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永安[書法家]

馬永安[書法家]

馬永安,1956年生,生於河南省上蔡縣。現為中國書法藝術家協會主席,中國美術藝術家協會主席,中國書協理事,中國美協理事,中國政協文史館書畫院副院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書法第六書體燕書創始人。

基本信息

大事記

燕書燕書
2002年創造中國書法第六書體燕書。

燕書,是繼中國書法行書、草書、隸書、篆書、楷書書體之後的第六種書體。

主要成就

2002年發現方周率2.82842712474......

2003年發現SARS剋星PH值;

2009創造第六書體——燕書,也叫燕書體(《燕體書法》已獲著作權);

2011年發現並創造了第六書體的派生書體“原體”(暫定)——第七書體;

2011年發現並創造了第六書體的派生書體“引體”(暫定)——第八書體;

2011年創造馬氏文字(《現代漢字白皮書》已獲著作權)。

人物介紹

簡介

馬永安馬永安
馬永安習慣逆向思維和創造性思維,在多學科和領域都有獨到的簡介,並作出突出貢獻。並擔任南昌滕王閣詞賦研究所顧問、華夏藝術學院教授、中山美術學院院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龍順成美術館館長、中國美術藝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書法藝術家協會主席、中國藝術收藏家協會會長、人民美術雜誌社社長等職務。

馬永安,1956年出生於河南省上蔡縣,74年參加工作,81年大學畢業留京工作,先後在人民日報、廣電部和文化部等單位做記者編輯工作,並擔任過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和中國亞視書畫院等藝術社團的副秘書長、秘書長等職務,其間發表過文學作品、書畫作品若干。

2002年發表《馬永安發現方周率》,建立規則正多邊形常數體系。2003年撰寫《SARS剋星PH值》,創立現代病毒防止理論。2003年後,主要從事書畫創作、研究與教學,並負責書畫藝術的日常管理和行政工作。2005年被聘為華夏藝術學院教授,2006年被聘為南昌滕王閣詞賦研究所顧問,2007年擔任中國書法藝術家協會秘書長兼副主席,中國美術藝術家協會副主席,2008年擔任中國藝術收藏家協會會長、龍順成美術館館長,2009年擔任中國書法藝術家協會主席。

2009年7月,馬永安的書法被中國書法新天地研究中心命名為“馬氏書法”,併入編《現代書譜》。2009年10月,馬氏書法被國家著作權局正式命名為《馬體書法》,被業內譽為“第六體”。2010年6月,以創新第六書體對文化的貢獻,作為唯一一位來自文化界的專家和學者,與袁隆平等工程院士和科學家,共同入刊大型科學文獻《創新中國》封面人物。2010年7月,鳳凰網報導《書法出現第六體》。繼而,數百家專業網站和更多的書法史版本收入第六書體,成為繼篆書體、隸書體、草書體、楷書體和行書體之後的第六書體“馬書體”,並列書史。2010年9月,在京舉行“第六書體創始人馬永安先生”新聞記者招待會。第六書體新聞訊息,在人民日報人民網、新華社參考訊息、中國質量報等百家新聞媒體宣傳報導。

2010年11月,完成馬體書法體系,又創造出了第六體馬書體的派生字型:本書體——“本體”和引書體——“引體”。本體,書馬書體的根本之體;體,是馬書體的引申之體。本體近楷,引體近草。本體和引體的創新,既豐富了馬體書法的內涵,也是對中國書法的又一重大貢獻。實踐在證明,馬體書法創新是中國書法史上的一場變革和革命,一個新的價值體系和秩序正在誕生!

