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永清[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

馬永清[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

馬永清,男,漢族,1963年10月5日出生於甘肅省榆中縣。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 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生態試驗站站長,黃土高原土壤侵蝕與旱地農業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中國植物保護學會植物化感專業委員會委員。

個人經歷

1980年9月至1984年7月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原西北農業大學農學系) 學習, 獲農學學士學位。

1984年7月1988年9月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研究所農業資源研究中心(原中國科學院石家莊農業現代化研究所)工作。

1988年10月至1989年12月獲得中國科學院的留學資助在澳大利亞新英格蘭大學農學與土壤科學系訪問學者。

1990年1月1至1994年12月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研究所農業資源研究中心(原中國科學院石家莊農業現代化研究所)工作期間受聘為中國科學院石家莊農業現代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

1995年1月至1996年3月獲得日本國文部省資助在日本國鳥取大學乾燥地研究中心做研究生。

1996年4月至1999年3月獲得日本國文部省資助在日本國鳥取大學乾燥地研究中心攻讀並獲得農業資源學博士學位。

1999年4月1999年7月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研究所農業資源研究中心(原中國科學院石家莊農業現代化研究所)工作。

1999年8月至2001年8月獲得日本學術振興會的資助在日本國鳥取大學做外國人特別研究員 (博士後)。

2001年8月至今受聘為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創新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同年獲得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資格。

2004年7月被聘任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博士研究生導師。

2004年12月至2005年2月在日本國鳥取大學乾燥地研究中心以邀請科學家身份從事合作研究工作2個月。

2005年4月1日 至 9月30日受日本國宇都宮大學的邀請,在野生植物科學研究中心做客座教授。

2002年至今但任中國科學院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生態試驗站站長(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固原野外科研教學基地)。

2008年度被評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優秀教師。

馬永清 馬永清

2009年3月獲得第四屆中國科學院創新文化建設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研究活動

1984年至1985年參加中國科學院研究項目“河北省欒城縣2000年農業發展規劃”。

1985年至1990年參加國家“七.五”科技攻關項目子課題“黑龍港地區節水型農業研究”。

1991至1994年中日合作研究項目“黃淮海平原鹽鹼地綜合治理” 在中擔任項目秘書及中英文翻譯 (項目工作語言為英文)。

1992年3月至1993年12月主持並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自由申請項目“麥秸覆蓋夏玉米對的生化他感作用研究”。本研究項目在國內外公開發表論文多篇。研究成果在中國科學院王寬城基金會的資助下, 在印度新德里召開的首屆國際生化他感學會上作口頭髮言。在這次會議中發起了成立“國際化感學會”的倡議。本人為該學會的發起人之一。

1994年6月被任命為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和石家莊農業現代化研究所聯合成立的中國科學院欒城農業生態系統試驗站副站長。

1994年11月晉升為中國科學院石家莊農業現代化研究所副研究員。

1996年4月至1999年4月在日本國鳥取大學聯合農學研究科(聯合大學)作博士研究生。從事獨角金屬寄生雜草的化學防除研究工作。

1999年4月至1999年8月在中國科學院石家莊農業現代化研究所從事從中國中草藥中篩選能刺激寄生雜草Striga hermonthica種子發芽的常見藥草。

1999年8月至2001年8月在日本國鳥取大學乾燥地研究中心作日本學術振興會資助的外國人特別研究員(博士後)期間從事藥草生物防除寄生雜草Striga hermonthica的研究。

2004年5月在首屆中國植物化感作用學術研討會暨中國植物保護學會植物化感作用分會籌備大會上被推選為該分會副主任委員。

2005年2009年擔任中國植物保護學會植物化感作用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2010年4月受聘為國家留學基金委員會國家留學基金評審專家。

主持課題

1. “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項目“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程關鍵支撐技術研究”中第八課題“寬谷丘陵區農牧綜合開發模式與示範”第二主持單位主持人,起止日期: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

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中草藥刺激列當種子發芽的研究”,項目編號:30870403,2009年1月-2011年12月。

參加課題

1. 中日合作項目“中國內陸地區旱地生態系統合作研究”,2006年3月至2010年4月。

2. 定邊縣農業發展規劃。 2009年6-10月。

個人作品

發表論文

國際、國內刊物、論文集以及參加國際國內會議累計發表論文106篇,其中SCI論文22篇。

學術論文

1. Junfeng Shui,· Yu An, · Yongqing Ma, · Nobumasa Ichizen. Allelopathic potential of switchgrass (Panicum virgatum L.) on perennial perennial ryegrass (Lolium perenne L.) and alfalfa (Medicago sativa L.).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10 (SCI)(通訊作者).

