,博士),先後工作於蘇州大學(1985-1998)、溫州大學(1998-2005)、南京大學(2005-現在),曾在日本國立岡山大學(1994.4-1996.3)、新加坡新躍大學(2011.9)、韓國外國語大學(2012.3-2013.2)和國內多所大學任教,大學從教逾25年。

出版著作

主持國家課題1項、部級課題2項。在商務印書館、科學出版社、語文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獨著著作7部。論文主要發表於中國語文、外語教學與研究(北京外國語大學)、外國語、民族語文、語言學論叢(北京大學)、語言研究、世界漢語教學、語文研究、語言科學、漢語學報、漢語學習、當代修辭學/修辭學習、華文教學與研究、語文建設、寧夏社會科學、山西大學學報、南師大學報、東吳外語學報(台灣省)、中國學術年刊(台灣省)、中國語研究(日本)等刊物,多篇論文被人大複印資料《語言文字學》全文轉載、《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詳文摘錄或《中國學術年鑑》評介。

研究成果

專著

《系統原理下的語言問題》(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並列結構的自組織研究》(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

《語義的多維研究》(語文出版社2006年);

《文化語義學》(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初版,2006年修訂再版);

《句法語義論集》(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

《漢語水平考試HSK辭彙分類手冊》(商務印書館,2010年)。

論文

論文主要發表於中國語文、外語教學與研究(北京外國語大學)、外國語、民族語文、語言學論叢(北京大學)、語言研究、世界漢語教學、語文研究、語言科學、漢語學報、漢語學習、當代修辭學/修辭學習、華文教學與研究、語文建設、寧夏社會科學、山西大學學報、南師大學報、東吳外語學報(台灣省)、中國學術年刊(台灣省)、中國語研究(日本)、MACROLINGUISTICS(USA)等刊物,多篇論文被人大複印資料《語言文字學》全文轉載、《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詳文摘錄或《中國學術年鑑》評介。

代表性論文

現代漢語的委婉否定格式,中國語文1986.6;

句子的語義結構,南京師大學報1993.4;

漢語祈使句特徵問題,語言研究1995.1;

漢語單音形容詞二疊式程度意義的制約分析,語言研究1997.1;

漢語祈使句理論本質,中國語研究總40號(1998)(日本);

詞義類擴的相貌知覺傾向,語文研究1999.2;

論漢語喜悅概念的形成,中國語研究總41號(1999)(日本);

感情意念的取象結構,語文研究2000.2;

隱喻意義的取象和文化認知,外語教學與研究2000.4;

論語意分割細度的文化成因和解釋限制,東吳外語學報總15號(2000)(台灣省);

語言的動物觀念和普遍性問題,民族語文2001.1(人大《語言文字學》2001.6全文轉載);

並列連詞的語法化軌跡及其普遍性,民族語文2003.1;

漢語強程度標記的疊加,華東師範大學學報2003.1;

漢語語法化問題的研究,語言研究2003.2(人大《語言文字學》2003.10全文轉載);

辭彙語法化的動因,漢語學習2003.2;

關聯成分的語法化方式,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03.3;

層次關係中的破界,語文研究2004.3;

無意義句的評價等級,修辭學習2004.4(人大《語言文字學》2004.10全文轉載,《中國學術年鑑》專文評介);

語義共振:突變式吸收的意義條件,漢語學習2004.5;

並列可聯範圍的擴張及其控制因素,語言科學2005.5;

並列結構多語序運籌的機制,語言學論叢(總32輯)2006;

關聯標記的結構控制作用,漢語學習2006.6;

偶舉成分的並列格式化條件,漢語學報2007.3;

並列複合詞的有序化機制,中國語研究總49號(2007)(日本);

意義系統的他組織——言外世界對感情表達的深刻作用,中國學術年刊總第29期(2007)(台灣省);

唯頻率標準的不自足性——論面向漢語國際教育的辭彙大綱設計標準,世界漢語教學2008.2;

補償:語言的一種共時動態機制,修辭學習2008.4;

辭彙選限聯繫的確定性和存在基礎,江蘇大學學報2008.5;

論漢語並列複合詞調序的成因,語言研究2009.1;

錯綜關係下例外的形成——漢語離合詞成因再探,語言科學2009.2;

知識如何在分化中造就語言(上),當代修辭學2011.4;

知識如何在分化中造就語言(下),當代修辭學2011.5;

論嘆詞形義關係的原始性,語言科學2011.5;

複句的系統複雜化與自繁殖,山西大學學報2012.1;

理據的場約束和系統運籌,華文教學與研究2012.2;

論語源關係的系統分析方法,江蘇大學學報2012.5;

擬聲詞在語言發生學上的意義,外國語2013.1;

適應原理下句法系統的自繁殖,語文研究2014.1;

所授課程

所授課程有:語義語法專論、語義語法原理及研究方法、多學科視野下的語義問題、語法學專題、現代漢語、語言學概論等。

研究課題

在研項目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現代漢語句子複雜化問題的研究”(11BYY084) 。

獲獎情況

論著曾獲江蘇省政府社會科學獎、浙江省政府社會科學獎、江蘇省教育廳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浙江省教育廳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