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第四卷)(修訂版)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新階段第一節 列寧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全面發展第一節 列寧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運用和深入發展第一節

內容介紹

內容提要
本卷主要闡明了自19世紀80年代到1917年俄國
十月革命期間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俄國的傳播和發展以及
俄國馬克思主義者同民粹派、合法馬克思主義者、經濟
派、孟什維克派、馬赫主義者、第二國際修正主義者之間
在哲學上的鬥爭。本卷較全面地介紹了普列漢諾夫的哲
學貢獻,特別是對他的某些有爭議的哲學觀點作了恰當
的評價;有針對性地闡明了列寧在《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
主義》中的貢獻,並實事求是地回答了當代國內外對它的
批判和攻擊;較充分地吸取了國內外研究列寧的《哲學筆
記》的成果,系統地揭示了它的豐富內容;站在時代的高
度,重新分析和評價了列寧的帝國主義理論和社會革命
理論。

作品目錄

目錄
第一章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新階段
第一節 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世界經濟政治形勢
一 工農業生產的巨大增長和自然科學革命的出現
二 自由資本主義向帝國主義的過渡
三 世界工人運動的和平發展和第二國際內部修正主義思潮的出現
第二節 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俄國革命運動
一 俄國封建軍事帝國主義國家的形成
二 俄國民主革命運動的高漲
三 俄國民主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的轉化
第三節 馬克思主義的新階段――列寧主義的形成
一 馬克思主義在俄國傳播的早期
二 列寧主義的萌芽
三 列寧主義的形成
第四節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新階段
一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傳播和運用對俄國革命勝利的重大作用
二 列寧開闢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新階段簡短的結論
第二章 普列漢諾夫對傳播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貢獻
第一節 普列漢諾夫的生平和理論活動
一 從民粹主義到馬克思主義
二 宣傳和捍衛馬克思主義的光輝時期
三 從馬克思主義到機會主義 社會沙文主義
第二節 對辯證唯物主義的闡述
一 堅持馬克思主義學說的唯物主義基礎
二 論辯證唯物主義和不可知論的對立
三 深入闡釋唯物辯證法學說
第三節 對唯物史觀的新貢獻
一 對唯物史觀的理論來源的深入探討
二 關於地理環境對社會發展的影響的理論
三 關於社會結構的“五項因素公式”
四 對馬克思主義社會意識理論的深入闡發
五 論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
第四節 對馬克思主義美學的研究與貢獻
一 論人的審美活動是一種社會現象
二 到生產勞動中尋求藝術的起源
三 以社會生活的機制闡明藝術的發展規律
四 論評價藝術創作的科學方法
第五節 對宗教現象的分析與評論
一 闡明宗教的起源和歷史發展
二 對“造神說”和“尋神說”的批判
第六節 對哲學史的研究與貢獻
一 堅持哲學史研究中的唯物主義的原則和方法
二 對人性論的批判
三 堅持哲學史研究中的歷史主義的原則和方法
四 關於哲學史研究中的階級分析方法簡短的結論
第三章 列寧在第一次俄國革命準備和實行時期的哲學思想
第一節 列寧的馬克思主義世界觀的形成
一 社會環境和家庭的影響
二 形成馬克思主義世界觀的過程
三 早期的哲學研究
第二節 在論證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中創造性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
一 論證俄國資本主義發展的意義
二 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
三 貫徹社會經濟形態的發展是自然歷史過程的思想
四 闡明事物發展的矛盾法則
第三節 批判民粹派的主觀社會學捍衛和闡明馬克思主義哲學
一 駁斥民粹派,論證馬克思主義的社會形態理論的哲學意義
二 駁斥民粹派 闡明歷史唯物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原理
三 駁斥民粹派 初步闡述馬克思的唯物辯證法
第四節 批判“合法馬克思主義”和經濟派闡明和發展唯物史觀中的辯證法
一 批判“合法馬克思主義者”闡明馬克思主義哲學辯證唯物論的階級性
二 批判經濟派的庸俗經濟決定論 闡明經濟鬥爭和政治鬥爭之間的辯證關係
三 闡明革命政黨的重大歷史作用
