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漢語漢字]

飄[漢語漢字]

中國漢字中的一個,一聲調。系動詞,亦可做形容詞。可組詞飄橫,飄揚,飄飛。

基本信息

英譯:<動>(隨風搖動或飛揚)wave to and fro;float(in the air);flutter ;

部首:風

筆畫:4

外筆畫:11

筆順碼:125221112343534

總筆畫:15

五筆86:sfiq

五筆98:sfir

倉頡:mfhnk

四角號碼:17910

鄭碼:fjqo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98D8

漢字演變

飄[漢語漢字] 飄[漢語漢字]

字形結構

漢字首尾分解:票風

漢字部件分解:覀二小風

筆順編號:125221112343534

筆順讀寫:橫、豎、橫折、豎、豎、橫、橫、橫、豎鉤、撇、點、撇、橫斜鉤、撇、點

組詞示例

隨風飛動:飄橫。~揚。~擺。~散。~灑。~逸(灑脫自然,與眾不同)。~溢(飄蕩洋溢)。~拂。~忽(a.風雲等輕快地移動;b.搖擺,浮動)。~盪。~泊(同“漂泊”)。~渺(同“漂渺”)。~搖。~零(a.飄蕩;b.漂泊,流落無依)。~~然。

詞性套用

1、形聲

從風,從票,票亦聲。“票”意為“掠過”、“輕拂”。“風”與“票”聯合起來表示“輕輕掠過人體的風”、“輕拂樹枝的風”。

本義:輕風。

引申義:迴旋周轉的強風,使物體騰空而起,掠過來掠過去地周轉迴旋(同本義)。

飄,迴風也。…盤鏇而起。──《說文》

少陽所至為飄風。──《素問·六元正紀論》

迴風為飄。──《爾雅》

其為飄風。──《詩·小雅·何人斯》

飄至風起。──《漢書·蒯通傳》

飄風不終朝。──《老子》。註:“飄風,疾風也。”

稱數月前有飄舟墜此岸,出其人視之,則皆琉球也。眾鹹謂公(袁可立)神明。——明 黃道周《節寰袁公傳》

又如:飄風(鏇風);飄驟(疾風驟雨。比喻事物突然驟起);飄風驟雨(突然而來的鏇風暴雨。比喻不能長久)

2、飄揚,飛揚

飄如游雲,矯若驚龍。──《世說新語·容止》

山河破碎風飄絮。──宋·文天祥《過零丁洋》

又如:飄姚(飄動的樣子。即飄搖);飄瓦(飛起的瓦片);飄袖(衣袖隨風飄揚。形容雪花飛舞的樣子);飄鏇(飛舞);飄逝(飛逝);飄翔(飛翔,高飛);飄登(飛升);飄絮(隨風飛舞的柳絮);飄瞥(雪花飛舞的樣子)

3、落

一春夢雨常飄瓦,盡日靈風不滿旗。──唐·李商隱《重過聖女祠》

又如:飄瓦(自屋頂落下的瓦片。比喻意外的災禍);飄墜(飄零,落下);飄墮(飄失,墜落);飄殫(凋落);飄淋(流瀉)

4、流離,浮蕩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杜甫《旅夜書懷》

又如:飄兀(隨波飄離);飄泊(隨水飄流。比喻流離失所);飄流(比喻四處流浪);飄灑(流蕩;浪蕩);飄零書劍(形容古代文人遊學四方,到處漂泊);飄寄(飄流寄寓。即飄泊);飄寓(飄泊旅寄);飄萍(隨風飄蕩的浮萍。比喻飄泊不定)

5、吹

6、人多私鑄

飄

稍就薄小,乃至風飄水浮。──《北史·楊侃傳》

又如:飄英(風吹拂著兵器上的飾物);飄翥(被風吹飛);飄飄(風吹的樣子)

7、迅疾

聖人則不可以飄矣。──《呂氏春秋·觀表》

又如:飄迅(快速;短促);飄逸

8、灑脫

如:飄然出世(形容灑脫出俗的樣子);飄舉(形容才情風發超逸)

9、杳渺

如:飄渺;飄瓦虛舟(指虛浮之物);飄邈(形容聲音清長悠遠。同“飄渺”)

7、文藝青年身上的氣質:飄

常用詞組

飄泊 piāo bó

[lead a wandering life;rove] 同漂泊

飄塵 piāo chén

[tiny dusty partical floating in the sky] 飄浮在空中的微小粉塵顆粒,能長時間地隨氣流飄往各處,造成環境污染

飄帶 piāo dài

[streamer]∶類似飄揚的三角旗波動的帶。

雲塊像雪白的飄帶。

飄蕩 piāo dàng

[drift;wave]∶在水上浮動

從流飄蕩。--吳均《與朱元思書》

飄動 piāo dòng

[float;drift] 依靠風或浪的推動而使其移動或輕輕擺動。

乳草飄動,柔茸茸地蔓過沼澤地。

飄風 piāo fēng

[blinding wind] 鏇風;暴風

四時之內,飄風怒吹,或西發西洋,或東起北海,旁午交扇,無時而息。--[英] 赤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飄浮 piāo fú

