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道

順道

順道為常用詞語,有多種含義,常指:1.謂趁勢加以引導;2.順從道義,遵循規律;3.順路;4.順著河道等。除此以外,《順道》也為書名,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於2008年出版,由一對夫妻順之和如鳳合著。該書總結歸納了包括作者在內的人生體驗和感悟,帶給讀者為之一亮的啟迪,打開其迷茫的心結,是開啟幸福快樂和成功之門的鑰匙。

基本資料

詞語意思

【詞語】:順道
【注音】:shùn dào
【釋義】:1、順應規律。2、順的道理。3、順從道義。4、順勢引導。5、順便順利。6、順路。
【書名】:《順道》
【作者】:順之、如鳳
【出版社】: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內容簡介

在信息海洋和知識群山中,找到自己的更適合是件難事,可是“順道”思想是海洋中的浪尖,是群山中的巔峰,是學習中的首選。
對人的管理就是對思想的管理,對思想的管理只能用疏導的方式,而哲學、實用哲學是最好的方法,它能使人從心底想通,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伸張正義、履行大善大愛就成了自覺的行動。據調查,“順道”思想產生以來,已經使很多危機家庭和好、使很多鬱悶的人心情快樂、使很多人在工作上心順氣順,立志過一個有意義的人生。
一個“順”字治天下
“順”是一切規律的本質,“順”是宇宙的靈魂,“順”就是神。人類與地球的倖存在宇宙中只是一瞬間,而“順”與宇宙同壽。
《北宋大學者張載曾豪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誰能至此,只有“順”字。這豪言在“順”字上得到了實現:“順”為天地之心,一切在“順”的支配下運行;“順”為生民立命,只有順應方能還民以安生;“順”為往聖之絕學,“順”是文化的最高;“順”為萬世開太平,只有天下“順”、民心“順”,才能確保天下蒼生萬世之太平。
“順”不是逆來順受,“順”不排除鬥爭,“順”是在高層次上順應規律、正義、進步,小的不“順”是為了大的“順”。
順天下的目標是,人們的言行像道路交通一樣,都按照理性順序前行,這樣世界就形成了健康運轉的局面。“順”之雖好,可不能一呼而就,在廣泛倡導、使人們明其理的基礎上,還需要實施“民格工程”,如果全國,乃至世界各國都實施“民格工程”,那就是大“順”全面的“順”徹底的“順”,到那時必天下幸甚,人類幸甚,天下一家人便可指日實現。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人生

Ⅰ、背著殼生活
Ⅱ、不懼大事,慎為小事
Ⅲ、財富就在眼前
Ⅳ、愁眉苦臉時運差,喜笑顏開好運來
Ⅴ、穿要近,吃要遠
Ⅴ、從現在做起,永遠不晚
Ⅵ、大的壓力可掩蓋小的壓力
Ⅶ、感恩
Ⅷ、好人沒長壽?
Ⅸ、減擔子與加擔子
Ⅹ、囹圄人生
Ⅹ、論得失
Ⅺ、名利情
Ⅻ、目標效應
ⅩⅢ、人的等次
ⅩⅣ、人活在在乎之中
ⅩⅤ、人類應當這樣生活
ⅩⅥ、人人都離不開哲學
ⅩⅦ、人人都是過路客
ⅩⅧ、人人是聖賢,只要肯進取
ⅩⅨ、人生產品
ⅩⅩ、人生的歸宿
ⅩⅪ、人生的價值與使用價值
ⅩⅫ、人生髮展拋物線
ⅩⅩⅢ、人生看最後,人死觀全貌
ⅩⅩⅣ、人生苦樂相隨、喜憂參半
ⅩⅩⅤ、人生缺哪一課就要求補哪一課
ⅩⅩⅥ、人生是條船。
ⅩⅩⅦ、人生之三
ⅩⅩⅧ、生活圈
ⅩⅩⅨ、時間過得快等於長壽
ⅩⅩⅩ、體形和容貌是修養的外在表現
ⅩⅩⅪ、先苦後甜益處多,先甜後苦沒法過
ⅩⅩⅫ、享受生活
ⅩⅩⅩⅢ、幸福是怎么來的
ⅩⅩⅩⅣ、性格決定命運
ⅩⅩⅩⅤ、學問的分類
ⅩⅩⅩⅥ、要收穫結果,更要收穫過程。
ⅩⅩⅩⅦ、要學會肯定自己
ⅩⅩⅩⅧ、有路向前看,無路向後轉
ⅩⅩⅩⅨ、智者長壽

第二章 人性

Ⅰ、別
Ⅲ、毒藥與營養
Ⅳ、好事難做,壞事易為
Ⅴ、忌錯
Ⅵ、女人和男人
Ⅶ、人的天性
Ⅷ、人都喜新厭舊
Ⅸ、人是渺小的又是偉大的
Ⅹ、人是一個基因
Ⅺ、人需要正確的評價
Ⅻ、人有兩面
ⅩⅢ、世上都是生意人
ⅩⅤ、心是單人間
ⅩⅥ、野蠻人與文明人
ⅩⅦ、娛樂是為男人做的,生活是為女人過的
ⅩⅧ、自尊是人的天性