家境

馬永安弟兄八個,行四,沒有姐妹。因生年饑荒多災難,老三老五夭折,本來行四,現在越位老三,母親每算命,先生便說,你家小三兒命毒,沒有挨肩。故而,小時有小名,小三兒。馬永安自幼聰穎,惹大人喜愛。不愛學習愛思考,愛玩愛耍愛琢磨。讓他學的學不會,不讓他學的不學也會。好奇愛動,記性好,閱讀極慢,卻能過目不忘。講故事如讀書,朗朗上口。父母目不識丁,自己偏愛讀書寫字。三年級寫字,與老先生比齊;四年級寫詩,與詩人拼對兒。到了中學,班主任講“獨一無二,蓋世無雙”。

馬永安小時,年頭不好,弟兄多,家中經濟拮据,母親又常年有病,吃穿兩難。家裡孩子多大人顧不上,馬永安自幼就養成了獨立思考獨立生活的能力,常年與成人長輩為伍,使馬永安和同年人相比,更早成熟,才思敏捷。馬永安天生喜愛文學藝術,極富藝術才華和天賦。他讀書不多,但勤于思考,善於思考,很會思考。凡所到之處,都能出人頭地、出類拔萃。如果偏要找個說辭,那要算是他的母親宋茵和姥姥,都有剪紙的才藝,方圓幾十里有名。

馬永安家境不好,卻能性格獨立,家貧志不貧,不亢不卑。這又是馬永安性格組合里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為他日後的成功奠定了紮實的性格基礎。這種性格的形成,也有環境原因。馬永安的父親馬付領,雖說斗大的字不識幾個,但從建國直到文革,一直是基層幹部和主要領導,相比之下,貧是貧點兒,卻也坦然優越許多。獨立的人格,是創造性思維的一個重要前提。馬永安的思維非常個性化,他的跳躍性思維和逆向思維的形式,不是常人所具有的。

馬永安年表

作品作品
2002年發表《馬永安發現方周率》見《中國民族報》;

2003年撰寫發表《SARS剋星PH值》;

2005年被聘為華夏藝術學院教授;

2006年被聘為南昌滕王閣辭賦研究所顧問;

2007年被聘為中國書法藝術家協會秘書長兼副主席;同年被聘為中國美術藝術家協會副主席;

2008年擔任中國藝術收藏家協會會長;同年擔任龍順成美術館館長;

2009年擔任中國書法藝術家協會主席(駐會);創造第六書體——燕書體,也叫燕書(《燕體書法》);

2010年黃賓虹藝術研究院顧問

2011年擔任中山美術學院院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發現並創造第六書體派生書體“原體”(暫定)——第七書體;發現並創造第六書體派生書體“引體”(暫定)——第八書體;創造馬氏文字(《現代漢字白皮書》)。

研究

2003年非典時期,他發現SARS病毒傳播非常快,馬永安分析,所有的病毒都必須有一個適應它的環境,它才能傳播複製。恩人體環境的唯一共性,就是強酸性環境。由此推斷,SARS病毒是強耐酸型病毒,如果給他一個鹼性環境,病毒就會停止複製並且馬上死掉,病人就會得救。於是,他在小湯山非典醫院每天都在增加收容病人的時候,寫了一篇短文《SARS剋星PH值》,並向十個重災區的新聞媒體投遞。稿子寄出不到十天,中央宣布非典戰役在全國取得了偉大的勝利。非典過期第三年,在北京的一次宴會上,當他談及SARS剋星時,一位記者立馬接過話茬“PH值”。可見,“SARS剋星PH值”的影響是深遠的。 馬永安不是數學家、醫學家,但他在兩個領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和貢獻。

燕體書法

作品作品
馬永安的傳統書法獲過多次大獎,受到李鐸、張海、沈鵬、歐陽中石等著名書法家一致好評。但是,馬永安是一個永不滿足、不願停留腳步的人。他發願,一定要創出自己的風格來。經過多年的潛心研究,馬永安終於創作出了自己的書體《燕體書法》,並於2010年2月13日經過專家論證,獲得了中國國家著作權局頒發的註冊登記證書,獲得終身著作權,《燕體書法》正式被命名。“永安成功了”,著名書畫家魏峰對馬永安講。華夏藝術學院院長、著名書畫家劉澤拿起《燕體書法》字帖說,這是中國書法史上的大事。獵墨人在部落格中,著文稱“燕體書法是當代書法的一個高度”。

