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斌[上海生科院副院長]

韓斌[上海生科院副院長]
韓斌[上海生科院副院長]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韓斌,男,1963年4月出生,安徽人,研究員。現為中國科學院國家基因研究中心主任;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態所副所長;科技部863生物領域專家組成員,主持多項國家重大科研項目。1988年7月從廣西大學農學院畢業,獲分子遺傳學碩士學位;獲得英國Gatsby Charitable Foundation獎學金,於1989年2月赴英國著名的John Innes中心Sainsbury實驗室攻讀博士學位,從事植物病原菌分子遺傳學研究。1992年11月獲英國塞理斯伯里實驗室約翰英納斯中心博士學位。1998年8月,正值中國水稻基因組測序計畫起步階段,回國工作。從2002年起,擔任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與生態研究所副所長。2008年,被任命為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副所長。2011年12月2日任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副院長。

基本信息

工作經歷

韓斌韓斌
1988年7月從廣西大學農學院畢業,獲分子遺傳學碩士學位;獲得英國GatsbyCharitableFoundation獎學金,於1989年2月赴英國著名的JohnInnes中心Sainsbury實驗室攻讀博士學位,從事植物病原菌分子遺傳學研究。1992年11月獲英國塞理斯伯里實驗室約翰英納斯中心博士學位。1998年8月,正值中國水稻基因組測序計畫起步階段,毅然回國工作。從2002年起,擔任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與生態研究所所長。2008年,被任命為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副所長。2011年12月2日任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副院長。
回國後,韓斌帶領中心全體研究人員,出色完成國際水稻基因組計畫粳稻第四號染色體的精確測序任務,並取得多項重要的創新性研究成果。作為國內首次完成大基因組單條染色體的精確測序,這是我國在生物領域基礎研究上的重大突破,具有深遠的學術意義和經濟前景。該成果也被兩院院士評為2002年全國"十大"科技新聞榜首之一。
韓斌研究員長期從事基因組學的基礎研究,並致力於利用不斷發展的基因組學的理論和方法探索水稻基因組結構、功能和遺傳改良潛力。完成了對水稻第四號染色體的精確測序和綜合分析,發展了秈、粳稻全基因組及基因水平上的比較與功能研究系統,建立了以第二代測序儀為基礎的高通量基因型分析平台和轉錄組分析平台。有關研究結果先後發表在Nature,GenomeResearch,PlantCell等國際知名學術刊物上。

個人簡歷

1981-1985安徽師範大學生物系學士
1985-1988廣西農學院分子遺傳學研究室碩士
1985-1986華東師範大學生物系(聯合培養)碩士
1989-1992英國JohnInnesCentre博士
1992-1998英國劍橋大學植物科學系博士後
1998-至今中國科學院國家基因研究中心主任,水稻基因組測序工作專家組組長
2002-至今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態所所長
2008-2011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副所長
2011-至今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副院長

所獲獎項

韓斌韓斌
1、2003年3月,韓斌博士獲得由中國科學院精神文明建設領導小組頒發的:首屆“中國科學院創新文化建設先進個人”光榮稱號。
2、2003年3月19日,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國家基因中心和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由中國科學院授予“中國科學院2001-2002年度重大創新貢獻團隊”稱號。
3、2003年4月,中科院國家基因研究中心由共青團上海市委員會命為2001-2002年度上海市新長征突擊隊。
4、2003年9月,中央組織部、人事部、中央宣傳部、教育部、中央統戰部和科學技術部授予韓斌博士“留學回國人員成就獎”。
5、2003年12月28日,我中心的“水稻基因組第四號染色體測序及分析”項目獲得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排名第一。
6、2004年1月,韓斌博士榮獲上海市優秀留學回國人才稱號。
7、2004年4月,韓斌博士被評為2001-2003年度上海市勞動模範。
8、2004年10月,韓斌博士榮獲“中國科學院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稱號。
9、2006年,被列入“上海市領軍人才培養計畫”。
10、2007年12月,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學術成果

