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頭狀花序藨草(變種)

稈細長,高20-90厘米,直徑0.7-1毫米,近於圓柱形,平滑,少數在稈的上端粗糙,無稈生葉,基部具5-6個葉鞘,鞘棕黃色,裂口處薄膜質,棕色,愈向上鞘愈長,最上一個長可達15厘米,頂端具很短的、貼狀的葉片,最長的葉片達2厘米,邊緣粗糙。 苞片鱗片狀,卵形或長圓形,長3-7毫米,頂端具較長的短尖;蠍尾狀聚繖花序小,具2-4(-6)小穗;小穗卵形或披針形,長5-10毫米,寬約毫米,具幾朵至十幾朵花;鱗片排列疏鬆,卵形或長圓狀卵形,頂端急尖或鈍,皮紙質,長3.5-4.5毫米,麥稈黃色或棕色,背面具一條綠色的脈,有時伸出頂端呈短尖;下位剛毛6條,較小堅果長約一倍,幼時較子房長2倍,上部具順向短刺;雄蕊3,花絲長,花葯線形,長約2毫米;花柱短,柱頭3,細長,被乳頭狀小突起。 小堅果長圓形或長圓狀倒卵形,三稜形,稜明顯隆起,長約2毫米,黃褐色。

根狀莖短,密叢生。稈細長,高20-90厘米,直徑0.7-1毫米,近於圓柱形,平滑,少數在稈的上端粗糙,無稈生葉,基部具5-6個葉鞘,鞘棕黃色,裂口處薄膜質,棕色,愈向上鞘愈長,最上一個長可達15厘米,頂端具很短的、貼狀的葉片,最長的葉片達2厘米,邊緣粗糙。苞片鱗片狀,卵形或長圓形,長3-7毫米,頂端具較長的短尖;蠍尾狀聚繖花序小,具2-4(-6)小穗;小穗卵形或披針形,長5-10毫米,寬約毫米,具幾朵至十幾朵花;鱗片排列疏鬆,卵形或長圓狀卵形,頂端急尖或鈍,皮紙質,長3.5-4.5毫米,麥稈黃色或棕色,背面具一條綠色的脈,有時伸出頂端呈短尖;下位剛毛6條,較小堅果長約一倍,幼時較子房長2倍,上部具順向短刺;雄蕊3,花絲長,花葯線形,長約2毫米;花柱短,柱頭3,細長,被乳頭狀小突起。小堅果長圓形或長圓狀倒卵形,三稜形,稜明顯隆起,長約2毫米,黃褐色。花果期3-6月。
產於我國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台灣、廣東、廣西、貴州、四川東部;生長林邊濕地、山溪旁、山坡路旁濕地上或灌木叢中,海拔700-2300米。分布於日本及其琉球羣島、菲律賓、馬來半島、加里曼丹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