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歷史年表

香港歷史年表

香港歷史年表主要記錄香港從歷史記錄開端至今發生的歷史事件,同時包括中國大陸地區以及英國和世界一些主要大事。 香港歷史年表包括15世紀前發現香港一詞到滿清統治下的香港以及英國管轄和回歸中國大陸後的一些歷史事件。

年份香港中國英國世界
前221年中國史書首次記錄香港現時領域秦滅齊,統一中國漢尼拔成為迦太基的西班牙軍指揮官。
前214年秦始皇在嶺南設立了南海、桂林、象三郡,香港份屬南海郡番禺縣,由任囂擔任為南海郡尉。蒙恬逐匈奴,收河南地為四十四縣,並循天險修築長城。馬其頓和羅馬之間爆發第一次馬其頓戰爭
前204年趙佗起兵兼併桂林郡和象郡,在嶺南地區建立南越國羅馬攻入迦太基本土。
東漢深水埗始有居民定居
唐代香港隸屬廣州府寶安縣屯門
901年新界原居民開始在香港定居
1044年中國文獻第一次出現香港地名
1099年十字軍第一次東征並占領耶路撒冷
1215年約翰王簽署大憲章
1275年馬可·波羅經黑海及中亞細亞首次抵達元上都
1346年歐洲爆發黑死病數年間人口減少達三分之一
香港歷史 香港歷史

15世紀至19世紀

年份香港中國英國世界
1405年鄭和第一次下西洋
1453年東羅馬帝國衰落及奧斯曼帝國攻陷君士坦丁堡成為歐洲文藝復興時代開始的重要事件
英法百年戰爭結束,英國失去除加萊地區的所有在法國領土
1455年約翰尼斯·古騰堡首先套用活字印刷術出版聖經促進書籍在歐洲的大量生產
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
1498年葡萄牙探險家瓦斯科·達伽馬發現繞經非洲南部好望角到達印度的新航道
1521年明朝軍隊在屯門海戰擊敗佛朗機(葡萄牙)人
1536年哥白尼寫成天體運行論創立日心說,是現代天文學的起點
1550年香港村(今香港仔一帶)建立
1644年李自成率軍攻陷北京,明朝滅亡
吳三桂領清兵入關
1661年為對抗明鄭侵擾大陸沿海,清廷實施遷海令
1665年倫敦發生大瘟疫
1666年倫敦發生大火
艾薩克·牛頓於家鄉躲避大瘟疫期間發現萬有引力及發明微積分學
1688年英國發生光榮革命
1689年英國議會向國王提出權利法案
1707年英格蘭王國與蘇格蘭王國合組成大不列顛王國
1763年七年戰爭結束,英國從法國贏得歐洲以外大量殖民地
1775年美國獨立戰爭爆發
1776年美國獨立宣言簽署
蘇格蘭人亞當·斯密出版《國富論》被認定為古典經濟學的開端
1788年英國航海家亞瑟·菲利普率領首批英國移民登入悉尼成為最早到達澳洲殖民的歐洲人
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
1792年英國政府任命喬治·馬戛爾尼出使中國
1801年大不列顛王國與愛爾蘭王國合組成大不列顛與愛爾蘭聯合王國
1802年欲取澳門不果
1804年法國頒布《拿破崙法典》
拿破崙稱帝,法蘭西第一共和國被法蘭西第一帝國取代
1810年澳葡艦隊聯同清朝水師於大嶼山赤臘角一帶海面跟海盜張保仔率領的主力船隊遭遇及展開激戰
