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戴[漢語辭彙]

頂戴[漢語辭彙]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頂戴,漢語辭彙。 拼音:dǐng dài 釋義:1、敬禮;感恩。2、供奉;擁戴。3、謂雙手持物舉過頭頂。表示致敬。4、謂花朵著生在枝條的頂端。5、謂頭上承物。6、頭戴(帽子)。7、承受;繼承。8、猶頂替。謂以此代彼。8、清 代用以區別官員等級的帽飾。

拼音

dǐng dài

引證詳解

敬禮;感恩。

①晉 法顯 《佛國記》:“則詣精舍以華香供養。供養已,次第頂戴而去。”

②唐 柳宗元 《龍城錄·趙昱斬蛟》:“ 昱 ( 趙昱 )左手執蛟首,右手持刀,奮波而出,州人頂戴,事為神明。”

③《封神演義》第九三回:“幸毋過責,不勝頂戴!”

④《儒林外史》第七回:“ 范進 道:‘門生終身皆頂戴老師高厚栽培。’”

供奉;擁戴。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你們蹐跼在牢獄之中還嫌身太自由,你們頂戴著暴君還要貢獻羔羊、春酒。”

謂雙手持物舉過頭頂。表示致敬。

唐 元稹 《韋氏館與周隱客杜歸和泛舟》詩:“持君寶珠贈,頂戴頭上頭。”

謂花朵著生在枝條的頂端。

宋 陳亮 《卜運算元·九月十八日壽徐子才》詞:“頂戴御袍黃,疊秀金棱吐。仙種花容晚節香,人願爭先睹。” 姜書閣 箋註:“詞雲‘頂戴’者,言枝上著花也。”

謂頭上承物。

元 馬致遠 《黃粱夢》第二折:“他在那長朝殿前班部里擺,你教他把屎盆兒頂戴,兀的不屈沉殺了拜將築壇台!”

頭戴(帽子)。

郭沫若 《文學革命的回顧》二:“不久之間文學革命的榮冠差不多歸了 胡適 一人頂戴。”

承受;繼承。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假如那王孫公子倚傍著祖宗勢耀,頂戴著先人積攢下的錢財,不知稼穡,又無甚事業,只圖快樂,落得受用,卻不知樂極悲生,也終有馬死黃金盡的時節。”

猶頂替。謂以此代彼。

元 無名氏 《謝金吾》第一折:“這都是 王樞密 、 王樞密 的計策,故意教 謝金吾 、 謝金吾 來拆壞,強把著 宋真宗 、 宋真宗 來頂戴。”

清 代用以區別官員等級的帽飾。依頂珠品質、顏色的不同而區分官階大小。也稱“頂子”、“頂帶”。

①《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回:“ 桂花 帶了土老兒到京城裡去,居然同他捐了一個二品頂戴的道台。”

②太平天囯 楊秀清 蕭朝貴 《奉天討胡檄布四方諭》:“中國有中國之衣冠,今 滿洲 另置頂戴,胡衣猴冠,壞先代之服冕,是使中國之人,忘其根本也。”

③老舍 《神拳》第四幕:“我,頭品頂戴,三眼花翎,給你請安啦!”參閱《清史稿·輿服志二》。

1.

敬禮;感恩。

①晉 法顯 《佛國記》:“則詣精舍以華香供養。供養已,次第頂戴而去。”

②唐 柳宗元 《龍城錄·趙昱斬蛟》:“ 昱 ( 趙昱 )左手執蛟首,右手持刀,奮波而出,州人頂戴,事為神明。”

③《封神演義》第九三回:“幸毋過責,不勝頂戴!”

④《儒林外史》第七回:“ 范進 道:‘門生終身皆頂戴老師高厚栽培。’”

2.

供奉;擁戴。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你們蹐跼在牢獄之中還嫌身太自由,你們頂戴著暴君還要貢獻羔羊、春酒。”

3.

謂雙手持物舉過頭頂。表示致敬。

唐 元稹 《韋氏館與周隱客杜歸和泛舟》詩:“持君寶珠贈,頂戴頭上頭。”

4.

謂花朵著生在枝條的頂端。

宋 陳亮 《卜運算元·九月十八日壽徐子才》詞:“頂戴御袍黃,疊秀金棱吐。仙種花容晚節香,人願爭先睹。” 姜書閣 箋註:“詞雲‘頂戴’者,言枝上著花也。”

5.

謂頭上承物。

元 馬致遠 《黃粱夢》第二折:“他在那長朝殿前班部里擺,你教他把屎盆兒頂戴,兀的不屈沉殺了拜將築壇台!”

6.

頭戴(帽子)。

郭沫若 《文學革命的回顧》二:“不久之間文學革命的榮冠差不多歸了 胡適 一人頂戴。”

7.

承受;繼承。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假如那王孫公子倚傍著祖宗勢耀,頂戴著先人積攢下的錢財,不知稼穡,又無甚事業,只圖快樂,落得受用,卻不知樂極悲生,也終有馬死黃金盡的時節。”

8.

猶頂替。謂以此代彼。

元 無名氏 《謝金吾》第一折:“這都是 王樞密 、 王樞密 的計策,故意教 謝金吾 、 謝金吾 來拆壞,強把著 宋真宗 、 宋真宗 來頂戴。”

9.

清 代用以區別官員等級的帽飾。

①《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回:“ 桂花 帶了土老兒到京城裡去,居然同他捐了一個二品頂戴的道台。”

②太平天囯 楊秀清 蕭朝貴 《奉天討胡檄布四方諭》:“中國有中國之衣冠,今 滿洲 另置頂戴,胡衣猴冠,壞先代之服冕,是使中國之人,忘其根本也。”

③老舍 《神拳》第四幕:“我,頭品頂戴,三眼花翎,給你請安啦!”參閱《清史稿·輿服志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