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七術:現代領導者通權達變的藝術

讓下屬感受你的能力 讓下屬感受你的權威 人本激勵:不可或缺的法寶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國商業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5月1日)
平裝: 221頁
開本: 16開
ISBN: 7504455512
條形碼: 9787504455512
尺寸: 23.9 x 17 x 1.5 cm
重量: 381 g

目錄

第一篇 管人術
第一節 管人旨在用人:領導者的選擇哲學
1. 用人以時:能力可以冷藏
2. 用人以專:讓天下人才皆入我囊中
3. 用人以適:用“尺”也用“寸”
4. 用人以能:用中用的不用中看的
5. 用人以長:知長識短,避短用長
6. 用人以信:士為知己者死
7. 用人以忠:忠誠是最好的素質
第二節 用人須善管人:領導者的立威哲學
1. 把大小螞蚱綁在一起管
2. 打巴掌後別忘了餵甜棗
3. 殺“刁猴”主要是嚇唬“雞”
4. 剔除毒瘤手不能軟
5. 學學“小鬼推磨”
6. 管好“狼”,帶好“羊”
第三節 管人須會馭人:領導者的圓通哲學
1. 以“動”制“靜”:雞不下蛋挪挪窩
2. 以“敬”代“管”:人不怕橫就怕敬
3. 琵琶反彈:小恩小惠得人心
4. 雙重許諾:讓下屬可望而不可及
5. 冷熱理論:感情管理的效應
6. 刺蝟法則:和下屬該保持多遠的距離
7. 以毒_攻毒:以人治人的馭人術
8. 軟性調控:不得已的“黑招”
第二篇 行權術
第一節 授權的方法:搭建權力的網路構架
1. 有效授權
2. 逐級授權
3. 臨時授權
4. 因人授權
5. 充分授權
6. 授權七忌
第二節 分權的藝術:延展權力的操作平台
1. 忙碌的領導不稱職
2. 分權是權力的延伸
3. 分權別忘了集權
4. 甩手掌柜怎么當
第三節 控權的高招:掌握權力的運行樞紐
1. 控權之法宜權變
2. 控權的原則
3. 領導的權威與霸氣
4. 不能讓下屬牽著鼻子走
5. 權逢大事不糊塗
6. 權力濫用會貶值
第三篇 決策術
第一節 決策前的運籌法則:選定預測的坐標
1. 常情推理規則
2. 練就一雙捕捉良機的慧眼:
3. 權衡
4. 相信有“勝算”的直覺
5. 潛在問題
6. 讓身邊有一個出“主意”的團隊
7. 讓“智囊團”延伸你的“外腦”
8. 未雨綢繆
第二節 決策時的拍板藝術:擲好“上帝”的骰子
1. 直接決策
2. 信息幫助決策
3. 瑣事不管,大事拍板
4. 決策在於執行
5. 抓住大的,才能不丟掉小的
6. 最佳的決策坐標
7. 拍板時先給市場“切脈”
8. 擲好“上帝的骰子”
第四篇 平衡術
第一節 均衡論:怎樣平衡各種職權關係
1. 主角與配角關係的平衡
2. 領導與職員關係的平衡
3. 合作關係的平衡
4. 同級關係的平衡
5. 下級與上司關係的平衡
第二節 制衡論:怎樣平衡各種下屬關係
1. 讓下屬把自己當成“頭”
2. 讓下屬多少覺得有點“怕”
3. 讓下屬把自己當成“樣”
4. 讓下屬覺得自己有點“親”
5. 讓下屬感受你的氣質
6. 讓下屬感受你的關心
7. 讓下屬感受你的能力
8. 讓下屬感受你的權威
9. 讓下屬感受你的公正
第三節 權衡論:怎樣平衡各種利害關係
1. 晉升後如何與昔日同事相處
2. 沒有永遠的對手
3. 努力與獎勵之間差什麼
4. 駕馭兩種不同的遊戲規則
5. 思想工作是只看不見的手
6. 善做化解衝突的“滅火”專家
第五篇 協調術
第一節 溝通即協作:人際關係的協調法則
1. 貼近大眾,少說官話
2. 善於傾聽下屬的話,少擺官架
3. 真誠與下屬交流,少打官腔.
4. 主動與下屬合作,少耍官威
5. 處理好人際關係,不做官霸
第二節 整合即化解:事物矛盾的協調法則
1. 拆除領導與下屬之間的牆
2. 用圓滑的技巧協調分歧
3. 用徵詢建議的方式調整職位
4. 冷處理下屬的抱怨
5. 在“夾縫”中實施領導
6. 用動態配置統御好“三駕馬車”
7. 用海納百川的胸懷整合下屬
第六篇 激勵術
第一節 情感激勵:不用花錢的獎賞
1. 不用花錢的獎賞
2. 激發員工的工作激情
3. 情感激勵人性化
4. 善於給下屬戴“高帽”
5. 不斷為有成就的員工喝彩
6. 經營員工的心靈
7. 肯定下屬的能力
第二節 利益激勵:不可濫用的底牌
1. 高酬重獎激勵
2. 減時提薪激勵
3. 產權認股激勵
4. 特人特薪激勵
5. 晉升提職激勵
6. 培養能力激勵
第三節 人本激勵:不可或缺的法寶
1. 確定一個振奮性的口號
2. 為員工制定經營理念
3. 企業形象激勵
4. 有振奮性的願景
5. 為下屬的前途設計方案
6. 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
第七篇 批評術
2. “修理”部屬時要看夠不夠忍
3. 批評下屬時既要抓事又要抓理
4. 對典型性的錯誤行為要嚴懲
5. 批評也要講究藝術
第二節 批評要講究方法:有利
1. 一手掌握合理性,一手掌握人情味
2. 表揚對的,震撼錯的
3. 批評人是為了讓他進步
4. 當面指不足,背後論長處
5. 批評也分疏與堵
第三節 批評要把握分寸:有節
1. 不在憤怒時批評下屬
2. 該批評時不拖延
3. 立即讓部下知道自己的錯誤
4. 批評也要因人制宜
5. 儘可能不在眾人面前批評員工
6. 及時批評帶有“普遍性”的錯誤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