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亞洲雙年展暨第五屆廣州三年展

首屆亞洲雙年展暨第五屆廣州三年展

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外聯局、文化部藝術司和廣東省文化廳為業務指導,廣東美術館為主辦單位的“首屆亞洲雙年展暨第五屆廣州三年展”(簡稱“亞洲雙年展”)經過兩年的緊張籌備於2015年12月11日在廣東美術館開幕。 本次展覽以“亞洲時間”為主題,以“一帶一路”為指導理念。通過策展團隊的提名推薦和嚴格篩選,來自20個國家的47名/組極具代表性的藝術家參展,展出作品涵蓋裝置、影像、繪畫、攝影等多個藝術領域。 本次雙年展是中國本土面向世界,首次以“亞洲”命名的藝術雙年展。

主題

策展團隊指出,首屆亞洲雙年展暨第五屆廣州三年展的主題是“亞洲時間” ,探討了矛盾的兩方面:一是西方的、全球角度的“世界時間”(包括:加速、急速、可見性、枯竭、超越/進步的現代性、超資本主義、知識生產和經濟等),二是與之相對的亞洲時間(包括:平靜、思考、專注、多樣的現代性以及對價值觀和智慧的重視)。

展覽主要著重於當地視野對亞洲時間的理解,最終目的則是以亞洲視野重新校準現存的“世界時間”基準。從藝術角度得出一種對時間的全新理解,或許能應對當前在全球化概念及資本主義形式下日益演變的危機。

確立主題的歷程

從2011年開始,總策展人羅一平就在探討一種美術界與思想界跨學科的合作方式,嘗試讓廣東美術館的學術研究走出純粹美術界的學術視野。在2011年的第四屆廣州三年展的啟動展上,邀請了著名的思想家中山大學教授甘陽先生,邀請了紐約大學東亞系主任張旭東教授,共同擔綱,組構了一個廣東美術館第四屆三年展的論壇計畫,把第四屆廣州三年展的“啟動展”以及隨後舉辦的4個“項目展”和最後舉辦的“主題展”,作為一個連續的案例來研究和剖析,思索展覽在形式之外的思想意義。於是,羅一平在做首屆亞洲雙年展構想的起始,就想到了要和思想家同行,確定了亞洲雙年展的籌備過程是思想家伴隨著他一起思考與前行的過程,這對他確定首屆亞洲雙年展的主題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從2014年3月開始,共舉行了4場學術論壇,一次比一次深入。前二次論壇,碰撞出“尋找亞洲”的主題,對尋找歐美視野中的亞洲和亞洲人文化心理上的亞洲做了多元的思考。

第三次學術討論會至關重要,濱下武志先生、白永瑞先生應邀出席。在這個會議中,碰撞出了本次展覽的一個核心的、關鍵的概念,就是濱下武志先生提出了“知域”和“地域”的概念。這個概念對確定首屆亞洲雙年展的主題方向,推動亞雙展的進程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參展主體

來自中國、韓國、俄羅斯、波蘭、奧地利、義大利、美國等17個國家極具代表性的藝術家總計47名/組參展,展出作品涵蓋裝置、影像、繪畫、攝影等多個藝術領域。

“裝置作品”無疑是本次“亞雙展”的重頭戲之一。姜愛蘭Airan Kang(韓國)、安雅·佐羅德 Anya Zholud(俄羅斯)、原弓Yuan Gong(中國)、莎拉·施Sarah Sze (美國)、鹽田千春Chiharu Shiota(日本)等多位活躍在裝置藝術領域的國際知名藝術家均在名單之列。

展出形式

展覽 從農耕時代起步,展現亞洲經歷城市化,走向後現代和數位化、媒體化的歷程,這構成“亞洲時間”的橫向維度。在縱向維度上,展覽探索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關係,亞洲的身份認同、女性主義,種族、宗教、社區等核心命題,考察亞洲的根基,對這些問題歷時性地呈現,顯示了對於亞洲歷史、現狀與未來的基本判斷。展覽將以多媒介形式(裝置、影像、繪畫、表演等)綜合運用為核心,不僅實現多種媒介形式的混搭,從觀眾體驗的角度出發,增強作品與觀眾之間的互動。多維度可體驗的展覽定位,將會帶領全球的人們走進生動、鮮活的亞洲藝術。展方努力尋找亞洲的落點,用“亞洲時間”把時代流動的進程與“一帶一路”國家自身文化的時間性,文化與意識形態的差異性聯繫起來,並在差異中指出亞洲未來發展的方向。

特點

主辦方說,不同於世界上任何一屆“亞洲(藝術展)雙年展”,本次“亞雙展”最大的特別之處在於它不僅是一次簡單的“亞洲”主題藝術展,而是一場立足學術,以“亞洲問題,全球表述”為定位,旨在提出和深化亞洲問題的國際性對話。在此次對話中,亞洲問題的學者、策展人和藝術家將圍繞“亞洲時間”這一主題,對當下的亞洲熱點問題進行積極討論,從更為實際的層面關注亞洲的歷史、現實與可能。

聚焦熱點

在對“亞洲問題”綜合梳理以及對“亞洲時間”進行巨觀把握的過程中,策展人都不約而同把目光投向了“城市化進程”這一基礎論題。此次“亞雙展”在策展過程中,策展人和藝術家對絲綢之路沿線的各種貿易歷史、殖民與後殖民事件、古代和現代的移民和僑民線路等都進行了積極探索,期望通過研究貫穿多個世紀的跨文化交流和各種平台之間的互動,勾勒亞洲城市化進程的整體輪廓,並以此對“亞洲時間”的再思考提供切入點。

新聞發布會現場 新聞發布會現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