面對這些溢美之詞,馬永安很冷靜,他知道事還很多、路還很遠。在表面看來,《燕體書法》是馬永安個人的榮譽和成就。但是,從長遠的觀點來看,他是當代和時代的利益,又是民族的利益。秦朝有李斯的小篆,魏晉時期有王羲之,唐朝有唐楷諸家,當代有誰,有什麼書體。當代那什麼這一時代的國事強盛,經濟發達,藝術繁榮。無論如何,馬永安關注了中國書法的當代與未來,關注了民族的利益。正像屈原文化和李時珍文化一樣,馬永安的研究成果也將被融入到中國大民族的文化當中去,成為華夏民族文化資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馬永安沒有停留自己的腳步,他還發表了許多文學作品和書畫作品。馬永安在書畫領域裡的成就,更為世人矚目。馬永安童年便開始練習書法,在鄉里小有名氣,在學校和參加工作後,其書法專長更是大有作為。馬永安對中國書法都有過系統的深入研究,和當代的著名書法家張海、中石、李鐸、沈鵬都有著密切的交往,對書法的認識有著非常獨到的見解。馬永安臨帖十分駁雜,學哪門哪派都沒長性,耐不住性子。酷愛書法,又不專學。正是這一點,為馬永安後來的自立門戶做好了準備和鋪墊。

學習的方法是最重要的,但這又是有性格決定的。馬永安還會不停地研究,因為他是一個不滿足現狀、停不下腳步的人!

著作

《馬永安發現方周率》
《SARS剋星PH值》
《燕體書法》字帖(第六書體教學指定教材)
《現代漢字白皮書》(也稱《漢文》“馬文”)
《游勝抒懷書法集》
《現時的書法藝術之標準》
《燕體書法千字文》

四大發明創造

1、馬永安發現方周率;

2、發現SARS剋星PH值;

3、創造第六書體;

4、創造文字,《漢文》也稱“馬文”或“馬氏文字”。

第六書體

馬永安,第六書體創始人,1956年出生於河南省上蔡縣。2002年發表《馬永安發現方周率》,建立規則正多邊形常數體系。2003年撰寫《SARS剋星PH值》,創立現代病毒防止理論。2009年擔任中國書法藝術家協會主席。2009年7月,馬永安的書法被中國書法新天地研究中心命名為“馬氏書法”,併入編《現代書譜》。2009年10月,馬氏書法被國家著作權局正式命名為《燕體書法》,被業內譽為“第六體”。2010年6月,以創新第六書體對文化的貢獻,作為唯一一位來自文化界的專家和學者,與袁隆平等工程院士和科學家,共同入刊大型科學文獻《創新中國》封面人物。第六書體,成為繼篆書體、隸書體、草書體、楷書體和行書體之後的第六書體“燕書體”,並列書史,完成燕書體系,又創造出了第六體燕書體的派生字型“子母體”:本書體——“本體”和引書體——“引體”。本體,燕書的根本之體,也是燕書之楷書,簡稱馬楷;引體,是燕書的引申之體,也是燕書之草書,簡稱馬草。本體近楷,引體近草。由於第六書體燕書近隸,也可以看作燕書之隸書,簡稱馬隸。本體和引體的創新,既豐富了燕書書法的內涵,也是對中國書法的又一重大貢獻。實踐在證明,燕書法創新是中國書法史上的一場變革和革命,一個新的價值體系和秩序正在誕生!

