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家店鎮

顧家店鎮

湖北省枝江市顧家店鎮地處三峽東大門,東西南三面被長江環抱,故稱“顧店半島”。顧家店總面積84平方公里,總人口3萬餘人,轄17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是枝江市唯一的省級貧困鄉鎮,也是全省的302個老區鄉鎮之一。為宜昌市委、市政府確定的長江經濟地帶重點開放開發區、省級化工業園區所在。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顧家店鎮地處湖北省宜昌市枝江市西南,萬里長江穿境而過,焦枝鐵路橫貫全鎮,枝城長江大橋橫跨顧家店與
枝城兩岸,因其東、西、南三面環江,故稱“顧店半島”,是枝江市唯一的省扶貧開發重點鎮,也是全省重點扶持的302個老區鄉鎮之一。全鎮國土面積8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0649畝;總戶數8357戶,總人口28901人,轄17個建制村、1個居委會。轄顧家店、清水溪、馬蹄壋、蔡家溪、熊家棚、李家灣、馬家鋪、天螺寺、長嶺崗、白鶴沖、高殿寺、石半坡、岩子河、沙磧坪、青龍山、同濟垸、人和垸、羅家河17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區位優越交通便利。顧家店鎮地處舉世聞名的三峽地區,黃金水道萬里長江穿境而過,全國第二條南北大動脈焦柳鐵路橫貫全鎮,雄偉的枝城長江(鐵路、公路)大橋橫跨顧家店與枝城兩岸,毗鄰的枝城深水港是與武漢、南京並列的4大煤港中轉站和9個水、鐵聯運港之一;距三峽國際機場僅20公里,318國道倚境而過,二級公路省道雅澧線穿過集鎮中心直達宜黃高速公路(京珠高速湖北段)道口。

經濟發展

該鎮農業上發展“一豬二果”兩大主導產業,培育五大優質板塊基地;工業上塑膠化工、包裝印刷、機械鑄造、建築建材、商貿物流五大支柱產業初具規模,效益凸顯;社會各項事業協調發展;黨的建設全面加強。2010年全
鎮實現生產總值7.72億元,財政收入過千萬,人均純收入6789元。實現農業總產值5億元,可比增長9.4%;規模工業總產值4.27億元,可比增長35.1%;財政總收入1103萬元,增長5.62%;地方一般預算收入733.75萬元,增長3.23%;全鎮固定資產投資5.1億元,增長26.7%;農民人均純收入7722元,增長10%;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2‰以內。該鎮將通過加大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力度,力爭實現固定資產投資1億元以上項目3個、固定資產投資5000萬元以上項目2個,新增規模以上企業1個,培養2個產值過5000萬元、稅收過100萬元的企業,引進商貿物流企業2家到3家;通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現代化農業,精心實施省級投資250萬元的“連片開發”扶貧項目,完成鎮牲豬人工授精站建設,積極推廣規模化種(養)殖,把“豬果”特色產業打造成精品產業,建立“農協會”和“畜協會”,大力培植各類專業市場和農村經紀人隊伍,扶持專業合作社和協會的發展,大力爭取省級萬畝土地整理項目實施,積極完成投資450萬元的清水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著力改善民生,促進鎮內和諧穩定,新增城鎮就業崗位200個,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500人。

資源環境

資源豐富環境優美。鎮內各類資源十分豐富,農業上形成了“一豬二果”兩大主導產業,06年出欄育肥豬達
12萬餘頭,萬畝優質“顧店椪柑”享譽省內外;工業上塑膠化工、包裝印刷、機械鑄造、新型建材、商貿物流五大支柱產業初具規模。鎮內歷史悠久,能人輩出,人文優勢非常明顯。政策優惠服務一流。顧店鎮不斷調整經濟發展結構,制定優惠政策,最佳化投資環境,大力扶持發展非公有制經濟。鎮內基礎設施日臻完善,配套設施功能齊全,城鎮建設初具規模。集鎮個體私營經濟發展迅猛,初步形成了沿雅澧線農家樂休閒飯莊一條街。
顧家店鎮是枝江市市聞名的生豬生產基地,近年來,顧家店鎮突出發展以生豬生產為主體的特色優勢產業,大力實施“外三元”生豬品改戰略,推廣規模化生態養殖新模式,圖為顧家店鎮高殿寺生豬養殖小區生態養殖新模式下生長的外三元豬。進行美化、亮化、淨化工程建設。對鎮集綠化帶投資2100元,進行除草、修剪工作。保證新老集鎮、枝城橋頭路燈5條線路、5公里長,亮化率達到99%。鎮投資6萬元,建設一處垃圾集並房和三個示範性臨時堆放房。

基礎設施

農村基礎不斷夯實,現代農業穩步推進。爭取農業基礎設施投資994萬元,完成了馬蹄壋小農水、白鶴沖村低丘崗地改造、高殿寺土地整理及清水溪水庫除險加固等項目;籌資1842萬元,硬化通村公路80.1公里,修建晴雨路120公里;投資150萬元新修橋樑2座、改造危橋1座;投入460萬元硬化末級渠系32公里,中心港清淤16公里,
完成礁岩子險段和楊家湖山洪溝出口跌水整治和8個泵站維修改造;投資468萬元改造和新建5座水廠,解決了1.3萬人的安全飲水問題;投資406萬元完成生態家園“一建三改”2900戶;發放惠農補貼2269萬元;爭取扶貧資金450萬元。保障體系全面健全,社會事業協調發展。五年新增城鎮就業1200人,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3000人;新增城鄉低保戶450戶,落實大病救助、臨時救助220人次、救助資金32萬元;籌資300餘萬元改造鎮中心福利院;完成農村危房改造82戶;建設農村公益性公墓20處;投資600萬元對全鎮的中國小校宿舍、食堂、教學樓、綜合樓進行了全面維修改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6萬人,參合率達95%;投資100萬元新建衛生院門診樓,投資60萬元改建住院部和計生服務站;維修文化服務中心辦公樓,實現村村通廣播;認真落實三項基本國策,計生工作連續三年在全市目標考核中被評為優秀等次;積極配合完成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和全市土地利用規劃修編;集中整治重點企業、重點行業環境污染問題,環境質量得到有效改善;順利完成“五五”普法及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連續五年未發生較大以上安全責任事故;開展“平安顧店”創建活動,維護社會穩定大局,綜治目標考核得分連續三年名列前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