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外交

音樂外交

”共同奏響一曲特殊的“友誼之歌”。 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瑪巴德的拉瓦爾湖畔,美國“阿里·羅蘭德爵士四重奏”樂隊和巴基斯坦搖滾樂隊“Fuzon ”共同奏響一曲特殊的“友誼之歌”。

音樂外交

紐約愛樂樂團與朝鮮藝術家合作演奏紐約愛樂樂團與朝鮮藝術家合作演奏
朝鮮國歌《愛國歌》與美國國歌《星條旗永不落》先後奏響時,當美國作曲家格什溫的名作《一個美國人在巴黎》與朝鮮民謠《阿里郎》的音符在東平壤大劇院里流淌時,音樂展示出它跨越民族、文化和信仰的強大力量,或許,只有37年前推動中美兩個巨人最終握手的“桌球外交”才可以與之相提並論。
這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建國60年來美國文化組織第一次到訪,也是韓戰後第一次有如此多的美國公民組團訪問。與此同時,朝鮮國家交響樂團正計畫今年夏天赴倫敦演出,而作為互訪,英國吉他演奏家埃里克·克萊普頓也已獲邀到朝鮮表演。英國《金融時報》認為,即便當前關於朝鮮核計畫的外交談判陷入停滯,朝鮮也正越來越有意搭建與外部世界溝通的文化橋樑。佳音一時頻傳,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似乎大有柳暗花明之相。
但我們可能忽略了其他一些事實:朝鮮黨政方面高層只有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副委員長楊亨燮與文化相康能洙等觀看了演出;幾乎同一時間,美國俄亥俄號核潛艇不顧朝方強烈抗議,抵達韓國釜山港參加韓美聯合軍事演習;美國白宮新聞發言人達娜·佩里諾在例行記者會上繼續譴責朝鮮並未遵守此前關於不再擴充軍備的承諾,並聲稱演出既沒有損害也沒有促進美國的外交努力,“這場演出只是演出,它不是外交活動”;剛參加完韓國新任總統李明博總統就職典禮的美國國務卿賴斯馬不停蹄地先後對韓、中、日三國展開旋風式訪問,卻始終無法借“音樂外交”之風直抵平壤……

巴基斯坦不買賬

2011年27日晚,美國駐巴基斯坦大使館搞了一場特殊的爵士音樂會,弦外之音與近期墜入低谷的美巴關係或許不無關聯。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瑪巴德的拉瓦爾湖畔,美國“阿里·羅蘭德爵士四重奏”樂隊和巴基斯坦搖滾樂隊“Fuzon”共同奏響一曲特殊的“友誼之歌”。
不爭吵,不指責,不談政治,只來音樂。 美國駐巴基斯坦大使館搞了一場特殊的爵士音樂會,弦外之音與近期墜入低谷的美巴關係或許不無關聯。
兩國樂隊合奏“友誼之歌”
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瑪巴德的拉瓦爾湖畔,美國“阿里·羅蘭德爵士四重奏”樂隊和巴基斯坦搖滾樂隊“Fuzon”共同奏響一曲特殊的“友誼之歌”。
從歌名到歌詞,含義雋永。“面對仇恨,把它漆上愛的色彩。讓我們忘記所有的憤怒,越過隔斷我們的距離。”一曲“沒有友誼就沒有生活”奏響全場。
美國爵士樂隊首先表演,演奏者用低音提琴、薩克斯和鼓演奏出一連串巴基斯坦數字,而這些數字在當地語言中代表“沒有你,我心空空”的意思。當聽眾解讀出這一含義,歡呼聲起。
喀拉蚩舉行反美示威
音樂會氣氛融融,與一周前美國駐巴基斯坦大使芒特劍指巴基斯坦軍情部門與極端武裝組織“勾連”時雙方劍拔弩張的氣勢大相逕庭。負責公共事務的美國官員戴維森告訴聽眾:“讓我們超越政治,超越政府間關係,增進民間溝通。”
談及友誼之歌,他說,它“將指引我們前進……因為我相信也知道,我們共同努力將比我們單獨行動強大得多”。
同一天,在巴基斯坦商業城市喀拉蚩,數千名示威者走上街頭,抗議美國將巴基斯坦與“哈卡尼網路”相聯繫,抗議美國“下令”巴基斯坦軍方清剿“哈卡尼網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