第三章 處世

Ⅰ、表現的正負效應
Ⅱ、不完美是絕對的
Ⅲ、當面讚美者需防,背後讚賞者可交
Ⅳ、防範是第一要務
Ⅴ、溝通是密切人際關係的法寶
Ⅵ、好心情是怎么來的
Ⅶ、吉樂線
Ⅷ、競爭的最高境界
Ⅸ、快樂大生產
Ⅹ、利益面前三原則
Ⅺ、利益圈
Ⅻ、漫談朋友
ⅩⅢ、平等生和諧,差異出矛盾
ⅩⅣ、剖析批評
ⅩⅤ、千萬不要糟蹋自己
ⅩⅥ、善於放棄,收穫更多
ⅩⅦ、世事需要捧捧著來
ⅩⅧ、四個三分之一
ⅩⅨ、“誤”求速補 
ⅩⅩ、現在最好
ⅩⅪ、顯者白,藏者秘
ⅩⅫ、心理滿足
ⅩⅩⅢ、心想事成
ⅩⅩⅣ、心重是最大的負擔
ⅩⅩⅤ、新事物必有新問題
ⅩⅩⅥ、行為原則
ⅩⅩⅧ、言器
ⅩⅩⅨ、要永遠掌握主動權
ⅩⅩⅩ、占領
ⅩⅩⅪ、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第四章 事業

Ⅰ、成功在細節
Ⅱ、挫折是成功的鄰居
Ⅲ、功夫就是工夫的積累
Ⅴ、控制有限,實踐無邊
Ⅵ、平台
Ⅶ、期望能獲千里果,淡然不得眼前瓜
Ⅷ、強加給的目標比自定的目標更有動力性
Ⅸ、事業是求出來的
Ⅹ、事業與善聯在一起
Ⅺ、守住河東守住河西
Ⅻ、天時地利人和心平
ⅩⅢ、為行為主體正名,為行為立式
ⅩⅣ、有勝算才有勝利
Ⅳ、怎樣才能成功
ⅩⅤ、只有留心、細心、潛心,才會致富
ⅩⅥ、做事先做人

第五章 家庭

Ⅰ、夫妻緣
Ⅱ、互愛教育
Ⅲ、家
Ⅳ、家長,你做到了嗎?
Ⅴ、教子若治水
Ⅵ、解剖婚姻
Ⅶ、漫談愛情
Ⅷ、親兄弟明算賬
Ⅸ、情感的東西越軟越有力量
Ⅹ、如何孝順父母
Ⅺ、勢力增加性感
Ⅻ、我的素質教育觀
ⅩⅢ、異性貴在觀聞

第六章 啟迪

Ⅰ、搭配是永恆的法則
Ⅱ、對應面相互依存,相互轉化
Ⅲ、風險源於弱小,困難源於龐雜
Ⅳ、過程與結果相互照應
Ⅴ、好事不能變成壞事,壞事也不能變成好事
Ⅵ、結果前移
Ⅷ、能量守恆 
Ⅷ、取自自然,回報自然
Ⅸ、全世界與一點
Ⅹ、詮釋夢境
Ⅺ、缺的都是好的
Ⅻ、缺則失衡,多亦失衡
ⅩⅢ、三種教育
ⅩⅣ、社會層次
ⅩⅤ、神奇的思維
ⅩⅥ、事物概論
ⅩⅦ、事物貴在對抗
ⅩⅧ、塔型分析法
ⅩⅨ、蓄而發,力也
ⅩⅪ、宇宙探密 
ⅩⅫ、遠看山無路,近看有細徑
ⅩⅩⅢ、越近越具體,越遠越整體
ⅩⅩⅣ、真正的神
ⅩⅩⅤ、自體與他體

