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子用人智慧

2.用人的底線 2.盡人之智 4.自斷者斷人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中央編譯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8月1日) 平裝: 346頁 開本: 16開 ISBN: 7801099591

商品描述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管人之學”的巨著;
這是一部“知人用人”的寶典;
這還是一番“妙會人生”的絕語。
“帝王師”韓非子出生於中國思想、學術氛圍最為活躍的戰國末期,他也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他主張改革,反對空談仁義,提倡法制。在社會秩序亟待整頓、君臣父子關係、複雜的社會狀況下,韓非子從用人管人的角度去思考整個局面。他認為:所謂用人,一個重要方面就暑善於聽取他人意見,儘管是與自己的想法不一致。他還認為用人的訣竅需要找到好機會,墨守成規的管理模式勢必會被淘汰,在當今資訊時代更是如此。瞬息萬變的今天,昨天還正確的道理,今天看來可能就已經落後了。所以能夠改變常人思維,抓住稍縱即逝的機遇無疑是新時代領導者必備的素質之一。
當你騰出一些時間放鬆一下,回顧到我們傳統文化之中,也許你會發現,在韓非的口中,所謂的“法、術、勢”已經活靈活現地將管理要素呈現在你的面前;在韓非的嬉笑怒罵中,種種的用人案例早就深人到尋常中國百姓的心中,信手拈來便是一個管人經典…… 如果你仍然覺得“南郭先生”有些趣味,仍然覺得“買櫝還珠”有一定道理,仍然覺得“扁鵲與桓公”值得回味,那么不妨翻開這本小書,隨我們重新解讀歷史上的韓非以及他的追隨者們關於用人的理論及套用,對於用人者來說,還有什麼比千百年的體驗更直接的好教材呢?

編輯推薦

這是一本“管人之學”的巨著;
這是一部“知人用人”的寶典;
這還是一番“妙會人生”的絕語。
“帝王師”韓非子出生於中國思想、學術氛圍最為活躍的戰國末期,在社會秩序亟待整頓、君臣父子關係、複雜的社會狀況下,韓非子從用人管人的角度去思考整個局面。他認為:所謂用人,一個重要方面就暑善於聽取他人意見,儘管是與自己的想法不一致。他還認為用人的訣竅需要找到好機會,墨守成規的管理模式勢必會被淘汰,在當今資訊時代更是如此。瞬息萬變的今天,昨天還正確的道理,今天看來可能就已經落後了。所以能夠改變常人思維,抓住稍縱即逝的機遇無疑是新時代領導者必備的素質之一。
當你騰出一些時間放鬆一下,回顧到我們傳統文化之中,也許你會發現,在韓非的口中,所謂的“法、術、勢”已經活靈活現地將管理要素呈現在你的面前;在韓非的嬉笑怒罵中,種種的用人案例早就深人到尋常中國百姓的心中,信手拈來便是一個管人經典…… 如果你仍然覺得“南郭先生”有些趣味,仍然覺得“買櫝還珠”有一定道理,仍然覺得“扁鵲與桓公”值得回味,那么不妨翻開這本小書,隨我們重新解讀歷史上的韓非以及他的追隨者們關於用人的理論及套用,對於用人者來說,還有什麼比千百年的體驗更直接的好教材呢?

作者簡介

黃偉,1966年生。1989年畢業於安徽省建築工程學院。就職於冶金工業部第十七建築工程集團公司。1999年獲南京大學商學院MBA碩士學位。酷愛古典文化的黃偉用了近十年的時間研究《韓非子》,將《韓非子》的用人精髓同自己十多年的領導經驗相結合。編著了這本《韓非子用人智慧》,旨在將自己的用人心得與大家共同分享。