影響

作品作品
馬永安,1956年出生於河南省上蔡縣,1981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先後在《人民日報》、廣電部和文化部工作,並擔任過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和中國亞視書畫院等藝術社團的副秘書長、秘書長職務,其間發表過文學作品、書畫作品若干。2003年撰寫《SARS剋星PH值》,創立現代病毒防治理論。
2003年後,主要從事書畫創作、研究與教學,並負責書畫藝術的日常管理和2005年被聘為華夏藝術學院教授,2006年被聘為南昌滕王閣詞賦研究所顧問,2007年擔任中國書法藝術家協會秘書長兼副主,中國美術藝術家協會副主席。2009年10月,“馬氏書法”被國家著作權局正式命名為“燕體書法”,被業內譽為“第六體”。2010年6月,以創新第六書體對文化的貢獻,作為唯一一位來自文化界的專家和學者,與袁隆平等工程院士和科學家,共同入刊大型科學文獻《創新中國》封面人物。第六書體,成為及篆書體、隸書體、草書體、楷書體和行書體第六書體“燕書體”,並列書史。2010年9月,在京舉行“第六書體創始人馬永安先生”新聞發布會,《人民日報》、人民網、新華社、《參考訊息》、《中國質量報》等數百家新聞媒體進行了新聞報導。2010年11月,馬永安完成了“燕書體”書法系列研究,又創造出了第六書體“燕書體”的派生書體和延伸書體,形成了自己完整的書法體系。第六書體“燕書體”的創新,是對中國書法的又一重大貢獻。實踐在證明,燕體書法創新是中國書法史上的一場變革,一個新的體系和秩序正在誕生!(轉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藝術市場》2012年2月第二期)燕書改寫了中國書法史

精神藝術

幾千年來,中國漢字的書寫,形成了完整而嚴謹的規範體系,歷代書法家都是小心翼翼地沿襲前人的古訓成說,不敢越雷池一步。子子孫孫,孫孫子子,翻來覆去還是《蘭亭序》和《多寶塔》,總是那幾個範本。因此,成規的束縛與書體的單調,致使書法千人一面,書壇沉寂而缺少活力。燕書的誕生,可謂橫空出世,轟然一聲巨響,劃破了書壇幾千年的寂靜,照亮了書壇沉寂的夜空。燕書從點畫結構,到使轉到取勢,都刷新了書法,刷新了世紀。燕書與傳統的書寫習慣截然相反,且點畫靈動凝重,誇張高妙,極富藝術張力。可謂,反其道得“道”。聽起來象一個神話,然面卻是一個偉大的事實!

第六種書體誕生我們把馬氏書體和傳統的行書、草書、隸書、篆書和楷書五種書體進行了嚴謹縝密的比照,發現馬氏書體或許帶有五種書體的痕跡,就象行書帶有楷書的痕跡,草書帶有行書的痕跡。但是,五種書體中,哪一種書體都涵概不了燕書,甚至相去甚遠,甚至截然相反。它和任何一種書體的距離的跨度,都遠遠超過和大於行書和楷書,行書和草書之間的距離和跨度。而且,燕書小到毛髮,大到宇宙,都是反其道而行。因此,其結果必然是一個全新的面貌。至此,我們宣布:繼行書、草書、隸書、篆書和楷書五種藝術書體之後,第六種書體燕書已經誕生!至此,幾千年的尋覓和懷疑,終究有了結論和結果。燕書的誕生以鐵一般的事實,證實了第六種書體的存在!然而,我們為此走過了幾千年!

燕書命名

得見馬永安先生書法作品,頓覺眼前一新,其結體、筆法古今未見。細賞之下,融入其中,豁然開朗,字型中忽見燕語檐下,又見燕翔藍天。燕形、燕態、燕情,畢現燕之精髓。馬永安先生沉浸墨海數十年,既不食古不化,更非刻意創新,因此能靜心悟得真諦,而將燕子各種優美的形態融於書法藝術之中,處處可見其美,美在靈動,美在清秀,美在流暢之勢,美在自然天成!絕非未得其道者勉強得出,此書法盡顯了馬永安先生其人、其性、其情之特色。我覺得這是馬先生對社會、對書法藝術的一大貢獻,堪傳後世。謹以一詩賀馬先生之成就。

怡情不食古,

迄今無者乎!

立名稱燕體,

當世第六書!