第七章 一個“順”字治天下

一、“順應”是天道
二、“順”的原理
三、“順應”原理的套用
四、“順應”的簡言
五、“順應”問題解答
六、“順應”的一些例子

第八章 平衡論

一、平衡原理
二、平衡的存在
三、平衡的種類
四、平衡的套用

第九章 結構決定一切

一、結構的定義及分類
二、結構的屬性及變化形式。
三、結構決定一切。
四、改變結構,創新發展
五、事例剖析
六、結構的利用

第十章 王氏定律——效應不滅

一、效應不滅的推理
二、效應不滅的特性
三、效應源
四、對將來的預測
五、萬有感應定律
六、精神是物質的
七、效應必然論
八、道德教育的跟進

《順道》雋語

一、概論

“順”字是天下第一字、是最重要的一個字、是文字中的最美、是文化中的最高。
“順”是天道,“順”是科學,“順”是萬事萬物存在和發展的規律。
“順”是一切規律的概括,所有規律的本質就是“順應”。“順”是檢驗真理的標準。“順”是指導人們言行的最高準則。“順”不排除進步的對抗,小逆是為了大順。
物質一直分解下去,最後的結構都是一樣的,再分就變成了非物質,宇宙就是物質與非物質相互轉換的無限廣域;精神一直向上發展,最後的結果也是一樣,那就是“順”。從“順”的理念上講,世界上的事物只有順與不順兩種。宇宙中各種物質形態混雜、順與不順混雜的部分就是人類的世界。
世界上沒有比萬事順順利利再好的事情了,一切理論都是為了指導人們順順利利,一切行為的期望都是順順利利。
對著幹沒有好人,順著來都是摯友。
不順則不幸,害人亦害己。
百德善為先,百善孝為先,百孝順為先,百順我為先。
“善”不是人的終極品質,“順”才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層次的修養。這不是對人類幾千年的最高行為理念的顛覆,而是升華。
山花爛漫無愁意,順其自然風光好。
重視與不重視,其結果截然不同。沒有落實到思想深處的重視等於不重視。重視了就順利了。
宇宙中的一切都在效應推動下發展,效應決定宇宙中的一切都是必然的。社會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社會關係的產物,社會中的一切問題都是圍繞人的問題、圍繞把人怎么樣的問題,人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圍繞怎樣活著的問題。
蓄勢不發有震威,發而轉威成等閒。
結構決定一切。結構決定事物的本質、規律。認識事物就是認識事物的結構。創新就是對存在的結構進行有益的改變。
最複雜最嚴重的問題,往往是最基礎最基本的結構性問題,而解決問題的措施仍在於此。
心理的問題是平衡的問題,平衡的問題是得失的問題,幸福的問題是心態的問題,健康的問題是修養的問題,成功的問題是效應的問題,人際的問題是尊嚴的問題,家庭的問題是女人的問題,單位的問題是領導的問題,教育的問題是教員的問題,發展的問題是接力的問題,和平的問題是私心的問題,一切問題都是結構的問題。
社會的問題是政府的問題,政府的問題是官吏的問題,官吏的問題是上層的問題,上層的問題是吏制的問題,吏制的問題是體制結構的問題。
結構調整隻有在上一級層面的作用下才能得以實現。這上一層面可以是精神的、組織的、行政的等等。
富不是幸福之本,貧不為愁悶之源;精神有寄託是幸福,生活有追求為支柱。
認識永遠沒有現實正確,客觀的總比認識的完整,發生的總比了解的多。再正確的真理也只是更接近現實。任何真理都有發展的空間,任何事物都有改進的可能。
功利皆短命,精神永長存。
從平衡的角度講,宇宙間的事物只有兩類:一類是平衡的,一類是不平衡的。平衡的遲早會變成不平衡的,不平衡的會發展為平衡的。任何事物的發展過程實質上就是平衡的不斷交替過程,其動因在於不平衡因素的相互作用。
接頭是機會和挑戰並存的焦點。
存在的都是必然的,但不一定是合理的。“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這句話里的“合理”二字,是指符合事物發展的某種規律性,而不是指道義上的合理。
社會中,當正確的廣泛地被錯誤取代時,正確的就成了不正常,而只有正確的重新回到自己的位置,生活才會恢復正常。社會的進步應以真實性的不斷提高為標誌。
幽默生於錯位。
當娛樂成為一種職業的時候,它就由快樂變成了責任。
當藝術變成獲取功利的工具的時候,它就由高雅走進了低俗。
當學術追逐利益的時候,它就變成了奇談怪論。
當權力夾雜私心的時候,它就失去了公正。
當制度不為大多數人謀利益的時候,它的下場只有消亡。
任何事物脫離正常軌道的時候,它只能以傾覆告終。
功利與低俗是鄰居,如果你接近功利,你就與低俗搭上了邊。
不具有引領社會走向高尚作用的文化就是低俗的文化。
藝術的東西是靈魂的東西。
表演、演講,不是把形成的文字背誦給人聽,而是把它變成具有實際生活活性的意境,展現出一幅貼切的圖像;同樣,繪畫、書法,不是複製摹本,而是加上自己思想活性的創造,藝術就是這種活性的體現,真切的東西才是藝術的靈魂、才是打動人的魔棒。藝術就是具有客觀事物和內心思想的活性的形象。
打仗的最高水平是不戰而屈人之兵,教育人的最高水平是不批評而使人改正錯誤。
世界上一切生物和非生物的命運都是自身效應和外界效應的綜合結果。
事物的發展軌跡就象人走路一樣,一左一右交替進行。事情的兩面要換著過,不能實換的也要實想,這是人生知足、快樂、幸福的唯一辦法。

二、人生

幸福是最寶貴的財富。
幸福由心而生。
健康是最大的創業,幸福是最大的成功。
幸福就在我們身邊,要多少有多少,實際能取到多少全在我們自己。
生活隨探索前行,幸福在心情之中。
好心情是健康、是快樂、是財富、是幸福。
煩惱長,壽命短;煩惱短,壽命長。
身體貴在自身調節,良好調節的基礎是有好心情。好心情是最好的醫生。
病從口入”,疾從心生。壞心情是自己的敵人。
生死能看透,萬事能想通。紅塵一看破,心情就快樂。
莫心重,心重會吞噬快樂、健康和幸福。其實,99%的擔心是不會發生的,所以要放寬心;99%的願望是不會實現的,所以期望值不要太高;99%的煩惱是自己找的,所以不要庸人自擾
永遠不要後悔,要把“後悔”兩個字從心理字典里永遠刪除,因為那事情的結果是物質發展到這一步的必然,怎么迴避都迴避不掉,而從中吸取教訓和經驗是我們唯一應當幹的事情。
羨慕是把自己美好的東西降格、在平靜中添亂。
快樂在自我,煩惱負擔生。順應了自我,自然就是快樂,自我與快樂相伴而行;只要有了負擔就有了煩惱,負擔與煩惱如影隨形。
人生苦樂如明月,三十天中有一圓。
長壽之樹立於心,煩惱焦躁蝕根本,如能平靜不受擾,活到百歲也算少。
人是一個通透晶體,骨頭再硬也有孔隙,寒熱水氣能進能出。
穿要近,吃要遠。
人生的歸宿,從你踏上什麼樣的生活道路之時就確定了。
人生看最後,人死觀全貌。人只要活著,努力永遠不晚;人只要活著,管好自己到永遠。人生最重要的是要活出意義來。
人生缺哪課就一定會要求補上去。
三好人生:人生平平安安就好,平平安安加點快樂就更好了,平平安安加點快樂再加點成績就是最好的人生。
人生是積澱的一生,他把外界的吸納進來,連同自身產生的一併積澱起來,不斷地積澱,直到生命的最後,那就是他積澱的結果。人生,兩頭被人捉弄,中間捉弄別人。有生之年由著自己,結束之後交給別人,有的被人唾棄,有的被人供奉,不一而同。
工作要快,生活要慢。
女人為美願受苦,男人不富誓不休。
世事如流水,轉眼成過去。
大徹大悟看人生,超脫瀟灑是真經。
人生本平淡,奢求心生煩。
追戀過去徒勞,把握現在不晚。
路靠自己走,道理靠自己認識,人生靠自己體驗。
逆境使人成熟,困苦使人堅強。
理想的人生應當是:對人無愧,對己不虧。
人生的三個境界依次是:功利境界、淡薄境界、超然境界。
該吃苦時不吃苦,不該吃苦時一定會吃苦。寧肯早吃苦,不要晚吃苦,苦盡才能甜來。
人生悲壯度滄桑,誰人都有催淚情。
生命是最為寶貴的,因為它是奇蹟而又能創造奇蹟,所以浪費生命是最大的浪費。
事物都有兩面性,完整的人生也是雙向的,就像有生必有死一樣,付出總有收穫,索取總要付出。
聰明人不抵智慧人,智慧人不抵忠誠人,忠誠人不抵仁愛人,仁愛人不抵順道人。
要正視人生的階段性,要尋覓人生的多條路。
山怕火,海怕浪,人怕一生不順當。
年齡似一把鎖,最終會鎖定人生的一切,但是在年齡的進程中,這鎖不是在持續鎖緊,而是按照自己的心態時緊時松,心態落在哪個年齡段上,它就鎖在哪裡。生活盲目,前途未卜,酷似賭博。
每個階段和形式都經過的人生是完整的人生。酸甜苦辣都嘗過的完整人生是完美的人生。儘自己的能量為社會做出貢獻的人生是美好的人生。
生活就是體驗,生命歸於記憶。
致學考友,一生順溜。
人生路上,眼前似條河,過後是道溝;眼前似大海,過後是池塘;眼前似只貓,過後是條狼;眼前似條蛇,過後是條龍。
無奈人生,人生無奈。
人生於環境死於絕境。事業、成就的大小與環境的大小、質量呈正比關係。人的生存環境分為客觀物質環境、人與人之間關係環境和內心環境。每個人的生存環境都不一樣,即便是工作在一個單位,甚至是生活在同一個家庭,環境也不一樣。
人生資本全,交換忙一生。
得與失的交換是人一生的全部內容。
享受生活不白活,分分秒秒莫錯過;用愛接納天地造化,用樂笑對人生過程。

