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藝術

領導藝術

領導藝術是領導者個人素質的綜合反映,是因人而異的。黑格爾說過:“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同樣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沒有完全相同的領導者和領導模式。有多少個領導者就有多少種領導模式。錢錦國認為:任何一種管理模式的運用,不可能是要求下屬們依葫蘆畫瓢就可以了,而是需要自上而下使每位負有不同管理職責的人都能對該管理模式融會貫通、在不同環境下為同一個目標而因時制宜、不斷改善。

領導藝術領導藝術
領導藝術是指在領導的方式方法上表現出的創造性和有效性。一方面是創造,是真善美在領導活動中的自由創造性。“真”是把握規律,在規律中創造升華,升華到藝術境界;“善”就是要符合政治理念;“美”是指領導使人愉悅、舒暢。另一方面是有效性,領導實踐活動是檢驗領導藝術的唯一標準。戈巴契夫領導蘇聯解體不能說是成功的領導,霸王別姬也不能說是成功的領導藝術。

概述

領導藝術是領導者個人素質的綜合反映,是因人而異的。黑格爾說過:“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同樣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沒有完全相同的領導者和領導模式。有多少個領導者就有多少種領導模式。

具有隨機、非模式化的特徵。領導模式就是領導方法,哪位領導者在錯綜複雜的矛盾中抓住了主要矛盾,他就能把領導藝術演繹得出神入化。例如,牽牛要牽牛鼻子,十指彈鋼琴,統籌兼顧,全面安排,這些就是所謂的模式化。

特點

非模式化、直覺性、隨機性、創造性、情感性、模糊性、實踐性、科學性。

分類

A.履行職能的藝術。主要包括溝通、激勵和指導的藝術,以及決策藝術、用權藝術、授權藝術用人藝術等;

B.提高領導工作有效性的藝術。

C.人際關係的協調藝術。

主要內容

領導藝術領導藝術
1.用人和用權藝術。

(1)用人藝術。用人的方法和藝術在領導工作中占有特別重要的位置。1938 年毛澤東把領導者的職責歸為:“出主意,用幹部”,將領導的決策與用人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領導者用人的藝術主要有:合理選擇,知人善任;揚長避短、寬容待人;合理使用,積極培養;用人要正激勵人才。

(2)用權藝術。規範化用權;實效化用權;體制外用權。

(3)授權藝術。包括合理選擇授權方式;授權留責(領導者將權力授予下級後,下級在工作中出問題,級負責任,領導也應負領導責任,士卒犯罪,過及主帥。);視能授權(領導者向下級授權,授什麼權,授多權,應根據下級能力的高低而定。);明確責權(領導者向被授權者授權時,應明確所授工作任務的目標、責和權力,不能含糊不清、模稜兩可。);適度授權(領導者授權時應分清哪些權力可以下授,哪些權力應該保留。);

監督控制(領導者授權後,對下屬的工作要進行合理的也即適度的監督控制,防止放任自流或過細的工作檢兩種極端現象。);逐級授權(領導者只能對自己的直接下級授權,不能越級授權。);防止反向授權