註:馬永安先生書法自成一體,已臻化境,應列篆、隸、草、行、楷之後,稱第六書體---“燕”體也。

書法構成論

書法構成論,把幾種風格串燒或反串在一起,表現一種新的藝術形式和美感,要求書法家對書法史和多種書體掌握與駕馭能力。這樣,一個人的知識、能力、情趣、格調和藝術水平,都會毫無掩飾的表現出來。書法構成論對書法家提出更高的專業水平要求,書法家必須對書法有更廣泛和更深刻的知識,要求書法家必須有藝術創造力和更強的藝術審美能力,並不是隨便畫兩下就成了書法家。教授要有教授的知識,書法家要有書法家的知識。

書法構成論要求書法家,必須有知識、經驗、藝術天賦和紮實刻苦的歷練學習。冒牌和招搖撞騙,無知的人就不會再有可乘之機,混淆視聽。

美術

2011年創立永安畫派,提出任意構成式的美術創作理論。要求畫家應該豐富積累素材和經驗,像組織文章那樣,用豐富的辭彙,組成優美的句子和語言,寫成一篇篇優美的文章;要像建築是那樣,只用混凝土、鋼筋和磚塊,就能創造出魔術般的奇蹟來,建造出像詩一般感人的建築來。並不是像現在,一個大畫家一生只畫那么幾張圖,簡單雷同程式化,束縛了創造力和想像力,造成視覺疲勞,破壞了藝術的價值和精神,培養了藝術和藝術家的惰性,阻礙了藝術的研究與發展。一個藝術家就應該像一隻鳥或一條魚,在天空和水裡,有著跟為廣泛的自由空間,你只躲在一個地方畫圈圈,甚至躲在穴里和窩裡,只會那么一下子,不能成為真正的藝術家,這是一個結果。一個大藝術家,一定是一個得大自在之人!

永安畫派任意構成式的美術創作理論,開拓了新的更廣闊的創作空間和審美藝術空間。強調了藝術家在專業領域裡必須有超人之處,濫竽充數是沒法開店經營的。

漢字

馬永安於2011年2月28日創作完成的作品《現代漢字白皮書》,經中國著作權保護中心審核,並在2011年3月10日獲得著作權予以註冊登記,依法享有著作權。

四大構成

專場拍賣會專場拍賣會
漢文構成的四大元素

1、阿拉伯文符號系統,0—9十個基本符號;

2、拉丁文注音系統,26個英文字母;

3、漢語語音系統,完整的漢語發音體系;

4、計算機直接輸入系統。

與漢字的不同

傳統漢字的特點

1、難寫

2、難認

3、難記

4、難學

馬永安《漢文》(《馬文》)特點

1、好寫

2、好認

3、好記

4、好學

成就及榮譽

馬永安發現方周率,受到了社會的好評與鼓勵,並有多家媒體報導和採訪。馬永安發現SARS病毒剋星,對戰勝SARS,取得非典戰役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也贏得了社會的尊重。被聘為滕王閣詞賦研究所顧問,華夏藝術學院教授。馬永安所創作的《馬體書法》,也獲得了成功。2009年被中國書法研究新天地命名為“馬氏書法”,入編《現代書譜》。20210年2月3日通過著作權登記,對中國書法史做出了巨大貢獻。眾多書法家、畫家、評論家紛紛撰文關注,獲得了業內同仁的一致認同和好評。

馬體書法是馬永安先生數十年潛心鑽研的成果。馬體書法的形成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淵源和對中華幾千年傳統書法藝術的繼承,馬體書法的成就更在於他對傳統書法的重大突破,對中國書法藝術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傳統書法有行草隸篆楷五種書體之分,從嚴格意義上講,馬體書法並不在五種書體之列。馬體書法對五種書體結構和點畫、使轉運筆均有借鑑,但它牢固的基礎和前提還是正書。馬體書法是不是繼五種書體之後的“第六種書體”暫且不論,但就它的風格特點而言,確是千年一遇,前所未有。