2. C. Neal Stewart, Jr., Lee Shugart, Gong-She Liu, Jie Zhuang, Yongqing Ma, Gerald A. Tuskan, Richard Meilan, Randall W. Gentry, Gary S. Sayler. China-US Workshop on Biotechnology of Bioenergy Plants. Ecotoxicology. 2010,19: 1-3(SCI).

3. 左勝鵬,李秀維, 馬永清。化感脅迫下轉基因馬鈴薯幼苗的生長反應及其營養效應。生態學報。2009, 29 (待刊)(通訊作者)。

4. 左勝鵬,王會梅,馬永清,李鳳民,山侖。刈割擾動下半乾旱區豆科牧草種間關係的反應。草業學報。2009,18(5):150~l59。

5. 支金虎,馬永清,左勝鵬。乾旱脅迫與外源激素PDJ對不同基因型小麥化感潛力的誘導調控。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09,17(6):1156~116(通訊作者)。

6. 李霞,馬永清,宋玉霞,稅軍峰,李秀維。不同植物生長調節劑對梭梭幼苗移栽成活率及肉蓯蓉寄生率的影響。中藥材。2009,32(11):1651~1654(通訊作者)。

7. 李霞,馬永清,宋玉霞,稅軍峰,李秀維。肉蓯蓉寄生對梭梭幼苗保護酶活性及滲透調節物質的影響。生態學雜誌。 2009, 28(8):1531~1536。(通訊作者)

8. 李霞,馬永清,宋玉霞,稅軍峰,李秀維。肉蓯蓉寄生對梭梭幼苗水分生理特徵及生長的影響。西北林學院學報。2009, 24(3): 20~23(通訊作者)。

9. 夏曉娟,馬永清。 不同年份早酥梨葉片浸提液對幾種套作蔬菜的影響. 北方園藝。2009,(10):38~40(通訊作者)。

10. 董淑琦, 馬永清, 稅軍峰, 孫亞軍. 不同年代冬小麥品種誘導小列當種子發芽的化感作用研究. 中國農業大學學報。2009,14(2):59~63(通訊作者)。

11. 宋玉霞,馬永清,牛東玲等。肉蓯蓉寄生生長形態發育。植物學通報。2008, 25(6):680~686(通訊作者)。

12. 於福科,黃新會,馬永清。不同生長時期沙打旺不同部位及其植株的化感作用研究。草業學報。2008, 17(5):76~83(通訊作者)。

13. 於福科,馬永清,黃新會。培養基組分對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 Pall)組培根增殖的影響及其培養濾液提取物的化感活性。生態學報。2008,28(9): 4184~4194(通訊作者)。

14. 袁翠萍,馬永清,稅軍峰,金付平,王德勝。營養元素調控下南瓜組培根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乾旱地區農業研究。2008,26(2)2:38~43(通訊作者)。

15. 金付平, 馬永清,王德勝, 袁翠萍。中草藥浸提液對小列當種子發芽的影響。西北植物學報。2008,28(4 ):777~783(通訊作者)。

16. 王德勝, 馬永清, 左勝鵬,金付平,袁翠萍。黃土高原旱作小麥化感表達在根際土中的時空異質性研究。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08,16(3):537~542(通訊作者)。

17. S. P. Zuo, H. M. Wang,Y. Q. Ma. Sawtooth effect in allelopathy: the case of wheat allelopathy based on transgenic potato acceptor. Allelopathy Journal,2008, 21(2):287–298 (SCI)(通訊作者).