目錄

第一篇 德者用之本
——注意修煉自身的才德
“德者得身也”
第一章 修德
1.真心能征服被用者
2.別忽視自己的魅力
3.做一名心理調節師
4.以德性保證團隊戰鬥力
5.德行天下
第二章 修才
1.彌補自己的缺憾
2.清醒地認識自己
3.聰明來自耳目
4.發掘不斷開拓的人
5.隨機應變也是才能
6.用人如駕馬
第三章 修途
1.敢於放棄
2.不斷警醒自己
3.注意任何一個細節
4.樹立自己的信譽品牌
5.不可迷失自己的內心
第二篇 正者法之始
——要找準自己的位置
“聖人執要,四方來效”
第一章 正名
1.手握嚴厲公正的王牌
2.別忘了自己該做的事情
3.制定自己的遊戲規則
4.尋求安定的氛圍
5.發展才是不斷追求的目標
6.給下屬合理的名分
第二章 正位
1.榮辱就在自己手中
2.用人的底線
3.最可怕的失敗是懼怕失敗
4.善打感情牌
5.找到合適的位子
6.用人須重實際
第三章 正權
1.打好用人根基
2.不要失去自己的權
3.權力的“公私”
4.不可貪小失大
5.排除人才障礙
6.不做“守權奴
第三篇 法者才之道
——要有嚴格、人性化的管理制度
“去私曲就公法”
第一章 立法
1.健全團隊的各種制度
2.無規矩不成方圓
3.制度是為所有人制定的
4.以制度約束下屬
5.遵守“潛規則”
第二章 用法
1.有了制度就要執行
2.用人如治軍
3.營造自己團隊的文化
4.把制度公之於眾
5.尊重每一個普通的員工
第三章 依法
1.按規矩辦事
2.法重於利
3.管人有據
4.公私分明
5.立賞設罰
6.獎勵謹防過濫
第四篇 才者諫之源
——要善於求取和使用人才
“人臣皆宜其能”
第一章 重才
1.成功之道在人才
2.一個巴掌拍不響
3.上下齊心方成霸業
4.人才貴在實用
5.任數不任人
6.有點“三顧”精神
第二章 識才
1.識人是門大學問
2.擇人任勢
3.識才乃為育才
4.不要花瓶
5.“以輿識人”應緩行
6.真心舉才
第三章 御才
1.治吏不治民
2.人才忠誠的資本
3.兼聽則明
4.抓住人才的命脈
5.限制位尊者
6.用人上的“捉迷藏”
第五篇 諫者謀之基
——聽取建議是門學問
“至言忤於耳”
第一章 開言
1.拒絕孤獨
2.盡人之智
3.聽言觀行
4.用好“明星”下屬
5.良藥苦口利於病
6.不拘一格
第二章 審言
1.事實勝雄辯
2.心中有底
3.賞罰依言
4.“笨”比“巧”好
5.信,方能信
6.人言可畏
第三章 慎言
1.懂得說話
2.想好了再說
3.言必信
4.找到正當理由
5.話不在多
6.密語之道
第六篇 斷者勝之要
——當決斷時須決斷
“奪予之要”
第一章 謀己
1.量力而行
2.留一些餘地
3.從身邊做起
4.小事不小
5.大器晚成
6.生於憂患
第二章 謀人
1.體恤“人情”
2.直識人心
3.一山不容二虎
4.早絕奸之萌
5.愛憎只自知
第三章 謀勢
1.創造利勢
2.重視團隊效應
3.與時攜進
4.走走彎路
5.找準用力點
6.無為無不為
第七篇 謀者斷之路
——學會調整思路,抓住機遇
“人主之道”
第一章 斷權
1.斷者為王
2.緊抓決斷力
3.“斷”出於“勢”
4.自斷者斷人
第二章 斷機
1.果斷方能制勝
2.要捨得“罈罈罐罐
3.把風險降到最低
4.趕巧的學問
5.老師無處不在
第三章 斷法
1.嚴字當頭
2.化腐朽為神奇
3.治標不如治本
4.據實而斷
5.多聽聽他人的聲音
第八篇 立者諸之先
——領導的存身之道
“靜虛無事”
第一章 正身
1.擺脫“安樂陷阱”
2.夾起尾巴好做官
3.做個講禮的管人者
4.欲望的陰影
5.不作假廣告
第二章 防人
1.人心隔肚皮
2.把好“交際門”
3.提防“溫柔”的刀
4.切莫觸及他人“龍鱗”
5.細微處栽跟斗
第三章 勝敵
1.鋤奸務盡
2.拒絕災禍
3.放眼長久
4.不破不立

