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從者

百度百科

該如何形容這部情節複雜晦澀的電影呢?反覆出現的場景,周而復始的情節,或許僅僅看一遍根本無法理解。這部電影的故事發生在上世紀30年代後期和40年代初期的義大利,墨索里尼的權力正處於快速擴張期。有個勇敢的教授宣稱:墨索里尼遲早將成為法西斯,成為大獨裁者。雖然他的預言後來果然兌現,但是當時,秘密警察很快逮捕了這個教授,並給他安上了一項罪名:謀殺了他的一位大學老師,而這個老師是反法西斯組織的領導。這部電影的心理描寫和性暗示非常多,似乎深受弗洛伊德的影響。

基本信息

◆中文片名:同流者/隨波逐流的人
◆原 片 名:Il conformista
◆英文片名:The Conformist
◆導 演:Bernardo Bertolucci 貝納多貝托魯奇
◆編 劇:Bernardo Bertolucci 、Alberto Moravia
◆主 演:
Jean-Louis Trintignant 簡-路易斯特林提格南特
Christian Aligny 克里斯蒂安阿里格納
Pierangelo Civera 皮爾蘭格洛克里維亞
Pierre Clmenti 皮埃爾克里蒙地
Carlo Gaddi 卡羅加第
Alessandro Haber 亞歷山大哈勃
◆類 型:劇情
◆級 別:美國:R
◆國 別:法國/義大利/西德
◆出品年份:1970
◆IMDB評分: 8.0/10 (2,085 votes)
◆檔案格式:XviD + MP3
◆檔案大小:1CD 49 x 15MB
◆視頻尺寸:560x336
◆影片長度:01:51:19
◆對白語言:義大利語
◆字幕語言:英文/西班牙文

電影簡介

改編自義大利作家 Alberto Moravia 的同名小說 1930年代,法西斯獨裁者墨索里尼統治下的義大利 年輕的 Marcello Clerici 經雙目失明的友人 Italo 介紹,加入了法西斯秘密警察組織 他的童年被劃上一道不能磨滅的瘡疤,他長大後一心要追求平凡的生活,於是跟只懂玩樂和上床的中產少女 Giulia 結婚建立家庭 一對新人決定到巴黎渡蜜月,Marcello 卻遇上組織成員 Manganiello,原來組織委派他在渡蜜月時執行暗殺任務,刺殺他從前的老師,現在大力反對法西斯主義的 Quadri 教授 Marcello 在法國與 Quadri 教授見面,卻被他年輕貌美,思想開明的妻子 Anna 深深吸引,渴望與她遠走高飛 假如服從上級命令,順應社會潮流是追求平凡的最佳方法,Marcello 又會否為他深愛的人冒險?

影片結構

這部電影可說是大導演Bernardo Bertolucci的揚名立萬之作。雖然情節編排沒有選用傳統的“開始——經過——結尾”模式,但是,攝影師Vittorio Storaro充滿靈性的拍攝,使得這部片子成為電影史上的經典。極為講究的用光,罕見的拍攝角度,以及各種色彩濾鏡的使用,都使這部電影增色不少。雖然拍攝於35年以前,但是,今天的攝影師們仍舊可以從中學到許多,那就是:跳出陳舊的框框,創造自己的風格
這位來自帕爾馬的Bertolucci導演,後來拍攝了家喻戶曉的《末代皇帝》,自己也拿到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導演獎。他的其他作品還有《遮蔽天空》,《巴黎的最後探戈》等等。

影片段預告絮

鏡頭運用和剪接等方面亦見出色,前半段莊嚴的遠鏡和流暢的鏡頭移動,Marcello 家門前低角度拍攝的落葉,Quadri 書房中光暗和影子的巧妙運用,Anna 被追殺時的顛簸手提鏡等等,只是片中云云眾多片段中幾個較搶眼的例子,這自然要歸功於與貝托魯奇長期合作的名攝影師 Vittorio Storaro 此外,導演將 Marcello 當年和今日兩次走上車的片段交叉剪接在一起更是妙筆,把他先後兩次因 “服從” 而影響一生的大事並列,前一次令他的童年蒙上陰影,後一次則令其至愛命喪黃泉

