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偉華[北京延和書畫院常務副院長]

韓偉華[北京延和書畫院常務副院長]

韓偉華, 1977年生於河南獲嘉。2001-2002年就讀於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研究生主要課程班, 研究方向:當代美術批評。現為北京延和書畫院常務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韓偉華,1977年生於河南獲嘉。2001-2002年就讀於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研究生主要課程班,,研究方向:當代美術批評。現為北京延和書畫院常務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世界收藏聯合會書畫委員會理事。世界華商(北京)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簽約畫家。

個人展覽

2002年E-219空間韓偉華個人作品展, 中央美術學院;

2003年“直指人心”韓偉華當代藝術展, 北京七色空間;

2006年“意趣天成”韓偉華作品展, 北京ZG藝術中心;

2010年“致虛&守靜”韓偉華作品展, 上海800藝術區;

2011年“水墨艙”韓偉華作品展, 上海水墨藝術博物館;

個人作品欣賞

韓偉華作品欣賞 韓偉華作品欣賞

聯合展覽

1999年入選河南省第九屆美術作品展, 獲銅獎, 河南美術館;

2000年入選二零零零年廣東省油畫大展, 廣州美術館;

2001年入選愛我中華中國畫·油畫大展, 獲優秀獎, 天津市美術館,

2002年“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助教與研究生主要課程班作品展, 中央美術學院;

2002年“晶片的心”當代油畫展, 北京BS藝術車間;

2003年“閹割時代的欲望” 韓偉華&黃阿線作品展, 北京醬藝術中心;

2004年參加“遊走”六人油畫展, 千年時間畫廊;

2004年入選“當代藝術百人” 展, 北京千景畫廊;

2004年入選河南省第十屆美術作品展, 獲銅獎, 河南美術館;

2004年“不是東就是西” 韓偉華&黃阿線作品展, 發發畫廊;

2005年入選二零零五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溫州展覽館;

2005年“有情緒的水墨”6人紙上作品聯展, 北京BIAC藝術中心;

2006年參加第三屆北京上苑畫家村開放展, 北京上苑畫家村;

2006年作品入選黎昌第四屆全國青年中國畫作品展, 獲優秀獎, 中國美術館;

2006年“有情緒的水墨第二回”當代藝術邀請展, 北京ZG藝術中心;

2007年“中國新書寫”油畫國畫展, 北京三月畫廊;

2007年“第五屆張力表現主義” 水墨畫展, 深圳F518時尚創意園;

2007年宋莊水墨同盟交流展, 東區藝術中心;

2007年 “記憶”當代藝術聯展, 北京紐約藝術空間;

2007年 “中德當代藝術論壇”, 德國卡塞爾車站藝術區;

2008年北京BS1當代美術館2008年度藝術提名展, 亞洲當代藝術博物館;A

2008年“釜山2008國際現代水墨畫展”, 韓國釜山;

2008年“符號學水墨”第一回, 798瑪斯德比藝術中心;

2008年“會心達意”中國繪畫展, 德國敦倫美術館;

2009年“水.光陰”重慶國際塗鴉藝術周, 重慶501當代美術館;

2009年“水墨紀事”八人展, 伊德藝術中心;

2009年“法象筆意”——中韓繪畫邀請展, 大象藝術空間;

2009年“致虛極 守靜篤”:張肇達&韓偉華作品展, 伊德藝術空間;

2009年“首屆燕格柏藝術節”水墨單元:中國方式, 燕格柏美術館。

2009年“大家一起玩”藝術展, 798原色生活畫廊;

2009年作品“桌上的記憶”入選第十一屆全國美術作品展, 江蘇省美術館;

2009年“推手與對話”紙本作品展, 紐約上州藝術空間;

2009-2010年“後文人”:中國水墨雙年展林州展區/林州碑林博物館; 上海展區/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 北京展區/北京尚元素美術館;

2009年“後文人1”, 瑪斯德比當代藝術中心, 北京;

2010年“後文人2”, Ethan藝術中心,美國紐約;

2010年“新境”中國經濟新文人水墨邀請展,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展廳;

2010年“腳踏車與人”參加第一屆798多媒體藝術節攝影單元, 北京;

2010年“第二屆燕格柏藝術節”水墨單元:“中國方式”, 燕格柏美術館。

2010年第一屆草場地雙年展主題展“水墨中的水墨”, 北京;

2010年“來自中國的新水墨”作品展, 美國邁阿密藝術博覽會;

2011年“水墨NO.1”作品展, 上海多倫現代藝術館;

2011年“書法NO.1”作品展, 上海水墨美術館;

2011年“第三屆燕格柏藝術節”水墨單元, 燕格柏美術館;

