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敬禮

10月,建立中共武宣特別支部,韋敬禮任特支組織委員。 1947年6月15日,武宣特支改為中共武宣縣工作委員會,韋敬禮任縣工委書記。 1949年11月12日,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粵桂邊縱隊第八支隊新編二十四團,韋敬禮任團政委。

韋敬禮 壯族,通挽鎮伏柳村人。1936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年春,受聘為通挽中心校教導主任,他以教師職業作掩護,積極開展黨的工作,先後建立中共通挽中心校和伏柳、橫山3個支部。同年4月,韋敬禮任武宣縣工委組織委員。1938年4月,他受組織派到黔桂邊區工作,任中共黔桂邊區工作委員會宣傳委員。1941年黔桂邊區黨組織被貴州反動政府“圍剿”,他撤回武宣通挽。1942年 10月,建立中共武宣特別支部,韋敬禮任特支組織委員。1944年11月,以韋敬禮代表中共一方和以縣參議長覃健代表國民黨一方,成立通挽抗日聯防會,覃健任主任,韋敬禮任副主任。同年12月22日,一支日軍200多人,企圖從通挽竄往桂平。韋敬禮率領聯防自衛隊100多人和數百民眾武裝,在通挽北堂坳伏擊日軍,打死打傷日軍多人和戰馬多匹,繳獲一批軍用物資。
1947年6月15日,武宣特支改為中共武宣縣工作委員會,韋敬禮任縣工委書記。1947年9月29日(農曆中秋節),廖聯原、韋志龍在貴縣達開鄉舉行“中秋起義”。韋敬禮帶領七八十人前往貴縣中里鄉配合作戰,解放中里鄉。10月1日晚,他率隊向貴縣龍山進發,3日凌晨攻占龍山鄉公所。4日凌晨,武宣縣民團副司令覃國光帶100餘人進犯桐嶺、通挽,他連夜回師通挽,圍攻駐通挽圩內之敵。5日凌晨,覃國光率隊向桐嶺方向逃跑。接著,韋敬禮帶隊進攻侵占伏柳之敵,殲敵一個小分隊,繳獲機槍1挺、步槍7支、手槍1支、子彈700多發。伏柳之戰告捷,解放了通挽鄉。 10月5日下午,韋敬禮主持召開縣工委擴大會議,決定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一二一縱隊,他任縱隊司令兼政委。10月8日,他和其他領導人一起指揮400多人包圍駐紮在桐嶺鄉的敵人。次日拂曉,發起總攻,攻占桐嶺鄉公所,敵人敗退武宣縣城,桐嶺獲解放。1947年11月,省保全司令部副司令莫樹傑親自帶隊來武宣“圍剿”中共游擊隊。韋敬禮等一二一縱隊領導人深知處境危急,於是布置所屬各支隊主動撤退,化整為零,分散活動。
1948年春,重建武宣武工隊,1949年7月編為粵桂邊區人民解放軍第十九團武宣獨立營。韋敬禮以縣工委書記身份直接領導武宣獨立營工作。1949年11月12日,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粵桂邊縱隊第八支隊新編二十四團,韋敬禮任團政委。同年12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一三三師三九八團解放武宣縣城,4日成立武宣縣臨時人民政府,他任縣長。後來調任柳州市專署建設科長、森工局副局長等職務。離休後享受廳局級待遇,1988年10月在柳州病逝,終年82年。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