顳區

人體生理解剖學科中的一個專用名詞,位於人的顱頂兩側,左右顳葉的功能是一樣的,習慣用左手的人一般感覺性語言中樞位於右側的顳上回反之亦然,一般來說顳葉病變的重要症狀是感覺性失語,就是能自言自語但不能理解他人及自己。

位置

 1.境界位於顱頂的兩側,介於上顳線與顴弓上緣之間。

組成

 2.層次此區的軟組織,由淺入深依次為:皮膚、淺筋膜、顳筋膜、顳肌和顱骨外膜。
 (l)皮膚:顳區的皮膚移動性較大,手術時無論選擇縱行或橫行切口,均易縫合,癒合後的瘢痕亦不明顯。
 (2)淺筋膜:所含脂肪組織較少。血管和神經可分為耳前和耳後兩組。
1)耳前組:有顳淺動、靜脈和耳顳神經,三者伴行,出腮腺上緣,越顴弓到達顳區。顳淺動脈為頸外動脈的兩終支之一,其搏動可在耳屏前方觸及;顳淺靜脈匯入下頜後靜脈;耳顳神經是三叉神經第三支下頜神經的分支。
2)耳後組:有耳後動、靜脈和枕小神經,分布於顳區後部。耳後動脈起自頸外動脈;耳後靜脈匯入頸外靜脈;枕小神經來自第2、3頸神經,屬頸從的分支。
 (3)顳筋膜:上方附著於上顳線,向下分為深、淺兩層,淺層附著於顴弓的外面,深層附著手顴弓的內面。
 (4)顳肌:呈扇形,起自顳窩和顳筋膜深面,前部肌纖維向下,後部肌纖維向前,逐漸集中,經顴弓深面,止於下頜骨的冠突。經顳區開顱術切除部分顳骨鱗部後,顳肌和顳筋膜有保護腦膜和腦組織的作用,故開顱減壓術常採用顳區入路。顳肌深部有顳深血管和神經,顳深動脈來自上頜動脈,顳深神經來自下頜神經,支配顳肌。
 (5)骨膜:較薄,緊貼於顳骨表面,因而此區很少發生骨膜下血腫。骨膜與 顳肌之間,含有大量脂肪組織,稱顳筋膜下疏鬆結締組織,並經顴弓深面與顳不間隙相通, 再向前則與面的頰脂體相連續。因此,顳筋膜下疏鬆結締組織中有出血或炎症時,可向下 蔓延至面部,形成面深部的血腫或膿腫,而面部炎症,如牙源性感染也可蔓延到顳筋膜下 疏鬆結締組織中。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