1815年拿破崙的法軍在比利時滑鐵盧被英國威靈頓公爵帶領的反法同盟軍擊敗,史稱滑鐵盧戰役。拿破崙被流放到聖赫倫那島
1837年維多利亞女皇登基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
1841年英軍登入香港島水坑口,隨即宣布香港為自由港
第一份憲報出版
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簽訂,正式將香港島割讓予英國
1843年英國頒布《英皇制誥》和《皇室訓令》,建立香港殖民地;定例局(立法會前身)及議政局(香港行政會議前身)成立
1844年戴維斯任總督
香港差役成立
1845年英文報紙《德臣西報》創刊
1846年美墨戰爭爆發
1847年清政府興建九龍寨城
1848年文鹹任總督卡爾·馬克思發表共產黨宣言
北美洲加利福尼亞發現金礦,數年間爆發淘金潮
1851年太平天國起事。南中國多商人逃往香港
1852年首次填海(於上環)
1853年擴大地保權力克里米亞戰爭爆發
1854年寶靈任總督
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爭
1857年裕盛辦館毒麵包案。
首宗誹謗官司
亞羅號船事件
1859年查爾斯·達爾文出版其著作《物種起源》,提出進化論等觀點
1860年中英《北京條約》簽訂,把界限街以南的九龍半島割讓給英國
1861年廢除保甲制度洋務運動展開俄羅斯改革廢除農奴制
亞伯拉罕·林肯就任美國總統南北戰爭爆發
1863年薄扶林水塘竣工成為香港首座貯水庫倫敦捷運通車為世界第一條市內載客地下鐵路
世界第一個現代足球組織英格蘭足球總會誕生
1865年香港上海滙豐銀行開業
1866年普奧戰爭爆發
1867年馬克思、恩格斯出版資本論第一
1868年中英商議在香港設立中國領事日本明治天皇加冕並推行維新改革
1869年美國太平洋鐵路貫通
蘇伊士運河通航
1871年首條海底電報電纜鋪設在普法戰爭中普魯士軍大勝法軍並建立統一的德意志帝國
法國鎮壓巴黎公社運動
1872年東華醫院落成
1874年中文報紙《循環日報》創刊
1878年委任首位華人太平紳士伍廷芳
1880年委任定例局首位華人議員伍廷芳
1882年殖民地部翟維克報告發表對香港住屋衛生及供水情況多所批評。
1883年潔淨局成立中法戰爭爆發
1884年清朝建立新疆省
1887年香港華人西醫書院創立
1888年山頂纜車通車清朝北洋水師正式成立
1890年香港電燈公司開始供電
1894年太平山街爆發鼠疫,2,000人染病死亡,三分一人口離港甲午戰爭爆發
孫中山於檀香山成立興中會
美國取代英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大國
1896年第一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希臘雅典舉行
1898年中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簽署,英國向中國租借深圳河以南土地99年,稱為“新界”美西戰爭爆發
戊戌變法失敗
1899年英國軍隊於接收新界期間與新界原居民發生武裝衝突
香港歷史 香港歷史