2011年“第一屆水墨文獻雙年展”中國現當代水墨1978-2011, 上海800藝術區;

2011年“激浪水墨”作品展, 紐約依森科恩畫廊;

2012年“東渡墨象”傳承與蛻變:中國當代水墨展, 東京都美術館;

2012年“水之道”六人新水墨作品展, 798感嘆號畫廊;

2013年“紙龕”龐永傑、韓偉華、陳量三人畫展,功成事遂空間;

2013年“造境”當代水墨藝術展,山東招遠美術館。

作品點評

筆下的水墨荷花圖象

中國美術館典藏部 鄧峰

中國傳統的花鳥畫中,荷花的體裁併不少見。這其中有植物本身的美對觀者的吸引,也有佛教文化中禪宗境界對人的影響。韓偉華筆下的荷花圖當屬於後者。韓偉華出生於七十年代。在成的過程中西方教育的影回響該是會比較深入的影響到他的生活及秉性。但或許這其間有韓的出生地在河南的原故,使得中國魏晉以來儒、道、釋的合體文化在其身上得到了反映。更深一步來談畫家於公元2000年有緣在廣州的光孝寺做了佛家的居士。原因歸一,所以偉華選擇以荷為題材入畫就顯得理所應當。

禪意繪畫的路線雖已確定,但畫家卻很不喜歡禪意畫中士大夫業餘狀態下的過於隨性的作品。偉華更加欣賞的是南宋末期佛門高僧法常作品的意境,也同樣喜愛明朝中葉花鳥畫大家陳淳的逸趣。從形態上來分析的這二位高士不但具有士大夫群體的高潔,更重要的是他們有更為深厚的能精於深度的繪畫功底。韓偉華自己的認識是,對於一幅好畫來說,畫面不但要格調高,把要說的東西說明清楚也是同要重要的能力。

這種對畫面更深入的要求,應該來自於其多年學院教育的結果。本科的油畫訓練及研究生時期的美術史及藝術批評方法論的課程設定使他在較短的時間內打通了縱向和橫向兩條思維的脈絡。西學的造型能力和畫面結構的理性分析都使得他筆下的水墨圖象與別家的作品在面貌上有很大的不同。從這個點上又使我想成上世紀五十年代浙江美院的老院長潘天壽先生在自己大談傳統的同時,西方的構圖和來自中國民間的形象趣味已經在不經意間進入到他的畫面中了。筆者記得在劉曉純先生主編的中國現代藝術品評業書的序言中對於傳統曾有這樣的言語:“傳統是創造出來的,民族性也是創造出來的。今日之創造就是明日之民族傳統。一個充滿活力的民族不會滿足於昔日之輝煌,她要創造自己的當代藝術。”雖然韓偉華在美術史的長河裡有自己太多仰目的失賢,但畢竟他還是一個活在當下的,受時代因素影響的人。古人的東西雖好,但如果在創作上完全進入其中你只能成為“古人藝術上的奴隸”。筆者以為清人石濤的筆墨當隨時代論應該是中華民族各個時期的財富。2005年中國美術家協會在溫州展覽館舉行的二零零五全國中國畫大展上,韓偉華就嘗試著拿出了傳統與現代有機結合的水墨花卉作品。在他所描繪的一幅幅與植物有關的圖畫中,其實更多的是在描繪人世間的悲歡離合。它們暗合的恰是一種生命存在的狀態。也正是在這次展覽上韓偉華的水墨作品得到專家和大眾的雙重認可及讚揚。

談到這裡,我個人以為韓偉華在此領域的路還遠遠沒有走完。依我對畫家本人的認識,這個“能量”很大且不知疲倦的年青人一定能象藝評家劉曉純先生說的那樣,今日之創造就是明日之民族傳統。我祝願這位年青藝術家在今後的藝途上能為中國藝術的成長添磚加瓦。

