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平布馬舞

饒平布馬舞

饒平布馬舞又稱為“竹馬舞”,有著700年的歷史。 饒平布馬舞頻繁出現在人們視野中的開端是1988年的一場大匯演。 (這是布馬舞舞種的一次轉變,由民間的遊街表演轉變為正式的廣場情緒舞。

已被列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饒平布馬舞,起源於宋末元初,至今已有700多年歷史。它融潮州音樂、民間舞蹈、民間工藝於一體,具有濃郁的鄉土文化氣息,其表演內涵豐富、形式生動優美,在饒平民間深受民眾喜愛,更多次應邀至香港、澳門參加文藝演出。
饒平布馬舞

另據介紹,上海世博會“廣東周”文藝展演活動將於7月28日至8月1日舉行,活動包括文藝精品節目展示、非遺項目傳承人現場展示和踩街巡遊等三種類型。預計我省各類演出、展示活動將超過70場次,演職人員600多人。屆時,饒平布馬舞每天將至少演出3場,目前排練工作正加緊進行中。
饒平布馬舞又稱為“竹馬舞”,有著700年的歷史。饒平人表演布馬舞是為了表達實現避邪除災,迎祥納福的良好願望。布馬舞最早是由江西饒州(即今天的上饒市)傳到饒平。
布馬舞的由來,要追溯到江西饒州。這是歷史上一個很有名的傳說,叫做“泥馬渡康王”。相傳,康王趙構在躲避是有金追兵時,一隻泥塑之馬化成駿馬,馱著康王渡河躲過了金兵的圍堵,後來趙構在臨安(就是今天的杭州)立都為皇帝,即南宋高宗。當時的百姓把泥馬視為神物,饒州的陶瓷師傅捏制了一些泥塑馬,大的有三尺長,小的不到一尺長。這些泥馬運到臨安,便銷售一空。臨安的富戶,便用綢緞裝飾泥塑馬,供放在廳堂,希望吉祥如意。在南宋末,江西人文天祥高中狀元,饒州人引以為豪,“於是有好事者於元宵以嬌娃巧扮狀元,坐於彩緞布馬上,供眾觀賞,共慶佳節”。
饒平布馬舞的主要動作有“抖鞭走馬”、“跳轉身”、“抽鞭縱跳”、“揚鞭跑馬”。主要隊形有“長蛇開陣”、“闖跳四門”、“傳花編索”、“粉蝶採花”等。這些動作互相變換、交叉穿插,形成生動活潑、令人振奮的舞蹈場景。舞蹈的伴奏音樂是潮州大鑼鼓。饒平布馬舞集民間舞蹈、民間音樂、民間工藝於一體,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2006年入選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宋末元初,饒平瓷鄉九村(今天的九村鎮)請江西饒州的陶瓷工藝師到這裡傳授制瓷技術,隨之將布馬舞傳入了九村。九村最早的布馬舞只有九騎(九隻布馬),這是因為江西饒州傳入時,只有一隻曲子《狀元遊街》。所謂“狀元遊街”是指文天祥抗金有功,皇帝為了表彰其功績,賜其與同科榜眼、探馬攜各自夫人及一名童子策馬遊街,以示慶賀。藝人將“狀元遊街”用布馬舞演繹出來,更是春風得意,光彩榮耀。於是,布馬舞在九村成為每年春節、元宵的壓軸節目,每次遊行所到之處都是一片熱鬧歡騰。
布馬舞后來逐漸傳播到整個饒平北部山區。在清朝雍正11年(1733),上饒(此為饒平上饒鎮)的劉大力得中武進士,九村人因為劉大力是鄰鄉,又是同姓(九村劉姓是宗族大姓),為了光宗耀祖,將原來的九隻布馬增加到十一隻,即多了武進士和夫人兩騎。沒想到,從此布馬舞更加精彩。原來,早期“狀元遊街”的角色都是文科出身,所以有些文質彬彬,舞步徐緩,現在加上武進士,演出時,一方面人多場面壯觀熱鬧,一方面武進士為孔武有力,使風格變得氣派豪邁威武,奮發昂揚,“相應出現了眾馬奔騰,激越跳躍的場面。從此布馬舞的表演風格便以陽剛美取勝,剛強為主,柔和為輔”。
