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筍

鞭筍

鞭筍又稱鞭梢、筍鞭、邊筍,竹鞭的先端部分。鞭筍可供食用,在用材竹林中,挖掘鞭筍會妨礙新鞭蔓延,影響孕筍成竹,應該禁止。輔料:蔥20克,香油10克,精鹽1克,味素0.5克。後來,葷菜館也仿效此法,除選用質量最佳的紹興香糟外,將芝麻油改為雞油澆淋,“糟燴鞭筍”從素菜變為葷菜,供應的範圍也更廣了。香糟放入碗內,加水100毫升,攪散、捏勻,用細篩子或紗布濾去渣子,留下糟汁待用。筍壯鮮嫩,紅白相映,色澤雅麗,食時爽脆,為杭州傳統名菜中夏令時菜。

簡介

鞭筍鞭筍

英文:rhizome shoot又稱鞭梢、筍鞭、邊筍。竹鞭的先端部分。外包堅硬的鞭籜(筍殼),形狀尖削,穿透力甚強。鞭梢生長與發筍長竹交替進行。生長活動期5~6個月,

以後在新竹抽枝發葉後,夏、秋季行鞭生長,大量孕筍後逐漸停止生長。冬季萎縮脫落,以後在斷處發出岔鞭。在疏鬆肥潤的土壤中鞭梢生長非常快,一年可達4~5米。生長所需養分均來自與其相連的母竹,因此在鞭梢生長期間,應禁止砍竹和挖鞭。鞭筍可供食用,在用材竹林中,挖掘鞭筍會妨礙新鞭蔓延,影響孕筍成竹,應該禁止。

來源:《中國林業辭典》147頁

培育

鞭筍鞭筍

竹可在開花結實後天然下種,在林下發芽出苗,更新老林;也可起出竹蔸,或採集種子,按常規林業育苗技術,培育實生分櫱苗,移植造林。另外,也可用埋稈、埋鞭、插稈等無性方法繁

殖竹苗。常用的栽竹造林材料是帶有地下莖和竹稈的竹蔸,即選擇1~2年生無病蟲害的健壯竹株,帶土連蔸挖起,削去梢部,留枝3~4盤。如遠運他處,還應包紮竹蔸,以防震落宿土、傷損芽苞。根據竹種的生態特性選擇造林地,進行全面、帶狀或塊狀整地,按3~5×3~5米的株行距,挖掘植穴。冬季和早春(12~2月)是竹生理活動緩慢的季節,栽植成活率高。竹根淺,怕旱澇。在北方雨水欠缺的季節和地區應灌溉,在南方多雨積水的地方要排澇。新造竹林鬱閉前應經常除草鬆土,但須防傷及鞭、根和芽。也可與豆類作物、綠肥、油菜等進行竹農間作,以耕代撫。根據林地情況和生長季節適施有機肥料和化學肥料。在新造竹林中嚴禁放牧。幼林竹株一般量多而細小,要進行間伐撫育,去小留大,去老留幼,去弱留強,去密留疏,還可削去竹梢,去掉頂端優勢,促使枝葉生長和地下莖的延伸。

營養成分

(每100克中含) 成分名稱

含量

成分名稱

含量

成分名稱

含量可食部

45

水分(克)

90.1

能量(千卡)

11能量(千焦)

46

蛋白質(克)

2.6

脂肪(克)

0碳水化合物(克)

6.7

膳食纖維(克)

6.6

膽固醇(毫克)

0灰份(克)

0.6

維生素A(毫克)

0

胡蘿蔔素(毫克)

0視黃醇(毫克)

0

硫胺素(微克)

0.05

核黃素(毫克)

0.09尼克酸(毫克)

0.5

維生素C(毫克)

7

維生素E(T)(毫克)

0

菜餚製作

蔥油鞭筍

主料:鞭筍300克。

鞭筍鞭筍

輔料:蔥20克,香油10克,精鹽1克,味素0.5克。

製法:

(1)鞭筍切滾刀塊;蔥洗淨,切成末。

(2)水燒開後,放入鞭筍塊,水三滾後撈出,浸入涼水中漂淨,撈出瀝乾。

(3)將香油燒熱,同蔥末、精鹽、味素調勻後,加入鞭筍塊拌勻即可。

特點:

色澤潔白,清鮮醇香。

糟燴

原料:

生淨嫩鞭筍肉300克

香糟汁50毫升

芝麻油10毫升

濕澱粉25克

味素3克

精鹽5克

糟燴鞭筍糟燴鞭筍

色拉油25毫升

相傳“糟燴鞭筍”是杭州一隻有名的傳統素菜。後來,葷菜館也仿效此法,除選用質量最佳的紹興香糟外,將芝麻油改為雞油澆淋,“糟燴鞭筍”從素菜變為葷菜,供應的範圍也更廣了。

製法:

1、筍肉切成五厘米長的段,對剖開,用刀輕輕拍松。香糟放入碗內,加水100毫升,攪散、捏勻,用細篩子或紗布濾去渣子,留下糟汁待用。

2、炒鍋置中火上燒熱,下色拉油至130度時,將鞭筍倒入鍋內略煸,加水300毫升,燒5分鐘左右,再放入精鹽、味素,倒入香糟汁,即用濕澱粉調稀勾芡,淋上芝麻油即成。

特點:

糟香濃郁,鮮嫩爽口,色澤明亮,是夏令開胃時菜。

火蒙

原料:

嫩鞭筍400克

芝麻油10毫升

乾蝦子5克

火蒙鞭筍火蒙鞭筍

色拉油500毫升

紹酒10毫升

白糖10克

醬油25毫升

奶湯125毫升

味素2克

濕澱粉10克

製法:

1、將鞭筍洗淨,對剖開,用刀拍一下切成條塊。

2、炒鍋置中火上,下色拉油,放入鞭筍,顛鍋略煸,隨即加入奶湯,蓋上鍋蓋,移至小火上煮5分鐘後,加精鹽、味素,用濕澱粉稀勾薄芡,起鍋裝盤,撒上火腿未,淋上熟雞油即可。

特點:

筍壯鮮嫩,紅白相映,色澤雅麗,食時爽脆,為杭州傳統名菜中夏令時菜。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