[float] 同漂浮

飄拂 piāo fú

[drift slightly] 輕輕飄動

飄海 piāo hǎi

[go overseas] 渡海遠行,同漂海。

飄忽 piāo hū

[drift]∶(風和雲)等迅速飄移,輕快迅疾的樣子。

飄舉 piāo jǔ

[dance]∶飄舞

飄卷 piāo juǎn

[flutter] 捲動飄揚

晨風吹拂,紅旗上下飄卷

飄零 piāo líng

[faded and fallen]∶(花葉等)凋謝脫落;飄落

黃葉飄零

飄流 piāo liú

[drift about;be driven by the current;rander] 同漂流

飄落 piāo luò

[touch down slowly] 輕飄飄地降落

飄渺 piāo miǎo

[misty;dimly discernible] 形容隱隱約約,若有若無

飄渺無常

飄蓬 piāo péng

[lead a wandering life] 隨風飄蕩的飛蓬,比喻漂泊或漂泊的人

飄蓬逾三年,回首肝肺熱。--杜甫《鐵堂峽》

飄飄然 piāo piāo rán

[elated;complacent] 由於迷戀某人或懷有極大的驕傲自大情緒而感到輕飄飄,形容得意(含貶義)

聽了幾句恭維話,那個糊塗姑娘就飄飄然了

飄然 piāo rán

[waver]∶形容飄搖的樣子

飄灑 piāo sǎ

[(of a person) suave;(of calligraphy) facile and graceful] [姿態] 自然;不呆板

他寫的字很飄灑

飄散 piāo sàn

[waft] 向四處漂動;飛散

炊煙隨著晚風裊裊飄散

飄閃 piāo shǎn

[waft and flash] 飄動閃爍

他還沒有完全感覺到,也來不及思索,愛神已經奇蹟般地敲開他心靈的門扉,像是飄閃而至的幻夢,像是茫茫戈壁中一堆篝火,時明時暗的閃爍著,以迷人的魅力吸引著他

飄舞 piāo wǔ

[dance] 在風中舞動

花絮隨風飄舞

飄香 piāo xiāng

[drifting fragrance] 被和緩的氣流飄送且能被感覺到的香味

她經常使用的那種清雅、溫和的香水的微弱飄香

飄洋 piāo yáng

[travel far away across the sea] 渡洋遠行

飄洋去美洲

飄揚 piāo yáng

[fly]∶在空中飄浮、飄擺或飛升

彩旗飄揚

飄搖 piāo yáo

[sway;shake;totter] 以不穩或不受控制的方式移動;在空中隨風搖動

有風既作飄搖之態,無風亦呈裊娜之姿。--明. 李漁《閒情偶寄.種植部》

飄曳 piāo yè

[float with wind] 隨風飄蕩搖曳

飄移 piāo yí

[float;drift] 移動飄浮

船隨水向河流入海口處飄移

飄溢 piāo yì

[waft and brim with] 飄散洋溢

飄逸 piāo yì

飄悠悠 piāo yōu yōu

[drift slightly] 形容在空中或水面上輕緩地飄動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戌集下】【風字部】飄

《集韻》《韻會》《正韻》遙切,音標。《玉篇》鏇風也。《詩·檜風》匪風飄兮。《釋文》符遙反,又必遙反。《前漢·蒯通傳》飄至風起。《注》必遙反。謂疾風。

又《廣韻》符霄切《集韻》毗霄切,音瓢。義同。《爾雅·釋天》迴風為飄。《釋文》飄,音瓢。《詩·小雅》飄風發發。《釋文》飄,避遙反。

又《唐韻》撫招切《集韻》紕招切,音嫖。飄颻。《史記·司馬相如傳》天子大說,飄飄有凌雲之氣。

又《韻會》吹也。《曹植詩》驚風飄白日。《陶潛·歸去來辭》風飄飄而吹衣。

又落也。《莊子·達生篇》雖有忮心者,不怨飄瓦。《注》落也。《韻義》飄,匹遙反。

又《韻會》通作漂。《前漢·楊惲傳》漂然皆有節槩,知去就之分。

又通作縹。《前漢·揚雄傳》縹縹有凌雲之志。

又《集韻》匹妙切,音剽。《曹植·感節賦》折若華之翳曰:庶朱光之長照。願寄軀于飛蓬,乗陽風而遠飄。 《說文》作。《六書故》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