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香藥·藥香

香·香藥·藥香

《香·香藥·藥香》整理了散在於中醫藥典籍里的具有香方特性與香品中具有養生保健功能的藥香與香品及中醫效方與家傳驗方,將這些香藥及藥香方總結,歸納,化生運用,豐富了藥香的使用範疇與類型,大大方便了喜愛“香”又喜愛中醫藥養生保健之人的需要,如枕香、臍香、煮香等。一款香藥(品),可以用作臍香,臍香使用後的香藥還可以用作電薰香,電薰香後的香藥繼續可以用作篆香;再如失眠,高血壓,肝氣鬱結,脾胃不和,亦或是美容養顏等等,選用一款有針對性的,有明確功效的藥香就能達到養生保健目的。希望此書能為廣大的香品保健愛好者,提供更多的保健資源。對於香道之傳統名香,《香·香藥·藥香》收錄了一些作者認為在香材上易尋找的香方,供讀者住香品保健之餘探討鑑賞。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香·香藥·藥香》蒐集整理了有關古代典籍中,具有芳香特性且具養生保健功能的傳統香藥與藥香,通過總結、歸納,完善了藥香的使用類型,如枕香、臍香、煮香等;同時將現代中醫醫籍中一些中醫名方、驗方,家傳經驗方等,結合本人多年從醫的臨床實踐,通過重新組方制香化生為新的香藥方,拓展了香藥的治療方法,以熏吸的方式達到養生保健作用,如針對失眠、高血壓、肝氣鬱結、脾胃不和、美容等等,相應的有“雲山消困催眠香”、“雲山疏郁清神香”“五臟調養香”等。

作者簡介

劉山雁,主任中醫師,出生於中醫世家。幼承家學,青年時代在醫學院校完成學業後隨父行醫,繼承了父親的中醫理論體系與辯證治療方法,特別是對其父中醫《內徑》“運動、環轉、平衡”六字論,及《傷寒論》陰血學說的繼承和倡導,多年來指導臨證診治,頗有成效。尤擅長針療、灸療、刮痧、推拿等外治療法,且有獨到之處,自成一家。出版醫著:《中醫四大方證治要》、《糖尿病、高脂血證、高血壓病的中醫辨證論治》、《肝內膽管結石的中醫特效療法》、《慢性腸炎、久泄的中醫特效療法》等,另整個家傳醫著《圖解黃帝內經素問》、《圖解黃帝靈灸經》、《圖解傷寒論》、《圖解要略》、《圖解溫病條辨》、《圖解溫熱經緯》等六部,與2003年、2005年分別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台灣大孚書局出版。新浪實名部落格中發有《刮痧,全身透析治療方法》等。

圖書目錄


一、傳統名香配方與傳說
l、花蕊夫人衙香
2、壽陽公主梅花香
3、雪中春信
4、伴月香
5、返魂香
6、三神香
二、傳統香儀
1、印香
2、印香香儀
3、隔火薰香
4、隔火薰香香儀
三、傳統功效合香
1、唐永和公主美容香方
2、洗浴養顏香方
3、香粉方
4、十香丸
5、蘇合香丸
6、金主綠雲香
7、豆蔻香身丸
8、窗前省讀香
9、清神香
10、清神濕香
香藥
一、木本類香藥
1、沉香家族
2、檀香
3、降真香
4、木香
5、木蜜香
二、樹脂類香藥
1、龍腦香
2、安息香
3、蘇合香
4、熏陸香
三、動物香、動物泌香香藥
1、龍涎香
2、麝香
3、甲香
四、草本、花、果、根莖類香藥
l、艾納香
2、兜納香
3、甘松香
4、零陵香
5、白茅香
6、蘭香
7、藕車香
8、耕香
9、茅香
10、迷迭香
11、雞舌香
12、□香
13、木犀香
14、辛夷
15、鬱金香
16、雀頭香
17、玄台香
藥香
一、理氣藥
1、沉香
2、檀香
3、木香
4、紫檀
5、甘松香
6、烏藥
7、香附
8、梅花
9、青皮
10、陳皮
……
中醫名方化生香(古方、經方、驗方)
五臟的四時調養香

文摘

著作權頁:
6、紅花
入肺經而破瘀血,活血潤燥,消腫止痛。治經閉便難,血運口噤,胎死腹中,痘瘡血熱,喉痹不通。又能人心經,生新血。俗用染紅,並作胭脂。少用養血,多則行血,過用能使血行不止而斃。
說明:紅花味辛苦甘,性溫。人心、肝、肺經。
功效:溫則通,活血通經,祛瘀止痛。
7、穿山甲
穿山甲,鹹寒善竄,專能行散,通經絡,達病所。人厥陰、陽明。治風濕冷痹,通經下乳,消腫潰癰,止痛排膿,和傷發痘,風瘧瘡科,須為要藥。以其食蟻,又治蟻瘺。癰瘍已潰者忌服。如鼉而短,似鯉有足,尾甲力更勝。或生或燒,酥炙醋炙,童便油煎土炒,隨方用。
說明:穿山甲味鹹,性微寒。入肝、胃經。
功效:鹹能軟堅,性善走竄,功專行散,能透經絡而直達病所。
8、楓脂香
又名:白膠香
活血解毒,止痛生肌。治吐衄咯血,齒痛風疹,癰疽金瘡,外科要藥。色白微黃,能亂乳香,功頗相近。
說明:楓脂香味苦,性平。人脾、肺、肝經。
功效:活血、解毒、止痛、生肌。
9、降香(紫金藤)
辟惡氣怪異,療傷折金瘡。止血定痛,消腫生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