三、人性

身體的能量是有限的,精神的能量是無限的,精神通過身體起作用。
智力永遠強於體力,所以要多動腦筋少跑腿。
修神重於修身。
精神爽,則身無恙。
景由心生,心花最美。
精神是真正的神、是唯一的神,是人類唯一的依靠。
久思必生變,想法也報應。
你既然是人,就得有人性。你是個好人,就得有良心,良心就是公正的心。
熟思他物有益,憂慮自己傷身。
善言者少語。
過密生疏。
信息作用於人而首先產生情緒,情緒調節心理、生理及外界。情緒生來是主宰,所轄自身與外界。
情緒生偏激,心平理不倚。
情緒主導行動。
人爭利益術為先,夫子尚在仍悲哀。
“文如其人”,作品基於人格。
設定之畏,一旦被知不可畏,則人無畏;本有之畏,一旦被知可畏,則人恆畏,人心可畏也。
小草得勢也猖狂。
魚在水中活,人在群中生。
不幸的人,在習慣懊悔過去中煎熬,在為將來的憂慮中掙扎,而相比,恰巧現在是最現實最重要的,他卻放棄了現在的快樂和機會,使自己更加不幸。
哲學家是乘坐智慧之車,從苦難中走來的。
對於一個笨人是不可能改變自己的,因而他的生活也不會變好。美好生活是為智者準備的,是靠智慧去獲得的,而這智慧就是不斷使自己去適應新的生活。
愚笨人身累,聰明人心煩。
人是由腦結構決定的,結構難改,秉性難移。
人是社會動物,必須在人群中才能獲得健康幸福的生活。
人是社會關係網上的一個節點,他的安全不是自己能做主的。
童話、習性、憧憬把人從歷史、現在和未來連在了一起,改變不易,也往往改變不利。
心中有烏雲,臉上無彩虹。
能力靠挑戰自我得以擴大。
人是環境的奴隸,因為人是魚,環境是水;人是環境中不斷有新需求的主人,只有不斷營造適宜的新環境才有生路。
人是非常脆弱的,能力是很有限的,特別是當受困的時候,所以需要自身的有效防範和外界的及時救助。
身心在放鬆中康健。
人是不容易改變的,應對的方法只有順應和拋棄兩種選擇。要改變別人的人首先自己就需要改變。
在名利角逐場上沒有公正、公平可言。
在重大誘惑面前,以往的感化、人情都會變得黯然失色
精神境界是腦結構決定的,而不是知識撐起的。
一個人的腦結構決定人的一生。腦結構在後天也會產生一些改變,但如果一個人不在主觀上努力,外界進行多少教育都不可能對其結構產生絲毫的影響。
名人與誹謗相伴。
預言,在沒實現之前是他人的笑話,在實現之後是外人的後悔。
真理,在沒被驗證之前是眾矢之的,在被驗證之後是理所當然。
事業,在創立之初是受壓抑的對象,在成功之後是爭相攀附的大樹。
神為身之帥,身為神之器,有什麼樣的精神就會打出什麼樣的天地。