領導藝術領導藝術
2.決策藝術。

(1)決策藝術的特點:科學與經驗的結合;綜合性知識與創造性發揮。

(2)決策藝術。

A.運籌藝術—統籌兼顧,把握關鍵。

B.決斷藝術—指令明確、決斷及時;判斷力、想像力、洞察力、應變力。

C.善於調動他人的積極性。

D.借用外腦。

3.人際關係藝術。

(1)人際關係藝術。

(2)人際溝通藝術:態度和藹、平等待人;尊重別人、注意方法;簡化語言;積極傾聽;抑制情緒;把主動;創造互信環境。

(3)處理人際糾紛藝術:嚴己寬人;分寸得當、審時度勢;講究策略;把握主動。

套用方面

一、用人的藝術
如何用好人,除了要端正用人思想,讓那些想幹事的人有事乾,能幹事的人乾好事外,在用人技巧上還要注意以下問題。
善於用人所長。用人之訣在於用人所長,且最大限度地實現其優勢互補。用人所長,首先要注意“適位”陳景潤如果不是被華羅庚發現,並將他調到數學研究所工作,他就難以摘取數學皇冠上的明珠。唐僧之所以能西天取經成功,主要是他能做到知人善任,把孫悟空、沙和尚、豬八戒安排到最適合他們的崗位上去。實現了人才所長與崗位所需的最佳組合其次要注意“適時”“用人用在精壯時”。界定各類人才所長的最佳使用期,不能單純以年齡為依據,而應以素質作決定,對看準的人一定要大膽使用、及時使用。
第三要注意“適度”領導者用人不能搞“鞭打快牛”,陝牛”只能用在關鍵時候、緊要時刻,如果平時只顧用起來順手、放心,長期壓著那些工作責任心和工作能力都較強的人在“快車道”上超負荷運轉,這些“快牛”必將成為“慢牛”或“死牛”善於用人所愛有位中學生曾向比爾,蓋茨請教成功的秘訣,蓋茨對他說:“做你所愛,愛你所做。”愛因斯坦生前曾接到要他出任以色列總統的邀請,對這個不少人垂涎的職務,他卻婉言謝絕了,仍鍾情於搞他的科研。正因為有了他這種明智的愛,才有了愛因斯坦這個偉大的科學家。領導者在用人的過程中,就要知人所愛、幫人所愛、成人所愛。
善於用人所變。魯迅、郭沫若原來都是學醫的,後來卻成了中華民族的文壇巨人。很多名人名家的成功人生告訴我們:人的特長是可以轉移的,能產生特長轉移的人,大都是一些創新思維與能力較強的人對這種人才,領導者應倍加珍惜,應適時調整對他們的使用,讓他們在更適合自己的發展空間裡去施展才華。
二、決策的藝術
決策是領導者要做的主要工作,決策一旦失誤,對單位就意味著損失。對自己就意味著失職。這就要求領導者要強化決策意識,儘快提高決策水平,儘量減少各種決策性浪費。
決策前注重調查。領導者在決策前一定要多做些調查研究,搞清各種情況,尤其是要把大家的情緒和呼聲作為自己決策的第一信號,不能無準備就進入決策狀態。
決策中注意民主。領導者在決策中要充分發揚民主,優選決策方案,尤其碰到一些非常規性決策。應懂得按照“利利相交取其大、弊弊相交取其小、利弊相交取其利”的原則,適時進行決策,不能未謀亂斷,不能錯失決策良機。
決策後狠抓落實決策一旦定下來,就要認真抓好實施,做到言必信、信必果。決不能朝令夕改。一個領導者在工作中花樣太多,是一種不成熟的表現。
三、處事的藝術
常聽到不少領導者感嘆:事情實在太多,怎樣忙也忙不過來。一個會當領導的人,不應該成為做事最多的人,而應該成為做事最精的人。
做自己該做的事。當前,擺在領導者面前的事情。
主要有三類:一是領導者想乾、擅長乾、必須要幹的事。比如,用人、決策等。二是領導者想乾、必須乾、但不擅長幹的事,比如,跑路子掙資金等。三是領導者不想乾、不擅長乾、也不一定要幹的事,比如,一些小應酬、一些可去可不去的會議等。領導者對該自己管的事一定要管好,對不該自己管的事一定不要管。尤其是那些已經明確了是下屬分管的工作和只要按有關制度就可辦的事,一定不要亂插手、亂干預多做著眼明天的事。領導者應經常去反思昨天,乾好今天,謀劃明天。多做一些有利於本地方或本單位可持續發展的事。比如。勾畫一個明晰且富於自身特點的長、中、短期工作目標,打造一個團結戰鬥且優勢互補的領導班子。
多做最為重要的事。比如,如何尋找到一條能適合本地經濟發展的新路子,如何調動下屬的工作積極性。領導者在做事時應先做最重要和最緊要的事。不能主次不分見事就做。
四、協調的藝術
沒有協調能力的人當不好領導者。協調,不僅要明確協調對象和協調方式還要掌握一些相應的協調技巧。
對上請示溝通平時要主動多向領導請示匯報工作,若在工作中有意或無意得罪了上級領導,靠“頂”和“躲”是不行的。理智的辦法,一是要主動溝通。
錯了的要大膽承認,誤會了的要解釋清楚,以求得到領導的諒解。二是要請人調解,這個調解人與自己關係要好。與領導的關係更要非同一般。
