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熙載夜宴圖郵票

韓熙載夜宴圖郵票,是由北京郵票廠印刷的一套T型郵票,五枚連印,1990年12月20日發行,發行量為1707萬套。通過五個場面描述南唐夜宴的全過程,以主人公在每個場面上反覆出現來表現故事的情節。

志號品名: T158 熙載夜宴圖
發行日期: 1990.12.20
發 行 量: 1707萬
全套枚數: 5
全套面值: 2.5元
發行價格: 2.5元
郵票規格: 60*34mm(www.ccssc.cn提供)
齒孔度數: P11
設 計 者: 王虎鳴
印刷機構: 北京郵票
印刷版別: 膠版
備註資料: 全張版式 20(5*4),五枚連印
韓熙載(902--970),字叔言,北海(今山東濰坊)人。唐朝末年登進士第,後逃往南方避亂,曾任南唐中書侍郎,光政殿學士承旨等官。由於當時江南戰爭較少,,有比較優越的自然與生產條件,官僚士大夫的生活奢侈糜爛,大多蓄有歌伎(或稱家姬、樂伎)。據史書記載,韓熙載家即有歌伎40餘人。韓熙載有政治才幹,藝術上也頗具造詣,懂音樂,能歌善舞,擅長詩文書畫。但他眼見南唐國勢日衰,痛心貴族官僚的爭權奪利,不願出任宰相,把一腔苦衷寄托在歌舞夜宴之中。南唐後主李煜聽說韓熙載生活“荒縱”,即派畫院顧閎中深夜潛入韓宅,窺看其縱情聲色的場面,目識心記,回來後畫成這幅夜宴圖。本套郵票為5枚連印,也稱五連票。通過五個場面描述夜宴的全過程,以主人公在每個場面上反覆出現來表現故事的情節。(1)“聽樂”。是全畫中出場人物最全的一個場面。韓熙載頭戴高冠,盤膝坐於榻上,正在聽女子彈琵琶。畫面上人物眾多,畫家表現了眾人被音樂鏇律扣住心弦的姿態和神情。(2)“觀舞”。韓熙載站立擊鼓,親自為跳舞的人伴奏。其他人或拍板、或擊掌,沉醉於欣賞舞樂之中。(3)“休息”。描繪韓熙載借夜宴的間歇,坐在床邊洗手,旁邊的幾個女子在談話,演奏用的琵琶、簫都收了,床帷敞著,可以隨時休息。(4)“清吹”。畫面上韓熙載袒胸露腹、揮扇而坐,聽樂伎演奏管樂。五個樂伎一字排開,各有動態,活靈活現地展示出她們的不同神情。(5)“送別”,描繪了賓客與諸樂伎調笑的情狀。韓熙載站在中間,揮手向人們告別。
韓熙載夜宴圖》在畫面結構中,屏風和床榻的使用具有特殊的微妙意義。它們作為人物活動的道具,一方面起到分隔畫面,使每段獨立成章的作用;另一方面又把各段連貫起來,使全捲成為統一的大畫面。這種處理手法,比顧愷之的《洛神賦圖》、吳道之的《送子天王圖》等長卷畫又進了一大步。從人物形象的刻劃來看,更顯示畫家卓絕的功底。特別是韓熙載,分別出現在五個段落中,服飾、動作都不相同,但他的形貌和性格卻都前後一致。他頭戴高帽,身軀魁偉,長臉美髯,雖然是在夜宴歌舞中,對聯不縱情聲色,而流露出憂鬱寡歡的表情,反映出內心的矛盾和精神的空虛、苦悶。這幅作品不是當場的寫生畫,而是用“心識默記”的方法所畫成,畫家這種寫實、傳神的精湛藝能,不能不令我們由衷欽嘆。《韓熙載夜宴圖》無疑是一幅名篇巨作,其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都是無與倫比的。
(1)50分 五代·南唐韓熙載夜宴圖1706.85萬枚
(2)50分 五代·南唐韓熙載夜宴圖1706.85萬枚
(3)50分 南唐韓熙載夜宴圖1706.85萬枚
(4)50分 南唐韓熙載夜宴圖1706.85萬枚
(5)50分 南唐韓熙載夜宴圖1706.85萬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