20世紀至主權移交

年份香港中國英國世界
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
1901年愛德華七世登基首屆舉辦諾貝爾獎頒獎禮
1904年香港電車通車日俄戰爭爆發
1905年興中會、華興會及光復會等多個團體於日本東京合併組成中國同盟會
清政府成立大清戶部銀行(中國銀行前身)
清朝取消科舉制度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發表狹義相對論
1910年廣九鐵路英段落成啟用佐治五世登基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滿清
1912年第一所大學香港大學成立中華民國在南京成立
1914年巴拿馬運河通航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1915年袁世凱稱帝引發護國戰爭
1917年張勛復辟失敗
孫中山南下廣州成立中華民國軍政府
俄國十月革命爆發
1918年跑馬地馬場發生大火西班牙流感大爆發
一戰結束
1919年五四運動巴黎和會
第三國際成立
1920年直皖戰爭
回粵戰爭
美國進入禁酒時期
1922年海員大罷工第一次直奉戰爭
廣州發生六·一六事變
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和外高加索聯邦組成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邦(簡稱蘇聯)
1923年孫中山發表孫越宣言,推行聯俄容共、扶助農工等政策。國共第一次合作日本發生關東大地震
1924年黃埔軍校成立
第二次直奉戰爭及北京政變
1925年啟德機場啟用
省港大罷工爆發
孫中山於北京逝世
五卅慘案
國民政府成立
1926年首位華人非官守成員周壽臣加入行政局
首間官立中文中學成立(今金文泰中學)
蔣中正率領國民革命軍北伐
1927年北伐期間發生寧漢分裂及四一二事件國共關係第一次破裂
中國共產黨發動南昌起義
1928年國民政府完成北伐及東北易幟,中華民國恢復形式上的統一
1929年美國華爾街股災及其後浮現的世界性經濟大蕭條
1930年中原大戰爆發
1931年中國發生廣泛水災
九一八事變爆發
1933年恒生銀號(恒生銀行前身)成立及開業
九龍巴士公司成立
希特勒被委任為德國總理
納粹黨統治德國
1935年香港全面禁娼紅軍於長征途中召開遵義會議,奠定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內的領導地位
國民政府發行法幣以取代傳統使用的銀本位幣制
1936年市政局成立紅軍完成長征及西安事變爆發促成第二次國共合作愛德華八世登基,12月退位;
佐治六世登基
西班牙內戰爆發
蘇聯國內肅反運動升級
1937年瑪麗醫院啟用七七事變,抗日戰爭全面爆發
1939年納粹德國入侵波蘭,英法澳等國對德國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1941年香港保衛戰爆發。聖誕節日本占領香港,開始香港日治時期日本對英國宣戰納粹德國發動巴巴羅薩行動大舉入侵蘇聯
由於珍珠港事件,美國介入太平洋戰爭,對軸心國宣戰
1942年日本軍法統治結束,占領地政府成立
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香港重光國共重慶談判
第二次國共內戰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聯合國成立
1946年戰後,香港的重建工作較亞洲其他地區快速,香港經濟整體已恢復至一定水平,貿易漸復常態
1947年台灣爆發二二八事變
國軍對解放區及共軍據點展開重點進攻接連失敗
中華民國行憲
日本戰敗後施行和平憲法
印度與巴基斯坦分治後實現獨立
1948年社會福利署成立發生遼瀋會戰、徐蚌會戰、平津會戰等三大戰役
1949年第一個商營廣播電台麗的呼聲啟播國共和談失敗,內戰持續
發生渡江戰役
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北京成立,
中華民國政府播遷台灣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以抗衡蘇聯為首的東歐共黨集團
蘇聯首次成功試爆核子彈成為世界上第二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
1950年中國參加抗美援朝戰爭
聯合國宣布向中國大陸地區實施禁運
進行土地改革運動
韓戰爆發
1952年東頭村大火致15,000人無家可歸開展“三反、五反”運動伊莉莎白二世登基
1953年石硤尾大火促成香港公共房屋政策的發展美英分子生物學家沃森、克里克等發表生物分子脫氧核糖核酸為雙螺旋結構
朝鮮停戰協定正式簽署,韓戰結束
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
1955年香港政府於石硤尾設立首個居民徙置區
李鄭屋徙置區地盤發現古墓
解放軍攻占一江山島,國軍從大陳島撤退美國通過“美台共同防禦條約”
1956年九龍發生雙十暴動蘇伊士運河危機爆發
蘇聯出兵鎮壓匈牙利革命
1957年麗的映聲(今亞洲電視)啟播提出“大躍進”運動蘇聯成功發射第一枚進入地球軌道的人造衛星
1958年實施嚴格的戶籍制度
金門炮戰
1959年商業電台成立三年困難時期開始