四、事業

一個人要做好家庭的事情,就要站在家長的角度考慮問題;要做好單位的事情,就要站在單位負責人的角度考慮問題;要做好國家的事情,就要站在國家主席的角度考慮問題;要做好世界的事情,就要站在全人類的角度考慮問題。
人無高目標,必有加倍苦。一個人成功的大小,永遠超過不了他的目標。
一個人一輩子有機會能做的事情不多,所以,每件事情都是最重要的。
期望勿虛高,努力勿枉停;抓住最高目標,不到最後,不言放棄。只要朝著目標努力,總會有收穫的。
大丈夫何懼驚天動地,賢明人慎為細節小事。
一件事情就是一件產品,要力求出精品;事無大小,都有始終,要善始善終。
成功在細節,偉大出平凡。
成功是從血肉模糊中走來,是從無限的蹂躪中走來的難產兒。
懶惰造成貧困,勤奮成就富有。
期望能獲千里果,淡然不得眼前瓜。
期望是成功的前提,行動是成功的階梯。
一事未結想下步,事事預計萬事通。
無目的地無所謂到達,無目標何言成功。
事業是內心的外在展現,所以幹事先修心。
進步就是克服障礙,退步就是重新樹起障礙。人生成敗緣自己。在這個世界上,除了你自己,沒有人能幫助你。(No one can help you but yourself!)
沒有發酵難蒸饃,沒有挫折難成材。
自己感到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
事物正反交替,搭配創造奇蹟。
靈感是思維的果實,它只光顧熟悉而且能熟練操作該行當的人。
偉大的藝術作品總是出自於巨大的痛苦。
單純對物質的追求是低級動物的追求,對精神的追求才是高級的高尚的追求。
凡是感動人的事物,都是因為有著一種精神;凡是傳承久遠的事物,都是精神的力量。只有精神的東西才能久遠,物質的東西必須與精神結合在一起才有意義、才能得到傳承。
凡是能長久傳承的東西都是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高尚的精神感召,文化產品尤其應突出精神的魅力。
人死萬事休,只有精神不朽。
美生美,醜生醜,藝術作品源心有。
一件事情的結果,一個人的人生結局、成敗得失,是由自身效應和外界效應的綜合結果而定,人自身不能完全把握、控制和選擇,所以,地位、財產、名聲等不是評判一個人的標準,對人評判的唯一正確的標準就是看他是如何做的,也就是如何做人。所以,看事看結果,看人看過程。
成功是效應積累的必然。
更好的發展條件總是具備,只是需要改變組合結構。
順其自然,積極進取,不可奢求。
學習如同打仗,應著眼全局,首先選準最適合的目標,突破基本點,然後步步為營,建立紮實的根據地,依此不斷擴大,星火燎原。
有意義的事就是對人民、對社會有益的事,就是與精神結合起來的事,也便是永存的事。
人格無敵。偉大的人格更易成就偉大的事業。
乾任何事情都有收穫,這收穫不但是原先所期望的,而且往往是沒有想到的更大的收穫,就看你能不能認識它、收穫它。
珍品產生需要物質成本,偉人誕生需要社會代價。
少一些隨意,多一些理性,選擇正確的做就是選擇了成功。
不任情緒擺布,不疏忽大意,始終選擇正確的做,就抓住了成功和幸福。
社會目標彰顯出來令人憧憬,個人目標張揚出去招致貶斥。
要做好一件事情需要有三個條件:一是決策正確,二是措施得力,三是對參與者都有益處。
以人為本,以事為副。如何做事的問題是如何對待人的問題。
充分肯定一個人,對於其自身的心情愉悅和調動積極性都是極為重要的。
好事開了頭,有益你我他;壞事開了頭,自己先倒下。
事情自做主,別人是協助,否則兩後悔。
順道應理,適時而為,適可而止。知何時為不難,知何時止不易。人生成敗在於知止、能止,在於何時進什麼,何時退什麼。
心志存高遠,腳下無困難。
先見之明是發展的目標和動力,同時又是潛在的損失和危險。
再明智的計畫加最艱辛的努力,也需要客觀效應的捧場。
無限競爭的最終結局就是毀滅。
勤勉則事成,心寬則路廣。
勤業不傷心,煩惱催人老。
把身邊的事做好,樣樣都是財富。
事業是為了人民,所以,只要為了人民,事業就能幹大。

五、家庭

男子漢心胸寬,能忍能讓;賢淑女涵養深,不尖不刻。
女人的嘮叨僅次於不忠。
女人的智慧水平、修養程度決定一個家庭的生活質量、和諧程度。
夫妻間漠不關心就意味著背叛。
你沒當上總統,你就沒有資格對妻子不好;你沒有四大美女漂亮,你就沒有資格對丈夫不好。
愛到深處是寬容。
教子若治水。
對長輩順就是孝,對愛人順就是愛,對孩子順就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立、敬、順、養、諫是孝順父母的五大方面。
對於年輕人,不要不理解長者、不要急於否定別人,因為你還沒到那個年齡,要到最後才有發言權。不經驗則不知。
子女生來是債主,父母最是無奈人。
善、和、寬、忍、讓、涼、敬、關、贊是保持良好婚姻的九字秘訣。
婚姻是把具有兩套生活經歷、兩套思想的兩個個體,強迫性地隨時合併成一套,形成一致意見,尤其是對思維方式截然不同的兩性男女而言,這就更難了,而且是對之後一生的要求。這種生活結構搞不好不是幸福而是煎熬,因此,婚姻是人生最大的困頓。
夫妻關係緊張產生的原因往往是:兩個人是利益共同體,希望對方好,你好對我也好,因而在生活中為對方付出最多,在感情和行為上要求對方過高,但是由於關係密切,卻在處事方法上過於簡單、粗暴,傷及對方的自尊心,對方接受不了,進而產生矛盾。簡單地說,問題就出在不注意處事方法上。解決問題的辦法是:期望勿高,方法適當。何為適當,就是對方能夠接受。
夫妻之間,一方委屈一時,順著對方,能換來較長時間的和諧、愉快,如果不肯一時順著,則會造成較長時間的不和諧、不愉快,細細想來,還是順著划算。
幸福非金玉所生,愛情靠順從栽培。
愛情的表現形式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在動態中把握。
人人都懶,因為人都有惰性;人人都會勤快,只要主觀上有了勤快的衝動。這種衝動來自於大目標的吸引和感情的融化。丈夫為什麼在談戀愛的時候把丈母娘家的活全包了,而結婚後變懶了,就是這個原因。男人變懶在某種意義上說是女人造成的,而讓他變勤快是女人的本事。
情感越軟越有力量。
過愛生恨。
愛需要付出,被愛需要資本。
把小孩管成懂事是個損失。
距離產生美,靠近有瑕疵。
天下本一家,不分你我他。
夫妻間的大忌之一是,常以同性為榜樣教育愛人,因為愛人對其同性的介入特別敏感。
夫妻打仗沒有勝者,因為勝本身就是敗;夫妻爭辯沒有理者,因為這理應當從頭講起。
女人管好嘴,男人管好心,家庭管好金。
洞房約法三章:一、各自管好自己、展示最好的自己。二、總是說對方愛聽的話、乾對方高興的事。三、批評、溝通化解矛盾用間接的書面文字形式。
沒有包容就沒有婚姻。包容多少,愛就多深。
話不說不明,事不講不清。分工的事情,分頭的作為,只有讓同仁知曉其艱辛,才能取得理解和支持,才能有凝聚力、平衡力,夫妻之間更是如此。
夫妻關係如同山與水,山有多高,水有多深;山靠水滋潤,水以山為靠;山離不開水,水離不開山。夫妻都是一把手,各有側重理掛帥。
男怕入錯行,事業為要;女怕嫁錯郎,男人是靠。
家教是基礎教育,是教育的基礎,而母教是基礎之基礎。
愛一個人、愛護一個人,只有放在心裡才能做到。
不要以自己對對方的愛來剝奪對方愛你的權利。
唯夫妻關係難處也,松則越軌,緊則怨。應適時而為,適可而止,鬆緊適度,和諧為主。
向老公致敬、向夫人學習,取愛人之長,補自己之短,婚姻定美滿。