對下溝通協調。當下屬在一些涉及到個人利益的問題上與單位或對領導有意見時,領導者應通過淡心、交心等方式來消除彼此間的誤解。對能解決的問題一定要儘快解決,一時解決不了的問題,也要向人家說清原因,千萬不能以“打哈哈”的方式去對待人或糊弄人。
對外爭讓有度。領導者在與外面平級單位的協調中,其領導藝術就往往體現在爭讓之間。大事要爭,小事要讓不能遇事必爭,也不能遇事皆讓,該爭不爭,就會喪失原則;該讓不讓,就會影響全局。
五、運時的藝術
時間是一種無形的稀缺資源,領導者不能無視它,更不能浪費它。
強化時間意識。有人作了統計:一個人一生的有效工作時間大約一萬天。一個領導者的有效當“官”時間就是10至l5年。一旦錯過這個有效時間,你思想再好、能力再高,也常常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所以,領導者要利用這寶貴的時間多做點有意義的事。
學會管理時間領導者管理時間應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要善於把握好自己的時間。當一件事擺在領導者眼前時,應先問一問自己“這事值不值得做?”然後再問一問自己“是不是現在必須做?”最後還要問一問自己“是不是必須自己做?”只有這樣才能比較主動地駕馭好自己的時間。二是不隨便浪費別人的時間。有人作過統計:某領導者有3/5的時間用在開會上。
領導者要力戒“會癮”。不要動不動就開會,不要認為工作就是開會。萬一要開會,也應開短會。說短話。千萬不要讓無關人員來“陪會”,“浪費別人的時間等於謀財害命”。
養成惜時習慣。人才學的研究表明:成功人士與非成功人士的一個主要區別,就是成功人士年輕時就養成了惜時的習慣。要像比爾,蓋茨那樣:能站著說的東西就不要坐著說,能站著說完的東西就不要進會議室去說,能寫個便條的東西就不要寫成檔案。只有這樣才能形成好的惜時習慣。
六、理財的藝術
經費不足是當前各單位普遍存在的一個主要問題,它要求領導者要提高理財藝術。
懂得怎樣去找錢。找錢就是要學會“開源”,也就是要利用各種可行的途徑去廣開財路,增加收入。比如,要經常開動腦筋到省、市、縣有關部門去爭取各種資金,千萬不要將“開源”的希望寄托在亂收費上。
懂得怎樣去管錢。按照上級的有關規定。領導者不能直接管財務。但這並不意味著領導者對單位的經費使用情況不聞不問,對單位的一些主要經費開支情況,領導者一定要定期進行審核。看看有沒有違規違紀的情況。有沒有不該花的錢。
七、說話的藝術
說話是一門藝術,它是反映領導者綜合素質的一面鏡子,也是下屬評價領導者水平的一把尺子。領導者要提高說話藝術,除了要提高語言表達基本功外,關鍵要提高語言表達藝術。
做到言之有物。所謂言之有物,就是領導者在下屬面前講話,不能空話連篇,套話成堆,要儘量做到實話實說,讓大家能經常從領導者的講話中,能獲取一些新的有效信息。能聽到一些新的見解。能受到一些新的啟發做到言之有理。領導者在下屬面前講話,一是要講好道理講道理不能搞空對空,一定要與下屬的思想、工作、生活等實際緊密結合起來,力求以理服人。二是要注意條理講話不能信口開河。語無倫次,一定要讓人感到條理清晰,層次分明。三是要通情理。不能拿大話來壓人,要多講些大家眼前最關心的問題、大家心裡最想的問題做到言之有味。領導者在下屬面前講話時,語言要帶點甜味。要有點新意,要有點幽默感。小平同志有一句話大家耳熟能詳。“不管白貓黑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這話說得形象生動,意味十足。
八、激勵的藝術
管理要重在人本管理,人本管理的核心就是重激勵領導者要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就要學會如何去激勵下屬激勵注意適時進行。美國前總統里根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對下屬給予適時的表揚和激勵,會幫助他們成為一個特殊的人”一個聰明的領導者要善於經常適時、適度地表揚下屬。這種“零成本”激勵。往往會“夸”出很多為你效勞的好下屬激勵注意因人而異。領導者在激勵下屬時,一定要區別對待。最好在激勵下屬之前,要搞清被激勵者最喜歡什麼?最討厭什麼?最忌諱什麼?儘可能“投其所好”,否則。就有可能好心辦壞事。
激勵注意多管齊下。激勵的方式方法很多,有目標激勵、榜樣激勵、責任激勵、競賽激勵、關懷激勵、許諾激勵、金錢激勵等,但從大的方面來劃分主要可分為精神激勵和物質激勵兩大類。領導者在進行激勵時。要以精神激勵為主,以物質激勵為輔,只有形成這樣的激勵機制。才是一種有效的激勵機制,才是一種長效的激勵機制。

