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伯倫商品

韋伯倫商品(Veblen goods)。 張教授認為人們消費韋伯倫商品,也是購買‘炫耀’(炫耀也是經濟物品)。

韋伯倫商品(Veblen Good), 是經濟學裡面界定的一種經濟商品,其特色是商品需求與價格成正向關係,而非正常需求法則的反向關係。這種商品能滿足人類的虛榮心,是財富與地位的炫耀,故亦被稱為炫耀性消費(Conspicuous consumption)。此名詞源於其概念提出者挪威裔美國經濟學家托斯丹·范伯倫(Thorstein Veblen,1857-1929)。
價格高昂的寶石、名車、名牌精品等商品皆為韋伯倫商品的例子。同時也是經濟學裡面界定的正常商品(Normal goods)。它們的價格越高,越受富人們的追捧和青睞。
根據香港大學經濟系張五常教授分析,韋伯倫商品沒有違反經濟學上的需求定律。張教授認為人們消費韋伯倫商品,也是購買‘炫耀’(炫耀也是經濟物品)。假如有一手錶價值50000元,有10單位炫耀(一單位炫耀價值5000元),同時,另一手錶價值70000元,有50單位炫耀(一單位炫耀價值1400元),按照需求定律,我們就能解釋為何韋伯倫商品價愈高,交易量更高。一些購買能力高而且只考量炫耀的人會因一單位炫耀價值下降,傾向售買70000元手錶而非50000元手錶。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