六、處世

認識分早晚,行動永不遲。
一切事物都是機會,任何時候都是機會,一切皆可為我所用,就看你怎么利用。
天佑自佑人,人助自助者。
創造新生活從現在做起,永遠不晚。
生命因認識而精彩,成功因行動而輝煌。
“名利情”是人生的全部內容。
人爭利益樹爭陽。社會為發展運營,個人為利益奔波。
心在期望中飛翔,願在在乎中安家。
效應不滅,當慎為。
生命在於運動,健康在於修養。人活在修養之中,有什麼樣的修養就有什麼樣的生活,而修養的全部內容就是認知和控制。
人上人要視人為人,人下人要視己為人。
對於意志薄弱、沒有遠大志向的人來說什麼都是毒藥;對於意志堅強、壯志凌雲的人來說什麼都是營養。
逢迎拍馬害人精,卑躬屈膝是奴才。
安全是至關重要,防範是第一要務。
生氣降低自己的涵養水平、損傷自己的身體。
大量者大福,慈悲者無禍。
要求別人完美的人,自己就不是完美的。
為人善、和、寬,自然無惱煩。
小事識人,大事辨友。
決裂的朋友近似於敵人。
交友不擇友等於入虎口。
對弈尋高手,交往結名流。
偉人需要批評,庸人需要奉承。
玩把戲等於玩自己,因為人的觀察能力永遠高於表現能力。
傷害、得罪一個人往往是在其處於弱勢之時,所以要善待弱者。
測試一個人的品德,只需看他如何對待相對弱勢的人。
物不呵護著來會毀,事不捧捧著來定糟。
對己要收收著,對人要捧捧著。
要想掌握主動權,就得留有餘地。
傷人半斤,害己八兩。
要沉著而不呆板,冷靜而不冷漠,果斷而不魯莽,熟思而不寡斷,自信而不自負,急而不慌,忙而不亂。
事前用心事後寬心,事前粗心事後痛心。
世界上的事情說好辦也好辦,說不好辦也不好辦,關鍵往往就在一點;這一點往往也難也不難,關鍵在於能夠找準。
世界上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只是沒有想出辦法,而這辦法往往是很簡單、就在眼前。
人們看到的都是事物的表面,而背後、深層次都有其原因。
我們的第一感知往往是不真實的。
遠看山無路,近看有細徑。
世界上的一種現象總是有多種解釋。
奇蹟在厄運中出現,偉大從艱難中產生。
松潔傲緣自冰雪寒,人英雄還看劫難時。
身在當下神未來,艱難困苦無阻礙。
世事若透明,麻煩影無蹤。
新事物必有新問題
處理問題的三步曲是:人情、事理和法規。講人情是處理問題的第一考慮和最高形式。
幹事,對事不對人;交友,對人不對事。
世事洞明皆金錢,人情練達即財富。
給人千金不算多,浪費一分是罪過。
不義之財是炸彈,終會爆炸傷其人。
從基本面上說,人際關係就是如何說話。說話重要的不是說什麼,而是別人聽到什麼、反饋什麼。說話是把信息告訴別人,聽話是從別人獲得信息,而後者往往是更重要的。
言者有理,不可輕薄。
美言也是生產力。
語言是指揮者,行動是履行者,言行一致是征服者。
誰控制了語言,誰就控制了世界。
嚴肅的事要笑著說,平常的事要幽默著說,笑話的事要謹慎著說;好話放開說,壞話不要說,巧言不多說厲言避免說。
一言出口鑄大錯潑水難收悔無窮。慎言等於勝利。
說話是雙刃劍,能惠及同時也會傷及別人;能益於同時也會害及自己。
說自己的周圍人不好,會貶低、侮辱自己。
一個人能把自己的話說順了,人生就順了。
巧工匠省力,善言者寡語。
一切社會關係以經濟關係為轉移。
在人際關係上,尊嚴是第一位重要的。只要談到人際關係,尊嚴就是第一位的。
人力資源是最大的資源,而挖掘這個資源的有力工具就是尊嚴。
面子往往比正確重要。
尊嚴是神聖不可侵犯的。
尊嚴如泰山,不可來侵犯。
魚在水中生,人在群中活。
人際關係,遠則疏、近則吸、靠則斥。
人心隔肚皮,好壞兩不知。
任何兩個人的思維方法和結果不可能完全一樣,因此,所採取的行動也不會完全一樣。
身處絕境,我們需要做的不是認命,而是在絕望的邊緣頑強地尋覓出那一線生機;在絕境中不要放棄,總有絕處逢生的機會在等待你去尋覓。
人需要鍛鍊身體,更需要鍛鍊精神。
體驗是最好的老師。
今日他人災,明日自身禍。
近善者幸,近惡者殃。
獨善其身仍不夠,報應株連沒法救。
宇宙間的情況是多變的,任何一個成功的經驗和自命得意的想法都可能招致損失。
人生在誤會中度過,有一點沒有被誤會的就感到欣慰,所以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知己就是不誤會自己、明白自己,人一生要找到一個對自己不產生誤會的人很難,因為知己也不可能不產生一點誤會。很少有人心緒不好、總是望著別人不好,可是人際關係微妙,哪來的那么多矛盾,從誤會而來。誤會就像人的衣服,時刻跟隨著自己,可萬不能因它而改變自己,也不必埋怨別人,我們應當做的就是儘量澄清和減少誤會。
做好事也要悠著點。
多給要求一分,勝似不求千元。
能於什麼、急於什麼、求於什麼,就要警惕傷於什麼。
只有順天地、順社會、順環境、順自我,才能快樂、幸福。一切都要建立在快樂的基礎上。
表揚的功效勝過批評的十倍。
痛苦撫平成幸福,幸福不惜變苦難。
欺小凌弱非好漢,扶危濟困是英雄。
謙遜贏得讚許,顯擺招致否定。
顯擺自己就是否定自己。
大怒不言語,酒後勿行事。