提高途徑

1.學習、考察、實踐相結合。

2.法、理、情相結合。

領導藝術相關課程

《國學商戰》系列之《國學與領導力

主講專家:陳兆傑
朴道書院專家、文化學者
領域:領導藝術領導力
培訓對象:高層管理中層管理基層主管
課程收益
領導學說古已有之,其博大精神之處,雖皓首窮經亦難完全會意,故其精要至今已渺渺不為人知。
而管理則為今人之說也,區區百年歷史,但其風頭似已壓領導之說,但其刻薄寡恩蔽陋百出,已顯頹態。
領導學說急待重現於世重整於經。
課程特色
注重受訓學員的感悟及參與,語言激情且幽默,觀點獨到而精闢。

領導藝術專家

講師:譚小芳
助理:13733187876
官網www.tanxiaofang.com
培訓時間:2天
培訓地點:客戶自定
授課特點:
1、鮮活生動行業案例,衝擊活動激情體驗
2、至深至性講情說理,啟導智慧激發共享
課程目標:
1、幫助學員整理各自的領導經驗和思路;
2、有效幫助學員提升領導效能與領導藝術;
3、認識並區分管理行為與領導行為的主要特徵;
4、修煉中高層管理人員的領導行為風格,提升領導力。
培訓對象:
董事長、總經理、總監、力資源總監、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等。
培訓背景:
現代企業呼喚有作為、有魅力的領導者,但是怎樣才能成為這樣的領導者?一個富有感召力的領導者應具備哪些能力素質、人格特徵以及領導模式?領導者與管理者有何區別?管理者出局的原因有哪些?這些問題的答案很多人並不知曉。其實,領導也是一門藝術。近些年來,譚老師在學院內外給各行各業的各級領導講授“領導藝術”課,前來聽課的人員包括政府官員、事業單位的領導、國有和民營企業的老總,無論是科級還是省部級幹部,無不對這門課程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和熱情。
歡迎進入著名企管專家譚小芳老師的《領導藝術培訓》課程!眾多學員反映——課程實戰見長,結合中國的國情、企情、市情、人情創建、設計的課程內容,以體驗、互動、問答式的最新教學方式授課,以效果為導向,學、練、輔、辯、評、導緊密結合。大量生動案例教學,實用性、操作性強,採用互動、遊戲、現場演練、疑難解答等方式,使中高層管理者在輕鬆地學習中掌握更多的方法、技能。可以幫助中高層管理人員快速、有效地提升自己的領導藝術!
第一部分:領導藝術篇
1、領導藝術與領導決策
2、領導特質與領導情商
3、管理創新與領導藝術
4、領導魅力與團隊建設
第二部分:領導藝術概述與領導者特質
一、領導藝術管理概論
1、管理的概念、本質與職能
計畫、組織與控制
2、領導的概念、本質與職能
決策、溝通、協調與激勵
二、領導與管理的不同?
1、領導與管理的關係
(1)領導與管理的差異
(2)領導與管理的聯繫
(3)領導與管理的本質
2、管理者與領導者的區別?
三、領導藝術的內涵
1、領導藝術內涵的演繹
2、領導管理的基本原則
3、領導工作過程
(1)領導要讓員工滿意
(2)優秀領導者的綜合素質
(3)領導方法和領導藝術體現領導藝術
四、領導者應具備的十種重要特質
1、自信
2、彈性
3、專注
4、動力
5、控制
6、決心
7、沉著
8、獨立
9、競爭
10、冷靜
分享:成為成功領導者必須的五大手段
第三部分:領導藝術素質模型
一、為什麼要學習領導藝術?
1、一切興衰成敗皆系領導藝術
2、利潤及效益創造的內驅是領導藝術
3、"領導藝術"與"執行力"
4、"造鐘者"與"報時者"
5、領導藝術素質發展模型=硬能力+軟能力
6、一手拿“算盤”,一手拿“論語”
7、高層領導經營決策的6大認知誤區
二、什麼是真正的領導藝術?
1、西點精神:DUTY、HONOR、COUNTRY
2、美國西點軍校的核心“領導藝術”觀
3、讓能力出眾的人才追隨領導的4條關鍵理由
4、案例:阿里巴巴集團馬雲的領導魅力
5、卓越領導7大魅力修煉
6、第5級經理人=謙遜+意志力+職業化能力
7、省我三部曲(從優秀到卓越)
三、向誰學習領導藝術?
1、軍隊憑什麼成為全世界最有戰鬥力組織
2、西點領導10大核心理念=LDRSHIP+換位思維+意志力+適應力
3、孫子兵法:為將之才的5個必備要素
4、卓越領導7大習慣
5、西點領導處事4條基本原則
6、案例:白手起家的軍人憑什麼身價上1000億?
7、案例:HP總裁孫振耀職場感悟
8、企業永續經營10條黃金法則
第四部分:領導藝術素質提升篇
一、領導者的定位與認知
1、領導的基本原則與套用練習
2、領導的互動要領與套用練習
3、領導的成長秘訣與套用練習
4、領導的心態調整與交流分享
二、從管理者走向領導者!
1、管理角色與領導角色的差異
2、管理者的角色定位
3、管理者也是領導者
三、領導者的素質修煉
1、世界級企業的領導素質
2、GE的領導素質模型
3、IBM的領導素質模型
4、中國企業的領導素質模型
四、中國文化的領導智慧
1、周易的領導智慧
2、儒家的領導智慧
3、道家的領導智慧
4、孫子的領導智慧
五、領導氣質的四種類型
1、四種氣質類型
2、四種氣質類型的優缺點
3、四種氣質類型的相互轉化
4、不同氣質類型領導的相處之道
六、領導藝術提升的關鍵法則
1、蓋子法則
2、影響力法則
3、過程法則
4、導航法則
5、增值法則
6、根基法則
7、尊重法則
8、直覺法則
9、吸引力法則
10、親和力法則
七、西點領導藝術五大黃金法則
1、根基法則
2、敬佩法則
3、增值法則
4、心靈法則
5、授權法則

