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桶效應

馬桶效應

馬桶效應本意是指,馬桶再臭,屁股坐那兒壓著,一旦屁股離開,臭味馬上出來。引申含義:少數國企老總在位時,業績很好,離任後一審計,往往出現問題,如果老總或其他崗位人員一直原地不動,問題就有可能一直這樣捂著掖著,難以暴露,長期下去小問題可能搞成大問題。

馬桶效應一

馬桶效應說的是一個故事

馬桶效應馬桶效應

有三名大學生,同住一房間,共用一馬桶,起初相安無事,後來其中一員甲發現有小便後未沖馬桶,想想也許是忘記了,大學生了這點素質還是有的,故未出聲。接連幾天馬桶小便後未沖的次數越來越多,甚至出現了大便未沖的事件,一氣之下,向另兩人提出:“記得便後沖洗馬桶”可是情況仍未出現好轉,於是甲也停止沖馬桶。就這樣馬桶所的次數越來越少。數日後甲動了惻隱之心,想想都是大學生,都事有素質的人了,首先從自己做起吧!再加上不習慣,看到沒沖洗的馬桶就噁心,就又開始沖洗廁所。幾日下來居然發現,馬桶沖洗的次數越來越多了,到了後來在也未出現沒沖馬桶的現象了。

馬桶效應二

1、馬桶效應的本意
馬桶效應本意是指,馬桶再臭,屁股坐那兒壓著,一旦屁股離開,臭味馬上出來。
2、馬桶效應的引申含義
少數國企老總在位時,業績很好,離任後一審計,往往出現問題,如果老總或其他崗位人員一直原地不動,問題就有可能一直這樣捂著掖著,難以暴露,長期下去小問題可能搞成大問題。
3、馬桶效應的治理方法
無數事實證明,馬桶效應可以說是目前國有企業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這個問題如果不能夠很好解決,國有企業、國有商業銀行有可能還會暴露出一樁樁風險案件。加大崗位交流、加大崗位監管應該是行之有效的措施,實行銀行高管休假制度也許能夠起到一定作用,但是,這些都不是治本措施。因為暫時的休假,最終還要回到原來崗位,一時離開崗位,不利於有關部門的監督和檢查,出於種種原因有可能使這種監督和檢查走過場,進一步掩蓋事實和真相,反而,更加容易使問題和風險越積越大。對於銀行高管的監督,一是要切實發揮國家審計部門的作用,年度審計和臨時動議審計必須要發揮效果,切實防止審計工作走過場。二是要切實發揮監事會的作用,監事會中的職工成員必須切實由職工民主選舉產生,真正代表職工說話。三是切實發揮銀行職工的民主監督作用。民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只要廣開言路,切實保護職工的民主積極性和熱情,職工監督的力量是非常有力、有效的。四是加大銀行高管的交流力度,一個高管人員包括正副職任職時間在內決不能夠過長,副職升正職應該異地任職,一個高管崗位任職時間決不能夠超過三年。三年任期期滿,先行免職,然後開展離職審計,離職審計不能夠走過場,離職審計重在找問題、查違規,不能夠把離職審計搞成為高管人員開脫審計,表功審計。離職審計結論出來後,再決定是否任新職。

馬桶效應三

戰爭中的“馬桶效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主要由塞爾

馬桶效應馬桶效應
維亞人組成的(由克羅埃西亞人狄托領導的)游擊隊,在幾乎是孤軍奮戰的環境中,與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德國納粹軍隊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並最終贏得了勝利,建立了南斯拉夫共和國。在科索沃危機中,敵我力量懸殊。面對美國空的狂轟濫炸,南斯拉夫人再一次向世界展示了他們的民族性格。人民自發地組織起來,用血肉之軀,輪番守衛在貝爾格勒市區的重要地段。另一個讓人感到震撼的場面是:由數百人組成的為一位塞爾維亞空軍飛行員送葬的隊伍,其中不乏兒童和婦女,在空襲警報和炸彈爆炸聲響徹雲霄的時刻,步伐穩重,緩緩前行。每個人表情肅穆,在他們臉上看不到一絲的驚慌。這樣一個在希特勒法西斯面前昂首挺胸的民族,最後竟然屈從於美國的轟炸。這似乎有些令人費解。然而,更令人感到詫異的還是這位大學教授的回答:南斯拉夫對西方做出讓步的直接且重要的原因之一,居然在於抽水馬桶無法使用。風馬牛不相及嗎?似乎其中自有道理。美國空軍轟炸的重點起初集中於軍事目標和與之有關的交通樞紐,後來則轉而摧毀諸如水廠電廠之類的民用設施。城市供水供電系統的癱瘓,直接導致了嚴重依賴水電的居民家庭衛生用水。如果抽水馬桶失效僅僅一兩天,那么人民或許還可以忍受;如果停用十天半月甚至更長,這類貌似一樁小事就可能變成大事了。儘管經歷了多年的社會震盪,但不管按什麼標準來衡量,南斯拉夫人的生活至少都屬於中等已開發國家的水準。那些過慣了現代文明生活的廣大都市居民,在沒有充分心理準備的情況下,突然離開了習以為常的抽水馬桶,一連多日在戶外或以其他“非常手段”來解決“日常問題”,事態就立刻變得嚴重起來。久而久之,像這位教授這樣不願失去尊嚴的人們,便開始對時局失去耐心,以致大眾逐步達成了一種共識:恐怕國家政策或高層政府官員該有些變換了。隨之而來的,便是傳媒展現在世人面前的那一幅幅畫面:人心浮動,簽署城下之盟,大選後政府更迭,前任國家元首變成國際法院的“階下囚”,民眾生活趨於正常。初聞這個故事,確實產生了某種荒誕感。不起眼的抽水馬桶竟然有“改朝換代”的功效?把生活方式,或把已經在無形中成為日常生活之組成部分的習慣鏈條突然打斷,並將它與民眾的心態以及政府政策納入一個邏輯框架中加以說明,還是很有些意義的。說一位有影響的傳記作家在《柏林1945年》一書中就談到過,盟軍的轟炸就曾使酷愛乾淨的德國人當年遭遇到了半個多世紀後塞爾維亞人所經歷的一切,並特別說明了它對德國民眾心理、對德軍士氣的不可低估的負面影響。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