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莊[村鎮名稱]

韓莊[村鎮名稱]
韓莊[村鎮名稱]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韓莊位於山東省微山縣縣城東南30公里,東靠棗莊,南連徐州。京杭大運河、京滬鐵路、104國道在這裡交匯。明初它不過是只有韓姓幾戶人家的普通居民點。由於交通便利之條件,加之資源、區位(域內有微山湖湖水,韓莊電廠,緊靠蘇北重鎮徐州和蘇北煤礦區)之優勢如今中央、省、市、縣設立的經營管理機構已有40多家,居住人口達3萬多人。有人物開國少將韓莊。

基本信息

簡介

韓莊鎮交通便利,經濟發達,風景秀麗。走在436米的韓莊節制閘上,站在三十多米高的橋頭堡上,東望沃野千頃的百里平川,若船閘一開,湖水一瀉千里,浩浩蕩蕩,氣勢極為壯觀。西眺,寬廣的微山湖水平如鏡,霞光倒影,漁帆點點,心胸頓覺開闊舒展。昔日被乾隆皇帝吟喔:“韓莊水氣罩樓台,雨後斜陽岸不開,人在長彎深處好,風帆一一眼中來”的韓莊,又被勤勞智慧的韓莊人民建設得更加美好、裝扮得更加迷人。

地理位置

韓莊鎮位於山東省微山縣縣城東南30公里,東靠棗莊,南連徐州。京杭大運河、京滬鐵路、104國道在這裡交匯。三座鐵路大橋與四座公路大橋南北相伴,東西攜手,跨越在老運河、中運河和泇河。在這魯南小鎮上,既有鐵路、公路設站,又有航運設港、建閘,數百年來一直是山東的門戶、南北交通魯蘇跨越的咽喉

歷史演變

明初它不過是只有韓姓幾戶人家的普通居民點。萬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這裡開始成為漕運線上一個小碼頭。到清初順治年間,運河從而繁忙興盛起來,韓莊這個碼頭得到了快速發展。清康熙、乾隆皇帝計十二次“南巡”、“閱河”下江南,這裡不僅是必經之路,還在這裡下船遊覽夜宿、用膳。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開挖伊家河之後又新建積水閘,設立“水櫃”引湖濟運。1604年以來,相繼建起了韓莊閘,湖口(積水)雙閘、韓莊碼頭和韓莊集。

此時的韓莊,已是運河岸上一個繁華可觀的小鎮。清鹹豐五年(1855年)到1949年的近百年間,黃河決口改道,大運河中斷;日本侵略中國,燒殺搶掠摧殘;蔣介石挑起內戰,韓莊一度衰落。

建國後,社會主義建設一日千里,枯木逢春的韓莊得到了空前發展。1956年韓莊建起華東地區較大規模的電廠——韓莊電廠。修建了鐵路專用線,強大的電能輸入華東大電網,送入工廠、田間。1958年擴挖運河並建設了節制閘,在古泇河與伊家河之間,又開挖了一條500米寬、10米深的中運河,在湖口處興建了一座31孔、寬8.9米、436米長、11.2米高的橋閘。

由於交通便利之條件,加之資源、區位(域內有微山湖湖水,韓莊電廠,緊靠蘇北重鎮徐州和蘇北煤礦區)之優勢。自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來,在城區5平方公里區域內,先後建起水泥廠、耐火材料廠、鐵廠、磷肥廠、化工廠、造船廠、藥材公司、木材公司、燃料公司等國有、集體、個體、合資企業80多家。中央、省、市、縣設立經營管理機構40多家。居住人口達3萬多人。

其他村鎮

保守的估計全國叫做韓莊的村子應該超過1000個 此詞條所指韓莊是蘇魯交界地的韓莊鎮。

大尚屯鎮鎮政府駐后街村。面積133.75平方千米,人口7.13萬。轄1個社區居委會、59個村委會:大尚屯;后街、大街、西街、南北街、大保、宮村、東阜、阜尹、阜草、小阜、大阜、韓莊、齊圪垯、鄧良村、趙良村、谷良村、孫良村、陳良村、樊良村、大祥、邵莊、傅莊、苑莊、西窨子頭、東窨子頭、東魏各莊、西魏各莊、大王良村、小王良村、蓋張街、馮張街、牛張街、昝張街、西青州、南青州、東青州、北青州、後杏林、前杏林、閻家務、董家務、鄧家務、黃得務、大會羅、孫會羅、吳會羅、馮各莊、趙各莊、康各莊、尹各莊、北桃子、西桃子、南桃子、南席阜、北席阜、邵席阜、霍辛莊、樊莊子、田家莊

開國少將韓莊

人物簡介

韓莊(1912~ 1981),原名韓德昌,字香遠,濉溪縣古饒集人。民國16 年(1927年)投身革命,同年參加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後轉入中國共產黨。