人習慣於在懊悔過去中煎熬,為將來的憂慮掙扎,卻放棄了對現在快樂的享受,而相比恰巧現在是最現實最重要的。
人,成也精神,敗也精神。精神被過去所鎖,被將來所牽,被現在所俘,而毀在對過去的懊悔,荒於對將來的期冀,成於對現在的執著。
人際間,矛盾的衝突往往源自於誤會,誤會源自於錯誤信息,錯誤信息源自於有效溝通的缺失。長時間在一起談話不等於溝通,那是了解,溝通是雙向對應性意見的提出和交流,是自己的觀點的袒露和對對方真實性看法和要求的表述,是雙方觀點的通達和明了,如此,溝通不需要很多話。溝通,以信的形式,這是一種明智的舉措。這樣可以放開說,坦誠地說,有助於全面了解思想觀點。
做事如打仗,先要試探、偵察,把情況弄清楚搞明白,方可按計畫行事,自以為是悔不及。
人生中的一切經歷都是老天賜給自己的實驗,應當從中挖掘出深刻的內含。
與人計較者小於等於對方,不計較者大於等於對方。有誰與螞蟻計較,因為相差太懸殊了,所以不屑一顧、不值得計較。
生日是一種提醒、是一種激勵。
別人是一面鏡子,它能反映出自己的行為效果和客觀評價。
對一個人的評判是社會的職能,不是自己的權威,所以要站在對面看自己,歷史地看自己。
玷污優秀等於辱沒自己。
對人格巨人的詆毀就是自殘。
具有偉大人格的人似利劍,碰者必傷。
最好的社會精神產品不是把“看透”的實質擺給人們,而是激勵人們努力、向善。
激勵比告訴人們真實往往更可貴。比如善意的謊言。
前進路上,方向錯誤比迷茫更糟糕、更可怕。對方向的迷茫是處在危險的邊緣,走向錯誤的方向是處在危險之中。對方向的絲毫不確定是需要立即解決的最大問題。
在向目標前進的途中,路線錯誤是最大的錯誤,速度越快離目標就越遠,而在人生路上,面臨著許多路線的抉擇。
且慢動手,急於否定別人就是否定自己,急於採取行動就會陷入被動。
所思所想,所言所行,站在對應面上效果往往更好。
珍貴的經歷我們都體味,體味了的才是自己的經歷。
行於表面就是對本質的褻瀆。問題本質的解決不追求表面的華麗。質好不嫌表面,表好還求實質。
冷眼觀宇宙,我是局外人。
做事常規莫輕違,小處節省大處費。
中國的酒文化是一種矛盾——敬意就是灌酒,愛護就是替酒,敬意等於不愛護。灌酒是假敬意,隨意是真愛護。
魚肉等於疾病,美酒好似毒藥。
“但做好事莫問前程”,冤冤相報,恩德相生。積仇必敗,仁者無敵。
世界很大,意想無邊;世界很小,僅限身邊。
全身各部位的均衡勞作和供給是身體全面健康的前提條件。
要利用一切人,不要依靠任何人。
我們不可能在一生中每時每刻、自始至終都感到幸福快樂,我們只不過是想要獲得儘可能多的幸福快樂。一切的煩惱都是由於客觀和/或主觀沒有順應自身的實質,主觀沒有順應客觀實際造成的。客觀上不可能完全或者始終滿足自己的心理要求,因而煩惱就產生了;客觀上已經對我們不薄了,可心裡不滿足,還要貪婪,因而煩惱就來了。客觀事物我們基本上是左右不了的,我們所能做的就是控制自己,就是靠自己來順通自己,而更多的快樂也正是產生在這裡。
忠告因在乎而提出,輕言因漠視而敷衍。
忠告者是榮辱與共、並肩擔當者。
情指行趨。
活在自我快樂,活在自私悲哀。自私不等於自我,自我不等於自私,太自我就是自私,太自私就是毀滅。
自私、貪婪是快樂的殺手。
在自我當中要基於實現自我。
心中有太陽,還怕冰雪嗎?
用微笑面對問題總是正確的。
問題是自己的,好事是大家的。
樹立一個偉岸,帶動一大片。
樹人多看偉大之處,毀人則需面面俱觀。
對己要超然,對人要尊重,對事要盡心。
人似一棵樹,經受的最艱難困苦的程度,就是樹根的深度,生活在這個底線之上,總會感到美好,永遠不會被打倒。
一切約束都是針對人的弱點制定的。
自惹禍,躲不過,各人釀酒各人喝。
莫因有你而給別人帶來損失,因為那損失越大,對你的抱怨就越深,如果你是以正義對非正義,那就另當別論了。
具體的事情不是問題的全部,還有一半是人際關係。
眼前事宜慎把握,懊悔遺憾要人命。
在不公平的環境中,只有採取低俗的手段才能取得自己覺得公平的結果,而這結果是以自己的人格作為代價,以人們的蔑視作為回報。
順應低俗,自己就是低俗;不順應低俗,自己就是高尚。
在不公平的環境中,賢人不得志,得志不賢人。
在爭名利的群體中,不爭者利寡、不爭者為聖。
人老了,還能幹什麼就要珍惜什麼。
在克服困難、解決問題時,要把自己當成巨人;在人際關係中,要把自己當成矮子。
不關愛生命不人道,不取悅生命不厚道,不做好生命不順道。
賢良背後當頌揚,恩人前後皆褒獎。
無端惹人不快,不是無能,就是品德不好。
交往中要巧用媒介、慎對二傳手, 因為問題往往就出在這裡。
不完美就是完美,因為只有在自己不完美的時候才能檢驗出周圍環境是否完美,俗話說,患難知真情。
任何事情、任何時候,先出頭的無一不承擔責任和風險。
任何事情都是在解決矛盾中前進。
只有在巨觀層面上才能解決的問題,在微觀層面上的尋覓是徒勞的。
要搞好民主,削弱當權者的權利是唯一的辦法。
在宇宙間,利用是首要的;世界上,和平是首要的;前進路上,確定正確的方向是首要的;與人接觸,維護對方的尊嚴是首要的;溝通思想,順應對方的思路是首要的;處事上,給人帶來收益是首要的……
人一生的最高目標是實現自我,最後目標是求得心安。