韓偉華水墨自由狀態

文/袁振西

當“當代藝術”在顛覆體制內傳統文化的時候,也贏得了全世界對它的喝采。然而百年中“中國畫”一路蹣珊走到今天,雖多次受到當代新觀念水墨畫家的挑戰,也還是沒有徹底被顛覆!當代藝術水墨畫家中重量級學術型的探索者也還沒有得到歷史的定論,我想再過幾十年來看中國這段時期的當代水墨所表達的思想和技術深度,可能會更準確一些。如果說當代水墨隊伍中有影響的人物吳冠中先生,他基本上是偏向西方文化,在藝術上他並沒有真正的拿來,甚或可以理解為他被西方文化“洗腦”而最終沒有達到中國傳統功力百鍊成鋼的妙境。
國畫界更象中國的足球界,它何時能走進世界盃,有世界話語權幾十年來一直是人們關注的問題。從目 前的情況來看,中國現有的體制阻礙了發展的動力,因為學術崇高一旦受到來自政治和市場的干擾,就會使中國畫壇更加混亂。不管怎么說,歷史發展還是會往前走,區別只是曲線的快慢而以。從中國畫傳統到當代藝術水墨群,中國畫界更多是半個世紀以來受體制內影響,基本為政治宣傳的工具,因而帶來思想的自封,變為政治帶動市場的表現,是所謂的傳統惡習影響中國人幾千年走到了當代。傳統的中國畫到了現 在就象是八股文一樣 思維改變很慢,沒有了創造性的思想,這也是令當代藝術水墨畫家輕視的原因。而當代藝術水墨畫家的觀念總是受前衛藝術行為,多媒體,裝置的啟示,現 在的情況是觀念總走在中國畫傳統的前面,而忽略筆墨功力本身的修為,如果能將傳統功力融合當代藝術水墨裡面,有大廈不倒的根基,這才是當代中國畫轉型到當代藝術中水墨畫的價值,才可能是中國畫具有當代性的世界意義,觀念可以一日一變,功力需要五十年以上修為,不能修的不易去顛覆。走到觀念水墨與實驗水墨圈,觀念是時代的產物,每年有多少新青年會拿出更觀念更前衛的作品來,今天的前衛就是後天的陳舊,功力修為到極致後,就需要時間來實現了!幾十年幾百年後還是會有人崇尚,這就是好的,傳統筆墨的文化魅力。

從中國畫轉型到水墨當代藝術家,可謂璨若星辰。韓偉華就是這樣在水墨研究方面很前衛的藝術家。在國畫界大多數畫家不了解當代藝術的同時,他們無知的表現出對當代水墨及其創作者的冷漠封殺和排斥。一味追隨政治體制下形成的惰性,而無法自省成為政治奴性沾沾自喜的時候,藝術家韓偉華從傳統直接進入當代,到後來又延伸地做了和水墨有關的行為藝術,這種對藝術的真誠,使的偽學術相見形穢。在傳統和當代方面都有很高造詣的偉華很快就得到了眾多名家的認可,其中更是和名家范揚先生成為了忘年之交。09年,在林州水墨雙年展的開幕式上偶然認識了偉華。三十來歲的青年畫家在學術活動的組織方面顯現出非凡的能力。另外,偉華的作品在拍賣市場業績方面有據可查的成交就近百萬元,令多少想走入市場的畫家羨慕不以,而他面對學術之外的雜事總是淡然處之。實際上他真正熱心的還是當代水墨藝術這塊陣地。他在所謂“學院造型的框架裡帶著枷鎖”走了十幾年,憑著自修與悟道他打開了枷鎖還藝術人性的解放,從而走入當代水墨藝術。由此可見他的智慧與才情,他就是這樣一個從中原走到北京的傳奇式的人物,也是中原大地的驕傲。

偉華這近幾年的創作.展示了他創作時的學術方向,盡力在解決傳統與當代水墨畫家的不足,這樣的命題無疑是當代中國畫在學術高端最應探索與發問的矛頭所指。中國畫家只有打通東西方,真正走入當代,才有可能達到世界共識,才可能讓中國畫這一有著很深民族情結的東方古老畫種得到世界真正的認可。吳冠中曾提出“筆墨等於零”的問題,他是在破壞傳統文化而不是建設好傳統文化。而且,他連自己也還沒有解決好傳統筆墨功力的問題,又怎么能去說服水墨畫界的同行呢?最後他的言論只能使得中國畫壇爭論不休!當前,當代水墨藝術群體在學術上擔當著承前啟後,延續中國這一古老文化傳統的重任。偉華也明白傳統與現代傳承問題。老子曰:“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真正的藝術家是不庸俗的,我相信藝術家韓偉華在水墨意象之中終能修成正果;有法無法,法中自立學術終極追求。

袁振西寫於北京房山 2010.8.10

韓偉華 中共東營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利津縣陳莊鎮人,1945年3月生,大專學歷,中共黨員。

1967年6月,畢業於中共山東省委黨校;1967年7月至1973年10月,先後在利津縣傅窩中學、陳莊中學、縣教育局工作;1973年11月至1984年5月,在利津縣委辦公室、組織部、縣政府辦公室工作;1984年6月至1988年6月,任廣饒縣委常委、宣傳部長、縣委副書記;1988年7月至今,任東營市廣播電視局局長、東營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兼《東營日報》社社長,市社科聯主席等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