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尿酸烏洛托品片 (METHENAMINE HIPPURATE TABLETS)

3.馬尿酸烏洛托品片與碳酸氫鈉一起服用可減輕不良反應,但馬尿酸烏洛托品片的療效亦降低。 1.馬尿酸烏洛托品片可透過血-胎盤屏障,雖尚未發現畸胎,但孕婦仍應慎用馬尿酸烏洛托品片。 馬尿酸烏洛托品片本身的抗菌作用不強,但進入體內後,在尿液偏酸性(pH約為6.5)的條件下,可水解為馬尿酸和甲醛。

【適用症】
馬尿酸烏洛托品片下泌尿道感染的預防用藥,適用於泌尿道術後及膀胱鏡檢查後留置導尿管者。
【注意事項】
1.對阿司匹林過敏者慎用。
2.應經常測定尿液的pH值,並保持尿液呈酸性(pH值宜在5.5以下)。為保持尿液pH值在5.5以下,應避免進食柑橘類水果、牛奶、乳酪製品及其他鹼性食物,可補充大量維生素C(每日4g以上)、鹽酸、精氨酸,亦可給予氯化銨或二磷酸鈉(腎功能受損者給予大劑量氯化銨可造成代謝性酸中毒,故禁用;肝功能損害者亦禁用)以使尿液酸化。
3.馬尿酸烏洛托品片與碳酸氫鈉一起服用可減輕不良反應,但馬尿酸烏洛托品片的療效亦降低。
4.對實驗室檢查指標的干擾:可使尿兒茶酚胺、尿雌三醇(酸水解法)、尿5-羥基吲哚醋酸等的測定增加誤差。
5.分解尿中微生物(如奇異變形桿菌、某些假單胞菌屬和腸桿菌等)可使尿液pH值升高而降低馬尿酸烏洛托品片的療效。
6.馬尿酸烏洛托品片可引起排尿困難,減少劑量或酸化尿液可以緩解。
7.大劑量服用馬尿酸烏洛托品片(一日8g,連續服用3~4周),可出現膀胱刺激症狀(尿痛、尿頻)、蛋白尿和肉眼血尿等。
【用法與用量】
口服。
成人 一次1.0g,一日2次(早、晚各1次)。
小兒 12歲以上小兒:一次1.0g,一日2次(早、晚各1次);6~12歲小兒:一次0.5~1g,一日2次(早、晚各1次)。
【禁忌症】
1. 對馬尿酸烏洛托品片及其成分過敏禁用。
2.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及脫水者禁用。
【兒童用藥注意事項】
6歲以下小兒對馬尿酸烏洛托品片的耐受性尚無資料,故慎用。
【孕婦、哺乳期婦女用藥注意事項】
1.馬尿酸烏洛托品片可透過血-胎盤屏障,雖尚未發現畸胎,但孕婦仍應慎用馬尿酸烏洛托品片。
2.馬尿酸烏洛托品片可在乳汁中分泌,故哺乳期婦女慎用馬尿酸烏洛托品片或服用馬尿酸烏洛托品片時暫停哺乳。
【老年人用藥注意事項】
老年患者應根據腎功能調整馬尿酸烏洛托品片的劑量。
【不良反應】
偶有胃腸不適、噁心、嘔吐、下腹痛、尿痛、尿頻、尿道口燒灼感、血尿、蛋白尿、排尿困難、膀胱炎和藥疹等。嚴重時可造成腎和膀胱損害。
【藥物相互作用】
1.馬尿酸烏洛托品片與磺胺類藥物合用時,由於馬尿酸烏洛托品片在尿液中分解生成甲醛,可使某些磺胺藥形成不溶性沉澱,增加結晶尿的出現。
2.含鎂或鈣的制酸藥、碳酸酐酶抑制藥、枸櫞酸鹽、碳酸氫鈉、噻嗪類利尿藥等可使尿液變鹼性,影響馬尿酸烏洛托品片的療效。
【藥理】
馬尿酸烏洛托品片本身的抗菌作用不強,但進入體內後,在尿液偏酸性(pH約為6.5)的條件下,可水解為馬尿酸和甲醛。甲醛能使病原體蛋白質變性而發揮非特異性抗菌作用,尿中甲醛濃度根據pH值、尿量和排泄速度不同,具有殺菌或抑菌作用。馬尿酸可維持尿液的酸性並促進甲醛的釋放。幾乎所有細菌和真菌對馬尿酸烏洛托品片水解後產生的甲醛的非特異性抗菌作用敏感。
【藥物代謝動力學】
馬尿酸烏洛托品片經胃腸道迅速吸收,吸收後很快分布到各組織和體液,因馬尿酸烏洛托品片在pH為6.8以上時不水解,所以不起臨床作用。部分甲醛與尿液和周圍組織中的蛋白質結合,尿液pH為5.6時甲醛達峰時間(tmax)約為2小時。馬尿酸烏洛托品片迅速從腎臟排出,當pH為5時約90%的馬尿酸烏洛托品片在24小時內排出,其中排出的甲醛約為20%。腎功能損害者可致蓄積,由於馬尿酸烏洛托品片在pH約為7.0的血液中並不水解,故不認為有毒性,但這些病人尿中甲醛濃度低。約40%的馬尿酸在8小時內由腎小球濾過和腎小管分泌排出,嚴重腎功能損害時可引起蓄積並產生毒性。
【用藥過量】
一日最大劑量為4g。大劑量服用馬尿酸烏洛托品片(一日8g,連續服用3~4周),可出現膀胱刺激症狀(尿痛、尿頻)、蛋白尿和肉眼血尿等,甚至可能發生肝、腎毒性。
【拼音名】: MANIAOSUAN WULUOTUOPIN PIAN
【性狀】: 馬尿酸烏洛托品片為白色片。
【包裝規格】: 0.5g
【貯藏】: 密封,在陰涼乾燥處保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