18. S. P. Zuo, Y. Q. Ma. Ecological adaptation of weed biodiversity to allelopathic rank from stubbles left of wheat genotypes in maize (Zea mays L.) field. Weed Biology and Management, 2008, 8:161–171(SCI)(通訊作者)。

19. S. P. Zuo, Y. Q. Ma. Allelopathic variation in dryland wheat grown in the Loess Plateau。Genetic Resources and Crop Evolution, 2007, 54:1381–1393(SCI)(通訊作者).

20. Ge-Hong Wei, Xue-Ying Yang, Ji-Wen Zhang, Jin-Ming Gao, Yong-Qing Ma, Yun-Yun Fu, Pang Wang, Rhizobialide, a new stearolactone produced by rhizobial Mesorhizobium sp. CCNWGX022, an endophyte from Glycyrrhiza uralensis, Chemistry & Biodiversity, 2007, 4(5): 893–898 (SCI).

21. S. P. Zuo, Y. Q. MA.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method based on system engineering theory for the evaluation of allelopathic potential in crops and its application.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2007, 39(3):530–537(通訊作者).

22. 支金虎 ,馬永清。PDJ對不同溫度下小麥種子萌發和幼苗根系活力的影響。江蘇農業科學。2007, 5:27~30(通訊作者)。

23. 支金虎 ,馬永清。雙氫茉莉酸丙酯對不同小麥品種氣體交換性狀的影響。安徽農業科學。 2007。35(19):5705~5707(通訊作者)。

24. 稅軍峰,張玉琳,馬永清。白三葉草對黑麥草、彎葉畫眉草的化感作用初探。草業科學。2007, 24(1):48~51(通訊作者)。

25. Bingcheng Xu, Fengmin Li, Lun Shan, Yongqing Ma, Nobumasa Ichizen and Jin Huang. Gas exchange, biomass partition, and water relationships of three grass seedlings under water stress. Weed Biology and Management, 2006, 6: 79–88(SCI).

26. Fuke Yu, Y. Ma, Gehong Wei and Shiwei Zhao. Allelopathic potential of Astragalus adsurgens Pall on the growth of cultured Stelleria chamaejasme L. Allelopathy Journal 2006, 17(2): 255–264. (SCI.) (通訊作者)

27. 左勝鵬, 馬永清等. 化感作用與生物多樣性。 植物遺傳資源學報。 2006, 7( 4 ): 494~498(通訊作者)。

28. 左勝鵬, 稅軍鋒,馬永清,黃曉珊。黃瓜根分泌物化感潛勢的可拓學評價. 園藝學報。 2006,33(2): 399~401. (通訊作者)

29. 李明,稅軍峰,馬永清。化感作用在設施黃瓜連作中的套用。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06,14(4):25~28。(通訊作者)

30. 左勝鵬, 馬永清。基於系統工程原理評價作物化感潛力及其套用初探。 中國農業科學。 2006, 39(3): 530~537. (通訊作者)

31. Yongqing Ma. Allelopathic studies of common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Weed Biology and Management. 2005, 5:93–104。(SCI)。

32. Ma, Y., Shui, J., Inanaga, S. and Cheng, J. Stimulatory effects of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on seed germination of Striga hermonthica ( Del. ) Benth. Allelopathy Journal. 2005, 15(1): 49–56 (SCI).

33. Zuo, S., Ma, Y., Deng, X. and Li, X. Allelopathy in wheat genotypes during the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stages. Allelopathy Journal. 2005, 15 (1): 21–30 (SCI) (通訊作者).

