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哲學與近現代西方哲學原著選讀與解讀

17-18世紀歐洲大陸唯理論哲學西方哲學背景介紹唯理論簡介代表人物及思想簡介(一)笛卡爾1.生平及主要著作2.基本思想解讀原著選讀(二)斯賓諾莎1.生平及主要著作2.基本思想解讀原著選讀(三)萊布尼茨1.生平及主要著作2.基本思想解讀原著選讀第二章 17-18世紀英國經驗論哲學經驗論簡介代表人物及思想解讀(一)弗蘭西斯·培根1.生平及主要著作2.培根思想解讀原著選讀(二)洛克1.生平及主要著作2.基本思想解讀原著選讀(三)貝克萊1.生平及主要著作2.基本思想解讀原著選讀(四)休謨1.生平及主要著作2.主要思想解讀原著選讀第三章 18世紀法國啟蒙思想啟蒙運動簡介啟蒙運動與18世紀法國唯物主義主要代表人物及思想解讀(一)孟德斯鳩1.生平及主要著作2.主要思想解讀原著選讀(二)盧梭1.生平及主要著作2.基本思想特徵及解讀原著選讀(三)愛爾維修1.生平及主要著作2.主要思想解讀原著選讀(四)霍爾巴赫1.生平及主要著作2.主要哲學思想解讀原著選讀第四章

內容介紹

本書主要為普通高校研究生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提供一個閱讀材料。研究生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應當直接接觸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原著。過去我們主要選用恩格斯《路德維希·費爾巴哈與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和《反杜林論》作為學習的教材。經過長期的教學實踐,我們發現存在這樣的問題,在恩格斯的這兩本原著中,出現了大量的西方哲學家的名字和對他們思想的分析批判,這表明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在與西方哲學的對話中形成和發展的。然而由於受原有教科書的影響,學生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經典著作的學習和理解時,容易形成一種對馬克思主義理解的固定模式,因而造成了以下幾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認為,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無非就是以往教科書所說過的那些結論,因而對原著的閱讀和理解也就囫圇吞棗,羌法作進一步的深入研究和理解。第二種情況是,對於馬克思和恩格斯哲學原著的很多思想,由於與原來學過的教科書有所不同,甚至有所衝突,學生們感到困惑。第三種情況是,學生們對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論戰方式感到不甚適應,他們不重視思想的論證方式,而只習慣於得到現成的結論。這些情況顯然不利於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深入理解和研究。

作品目錄

目錄
緒言
上篇
引言
第一章 17-18世紀歐洲大陸唯理論哲學
西方哲學背景介紹
唯理論簡介
代表人物及思想簡介
(一)笛卡爾
1.生平及主要著作
2.基本思想解讀
原著選讀
(二)斯賓諾莎
1.生平及主要著作
2.基本思想解讀
原著選讀
(三)萊布尼茨
1.生平及主要著作
2.基本思想解讀
原著選讀
第二章 17-18世紀英國經驗論哲學
經驗論簡介
代表人物及思想解讀
(一)弗蘭西斯·培根
1.生平及主要著作
2.培根思想解讀
原著選讀
(二)洛克
1.生平及主要著作
2.基本思想解讀
原著選讀
(三)貝克萊
1.生平及主要著作
2.基本思想解讀
原著選讀
(四)休謨
1.生平及主要著作
2.主要思想解讀
原著選讀
第三章 18世紀法國啟蒙思想
啟蒙運動簡介
啟蒙運動與18世紀法國唯物主義
主要代表人物及思想解讀
(一)孟德斯鳩
1.生平及主要著作
2.主要思想解讀
原著選讀
(二)盧梭
1.生平及主要著作
2.基本思想特徵及解讀
原著選讀
(三)愛爾維修
1.生平及主要著作
2.主要思想解讀
原著選讀
(四)霍爾巴赫
1.生平及主要著作
2.主要哲學思想解讀
原著選讀
第四章 18—19世紀德國古典哲學
德國古典哲學概述
主要代表及思想解讀
(一)康德
1.生平及主著作
2.康德批判哲學的解讀
原著選讀
(二)費希特
1.生平及主要著作
2.主要思想解讀
原著選讀
(三)謝林
1.生平及主要著作
2.主要思想解讀
原著選讀
(四)黑格爾
1.生平及主要著作
2.黑格爾思想解讀
原著選讀
(五)費爾巴哈
1.生平及主要著作
2.主要思想解讀
原著選讀
……
下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