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小朝

3.知識與美德的實踐功能第五章希臘神話和《聖經》對西方文學的元模式意義 4.美學模式第六章希臘神話和《聖經》對西方文學藝術觀的特殊發生學意義 3.文學的創作:心靈的投射第七章希臘神話和《聖經》對西方文學的文本形式意義

人物簡介

馬小朝 男,1954年3月生,山西省侯馬人。先後畢業於四川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文學博士,碩士生導師。煙臺大學中文系教授。一直從事世界文學、西方文論的教學和研究工作。主要試圖從理論上探討西方歷史文化實踐活動對西方人的審美文化心理、人文藝術精神、文學藝術創作的發生學影響。重點研究過希臘神話和基督教《聖經》對西方文學的發生學意義,歷史理性主義文化傳統與非歷史理性主義文化趨向互為斷裂、交錯基礎上的西方現代主義文學,中西方文化實踐活動制約下的中西悲劇精神、喜劇意識等等。先後在《文藝研究》、《外國文學評論》、《國外文學》等重要刊物上發表《神話的復活》、《中西悲劇精神之比較》、《中西喜劇意識的美學特徵比較》、《希臘神話、〈聖經〉對西方文學影響異同論》、《魔幻現實主義的藝術世界》、《論魔幻現實主義的藝術原則、藝術價值》、《薩特存在主義文學的價值論批判》、《論“新小說”派的藝術觀》、《社會批判與自我批判的對立統一》、《荒誕派戲劇語言探究》、《黑色幽默文學的藝術世界》、《表現主義悲劇藝術探秘》等文章。這些文章結合西方文學現象、文學思潮、文學歷史以及中西文學的比較,對西方文學理論關於文學的本質、起源、目的、價值及構成等,做出了較為有特色的探索性研究。

作品介紹

荒原上有詩人在高聲喊叫

《荒原上有詩人在高聲喊叫——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本書分上、下兩編。上編是西方現代主義文學思潮研究,重點從現代人類文化發生學的角度,深入探討了西方現代主義文學最具代表性文學思潮的歷史文化心理、美學思想傾向及其文學藝術實驗。下編是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的若干理論問題研究,重點從現代人類文化發生學的角度,進一步說明了西方現代主義文學最具典型意義的理論思想、審美追求及其藝術創新。本著作研究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的具體切入口主要體現為兩個方面:第一,從西方一二千年以來的歷史理性主義文化傳統與19世紀末以來的非歷史理性主義文化趨向互為斷裂、交錯的文化現象入手,剖析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的文化心理根源、價值觀念意義;第二,從西方一二千年以來占主導地位的古典美學傳統與19世紀末以來的現代美學創新互為衝撞、滲透的美學現象入手,闡釋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的美學追求、藝術實踐。

宙斯的霹靂與基督的十字架

《宙斯的霹靂與基督的十字架——希臘神話和〈聖經〉對西方文學的發生學意義》上海學林出版社出版。內容簡介《宙斯的霹靂與基督的十字架》(希臘神話和聖經對西方文學的發生學意義)由第一編希臘神話和《聖經》對西方文學的理論意義、第二編《希臘神話聖經》對西方文學的發展論意義、第三編臘神話和《聖經》對西方文學的作品論意義。圖書目錄第一編希臘神話和《聖經》對西方文學的理論意義緒論第一章希臘神話和《聖經》的世界觀、人生觀 1.自然觀 2.歷史觀 3.人生價值觀第二章希臘神話和《聖經》的表象世界 1.人性與神性 2.求知與信仰第三章希臘神話和《聖經》的文化接軌與交匯第四章希臘神話和《聖經》對西方文學的一般文化發生學意義 1.該撒的歸該撒、上帝的歸上帝 2.歷史理性與價值理性 3.知識與美德的實踐功能第五章希臘神話和《聖經》對西方文學的元模式意義 1.英雄模式 2.道德模式 3.敘述模式 4.美學模式第六章希臘神話和《聖經》對西方文學藝術觀的特殊發生學意義 1.文學的本質:自由的象徵 2.文學的特徵:情感的形式化 3.文學的創作:心靈的投射第七章希臘神話和《聖經》對西方文學的文本形式意義 1.敘述:西方文學的外在文本形式 2.典型:西方文學的內在文本形式第二編《希臘神話聖經》對西方文學的發展論意義緒論第八章希臘精神與基督精神在西方文學史上的受難與復活 1.希臘精神與基督精神的受難——中世紀時期文學 2.希臘精神與基督精神的復活——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時期文學第九章希臘精神與基督精神在西方文學史上的再生與洗禮 1.希臘精神與基督精神的再生——法國古典主義與英國清教運動文學 2.希臘精神與基督精神的洗禮——啟蒙運動時期文學第十章希臘精神與基督精神化成了西方文學的血和肉——從浪漫主義到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第十一章希臘精神與基督精神的鳳凰涅檠——19世紀後期文學第三編臘神話和《聖經》對西方文學的作品論意義綣論第十二章但丁《神曲》的理性與信仰第十三章塞萬提斯《堂·吉訶德》中的現實與理想第十四章莎士比亞對理性主義合理性的發問第十五章浮士德對生命意義的追問第十六章善的輓歌與讚歌——巴爾扎克的《高老頭》與狄更斯的《雙城記》第十七章安娜的自殺與瑪絲洛娃的復活——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與《復活》主要參考書目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