34. 楊善雲,馬永清,稅軍峰,朱彥鋒。培養基成分對沙打旺組培根生長及分泌物的影響。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05,13(4):36~39(通訊作者)。

35. 李明,馬永清, 稅軍峰。南瓜組培根根系分泌物的化感效應研究。套用生態學報。2005,16(4): 744~749(通訊作者)。

36. 李明,馬永清。大量元素脅迫下南瓜化感作用研究。西北植物學報。 2005,25(4): 745~751(通訊作者)。

37. 左勝鵬,馬永清,稻永忍,李秀維。不同基因型小麥麥茬對雜草的化感抑制作用。植物保護學報。2005,32(2):195~200。(通訊作者)

38. 左勝鵬,馬永清。不同基因型麥糠對受體植物幼苗生長的效應。麥類作物學報。2005,25(3):42~46。 (通訊作者)

39. 左勝鵬,馬永清。外來植物入侵與化感作用(譯摘)。世界農業。2004,6:58。

40. 左勝鵬,馬永清,李秀維。不同基因型小麥成熟期地上部的化感作用研究。農業環境科學學報。2005,24(4): 652~657。(通訊作者)

41. 於福科,馬永清,稅軍峰,李秀維。沙打旺組培根對其他作物種的干擾。套用生態學報。2005,16(4): 758~762(通訊作者)。

42. 於福科,馬永清,李秀維。瑞香狼毒的組織培養及快速繁殖。植物生理學通訊。2005,41(1):59。(通訊作者)

43. Ma, Y.Q., Cheng, J.M., Inanaga, S. and Shui, J.F. Induction and inhibition of Striga hermonthica (Del.) Benth. germination by extrac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herbs. Agronomy Journal. 2004, 96 (5): 1349–1356 (SCI).

44. 左勝鵬,馬永清。小麥化感作用研究進展,農業現代化研究。 2004年25卷(增刊):81~85。(通訊作者)

45. 楊善雲,賀江舟,稅軍峰,賀學禮,馬永清。 幾種化學和物理方法處理對狼毒種子發芽率的影響, 乾旱地區農業研究。 2004,22(1):66~69頁。(通訊作者)

46. Yongqing Ma. Allelopathy research in Mainland China. Allelopathy Journal. 2003, 12(2): 163–178 (SCI).

47. 馬 永清, 稻永 忍, 杉本 幸裕, Babiker, A.G.T. 從山豆根組培根中提取、分離獨腳金屬雜草發芽刺激物質的研究, 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03年1期,1~5。

48. Onyma Elmahi Mohammed, Nafisa Elmahi Ahmed, Anthony Egrinya Eneji, Yong Qing Ma, Emad Ali, Shinobu Inanaga, Yukihiro Sugimoto. Effect of sowing dates on the incidence of bacterial blight and yield of cotton. Basic and Applied Ecology. 2003, 4: 433–440 (SCI.)

49. Ahmed, N.E., Kanan, H.O., Sugimoto,Y., Ma, Y.Q. and Inanaga,S. Effect of Imidacloprid on Incidence of 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Plant Disease. 2001, 85(1): 84–87 (SCI).

50. Nafisa E. Ahmed, Yukihiro Sugimoto, Abdel Garbar T. Babiker, Omayma E. Mohamed, Yongqing Ma, Shinobu Inanaga, Hiromitsu Nakajima. Effects of some isolates of Fusarium solani on germination of Striga hermonthica ( Del. ) Benth. Weed Science. 2001, 49(3): 354–358 (SCI).

51. Ahmed, N.E., Kanan, H. O., Inanaga, S., Ma, Y.Q. and Sugimoto, Y. Impact of pesticide seed treatments on aphid control and yield of wheat in the Sudan. Crop Protection. 2001, 20:929–934 (SCI).

52. Abdel Gabber T. Babiker, Yongqing Ma, Yukihiro Sugimoto, Shinobu Inanaga. Conditioning CO2 and GR24 influence on ethylene biosynthesis and germination of Striga hermonthica (Del.) Benth”. Physiologia Plantarum. 2000, 109: 75–80(SCI).

53. Xiping Deng, Lun Shan, Yongqing Ma, and Shinobu Inanaga, Diurnal oscillation in the intercellular CO2 concentration of spring wheat under the semiarid conditions. Photosynthetica. 2000, 38(2): 187–192(SCI).

54. Yongqing Ma, Abdel Gabar T. Babiker, Yukihiro Sugimoto, Shinobu Inanaga. Effect of medium composition on production of Striga hermonthica (Del.) Benth germination stimulant(s) by Menispermum dauricum (DC.) root culture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1998, 46(4): 1587–1592 (SCI).

