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兆臨

馬兆臨2007年6月來到阿里從事農業科技援藏工作。 為進一步推廣蔬菜生產實用技術、培養當地技術人才,馬兆臨和3位從內地聘請來的蔬菜種植能手共同負責札達縣蔬菜種植技術的培訓工作。 截至去年9月底,札達縣2007年投資新建的5座溫室蔬菜、瓜果產量達15噸,產值達10萬元。

馬兆臨,男,漢族,1970年出生,中共黨員,河北省技術援藏幹部,現任西藏阿里地區農牧局農藝師。
馬兆臨2007年6月來到阿里從事農業科技援藏工作。他全身心投入到農牧業生產第一線,積極開展農牧業技術試驗、示範和推廣以及農牧民培訓、技術承包等工作,以幫助札達縣發展蔬菜生產為落實科技援藏的突破口,為促進阿里地區蔬菜生產和特色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他從內地引進蔬菜新品種40餘種,引進化肥農藥等新品種20餘種,當年試驗示範成功的蔬菜品種達20多種。為進一步推廣蔬菜生產實用技術、培養當地技術人才,馬兆臨和3位從內地聘請來的蔬菜種植能手共同負責札達縣蔬菜種植技術的培訓工作。通過長達6個月的培訓,共培訓農民1150人次。從整地施肥、棚室育苗、新品種選擇、定植栽培到病蟲害的防治等各個生產環節,他都進行了耐心細緻的指導和深入淺出的講解,為今後推進蔬菜產業化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技術保障。去年,為了能儘快開展工作,時刻記錄蔬菜的生產狀況,他和3位蔬菜種植能手長期住在蔬菜基地溫室的小耳房裡,克服缺電缺水的困難,特別是4至5月,蔬菜基地夜晚風很大,氣溫零下15度左右。晚上要起來2至3次,在寒風中整理被大風吹跑的溫室保溫被,防止蔬菜凍壞。為了做好培訓工作,他白天在濕熱的溫室里手把手地教農民現場操作;夜晚還要點蠟燭在寒冷的小耳房裡整理培訓教材,這一蹲就是5個多月。
截至去年9月底,札達縣2007年投資新建的5座溫室蔬菜、瓜果產量達15噸,產值達10萬元。僅今年上半年,札達縣托林鎮蔬菜基地每座溫室純收入就達1.5萬元。馬兆臨獲得了2008年度阿里地區“農牧系統科技推廣特殊貢獻獎”。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