韓斌研究員主要的研究方向是水稻基因組測序、比較基因組學研究和水稻功能基因組學研究。在過去的幾年裡,他和他的實驗室構建了水稻四號染色體的物理圖譜,並在此基礎上完成了水稻四號染色體的精細測序和分析,同時開發了覆蓋水稻四號染色體的晶片並用它鑑定了四號染色體上基因的表達模式。以上的這些成果發表在《自然》、《基因組研究》和《植物細胞》等雜誌上。在最近的幾年裡,他和他的實驗室開始利用新一代測序技術開發高通量的基因分型平台和轉錄組分析平台,並在此基礎上研究水稻基因組的遺傳變異,進行重要農藝性狀相關基因的遺傳定位,系統分析和鑑定水稻基因的轉錄本及表達模式。以上的這些成果發表在《自然遺傳學》和《基因組研究》等雜誌上。在韓斌研究員獲得過多項獎項和榮譽中,最主要的是2007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1.水稻4號染色體精細物理圖的構建及基因組精確測序
通過整合分子標記、克隆末端序列、DNA指紋等數據,運用分子、染色體螢光原位雜交和比較基因組分析的方法,構建了粳稻4號染色體高精確度和高覆蓋率(98.7%)的物理圖。鑑定了4號染色體的物理長度以及物理圖距和遺傳圖距的對應關係。基於染色體精細物理圖,採用克隆連克隆法的基因組測序方法,完成水稻4號染色體的精確測序和分析。研究成果發表在2002年11月21日出版的Nature上。
之後繼續承擔了水稻全部12條染色體著絲粒序列和結構的分析,以及秈、粳稻全基因組序列比較,直到2005年國際水稻基因組測序計畫完成。

2.水稻4號染色體結構及功能的深入研究
在精細物理圖構建和精確測序的基礎上,突破了拼裝高度重複序列的技術難題,成功鑑定了覆蓋著絲粒區域的大片段克隆,完成了序列測定和組裝。發現水稻4號染色體著絲粒核心區是由近360個高度重複的特異序列組成,並將這些重複序列組裝成18個串聯式重複區段,還在該區域鑑定一些編碼基因。
在精確測序的基礎上,研製了水稻4號染色體的覆瓦式排列的特異晶片,並通過晶片雜交分析,開展了秈、粳稻基因比較表達譜分析和轉錄調控因子的研究。鑑定了水稻4號染色體上一批新的表達基因,比較了秈粳基因功能和調控方面的差異。得出了水稻染色體上相鄰排列的基因有很高的協同表達調控特徵等重要結論。還印證了之前對4號染色體基因分布規律的推測結果。

3.比較基因組和功能基因組研究
通過對秈、粳稻基因組的比較分析,系統鑑定了秈粳之間序列多態性分布和頻率。隨著水稻基因組精確測序的完成,建立水稻轉基因實驗室,建設了一定規模的溫室和試驗田。高通量研究水稻基因功能,對一萬多條秈稻全長cDNA進行了克隆,測序和分析。同時,通過比較基因組學研究了轉座子突變可能對水稻基因功能分化產生的影響。結合基因家族的比較分析和表達組、轉基因、過表達等功能分析,發現了一系列在水稻抗熱,抗旱和抗鹽生理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基因。

4.建立以第二代測序儀為基礎的高通量功能基因組研究平台
最近,新一代DNA測序方法的誕生標誌著生命科學技術的又一次飛躍,為大規模發現和利用水稻遺傳資源開闢了有效的新途徑。這種新方法集低時耗、高性價比、高密度和高精度等眾多優點於一身。採用這一方法完成了一組秈、粳稻重組自交系的基因型鑑定,與目前廣泛套用的分子標記相比,新方法在速度和精度上有了大大提高。其精度是之前傳統的方法手段無法實現的。
同時嘗試的高通量功能基因組研究的新技術還包括表達組和染色質免疫沉澱測序。迅速、大量地鑑定覆蓋全基因組的單核苷酸多態性,全面深入掌握我國水稻資源的遺傳多樣性。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