馬體書法的結構,以正書為基礎,側書(以前沒有這個提法,是相對正書而言)為輔助,正側互用,生動鮮活。傳統書法,楷書是楷書,草書是草書,正側分明,略顯呆板。馬體書法的取勢,左高右低,取順勢,舒展流暢,符合主流審美取向,更吸引眼球,為之一振。傳統書法,幾千年不變,都是左低右高,取的是逆勢,有受阻之象,不順暢,不符合人類憧憬美好的審美理想。馬體書法的運筆,停頓少無折筆,運用篆書草書的筆法,順勢運筆,流暢自然,毫無做作,開拓了書法藝術更廣闊的審美空間。傳統書法,因為運筆取逆勢,只能用折筆才能完成書寫,折筆多起筆多,缺少柔順。正書過剛過死,草書有走另一極端。這些,都不符合傳統的哲學思想,根本上違背了主題的審美意識。

馬體書法的點畫,變化豐富,與傳統書法相比,反其道而行之,更是一種發明和創造。馬體書法,入筆盤筆,細如纖絲,筆鋒在外。收筆若輕若重,輕若毫髮,重若陣雲,萬毫齊發,收筆不收鋒,勢如破竹,痛快淋漓,一瀉千里,給人愉悅之感。傳統書法,千古一法,欲右先左,欲上先下,無往不收。人人固守因襲,毫無生氣。宋代大書法家米芾講,“善書者,得一筆足以”。馬體書法,從結構、取勢、運筆和點畫,都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我們想,馬永安先生,也應該算是一個善書者了!

相關報導

財富藝術網訊(高旭波)2010年9月19日上午,第六書體創始人馬永安先生在北京最美麗的鄉村——溫都水城紅樓島舉行了答謝新聞媒體記者招待會。來自30多家新聞媒體的記者參加了此次招待會。上午八時許,與會嘉賓、媒體記者陸續進場。九時三十分,記者招待會正式開始。會上,馬永安先生首先就與“”、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中西醫結合奠基人、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可冀,自由基化學奠基人,中國科學院院士劉有成等五位專家共同入選大型科技文獻《創新中國》封面人物一事,對記者的提問做了認真詳細的解答。隨後,馬永安先生就記者提出的燕書為何被稱為“第六書法”,有關“燕書”的智慧財產權問題以及如何推廣燕體書法,還有此前有關媒體報導其在數學領域首先發現“方周率”和其在醫學方面的貢獻給大家帶來的疑問等問題一一做了細緻詳盡的解答。馬永安先生對這些問題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其機智的臨場回答、幽默風趣的語言贏得了到場嘉賓和記者的陣陣掌聲。尤其是馬永安先生在回答關於第六書體“燕書體”的智慧財產權問題時,更是贏得了全場人員的喝彩。他說“中國為什麼不可以有第六書體?難道要讓日本人和韓國人創造出第六書體嗎?我們的文化叫做漢文化,我們的文字叫做漢字,我們使用的文字,卻還是漢以前我們的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兩千二百多年了,我們卻還在食老本,心裡不安啊!據資料記載,中國約有13萬個漢字,而《新華字典》里卻僅僅收錄了三千多個漢字,我們常用的漢字卻連所有漢字的零頭都不到。

中國文化的危機離我們越來越近,越來越快,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扯談我們要繼承傳統文化,就是有民族感情嗎?不創新不發展,我們的繼承又有什麼意義呢?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文化工作者,但我有我的憂患意識,中國的希望之路,只有創新和發展。創新發展才是硬道理!“燕書”的產生與繼承,是文化創新和發展的必然。書法的創新和文字改革的熱情,將會使中國文化和文字真正的走在世界的前頭。”此次馬永安先生答謝新聞媒體記者招待會共進行了兩個多小時,招待會最後在熱烈的氣氛中圓滿結束

