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波羅館紀念館

馬可·波羅館紀念館位於揚州市天寧寺中,館內豎立著一座白雲石碑,右半邊刻有馬可·波羅像,左半邊記述了馬可·波羅在揚州的史實。

馬可·波羅館

馬可·波羅館紀念館高雅莊重,裡面陳列著馬可·波羅旅行中國線路、國內研究馬可·波羅主要著作簡表、梁啓超題封面的《元代客卿馬可·波羅遊記》、哥倫布讀過並作了批註的拉丁文《馬可·波羅遊記》複製本等有關資料。由馬可·波羅故鄉義大利威尼斯托大區贈給該館的一尊重達半噸的銅獅雕像,被安置在入口處。
馬可·波羅是義大利人。他在中國生活了十七年,在揚州做過三年官。埃德加·斯諾先生在他《我在舊中國十三年》一書中寫道:“我到過長江下游和大運河沿岸所有歷史上有名的地方……,揚州的優美渡橋和馬可·波羅像,在忽必烈統治的時間,馬可·波羅管理揚州城達三年。” 馬可·波羅把西方的文明傳到中國,也向西方世界展現了迷人的中國文明,這就是馬可·波羅的貢獻。

馬可·波羅

於1254年出身於義大利威尼斯一個商人家庭。15歲時,他的父親和叔你從遠東經商歸來,向他介紹了中國古代文化和富庶的景象,他決心長途旅行,到東方尋求文明和友誼。1271年,17歲的馬可·波羅隨叔父從威尼斯出發,來到東方,經過四年多的遠涉重洋,克服了重重困難,於1275年到達我國元代上都,拜見了元世祖忽必烈。《行記》說:馬可人很聰明,到了中國以後,逐步熟悉了東方的風俗和語言,甚得忽必烈的常識和恩寵,屢被委以重任,派他出巡中國各處,足跡遍及山西、陝西、四川、雲南、山東、江蘇、浙江、福建等省,並奉命到緬甸、占城(今越南)和印度等地。
馬可·波羅曾取道大運河南下,在《馬可·波羅行記》里記載了揚州、寶應、高郵、泰州諸城,《行記》說:“走了一天路程,當夜幕降臨時,來到一個名寶應州的大城鎮,居民信奉佛教……他們靠工商業維持生活,絲產量很高,並且織成金線織物,生活必需品極豐富。”“和寶應相距一天時間的路程,往東南方向去,就是建築很好,範圍廣大的高郵所在地,這裡的工商發達,盛產魚類,可獵取的飛禽走獸也很豐富,特別是雉雞出產極多。”在談到瓜洲時,《行記》說:“瓜洲城位於通往契丹省(今東北一帶)的交通線上,這裡每年匯集著大批的小麥和稻米,其中最大部分運往污八里(指今北京)城,供應皇帝的臣民。”馬可在揚州治理三年,可是在馬可·波羅仕元的17年中,究竟哪三年在揚州,《元史》和揚州地方志中均無記載,《行記》也無編年和論述。據考,他在揚州擔任總督的具體年代,大約是公元1282-1284年。1284年2月戊申江淮行省移治杭州。
馬可·波羅於1295年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故鄉威尼斯。
1298年,馬可·波羅在一次戰爭中(威尼斯人與熱那亞人的一次海戰),被熱那亞人所俘。他在獄中,經常給人講述東方各國見聞,這些講述,由同獄的一個叫魯思蒂謙的人用法文記錄下來,整理成《馬可·波羅行記》,這本書將中國風貌和古老的文化向世界作了介紹。
事隔700年,1971年11月15日,在聯合國26屆全體會議上,義大利常駐聯合國代表芬奇在歡迎我國代表團時說:“很湊巧,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取得席位幾乎同七百年以前發生的另一件重要事件的日子相同。那一重要事件對於中意兩國歷史有十分特殊的重要性。事實上,在1271年,就在11月份這些日子裡,全球聞名的商人、旅行家馬可·波羅正從威尼斯出發,開始一次歷史性的航行,那次航行取得一個重要結果:向西方世界展現了迷人的中國文明……,他作為一個朋友和信仰者到中國去的。因此,毫不奇怪,在成功地執行了中國統治者委託給他的某些重要的政治使命之後,他被任命為揚州總督,並且被國尊為他們的賢人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