顎化

顎化

顎化,是一個語言學的名詞,指輔音在發音時變得接近顎輔音。

基本信息

簡介

發輔音時,舌面前部略向硬齶方向抬起,使輔音帶一些色彩。顎化現像在很多語言都有出現。舉個例子,中國北方方言在近數百年開始出現“尖音”、“團音”的分別。這一種“團音”就是顎音化的形式。另外,在英語里“question”和“nature”里的“t”讀成“ch”,又或是“soldier”和“procedure”里的“d”。這是因為這些t或d的後面跟從了/i/ 和/ju/音,使前面的/t/和/d/發生了顎化現象。顎音化在拉丁語族、斯拉夫語族漢語日語印度諸語的發展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這種現象在世上很多語言都有出現。

音變

顎化顎化
熟悉舊譯名的讀者可能對北京Peking和青島Tsingtao頗為熟悉。至今北京大學英文校名仍沿用PekingUniversity,而青島啤酒商標也有個大大的Tsingtao。這可不是因為老外不諳漢語聽岔了音,而是由於在近古時代,官話中在i、ü前的z、c、s和g、k、h均顎化為j、q、x。
顎化後,兩組聲母就此混淆,例如“將”、“”本分別讀為ziāng和giāng,現混為同音的jiāng,也形成了兩條新的語音組合法,即z、c和g、k、h聲母后不能跟i、ü開頭的韻母組合(漢語拼音zi、ci、si中的i並不是真正的i),這就是所謂尖團合流。
這個音變對語音組合法的影響是如此強大,以至於當下不少中國人發英語字母Q的讀音都成了問題。不少人根本發不出不合語音組合法的kiu,只能以“摳摳”之類的音代替。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