看似尋常卻崎嶇腹有詩書氣始華
——淺析馬永安書法藝術

文/高勝雨近年來書法界,學術界都在關注馬永安先生的書法,對其書法的藝術性、學術性爭議頗多;更有書家、學者,在學習研究“永安體”,越來越多的人在認知、喜歡並收藏,一時沸沸揚揚,成為“永安現象”,塵埃落定市場的占領已成不爭的事實。近日先生作品集即將付梓,囑吾為序,苦於才疏學淺,難啟拙筆,終未成文;幸與先生交談方悉先生所思所想,感悟良多。古人云:“文如其人”“書如其人”;初識先生的人都會被其平和簡靜,儒雅率真的學者風範所吸引,書如其人,其言不過。馬永安1956年生,河南上蔡人,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曾任文化部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辦公室主任,廣電部中國亞視書畫院秘書長,現任中國美術藝術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中國書法藝術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中國藝術收藏家協會會長,龍順成美術館館長。古往今來為藝術者必是做學問之人,藝術境界的高低體現了其學問的深淺,先生作品中所書詩詞大都為自己所作,使其書法漾溢著濃郁的詞之情懷,詩的意境,更具深厚之文化內涵;先生不僅是位學者、詩人、作家,更鮮為人知的是他還是一位科學發明家,著名的“方周率”就是先生早年的研究成果,看似不搭邊的領域,不搭邊的邏輯與野性思維方式,先生卻可廣搜博採,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概念互換,思維獨創,這也是先生過人之處,涉獵之廣泛為其藝術創作積蓄了營養。眾所周知,藝術創作貴在師古不泥,獨樹一幟。先生早年研習顏、柳、歐、王及唐宋諸家,深諳古人之用筆之用心,其筆力,心力寓剛健於婀娜之中,行遒勁於婉媚之內,百鍊鋼化為繞指柔,藏頭護尾,力在字中,有力含於筆內,寓意流於紙外,強其筋力,美其姿顏,理隨事生,法隨理變,看似無法,實則法備氣至,流暢自然,虛靜空靈,極盡韻律之美,所謂法無定法是法也……,無疑,書畫藝術是做減法的藝術,易繁不易簡。因此先生將真、行、草容於一爐,總結出幾千種漢字各書體的偏旁部首簡易寫法,又從字形取勢上借鑑了竹葉清影搖風的動態之美;苦心研習二十餘年,終成今日之意像。讀其書法,恰似一首委婉舒緩的古箏曲《春江花月夜》縈繞耳畔,徜徉開來,令人心馳神往……,進而更為其虛懷當竹的君子之風,平鋪直敘,毫無燥作的藝術魅力所感動。欣賞馬永安書法,不能從二維與三維的傳統表象思維去理解,實際其藝術成就已上升到精神世界第二自然的精神家園,可謂得道自然。何為道,形而上之為之道,行而下之為之器,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道,由字可體道,由意可正身,以意定形,以意驅形,用其最簡練的藝術語言表達最豐富的精神內涵,會心之處,實難盡言。馬永安書法成就的取得,源於他廣博的學識,源於他對書法藝術的深刻理解,源於他深厚的文化積澱,源於他勤孜不懈的進取精神,先生之膽識之才氣皆流露於筆端,蘊藏於作品之內,看似尋常卻崎嶇,腹有詩書氣始華。願君藝術之樹常青!(高勝雨於北京)

創新加速

(本報北京訊)隨著中國大型科技文獻《創新中國》出版,入選《創新中國》封面人物的不僅有中國科學院院士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自由基化學奠基人劉有成院士等科學界人士,而且與之並列的還有唯一一位來自文化界的人士第六書體創始人、中國書法藝術家協會副主席馬永安。馬永安在京舉行記者招待會上談到,隨著中國科學技術不斷創新,中國文化創新也在不斷加速,第六書體即燕書,繼行書、草書、隸書、篆書和楷書五種藝術書體之後,獲得國家著作權局頒發的註冊登記證書,《燕體書法》被正式命名為第六書體。多年來書法界人士僅局限於行楷草隸篆五種書體中臨摹學習,燕書的創新與誕生具有重要意義。據介紹,一些書法教材已開始了第六書體的教學。來源人民網《馬體書法》正式命名(中國質量新聞網)本報訊(齊悅仲傑),第六書體創始人馬永安記者招待會在京舉行。會上馬先生就第六書體的特色及著作權等問題作了回答。據介紹,2月,第六書體既燕書獲得了中國國家著作權局頒發的註冊登記證書,獲得終身著作權,《燕體書法》正式被命名。該書體是在傳統的中國書法上的創新,易學易懂而方便實用。(《中國質量報》來民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