早年經歷

民國19 年5 月韓莊參與領導東鄉蘆村農民暴動,由於壞人告密,隻身離開故鄉,輾轉到安慶一中上學。“九·一八”事變後,安慶一中迅速掀起抗日救亡活動,經地下黨員周茂蘭介紹,於民國21 年春到山西省汾陽馮玉祥將軍辦的軍官學校學習,編入第二大隊第六中隊,任中共地下支部書記。民國24 年5 月,愛國將領馮玉祥、吉鴻昌、方振武在張家口成立了察綏民眾抗日同盟軍,任總司令的馮玉祥電令汾陽軍校全體師生趕赴張家口,作為抗日同盟軍的骨幹力量編入第一軍第二師。韓莊最初任三團文書,後任察綏民眾抗日同盟軍總司令部秘書處譯電員。不久,為加強同盟軍第五師的工作,他又被派任五師教導隊分隊長。這支隊伍隨吉鴻昌部活動在張北、靈邱一帶。終因敵眾我寡,同盟軍被驅散,韓莊又回到了家鄉。民國24 年2 月,他與王潔清(中共黨員)、黃元泉(進步青年)一起去天津尋找黨組織時,不幸被叛徒告密而被捕入獄。在獄中,韓莊串通難友,很快建立了獄中黨支部,領導了獄中的絕食鬥爭和北平西直門火車站的犯人臥軌鬥爭,震懾了國民黨當局。

抗戰時期

“七·七”事變後,北平淪陷,中共領導的平西抗日游擊隊從北平“第二模範監獄”把韓莊等人營救出來,編入平西遊擊隊,韓莊任平西抗日游擊隊特務連政治指導員、平西國民抗日軍副連長。民國26 年11 月,國民抗日軍在阜平整編為晉冀軍區第五支隊,韓莊任五支隊連政治教導員、大隊長。民國27 年4 月,五支隊奉命回平西,在二道河子殲滅戰中,五支隊受到軍區的通令嘉獎,韓莊升任第二總隊總隊長。部隊改為營連建制後,任第一軍區分區三團營長、第一團政治處主任。民國28 年春,軍區把活動在河北省易縣、定興縣一帶四、五千人的雜牌武裝,收編為游擊三支隊。為了有效地對他們進行教育、改造工作,軍區抽調一批得力幹部去加強領導,韓莊被派任副司令員。爾後,他與兄弟部隊一起參加了雁宿崖伏擊戰、百團大戰、淶(源)靈(邱)戰役及民國30 年至民國31 年之間的反“掃蕩”戰鬥。此間,他先後任第五支隊副司令員、代理司令員、第二軍分區二十六團政治委員、中共晉察冀二地委副書記、河南區隊政治委員、第二軍分區政治部副主任兼保衛科科長等。

解放戰爭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韓莊任晉察冀軍區北平辦事處秘書長,被派往北平做接管北平的前期準備工作,以配合地下黨組織迎接北平的解放。但是,國民黨為搶奪勝利果實,調兵遣將,阻止八路軍入內。因而北平辦事處撤銷,韓莊回到張家口軍區總部。民國35 年春,他被分配到野戰軍第三縱隊十一旅任政治部主任,不久參加了天津西勝芳保衛戰。戰後,十一旅改編為冀中軍區獨立十八旅,韓莊升任第十八旅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晉察冀野戰軍第二縱隊第六旅副政治委員、炮兵第三團團長、華北軍區第二十兵團炮兵主任兼炮兵團團長。先後參加了易(縣) 淶(水)、滿城、保南、青(縣)滄(縣)、保北、清風店、雲盤山、太原戰役和平津戰役。戰後的評功會上,幹部、戰士一致為韓莊請功,在軍區召開的慶功表彰大會上,韓莊被授予戰鬥功臣稱號。

建國以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韓莊任六十七軍二 一師政治委員,1951 年調回華北軍區炮兵司令部任副參謀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六炮兵學校校長兼政治委員。1954 年任南京軍事學院炮兵教授會主任,1957 年任北京高等軍事學院炮兵教授會主任,為解放軍炮兵建設培養了大批初、中、高級指揮人才和技術人才。特別是在組建軍委第六炮兵學校時,從學校的選址、教員的調配、教學大綱的制定、教具的製作,到學校營房的建設和後勤保障工作,都凝聚著韓莊的心血。1960 年初,他被選調到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任作戰部副部長。1961 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64 年調任廣州軍區炮兵司令員。1979 年任廣州軍區司令部顧問。在此期間,他按照上級的部署,主持了《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篇)部分內容的編纂工作,親自擔任“北伐戰爭”條目的第一撰稿人。 韓莊戎馬生涯數十載,屢建戰功,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各1 枚。1983 年離休,1991 年8 月病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