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俗與信仰

《風俗與信仰》是2012年8月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仲富蘭。

基本信息

出版信息

作者: 仲富蘭
定價: 25 元
頁數: 177頁
ISBN: 978-7-309-08259-3/K.338
字數: 109千字
開本: 32 開
裝幀: 平裝
出版日期: 2012年8月

內容提要

“我們的國家”系列叢書是復旦大學出版社策劃出版的、面向社會廣大讀者的系列叢書,各書作者均是相關領域卓有名望的專家,是一套真正意義上的充滿創意的“大專家寫小書,深道理淺敘述”的文化叢書。
本系列叢書針對現代人快節奏生活這一特殊情境,依靠各位專家廣博而深入的學識,用最準確、最生動、最簡潔的語言對中國的一些基本概念進行描述,從而為年輕一代讀者提供了解吾國吾民的普及文本。各書圍繞相關主題專題設綱,以平易而親切的語言對中國歷史和中華文明史上的重要問題,進行具有深度和新意的解讀。在向讀者講授準確的知識的同時展示歷史的令人著迷的風姿,並激發讀者重新思考、了解或深入探究整箇中國歷史和文明的興趣與情感。
本系列叢書現已推出八種:《歷史與文化》(樊樹志著)、《疆域與人口》(葛劍雄著)、《技術與發明》(江曉原著)、《文學與情感》(駱玉明著)、《風俗與信仰》(仲富蘭著)、《中醫與中藥》(李其忠著)、《書畫與自然》(李公明著)、《禮制與風俗》(葉國良著)。

作者簡介

仲富蘭,男,漢族,上海市人,畢業於復旦大學哲學系。曾任上海人民廣播電台新聞台副總監、高級記者,《新聞午報》主筆。現為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人類學與民俗學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社會兼職為上海市社聯委員、上海市民俗文化學會會長、香港中國文化研究院顧問、國際易學聯合會第二屆理事會理事。著有《越地非物質文化遺產縱論》(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水清土潤:江南民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The Notes on the Chinese Folk Customs》(張昕譯),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出席2009年德國法蘭克福書展、《上海民俗――民俗文化視野下的上海日常生活》(文匯出版社2009年版)、《民俗傳播學》(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中國民俗文化學導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年第2版)、《上海街頭弄口》(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年版)、《圖說中國近百年社會生活變遷?服飾、飲食、民居》(四冊)(上海學林出版社2000年版,2001年為韓國出版機構出版韓文版)等38部著作,另有大量論文和文章散見於海內外報章雜誌,並承擔多項國家與上海市民俗文化研究課題。

目錄

導言:風俗與信仰的考察視角和價值功能
風俗與信仰的一體兩面
考察風俗與信仰的幾個視角
風俗與信仰的價值和功能
一、民生:物質生活的瑰麗畫卷
獨步世界的服飾習俗
開放流暢的飲食風習
各具風姿的民居習俗
舟馬車轎與交通行旅
二、民事:約定俗成而化成天下
聚族而居的家族風俗
以義結緣的民間社團
協力同心的鄉規民約
生產流通與商幫風俗
三、民禮:繽紛多姿的人生儀禮
迎接新生孩兒的風俗
養育有度的成年冠禮
談婚論嫁的婚姻俗制
敬老崇文與尊老風尚
生命終結的喪禮習俗
四、民娛:四時八節的節日儀式
萬紫千紅的春季節俗
映日荷花與夏日節令
銀燭畫屏與秋季節日
暮雪轅門與冬日風俗
五、民藝:永不過時的民眾遊藝
語言民俗與口頭文學
遊戲人間與競技弄潮
鄉土美術與民間工藝
民間音舞與吹拉彈唱
鄉音裊裊的地方社戲
六、神靈信仰:主宰萬物的人格化身
開天闢地創世神
保佑平安守護神
圖騰崇拜說祖神
神靈傳播為俗神
七、鬼魂信仰:離開肉體的靈魂漫遊
關於靈魂觀念的幻想
陰陽與鬼精靈的構架
世俗生活的三個鬼節
靈魂與超自然的想像
八、多神崇拜: 神靈信仰的實用表達
自然神靈崇拜與土地神�
護佑一方老百姓的城隍神
炊煙裊裊的灶神與火神
恭喜發財人見人愛拜財神
九、巫術信仰:現實圖景與未來展望
巫術信仰是文明的源頭
巫術迷信是文化的產物
迷信類型與心理需求
驅鬼祛病與巫術功能
傳統迷信與權力崇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