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欣賞教程

音樂欣賞教程

本書是大學教材,同時也是一本欣賞音樂作品的普及讀物。全書包括如何欣賞音樂、外國音樂欣賞、中國音樂欣賞三大部分,共收入110首中外名作。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本書是大學教材,同時也是一本欣賞音樂作品的普及讀物。全書包括如何欣賞音樂、外國音樂欣賞、中國音樂欣賞三大部分,共收入110首中外名作。

編輯推薦

這本《教程》是一部較全面與通俗的音樂欣賞教程,它的內容覆蓋面廣、體裁全,包括了古今中外諸多名家名曲,這是作者多年教學與研究工作的成果。

《教程》在音樂作品的選取方面既注意了作品大小結合、聲樂作品與器樂作品的結合,又注意了合奏曲獨奏以及協奏曲的結合,從而在教學中,能夠達到勞結合的目的,有利於提高學生對音樂欣賞課的興趣。

本書中所涉及的每個作品的音樂主題,全用簡寫成譜例,這樣便於音樂專業的學生或其他專業愛好躒的學生在看懂的基礎上,更深刻地感受和理解音樂赫的內容及風格特色。

為了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國內的許多大學都開設了藝術概論、音樂欣賞等課程。相信這本《音樂欣賞教程》的問世,對豐富大學生的文化生活、提高他們的藝術修養、增強他們對音樂作品的鑑賞能力,都能起到積極的作用。

目錄

第一章 如何欣賞音樂

第二章 古典樂派

第一節 海頓、莫扎特及其作品

第二節 貝多芬及其作品

第三章 浪漫樂派

第一節 舒伯特、柏遼茲及其作品

第二節 孟德爾頌、蕭邦及其作品

第三節 李斯特、約翰·小施特勞斯及其作品

第四節 柴可夫斯基及其作品

第四章 民族樂派

第一節 斯美塔那、聖桑、比才及其作品

第二節 穆索爾斯基、德沃夏克及其作品

第三節 格里格、里姆斯基·科薩科夫、鮑羅丁及其作品

第五章 後浪漫樂派

第一節 華格納、勃拉姆斯、維尼亞夫斯基及其作品

第二節 馬勒、理查·施特勞斯、拉赫瑪尼諾夫、薩拉薩蒂及其作品

第三節 西貝柳斯、艾涅斯庫、普羅科菲耶夫、拉羅及其作品

第六章 印象樂派

第一節 德彪西、拉威爾及其作品

第二節 杜卡、萊斯庇基及其作品

第七章 現代派音樂

第一節 勛伯格、韋柏恩及其作品

第二節 巴托克、格羅菲、欣德米特及其作品

第三節 斯特拉文斯基、格什溫、布里頓、梅西安及其作品

第八章 中國現代音樂

第一節 聶耳等及其作品

第二節 冼星海等及其作品

第三節 賀綠汀等及其作品

第四節 瞿維、華彥均等及其作品

後記

書摘

第二章古典樂派

古典樂派是指巴羅克時期音樂之後、浪漫樂派音樂之前這一時期的音樂,大致時間為1750——1830年。在這期間專業作曲家寫出並流傳下來的音樂作品包括古典的交響樂、協奏曲、室內樂、歌劇等。代表作曲家有海頓、莫扎特和貝多芬等人。他們的音樂風格為調性鮮明、曲式完美、多聲部配置協和、對位技法高超,給人以典雅的感覺。貝多芬是集古典之大成、開浪漫之先河音樂里程碑的大師,他的一些鋼琴曲和交響作品還表現出浪漫派音樂的熱情特點。

第一節海頓、莫扎特及其作品

一、作曲家介紹

1.海頓

海頓是奧地利著名作曲家。出身貧苦,從小在艱苦的條件下學習音樂。1761年29歲他在埃斯特哈齊公爵家當樂長,這期間他寫出大量作品,成為當時首屈一指的音樂家。老公爵死後,海頓兩次旅行英國倫敦,寫出12部優秀的《倫敦交響樂》,名震歐洲。是海頓把交響樂曲固定為四個樂章,並在配器上形成一套完整交響樂隊編制。海頓的作品旋律豐富,有著純樸開朗的民間氣息,他一生中寫出大量作品,以弦樂四重奏和交響曲最為著名。他出生於1732年,逝世於1809年,享年77歲。

2.莫扎特

莫扎特是奧地利作曲家、鍵盤樂器演奏家、小提琴和中提琴演奏家。莫扎特l756年1月27日出生於奧地利一個叫薩爾斯堡的山城,其父是著名小提琴家,他自幼就表現出了超人的音樂天才,3歲彈琴,5歲作曲,姐姐也是一位鋼琴演奏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