廬山會議展開“大躍進”的論爭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運會
北京人民大會堂峻工
越戰爆發
1961年蘇聯太空人尤里·加加林乘坐宇宙飛船東方一號繞地球一周成為首位進入外太空的人類
蘇聯於新地島進行一次氫彈試爆為歷史上威力最大的人造爆炸
1962年颱風溫黛正面吹襲香港,造成廣泛破壞
香港大會堂開幕
中印邊境戰爭
古巴飛彈危機
1963年伊利沙伯醫院啟用
香港中文大學成立
肯亞脫離英國統治獨立馬丁·路德·金髮表“我有一個夢”演說
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遇刺身亡
1964年第一次在新疆羅布泊進行核子彈試爆成功東京舉辦奧運,亞洲首次主辦奧運會
1965年香港開始引入東江水以紓緩食水短缺問題
1966年香港連場暴雨,引發六一二雨災文化大革命展開
1967年文革蔓延,引發六七暴動
香港無線電視啟播
獅子山隧道通車
第一次進行氫彈試爆成功南非成功首次進行心臟移植手術
中東六日戰爭爆發
1969年香港正式訂立婚姻“一夫一妻”制珍寶島事件爆發,中蘇關係全面惡化英國廢除死刑美國太空人成為第一個踏上月球人類
1971年麥理浩出任香港總督
釣魚台主權爭議引起“保釣運動”
實施六年免費教育
聯合國大會決議通過,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國代表
”林彪出逃及意外身亡
下議院通過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微處理器誕生
1972年海上學府郵輪發生大火後沉沒
香港經歷六一八雨災
香港海底隧道通車
港元與英鎊脫勾,改與美元掛勾
清潔香港運動全面展開
為配合發展新界,政府推出丁屋政策
中美兩國發表《中美聯合公報》
展開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
1973年恒生指數大幅暴瀉,最高跌幅達九成中國水稻專家袁隆平首次育成雜交水稻
計畫生育小組成立
中東戰爭爆發,引發石油危機
1974年成立總督特派廉政專員公署
消費者委員會成立
中文成為法定語言
秦始皇兵馬俑在陝西省臨潼縣發現全球人口數量到達40億
美國總統尼克遜因“水門事件”宣布辭職
1975年恒生指數大幅暴瀉,最高跌幅達90%
首批越南船民隨貨輪“長春號”抵港
蔣中正逝世越戰結束
1976年實施居者有其屋計畫
政府開售六合彩彩票取代原先的多重彩
《郊野公園條例》生效,香港郊野及自然生態開始受法例保護
唐山大地震
毛澤東逝世
四人幫被捕
文化大革命結束
1977年海洋公園開幕恢復全國高考
1978年實施九年免費教育
屯門公路第一期建成通車為當年香港最長高速公路
沙田馬場落成啟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始改革開放
1979年地下鐵路通車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
中越戰爭爆發
蘇聯揮兵入侵阿富汗戰爭爆發
1980年取消抵壘政策,對中國內地的非法入境者採取即捕即解政策在中國廣東省的深圳、珠海、汕頭和福建省的廈門設定經濟特區兩伊戰爭爆發
1981年美國首次成功發射可重複使用的太空梭進入地球近地軌道
1982年首年春節舉辦香港賀歲煙花匯演
舉行首屆區議會選舉
1983年紅磡香港體育館開幕啟用
實施聯繫匯率
九廣鐵路紅磡至羅湖站全線完成雙軌及電氣化工程
1984年香港出現第一浪移民潮
《代議政制綠皮書》推出
簽訂《中英聯合聲明》,落實於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中國
1985年立法局首次推行間接選舉
廢除國中成績評核試
香港政府接管海外信託銀行
中國人民解放軍裁軍100萬
1986年香港聯合交易所正式營運蘇聯烏克蘭發生車諾比核事故造成廣泛地區核輻射污染
1987年衛奕信爵士宣誓就任第27任香港總督
恒生指數狂瀉2,000點,跌幅超過50%
台灣地區解除戒嚴令及準許部分民眾回大陸探親世界人口達50億
1989年東區海底隧道通車英國人蒂姆·伯納斯-李(Tim John Berners-Lee)發明全球資訊網
東歐變天,各共黨政權相繼倒台
1990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正式頒布《香港基本法》兩德統一
首屆香港書展於新建成的會展中心舉行
1991年立法局第一次直接選舉舉行
推行“有秩序遣返計畫”,遣返越南船民
醫院管理局正式運作
台灣正式終止“動員戡亂”時期波斯灣戰爭
蘇聯解體,冷戰結束
1992年末代總督彭定康上任,發表任內第一份施政報告,推行政治改革(新九組)
赤鱲角香港國際機場正式動工
鄧小平發表“南巡講話”歐洲聯盟成立
1993年立法局主席由議員互選產生
恒生指數首次衝破10,000點
1994年大亞灣核電站落成及向香港輸電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正式生效
英法海底隧道通車
1995年殖民地時代最後一次立法局選舉,首次全部議席透過選舉產生,市政局、區域市政局和區議會廢除全部委任議員,香港市政局和區域市政局有實權(自主財政)(土地使用權)
1996年董建華當選香港第一任行政長官
臨時立法會成立
香港運動員李麗珊贏得香港歷史上首面奧運會金牌,亦是港英旗幟首次及唯一一次在奧運會頒獎環節時升起

