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破山寺禪院

這是一首由唐代詩人常建寫的一首詩。全詩不僅生動寫出禪院幽靜靜穆的環境氣氛和美好的自然山水,更突出了詩人在禪院中自由自在和超塵脫俗的感受,表達了詩人對佛地的喜愛和希望脫離塵世,追求清靜隱逸的思想。

原文

題破山寺後禪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
(但余鐘磬音。有時作惟聞鐘磬音。
萬籟此俱寂,有時作萬籟此都寂。)

注釋

[編輯本段]
[]一作“竹”
[初日]早上的太陽。
[禪房]僧人的房舍。
[萬籟]各種聲音。籟,從孔穴里發出的聲音,泛指聲音。
[]一作“都”
[但余]一作“惟聞”,余:剩下。
[](qìng )一種打擊樂器。寺院誦經、齋供時敲鐘擊磬,以表示活動的開始或結束。
【人心】:指人的塵世之心。
【空】:破山寺里有空心亭。

詩文解釋

[編輯本段]
解釋一:
清晨,我步入古寺瞻仰。高高的林梢頭,沐浴著朝陽的輝光,蜿蜒的小路漸漸通向幽僻處,忽見花木繁茂,禪房就在花中央。嵐光催起鳥兒宛轉歌唱,清潭將人心的污垢滌盪。深山萬物呵,靜得沒有其他聲響,只有鐘磬的一脈餘音,在晨空中縈旋迴蕩。
解釋二:
清晨我漫步走到這座古寺,初升的太陽照耀著高聳的叢林。一條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靜的遠方,那裡是被花木濃蔭覆蓋著的禪房。山光使野鳥怡然自得,潭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消除淨盡。萬物一片沉寂,只聽到那悠悠鐘磬的回聲。

主旨

全詩不僅生動寫出禪院幽靜靜穆的環境氣氛和美好的自然山水,更突出了詩人在禪院中自由自在和超塵脫俗的感受,表達了詩人對佛地的喜愛和希望脫離塵世,追求清靜隱逸的思想。

一、賞:

清晨詩人信步來到破山寺,此時旭日東升,金光如箭,燦燦地照在一方參天古木上。沿著那彎曲而幽深的林蔭小徑,一路輕歌曼吟,實屬快哉。篁竹婀娜,青翠修拔,令人賞心悅目、流連忘返。不覺之中,已轉到後禪院。那一爿整齊而素雅的禪房,明窗淨几,古樸肅穆,禪意深遠。又見此地佳木蔥蘢,花團錦簇,交相輝映,蔚然可觀;而馨香濃溢,沁人肺腑,神清氣爽。環顧四周,山光秀麗,靈光浮動,萬物競榮,羽鳥自由歡唱;佇立一泓清潭上,碧水涓涓,漣漪蕩漾,可見天地和自己的身影盡在水中湛然空明。一切的一切使得鳥兒與人心皆怡然自得,仿佛塵世之中的種種庸俗之雜念全被洗滌淨盡。自然界是如此之靜謐,恍惚之中,只有那鳴鐘敲磬之音在整個山寺之中抑揚頓挫地響著,餘音裊繞,散逸千里,給人以空明沉靜之脫俗境界。
此詩為唐代詩人常建所作。它描寫了破山寺後禪院特有的清幽景色與詩人在這種景色之中的特殊感受。它看似寫景之類的山水遊記,其實之中更主要的是流露出頗為濃厚的禪隱傾向。詩歌摒棄傳統的白描手法,層層推進,於平易之中漸進勝境,直至心靈得到淨化,靈魂得到皈依。首聯“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直接破題,點出時間、地點,並描摹出一幅常見的自然景色,雖無驚奇之處,概為信手拈來,但別有一番用意:垂吊讀者攬奇探勝之情愫,並為下文作鋪墊。頷聯“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對仗工整,巧奪天工,緊扣題眼,聯想翩翩,實屬流唱千古的名句。而全詩主旨之句該為頸聯“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此句自然之趣與人心愉悅融為一體,奏出了一曲和諧而完美的交響樂。王安石的名句“春風又綠江南岸”歷來為人們所稱譽,是緣於“綠”字用得好。而這兩句詩中的“悅”、“空”二字的用法與“綠”字相同,皆為形容詞當作使動來用,且“悅”、“空”二字著有佛教思想,所以此二句的妙處更在王安石之上。至於尾聯“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貌似有矛盾,因為既然自然界的一切聲響都消寂無聲了,又何來的鐘磬之音呢?雖是如此,但當我們領會前面幾句詩,便可知詩人在山光潭影之中,早已俗塵洗淨,心空性悅,完全遁入於自然與禪宗那完美統一的靜美世界的懷抱里,自然而然會產生“萬籟此都寂”的幻覺。況且鐘磬之音反襯出闃寂的禪院更為空寂,它使得這肅穆的世界更為莊嚴,它使一剎那成為永恆。有詩云:“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二者可謂有同工異曲之妙哉!總之,此詩,渾然一體,無堆砌詞藻之嫌,娓娓敘來,令人掩卷遐思。

二、析:

中國的山水詩發展到唐朝已經相當成熟了,文人們寫這類詩,往往有所寄託,且喜歡把山水與佛道結合在一起,從中得到一些慰藉,一些宣洩。《題破山寺後禪院》算是之中的一首佳作。此詩起首二句中的“寺”、“林”字樣,雖有禪意,卻未見得深遠;只待詩人曲徑通幽,步入後禪院,得到妙句“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方把禪意推向高深之境界。盛唐山水詩大多歌詠隱逸情趣,都有一種優閒適意的情調,但各有獨特風格和成就。常建這首詩是在優遊中寫會悟,具有盛唐山水詩的共通情調,但風格閒雅清警,藝術上與王維的高妙、孟浩然的平淡都不類同,確屬獨具一格。

字調句基礎知識舉要

萬籟俱寂

萬指自然界萬物發出的各種聲響;俱:都,全部;寂,寂靜,沒有聲音。形容周圍環境非常安靜。成語“萬籟俱寂”的出處,正是常建本詩“萬籟此俱寂”之句。

曲徑通幽

曲徑通幽”用作成語,意思是彎曲的小路通向幽靜僻隱的處所。語出本詩“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竹徑”別的本子作“曲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