55. Yongqing Ma, Abdel Gabar. T. Babiker, Imad A. Ali, Yukihiro Sugimoto, Shinobu Inanaga. Striga hermonthica (Del.) Benth germination stimulant(s) from Menispermum dauricum (DC.) root cultur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1996, 44(10): 3355–3359(SCI).

56. 孫 家鄰, 馬 永清, 趙昌盛, 陳宏恩, 稻永 忍, 武田 和義。 低洼易澇鹽鹼地中影響旱稻產量因素分析: 以南皮七萬畝試區為例, 生態農業研究。 1995, 3 (1): 53~57。

57. 馬 永清, 劉 立秋, 陳素英。牧草間的生化他感作用及其在人工混播牧草中的套用。草業科學, 1995, 16 (5): 42~48。

58. 馬 永清, 韓 慶華。麥秸覆蓋對夏玉米生長發育的影響,華北農學報。 1995,10 (1): 106~110。

59. 馬永清, 陳素英, 鍾冠昌, 穆素梅。不同品種麥茬雜草生長差異性初步研究。農業現代化研究。1995,16(1): 54~56。

60. 馬永清,劉立秋,陳素英。牧草間的生化他感作用及其在人工混播牧草中的套用。草業科學。1995, 12(3):42~45。

61. 馬永清。不同降雨年型麥秸覆蓋對夏玉米中礦質營養元素含量的影響。植物生理學通訊。1994, 472~473。

62. 韓慶華,馬永清。小麥秸稈中生化他感化合物的研究概況。生態農業研究。1994, 2(4):71~76。

63. 張玉銘,馬永清。麥秸覆蓋夏玉米對其苗期生長發育的生化他感作用研究初報。生態學雜誌。1994, 13(03):70~72。

64. 馬永清,韓慶華。不同玉米品種對麥秸覆蓋引起的生化他感作用的差異性分析。生態農業研究。1993,1(4):65~69。

65. 馬永清。蔬菜之間的生化他感作用及其在生產中的套用。中國蔬菜。1993, 6:53~55。

66. 馬永清 ,毛仁釗,劉孟雨, 劉小京, 張玉銘。小麥秸稈的生化他感效應。生態學雜誌。1993,12(5):36~38。

67. 馬 永清, 韓 慶華。不同玉米品種對麥秸覆蓋引起的生化他感作用的差異性分析。 生態農業研究。1993, 1(4):65~69。

68. 陳素英, 馬永清。五種作物之間的生化他感作用研究初報。耕作與栽培。1993,5:1~4。

69. 馬永清, 劉德立, Lovett, J.V. 雜草間的他感作用及其在雜草生防中的套用。 生態學雜誌1991,10(5):46~49。

國際國內會議

70. Yongqing Ma, Junfeng Shui, An Yu, Shengpeng Zuo. Adaptability Evaluation of Panicum virgatum L. Cultivars o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China-US Workshop “Biotechnology of Bioenergy Plants”. November 16-17, 2009, Knoxville, Tennessee, USA.

71. Junfeng Shui,· Yu An, · Yongqing Ma, · Nobumasa Ichizen. Allelopathic potential of switchgrass (Panicum virgatum L.) on perennial perennial ryegrass (Lolium perenne L.) and alfalfa (Medicago sativa L.). China-US Workshop “Biotechnology of Bioenergy Plants”. November 16-17, 2009, Knoxville, Tennessee, USA.

72. Lang Ming, Yongqing Ma, Yuntao Wei, Shuqi Dong, and Shinobu Inanaga. Root exudates of the cotton induce germination of Orobanche minor seeds. China-Japan Joint Symposium on Combating Desertification in Inland China. September 13-15, 2009, Yangling, Shaanxi Province, P.R. China.

73. Xiaojuan Xia, Yongqing Ma, Junfeng Shui, Shinobu Inanaga. Extraction, separation germination stimulants for Orobanche minor seeds from Huang Jinju. China-Japan Joint Symposium on Combating Desertification in Inland China. September 13-15, 2009, Yangling, Shaanxi Province, P.R. China.

