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仁源

顧仁源

《中國當代花鳥畫集》《中國傑出中青年書畫家專集》 《中國百花藝術集》《中國當代牡丹畫精品集》 資料來源:《顧仁源書畫集》香港東方藝術中心2006年版.

顧仁源近照顧仁源近照
顧仁源
中國民主同盟盟員,江蘇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江蘇省花鳥畫研究會會員,蘇州科技學院美術系兼職教授,美術師。
1991年獲江蘇省美術作品優秀獎,
1996年獲亞洲國畫大展金獎
1998年被加拿大,比利時等國授予“世界書畫藝術名人”稱號
2001-2007年在宋文治藝術館,蘇州文聯藝術家展廳,蘇州美術館舉辦個人畫展,
2008年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辦《中國著名畫家顧仁源教授畫展》
作品入選:
《中國當代花鳥畫集》《中國傑出中青年書畫家專集》
《中國百花藝術集》《中國當代牡丹畫精品集》
多家新聞媒體報導藝術生活,並作“如有鳥聲紙上來”專題藝術片
藝術活動編入:
《當代書畫家篆刻家大辭典》《藝術家》《當代藝術家名錄》《中國美術》》《亞洲國畫大展專集》
個人出版專集:
《顧仁源書畫集》《顧仁源鶴系列專集》《當代畫家-顧仁源》《顧仁源.寫意鶴集》
個人專輯文章:
《低耳靜聽疑有聲》—— 觀顧仁源的花鳥畫
詩,書,畫,印是傳統中國畫的基本要素,在蘇州,詩,書,畫,印深深地印在小巷幽幽的青石板上;依附在斑斕的古城牆的磚上;流淌在人家盡忱河的流水中。從唐、宋、元、明、清;無論是明四家,或清四王的輝煌藝術成就都給蘇州流下了深厚與豐富的藝術積澱。蘇州是藝術的搖籃,滋養著歷朝歷代的一批又一批的文人墨客,所以蘇州文人多,畫家更多。活躍於蘇州畫壇的顧仁源擅長花鳥畫,生性勤奮、刻苦。熟暢於技巧,大智在手,作畫的速度屬於“當其下手風雨快,筆所未到氣已吞”的畫家。
蘇州花鳥畫前輩張繼馨先生這樣評價顧仁源:蘇州有位默默地在藝術園地耕耘不輟者——顧仁源有股不怕受搓的精神,不斷地在開拓題材和發掘主題的同時,重視形式的探索,他意識到形式美是藝術家畢生追求的目標,它既關係到作品內容的表達,還影響到作品的藝術感染力。讀他頗有裝飾味的花鳥畫,從中可以覺察到他在逐步體現這一探求,而且難能可貴的是在加強形式美的同時,並沒有忽視傳統,因此,圖畫上表達的每一個石、水、禽、卉形象富有形式感中蘊含著筆墨情趣。
有故鄉吳門畫派藝術的薰陶,有前輩大師的關照,顧仁源對藝術的追求充滿了自信,他試圖從西畫色彩中吸取營養,來豐富傳統的中國花鳥畫的筆墨色彩。長期以來,色彩表現在中國繪畫中的功能逐漸弱化,使得中國畫的創作走不出文人畫的格局,缺少壯闊宏偉的唐宋畫風的力作,因而顧仁源在中國畫吸取利用西畫的繪畫色彩觀念與色彩方法,增強在中國畫中的色彩表現力,不惜餘力做著努力而刻苦的嘗試。
近期,他閉門三月努力探索研究創作了幾十幅扇面花鳥作品,給人耳目一新之感,其中寓藏春意的《雙宿傍苔磯》一幅扇面,畫中片片綠色浮萍的水面上一塊青石,宿著兩隻五彩的藍頂鳥,扇面上方斜掛下幾枝剛發新綠的樹枝,春意盎然,一鳥還在酣睡,一鳥似醒非醒的站著,春光瀲灩,充盈著一種生命流傳的動勢丰韻,如白居易詩曰:“嬋娟不失筠粉態,蕭颯盡得風煙情。舉頭忽看不似畫,低耳靜聽疑有聲”。此次,顧仁源精心打造的春、夏、秋、冬四幅一組花鳥畫扇面,是他這次畫展中的得意之作,四幅扇面色調各異,用色大膽,筆無妄下,生動細緻,是四幅上好的工筆花鳥扇面組畫。
顧仁源這批扇面畫在構圖與色彩上作了大膽嘗試,不以水淨墨純或繁彩麗色的區別來判斷其雅俗。故色澤絢爛,刻劃細緻,羽翼風動,這也是畫家近年來的獨到之見。
作為吳門畫派後繼之人,藝術追求之路綿延無盡期,在漫漫藝術道路上的追求與探索是艱難的,但也是幸福的。讓我們拭目以待他的新作。 (蘇州大學藝術學院教授 . 徐海鷗 )
資料來源:《顧仁源書畫集》香港東方藝術中心2006年版. 蘇州新聞網2006年5月11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