主權移交後

年份香港中國英國世界
1997年京九直通車、滬九直通車首次開行亞洲金融風暴
香港主權移交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
提出“一國兩制”的中共領導人鄧小平在香港主權移交前逝世
臨時立法會通過《香港回歸條例》成為香港主權移交後第一條通過的法案
青嶼幹線通車
首次舉辦香港馬拉松比賽
首年舉辦國慶煙花匯演
《施政報告》提出八萬五建屋計畫
爆發禽流感奪去6名港人性命,並首次發現可感染人類,國際社會震驚
1998年啟德機場關閉,由位於赤鱲角的香港國際機場取代
亞洲金融風暴衝擊股匯,政府入市干預
取消對越南船民的“第一收容港”政策
1999年居港權問題,全國人大常委會首次釋法世界人口突破60億
2000年市政局及區域市政局解散
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美國發生911事件及出兵阿富汗
2002年推行高官問責制胡錦濤當選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2003年港澳個人游正式推行以美英為首的多國部隊進駐伊拉克,復興黨政權被推翻
SARS在香港爆發,近300人死亡
《基本法》第23條草擬立法,
九廣西鐵屯門至南昌站建成通車
神舟五號首度完成載人太空飛行,楊利偉成為中國首名太空人
2004年香港運動員(見李靜、高禮澤)首次以“中國香港”名義奪得奧運會獎牌
舉辦首屆邵逸夫獎頒獎禮
西九龍文娛藝術區展開公眾諮詢
南亞大海嘯造成周邊地區二十多萬人死亡
2005年第一屆行政長官董建華以“健康問題”為由辭職
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釋法,解決行政長官餘下任期問題
政務司司長曾蔭權在沒有對手下自動當選,成為第二任行政長官
香港迪士尼樂園度假區落成啟用
香港主辦世貿部長級會議
政改方案遭立法會否決
2006年立法會通過《吸菸(公眾衛生)條例》,全面室內禁菸分階段實施
特區政府正式推行五天工作制
青藏鐵路第二期工程完成通車成為世界海拔最高鐵路
2007年九廣鐵路和香港捷運合併為港鐵
香港數碼地面電視啟播
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次級房屋信貸危機爆發,引發金融海嘯
中國首次舉辦奧運(北京奧運),香港協辦馬術項目
2009年香港舉行第五屆東亞運動會
2010年泛民主派發起五區總辭,引發“五區公投”
馬尼拉人質事件發生,8名香港遊客被殺
上海舉行世界博覽會
中國全國生產總值超越日本居世界第二
2011年香港雇員享有《最低工資條例》保障
新政府總部大樓、立法會綜合大樓及行政長官辦公室大樓建成啟用
阿拉伯之春運動
2012年考評局首年舉辦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取代舊有的香港中學會考
梁振英上任成為第四任行政長官
反對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爭議升溫,民意壓力下政府終擱置該科目
習近平當選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2013年啟德郵輪碼頭大樓及其首個泊位落成啟用中國政府倡議“一帶一路”
2014年中國發表一國兩制白皮書烏克蘭危機持續,俄軍占領克里米亞半島
敘利亞及伊拉克國內局勢持續不穩,極端組織伊斯蘭國乘勢崛起占據兩國大片土地
2015年深圳戶籍居民“一簽多行”停止簽發,改為“一周一行”
針對2016–2017年政制改革的《行政長官產生辦法決議案》被立法會大比數否決
香港食水管路含重金屬超標事件發生
中華人民共和國落實建政以來最大規模軍事改革
2016年亞洲電視停播;ViuTV啟播桃園火燒車事件於國道二號發生,造成2名台灣人及26名大陸人意外死亡舉行英國去留歐盟公投,投票結果使當時首相卡梅倫決定辭職並由繼任的特蕾莎·梅啟動脫歐程式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正式開業
2017年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決定停止香港數碼聲音廣播服務
林鄭月娥上任成為第五任行政長官,亦為第一位女特首
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廣深港高鐵香港段西九龍站設內地口岸區的“一地兩檢”方案
西敏發生襲擊事件,造成6人死亡
2018年恒生指數升破32,200點創歷史新高,超越2007年的約31,900點
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正式通車
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
201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通過
宜蘭普悠瑪列車發生出軌事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