同名典籍

黃帝四經-順道

《順道》是中國古代治國著作《黃帝四經》第二部《十大經》篇里記載的一篇文章。
黃帝四經》包含四部經典:《經法》、《十大經》、《稱經》、《道原經》。
黃帝四經》是馬王堆漢墓出土帛書,初付於帛書老子乙本前,當時稱《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後經專家鑑定,認為此書是失傳已久的《黃帝四經》。《漢書.藝文志》曾經著錄此書,但漢以後就失傳了,學者根據書的內容、文字、篇章數目等研究,認為此書成書時期當晚於《老子》,早於《管子》、《孟子》、《莊子》。它體現了道家學說由老子一派變成黃老學派的轉變,對先秦各家各派都有直接或間接的影響。《黃帝四經》於經學研究有極重要的地位。

原文

黃帝力黑曰:大堇(庭)氏之有天下也,不辨陰陽,不數日月,不志四時,地成以財。其為之若何?力黑曰:大堇(庭)氏之有天下也,安徐正靜,柔節先定,良溫共(恭)儉,卑約主柔,常後而不先。體正信以仁,茲(慈)惠以愛人,端正勇,弗敢以先人。中請不?,執一毋求。形於女節,所生乃柔。□□□正德,好德不爭。立於不敢,行於不能。單視(示)不敢,明執不能。守弱而節而堅之,胥雄節之窮而因之。若此者其民勞不□,幾(飢)不飴,死不宛(怨)。不廣(曠)其眾,不為兵邾,不為亂首,不為宛(怨)謀(媒),不陰謀,不擅斷疑,不謀削人之野,不謀劫人之宇。慎案其眾,以隋(隨)天地之從。不擅作事,以寺(待)逆節所窮。見地奪力,天逆其時,因而飾(飭)之。事環(還)克之。若此者,單(戰)朕(勝)不報,取地不反,單(戰)朕(勝)於外,福生於內。用力甚少,名(聲)章明。順之至也。

譯文

黃帝問力黑說:大庭氏的取得天下,他並不需要去辨別陰陽晦明、不記數年月時日、也不認知四時節序,然而陰陽晦明、四時節序卻自然有規律地交替運轉,各種物質生活資料也自然生成長就。他究竟是怎樣管理天下的呢?力黑回答說:大庭氏的取得天下,是靠著安然舒適正定靜默,以雌柔來正定天下。同時委婉和順恭敬謙讓,謙卑簡易執持柔弱,退守雌節而不進逞雄強。實行公正的律度以取信天下,施以恩惠以愛護眾生,端正其行,不敢居先自傲。
心意靜守而不外馳,執持大道而不追逐物慾。取法雌節,處守柔弱。安舒靜定持正其德,美好之德不枉自爭競。要立足行事表現出怯懦和卑弱,善戰卻顯示出不敢作戰的樣子,強大卻執守卑弱。持守弱節必須堅決而有耐性,直等到逞強侍勇之敵窮困時再去乘機攻擊它。這樣的話,手下的臣民就會雖然勞疲但絕不會怠慢,雖然忍飢但不懈惰,雖出生入死而不會怨恨。
不應使百姓窮困,不做戰爭的發動者,不做禍亂的肇始人,不做引起怨恨的媒介,不搞陰謀顛覆,不妄自專斷和猶疑,不圖謀侵削他國的領土,不謀求掠奪別國的宮殿居舍。嚴謹地穩定自己的臣民,遵從天地運行的規律。不妄自行事,等待“逆節”自己走向窮途末路。
覬覦別國的土地,肆意掠奪民力,這是違背天道的,乘勢因時去伐正它,而敵人所行的惡事也會反過來促使其導致失敗。如果這樣的話,則戰爭會徹底取得勝利而不會再有反覆,攻奪了敵國土地也不會在得而復失。這樣就可以外得兵功,內得財富,以微小的代價,取得顯赫的功名。這便是順應天道的結果。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