文摘

書摘
美利堅合眾國第一任管理者喬治·華盛頓在領導獨立戰爭和組織聯邦政府的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領導和協調作用。而這些作用的有效發揮,直接得益於他的德行修為所產生的巨大的感召和激勵作用。
身高6英尺2英寸的華盛頓身材偉岸,重約190磅,棕色頭髮,灰藍眼睛,天庭飽滿,臉上帶著一些雀斑和太陽的曬痕,當他微笑時,幾顆有明顯缺陷的牙齒顯露無遺。他的外貌呈現出習慣於受人尊重和服從,但決不傲慢自大的男人形象。
“親切”和“謙虛”是人們對他的評價。見過他的人們經常描述他眼裡不時掠過的溫柔。“要平易近人”,他告誡他的軍官們,“這是贏得尊重的必要條件。”除此之外,他還教育他的軍官們,“要學會寬恕別人的錯誤,這是你贏得別人尊重的秘訣之一。”
當華盛頓還是一位上校的時候,他率領著部隊駐守在維吉尼亞州。在選舉維吉尼亞議會的議員時,有一個名叫威廉·佩恩的人反對華盛頓所支持的候選人。同時,在關於選舉問題的某一點上,華盛頓與佩恩形成了對抗。華盛頓出言不遜,冒犯了佩恩。佩恩一怒之下,將華盛頓一拳打倒在地。華盛頓的部下聞訊,群情激憤,部隊馬上開了過來,準備教訓一下佩恩。華盛頓當場加以阻止,並勸說他們返回營地,就這樣一場干戈暫時避免了。
第二天一早,華盛頓派人送給佩恩一張便條。要求他儘快趕到當地的一家小酒店來。佩恩懷著凶多吉少的心情如約到來,他猜想華盛頓一定要和他進行一場決鬥,然而出乎意料,華盛頓在那裡擺開了豐盛的宴席。華盛頓見佩恩到來,立即站起來迎接他,並笑著伸過手來,說道:“佩恩先生,犯錯誤乃人之常情,糾正錯誤是件光榮的事。我相信昨天是我不對,你已經在某種程度上得到了滿足。如果你認為到此可以解決的話,那么握住我的手,讓我們交個朋友吧。”華盛頓熱情洋溢的話語感動了佩恩。從此以後,佩恩成為一個熱烈擁護華盛頓的人。
除了平易近人,寬恕別人,華盛頓還有其他品行讓人贏得了無數的尊重:他目光遠大、心地光明、堅定果斷而又謙遜質樸,他一生的行事為人,處處讓人體會到他的謙卑、真誠和執著。他功勳卓著卻不貪戀權力,即使在處於權力巔峰、統率千軍萬馬之時,他也從來沒有自我膨脹。沒有任何狂妄的野心。他作風平和,踏實認真,講話不多,但他的每一次講話都發自內心,真摯感人,能字字句句打人人的心坎。告別政壇之後,他毅然臨危受命,再度應召為國服務,卻斷然拒絕了總統提名,他的每一次選擇都證實了他純潔無私的人格。
作為美利堅合眾國的首位總統,他肩負起組建聯邦政府機構的責任。他心胸寬廣,把美國第一流的人物都納入他的政府。為了確立政府的威信,他力求從人的才能和品德來判斷選舉人才。他對各部官員的選擇有兩個條件:第一要受到人們的歡迎和愛戴,第二要對人民有影響力,二者缺一不可。面對政府內閣中的黨派之爭,他總是冷靜地用超人的智慧加以調解,對待聯邦黨人和共和黨人的論爭,他希望能不帶偏見地將對美國有利的觀點集中起來。他不想壓制別人的意見。他對別人過人的才幹,毫無卑劣的嫉妒之心,他把當代最偉大的政治冢團結在自己周圍,使之造福國家。他主張為人處世要襟懷坦白,光明磊落。
他雖然大權在握,卻始終聽從良知的召喚,謹慎謙卑地使用權力。後人可以從他身上看到,原來政治家還能夠是這樣一種形象。也正是他,用自己的言行,告訴世人,政治和道德可以良性結合到什麼程度。華盛頓猶如一座政治人格的燈塔,時刻提醒著擁有或想擁有權力的人們,不要在權力的迷宮單暈頭轉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