布馬舞的服飾、道具非常的精美,首先,用竹篾編製成馬的骨骼,腰脊坐騎處留下空洞,用以坐人。馬的框架上蒙上綢緞布帛當作皮毛,再繪彩點睛,貼上馬鬃,安上馬尾。馬的空洞處的兩旁有系帶,表演時須掛在肩上,再穿上斗篷服飾擋住掛帶,又加上袍衣遮住空洞處,使表演者如騎在馬上。布馬的下部蒙上圍布,遮掩住表演者的腿腳。馬脖子上還繫上一串小銅鈴鐺,舞動時會發出清脆的響聲。在這么精美的服飾道具的裝飾下,遊街中的馬兒時而昂頭騰躍嘶鳴,時而馴服擺尾,時而漫步緩行,時而疾蹄馳奔,栩栩如生,一副英武豪壯的風采。布馬舞在遊街時,隊伍千變萬化,動作矯健活躍,有延伸的“雙龍擺尾”“長蛇開陣”、有擴散的“闖跳四門”“八卦開門”、有相互呼應的“蝴蝶採花”“傳花編索”等等,花色繁多,把兵強馬壯、勵精圖治的精神演繹得活靈活現。
遊街表演是,還要加上潮汕大鑼鼓為伴奏。樂器的清單:吹奏樂器:大嗩吶2支、大竹笛4~8支;拉奏樂器:椰胡2把、二胡2~4把;彈撥樂器:揚琴1把;大鼓、大斗鑼:各4~8面;大?、小?:各2副九鑼、九仔鑼等等。
所奏音樂曲牌:《將軍令》《文點江》《一江風》《風入松》《上天梯》等等
饒平布馬舞發展歷程:
在1956年的時候,饒平縣葵坑鄉的張老虎、張貸/張舉、張眼等七名演員和十名樂手組成布馬舞表演隊,參加粵東區業餘文藝匯演,其節目《封相》獲得二等獎。③此後,《封相》節目一直傳演到解放後50年代。每年農曆正月二十日,民間稱為“天倉日”的時候,游神賽會上的大匯演總少不了布馬舞縱情馳騁的颯爽英姿。 1980年春節,縣文化舞蹈輔導幹部李蔚,將布馬舞改變為《昭君出塞》,將其移植到黃岡,由西門辦事處組織學習表演,並配合潮州大鑼鼓,氣勢更加雄壯。這一次的布馬舞匯演使布馬舞進一步推陳出新,藝術水平在一步的提高。
饒平布馬舞頻繁出現在人們視野中的開端是1988年的一場大匯演。1988年2月,饒平布馬舞被指定為參加汕頭第二屆迎春聯歡節,《同是龍的故鄉人》大型民間藝術晚會。這次聯歡晚會的布馬舞有李蔚執導,布馬由民間藝人余比兒等製作,布馬隊由黃岡西門辦事處組織,並以在粵東地區膾炙人口的《辭郎州》故事為內容,選取陳璧娘送夫王抗元的《辭郎吟》詩為意境,改編成廣場情緒舞。(這是布馬舞舞種的一次轉變,由民間的遊街表演轉變為正式的廣場情緒舞。從此以後,布馬舞的舞種便定義為廣場情緒舞。)從布馬到服飾都進行了精心的設計和製作,色調則由有豐富的色彩學經驗的余世理老師作總體設計,因而具備了統一和諧、賞心悅目的整體美。布馬形象逼真、服飾鮮艷,可以說,它不僅是一場民間舞蹈的演出,又是一項民間工藝美術品的展出。
1989年12月,饒平布馬舞被指定參加廣東省第三屆歡樂節,這次布馬定為15騎,內容為《穆桂英掛帥》。這次布馬舞表演十分引人注目。1989年,《南方日報》、羊城晚報、廣州日報、文化參考報、廣東僑報、信息時報、華夏等多家報刊予以介紹。南方日報在報導開幕式時,於第一版正中位置還刊出布馬舞照片,其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1990年2月參加汕頭第四屆迎春聯歡節開幕式《潮汕躍馬》大型文藝晚會。中央電視台在播出介紹1990年2月汕頭第四屆聯歡節盛況電視專題片時,曾作了這樣的介紹,潮汕躍馬,富有地方特色,最豐富多彩的節目,賦予時代的語言,給予更高的意境。當介紹到布馬舞表演是,“這是四蹄生風的良駒,這是排山倒海的馬陣”。
1998年有餘構清執導的饒平霞西布馬舞隊應邀參加香港旅遊協會主辦的“新世界電話繽紛賀新歲”活動,與54個國家和地區的演出隊一道參加了香港大巡遊文藝活動。一位挪威女記者撰文在《華僑日報》稱讚到:布馬表演,用布料製作成馬匹模樣,人處馬中,人馬合一,表演十分神似,栩栩如生,令觀眾掌聲雷動。
1999年,參加澳門回歸慶典儀式。《大公報》還專發特稿《元朗會景巡遊有新項目.汕頭健兒來港演布馬》指出:布馬舞是巡遊的壓軸表演。
2004年饒平縣也被譽為“布馬舞之鄉”。
2006年饒平布馬舞被列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8年饒平人李蔚被評為“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饒平布馬舞傳承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