八、修煉領導藝術的五個步驟
第一步驟:激發生命潛能
第二步驟:突破思維界限,構建商業模式
第三步驟:脫胎換骨成“真人”
第四步驟:經營人才
第五步驟:勇於變革
九、領導的魅力來源與特質
1、自信
2、堅定的願景
3、敘述願景的能力
4、追求願景的強烈決心
5、徹底了解自己的天賦專長且善用
6、領導遠見(Purpose)
7、領導熱情(Passion)
8、自我定位(Place)
9、優先權(Priority)
10、人才經營(People)
11、領導權力(Power)
分享:領導眼光、魄力及胸懷訓練
第五部分:領導藝術開發的七大方面
一、領導者“協同”領導藝術
1、領導藝術發展的兩個方面
2、搭建關係之橋
3、縮小現實與目標間的差距
4、超越360度反饋達到720度反饋
5、通過協同力量和貢獻力量平衡個人權力
案例:一隻貓十條魚的故事
案例:曾國藩的大成功之道
二、領導者“成就”領導藝術
1、創新與開拓意識
2、明確的發展目標
3、成就導向
4、學習能力
5、主動性
三、領導者“服務”領導藝術
1、溝通能力
2、公關能力
3、服務意識
4、客戶導向與市場意識
四、領導者“個人”領導藝術
1、正直誠實
2、責任心
3、遵守規則
五、領導者“管理”領導藝術
1、風險意識
2、資源配置意識
3、執行力
六、領導者“團隊”領導藝術
1、團隊意識
2、成本意識
3、團隊溝通
4、培養下屬
七、領導者“認知”領導藝術
1、分析性思維
2、專業知識
3、信息搜尋
八、行動超越——通過領導藝術培訓來實施
1、整合3個相互關聯的行為控制階段
2、行為控制第1階段:形成認識
3、行動超越第2階段:做出承諾
4、行動超越第3階段:付諸實踐
5、輔導他人的藝術

儒學領導

藝術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中國傳統領導哲學從闡釋世界與人生最本源的規律出發,得到了對領導理論最精闢的闡述和分析,並且對領導的內涵做出了最為本質和精準的界定。“不考其源流,莫能通古今之變;不明其得失,無以獲從入之途。”當代發展儒學思想主要用於企業的管理,套用儒學思想延伸出的領導力智慧是當代企業領導者的必修課,在於企業管理方面的套用已經成了當代管理者核心理念。
錢錦國對儒學思想和智慧進行深入研究,首創儒學領導力學說!
以儒學(兼具道家)智慧為根基、以西方領導力理論為架構、以歷史典故和現代企業案例為佐證,具有道術兼備、古今相合、中西融會的特點!

學習原因

領導人有兩個工作的內容,一個是“人”,一個是“事”,有兩個原因使得人比事重要。第一,事是人做的。人的問題不解決,事的問題會一再出現。第二,所有的資源都要通過人來發揮作用。但是人又是最複雜、最難領導和管理的。人的複雜表現在他不是理性的,而是感性的;不是靜止的,而是變動的。隨著經濟領域中“智慧經濟”的比重不斷增加,市場競爭變幻莫測,人的位置越來越重要。可以說,領導人成就的大小,最終取決於他整合人力資源能力的大小。但是,外界誘惑越來越多,人的價值觀越來越多樣化,需求越來越五花八門。領導難度空前提升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