74. 馬永清,邱以新,董淑琦。中草藥刺激小列當種子發芽的研究。《中國第四屆植物化感作用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2009年8月14~17日,青島,山東。41.

75. 左勝鵬,馬永清。抽穗期不同化感型小麥的比較螢光動力學。《中國第四屆植物化感作用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2009年8月14~17日,青島,山東。65.

76. 馬永清。李秀維,宋玉霞。梭梭-肉蓯蓉一體苗在生產中的套用。《中國第三屆植物化感作用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 2007年10月9~11日,海口,海南。 181.

77. 金付平,馬永清。傳統中草藥刺激或抑制小列當種子發芽的研究。《中國第三屆植物化感作用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2007年10月9~11日,海口,海南。 163.

78. 袁翠萍,馬永清,稅軍峰。基於營養元素調控的南瓜組培根化感效應的回響研究。 213

79. 於福科,馬永清。不同生長時期沙打旺的化感潛勢研究。 210.

80. 王德勝,馬永清,左勝鵬。黃土高原旱作小麥化感表達在根際土中的時空異質性研究。 192.

81. 馬永清,宋玉霞,竹內安智。肉蓯蓉(Cistanche deserticola C.Y. Ma) 生活史研究。中國植物化感作用學術研討會暨中國植物保護學會植物化感作用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論文摘要集。P. 13. 2005年11月3~5日,中國杭州。

82. 稅軍峰,張玉琳,馬永清。白三葉草對黑麥草、彎葉畫眉草的化感作用初探。P. 50. 2005年11月3~5日,中國杭州。

83. 於福科,馬永清。沙打旺組培根對瑞香狼毒增殖的影響。P. 64. 2005年11月3~5日,中國杭州。

84. 於福科,馬永清。沙打旺組培根最佳化培養及其化感活性測定。P. 65. 2005年11月3~5日,中國杭州。

85. 左勝鵬,馬永清,Shinobu Inanaga. 黃土高原旱作小麥化感趨勢性狀的多重分析。中國植物化感作用學術研討會暨 中國植物保護學會植物化感作用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論文摘要集。P. 72. 2005年11月3~5日,中國杭州。

86. Yongqing Ma.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of the loess plateau. In: Proceedings of the Abstracts of the 2005 Meeting The Japanese Association for Arid Land Studies. 2005. Tottori, Japan. Page 95.

87. Yongqing Ma, Yuxia Sun, Ping An, Shinobu Inanaga. Parasitic plant of Cistanche deserticola Y.C. Ma, an endangered species, affecting the herb supply and increasing desertification. In: Proceedings of the Abstracts of the 2005 Meeting The Japanese Association for Arid Land Studies. 2005. Tottori, Japan. pp. 37–38.

88. Yongqing Ma, Jiming Cheng, Shinobu Inanaga,and Junfeng Shui. The inducement of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to seed germination of Striga hermonthica (Del.) Benth. XVth International Plant Protection Congress, 2004, May 11–16, Beijing, China.

89. 馬永清,根寄生植物研究- 以獨腳金和肉蓯蓉為例,首屆中國植物化感作用學術研討會暨中國植物保護學會植物化感作用分會籌備大會學術報告。2004年5月18~20日,瀋陽,中國。

90. Ma, Y.Q. Allelopathy Research in Mainland China- Present and further research aspects,III WCA (World Congress on Allelopathy) ,August 26–30, 2002,Tsukuba, Japan.

91. 馬永清,程積民, 鄒厚遠, 山侖, 鄧西平。沙打旺抑制狼毒生長及其在改良退化草場中的套用。 “西部草地農業可持續發展國際研討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生命科學部主辦2002年8月22~25日,中國,蘭州。

92. Ma, Y.Q., Inanaga, S., Han, Q.H. and Babiker, A.G.T. Striga hermonthica (Del.) Benth germination inhibitors from traditional medical herbs. III WCA World Congress on Allelopathy), August 26–30, 2002, Tsukuba, Japan.