影評

傑出的電影,無論在題材,形式,風格上往往都豐富充實,義大利導演貝托魯奇 (Bernardo Bertolucci) 這部早期作品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the Conformist” 主要講述一位受童年陰影困擾的男生 Marcello (Jean-Louis Trintignant 飾),如何在重要關頭選擇沉默和服從 (conform),因而影響他往後的一生 Marcello 矢志追求與常人無異,這種想法在電影中不斷重申,例如在 Marcello 多次與盲眼友人 Italo (Jos Quaglio 飾) 的對話中,他在教會向神父的告解中,都明確表示了他渴望追求平凡生活的 “志願” 在實現這志願的過程中,Marcello 加入了法西斯組織,把自己的恩師 Quadri 教授 (Enzo Tarascio 飾) 推向絕路,也間接害死了他深愛的女人 Anna (Dominique Sanda 飾)
由 Marcello 個人追求平凡的服從性 (conformity),導演更進一步指向群體的服從性: 如片中人物所言,大部分加入法西斯組織的人並非因為信奉法西斯主義,正如大部分教徒信教也不是出於虔誠之心,大家不過順從社會潮流,並希望從中獲利而已 事實上,Marcello 身邊的人都是一些不懂反抗的 “同流者” (conformist): 他的妻子 Giulia (Stefania Sandrelli 飾) 年少時啞忍老叔父的性侵犯,現在則一直埋首在愛情和性慾中逃避世情; 同屬法西斯組織的 Manganiello (Gastone Moschin 飾),在暗殺過程中也一直強調自己只是執行命令,履行責任; 他的好友 Italo 身為一位雙目失明的人,更是具象地反映出他堅信法西斯主義的盲目
Marcello 這種非理性的服從性在電影中被數次質疑,但他卻依然執迷不悔 首先,在 Italo 的盲人派對中,法西斯主義者 Italo 曾大膽揚言 “I’m Always Right”,但鏡頭卻隨即移到他的雙腳,指出他穿竟然錯了一雙鴛鴦色的鞋子 更明顯的質疑,出現在 Marcello 與 Quadri 教授在書房的對話一幕 Quadri 教授以柏拉圖著名的洞穴寓言,比喻當下信奉法西斯主義的 Marcello 和義大利人,就如穴居人般執迷地看著洞穴中虛妄的影子 他試圖給 Marcello 指點迷津 (打開窗戶讓光線照入書房),但 Marcello 卻始終不肯改變
電影中兩位形象鮮明的女生 Giulia 和 Anna,正好代表了 “服從” 與 “不服從” 的兩極,前者以愛情和性慾來逃避 (並沉默地接受) 社會現實,後者則無畏死亡與丈夫與同進退 Marcello 在二人之間舉旗不定猶豫不決,一方面反映出他徘徊在 “服從” 與 “自主” 之間的矛盾心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他只會幻想反抗,但在現實世界中懦弱怕事的性格 事實上,Marcello 在車上作的好夢正是這故事可能出現的 ”大團圓結局” (他跟 Anna 遠走高飛),但因為 Marcello 最終選擇沉默和服從,冷眼看見至愛被追殺亦見死不救,這美好的結局也只能存在於夢想之中
到底 Marcello 這種對服從的思想從何而來?最直接的解釋就是因為他年少時被 Lino (Pierre Clmenti 飾) 性侵犯時,發現自己隱藏的同性戀傾向 (他主動愛憮 Lino 的頭髮),及後一直將之壓抑,處處希望與常人看齊 在電影的尾聲,看見 Marcello 似乎已達成了他追求平凡的目標,結婚生子建立出美好家庭,但在這時候電影卻暴露了他一直堅信的東西原來全屬虛妄: 先是法西斯領袖墨索里尼倒台,及後發現 Lino 竟然未死,他胸中抑壓的憤怒和內疚頓時無理性地宣洩出來: 他高聲指斥 Lino 殺死 Quadri 教授,指斥他為法西斯主義者,這些其實就是他自己犯下的罪行 電影在此暗示,在某些非常的時勢,在某些非常的環境,即使順應潮流袖手旁觀,已經算是罪過
“the Conformist” 的故事精彩,導演講故事的手法同樣絕妙 觀眾首先注意到的一點,很自然是電影運用複雜的回憶方式敘事,但片段與片段之間卻沒有明確的交代,時空往往很自由地跳躍,這種編排方式製造了一定的懸疑性,也反映出 Marcello 在車廂中複雜紊亂的思想 電影的場景設計和用色同樣很有心思,堂皇壯觀的政府建築物把人物縮成不起眼的小點; Giulia 在家中穿的橫間長裙,與經過百葉簾透射的光線構成有趣的幾何圖案; 還有廣闊空曠,以白色為主色調的精神病院,瀰漫一片藍色的酒店門外,Lino 屋內純白無瑕的掛布等等,都製造出頗為超現實的鮮明視覺美感
“the Conformist” 是一部集合政治,戀愛,情慾,懸疑,人性,社會,歷史,宗教等多方面的電影,導演以精巧漂亮的手法,道出一個震撼動人的故事,反映出一個時代被扭曲的社會思想,也刻劃出人性的複雜和醜陋,難怪不少影評人說此片是貝托魯奇的巔峰之作

影片榮譽

本片曾獲第44屆學院獎原著改編獎提名,同時也獲獎了1971年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提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