四 革命理論的相對獨立性及其能動作用
第五節 批判孟什維克在建黨和制定革命策略的鬥爭中豐富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
一 關於黨的思想一致是用組織的物質統一來鞏固的思想
二 關於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辯證法思想
三 關於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之間的辯證關係
四 關於革命鬥爭形式的辯證法簡短的結論
第四章 列寧在反對馬赫主義的鬥爭中,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發展
第一節 列寧研究哲學問題的背景
一 19世紀末20世紀初國際哲學鬥爭的特點
二 馬赫主義(經驗是第三代)實證主義的代表
三 俄國1905年革命失敗後思想戰線的形勢把哲學鬥爭提到首位
第二節 哲學基本問題和哲學黨性原則
一 關於哲學基本問題、認識路線和中間派
二 關於哲學黨性原則的理論和實踐
第三節 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的基石――物質觀
一 對物質範疇的科學規定
二 對實體、運動等範疇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第四節 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基礎――反映論
一 對反映論的堅持和發展
二 對馬赫主義經驗論(“要素”“原則同格”)
第五節 辯證唯物主義的實踐觀和真理觀
一 對馬克思《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的解釋
二 兩種實踐觀的對立
三 對辯證唯物主義真理觀的堅持和發展
第六節 19世紀末20世紀初物理學新發現的哲學總結
一 物理學新發現的哲學總結
二 關於列寧對馬赫和一些自然科學家哲學思想的評論簡短的結論
第五章 列寧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全面發展
第一節 列寧系統考察作為哲學科學的辯證法的動因
一 探討解決時代迫切課題的根本的理論基礎
二 對“經驗一元論”的追蹤批判
三 從《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得到的啟迪
四 撰寫《卡爾 馬克思》認識到馬克思學說發展的內在邏輯要求
第二節 列寧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的研究及其貢獻
一 列寧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的過程及其特點
二 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研究中的方法論問題
第三節 列寧關於辯證法體系的構想
一 對辯證法體系的基本原則的探討和論述
二 辯證法是認識史的精華
三 辯證法體系的論述及其方法
第四節 列寧關於對立面的統一是辯證法的核心實質的論斷
一 對辯證法思想發展史的科學總結
二 對立統一規律的具體內容
三 對立面的統一是辯證法的實質
第五節 列寧關於辯證法的豐富內容的探討和論述
一 概述辯證法的最初的綱要
二 對辯證法豐富內容的進一步探索和揭示
三 對若干重要範疇的論述
第六節 列寧揭示認識的主體能動性和認識的辯證法
一 思維與存在,主體與客體
二 認識與實踐 主體在認識中的能動性與客體對主體的制約性
三 認識的辯證性 真理的過程性
四 唯心主義的認識論根源和社會根源簡短的結論
第六章 列寧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運用和深入發展
第一節 關於“帝國主義”的理論和研究方法上的鬥爭
一 直接為帝國主義辯護或作“市儈式 批評的理論
二 第二國際各國黨的理論家對“帝國主義”的理論探索和論辯
三 列寧對“帝國主義”的研究及其方法
第二節 運用唯物辯證法揭示帝國主義的本質特徵及其發展規律
一 揭示帝國主義形成的“自然歷史過程
二 運用辯證法揭示帝國主義的本質特徵
三 揭露時代“本質自身的矛盾”確定帝國主義的歷史地位和發展趨勢
四 科學評價《帝國主義論》的理論意義和歷史地位
第三節 批判社會沙文主義的詭辯論,闡發戰爭與革命的辯證法
一 在戰爭性質問題上 辯證法與詭辯論的根本對立
二 深刻闡明戰爭與革命的辯證轉化
第四節 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與社會主義一國首先勝利
一 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是資本主義的絕對規律
二 社會主義“一國首先勝利”論蘊涵著豐富的革命辯證法思想
三 列寧對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革命理論的新貢獻
第五節 對國家與革命理論的辯證考察和系統闡發
一 列寧系統研究國家問題和寫作《國家與革命》的指導思想和方法
二 關於國家的起源 本質及國家消亡與暴力革命的相互關係
三 關於無產階級專政理論的形成及其發展
四 對共產主義社會形態和“國家消亡”的經濟基礎的辯證
考察
簡短的結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