93. 馬永清,韓慶華,馮學贊,從我國中草藥中分離、檢定獨腳金屬雜草發芽刺激物質、新型植物生長調節物質及其在農業生產中的套用, 中國科協第四屆青年學術年會文集《技術跨越與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張玉台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1 年,253。

94. Ma Yongqing, Inanaga Shinobu, Sugimoto Yukihiro, Han Qinhua, Feng Xuezhan, Tian Kuixiang, Li Huiying, Liu Guosheng, Babiker Abdel Gabbar T., Ahmed Nafisa Elmahi. Induction of Striga hermonthica (Del.) Benth. Seeds germination by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al herbs. Annual meeting of Weed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Feb 11 to 14, 2001, Greensboro, North Carolina, USA.

95. Yongqing Ma, Shinobu Inanaga, Yukihiro Sugimoto, Abdel Gabar T. Babiker, Nafisa E. Ahmed. Portulaca oleracea L.: Striga hermonthica germination induction and potential cash crop for Striga infested regions. Integration and regional researches to combat desertification– Present state and future prospect – The 16th “Global Environment Tsukuba”. December 7–8, 2000, Center for Global Environmental Studies, 16-21, Onogawa, Tsukuba, Ibaraki 305-0053, Japan.

96. Yongqing Ma, Yukihiro Sugimoto, Shinobu Inanaga, Abdel Gabbar T.Babiker. Striga hermonthica germination stimulants from Menispermum dauricum and Stepania cerpharrantha root cultures. In: Abstracts of the Annual Meeting of Japan Society for Biosicience, Biotechnology, and Agrochemistry. 1998. Nagoya. Japan. p. 73.

97. Yongqing Ma, Yukihiro Sugimoto,Shinobu Inanaga, Abdel Gabar T.Babiker. Germination control of a parasitic weed Striga hermonthica. In: Abstracts of the 1997 Meeting The Japanese Association for Arid Land Studies. 1997. Tottori. pp. 30–31.

98. Yongqing Ma, Yukihiro Sugimoto, Shinobu Inanaga, Abdel Gabar T. Babiker. Searching for Striga germination stimulant from root cultures. In: Abstracts of the Annual Meeting of Japan Society for Biosicience. Biotechnology.and Agrochemistry. 1997. Tokyo. Japan. P. 123.

99. Abdel Gabbar T. Babiker, Yongqing Ma, Yukihiro Sugimoto and Shinobu Inanaga. Striga hermonthica ( Del. ) Benth: A potent germination stimulant(s) from Menispermum dauricum root culture. Crop Research in Asia: Achievements and Perspective. In: Proceedings of the 2nd Asian Crop Science Conference 1995. (R. Ishii and T. Horie. eds.). pp. 568–569.Fukuoka. Japan.

100. 馬永清。麥秸覆蓋夏玉米生化他感作用研究。《第一屆生命科學青年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北京。1993,34 。

參編著作

1. 馬永清。根寄生植物的萌發刺激物質研究進展(第十五章)。《化學生態學前沿》,孔垂華、婁永根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in Press).

2. Yongqing Ma. Allelopathic Effect of Astragalus Adsurgens Pall Root Culture. In: Section 4: Allelopathic Cover Crops to Suppress Weeds. <<Allelopathy New Concepts and Methodology>> Editors Yoshiharu Fujii and Syuntaro Hiradat ISBN ; January 2007; 398 pages (in English).

3. 馬永清。麥秸覆蓋夏玉米生化他感作用研究初報。《走向二十一世紀—中國青年環境論壇首屆學術年會論文集》。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3年,北京。475~480。

4. 由懋正,馬永清,尹雁峰。黑龍港地區“8.26”暴雨調蓄效果分析。《黑龍港地區綜合治理與農業資源開發利用》。科學出版社。田濟馬等主編。1993年。北京。7~14。

5. 馬永清,由懋正,袁小良,劉金銅。黑龍港地區節水農業種植模式研究。。24~32。

6. 袁小良,馬永清。黑龍港地區農業節水潛力分析。33~4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