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南國梨

鞍山南國梨

南國梨(南果梨)屬遼南特產,中國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原產地域保護產品),主產地為遼寧省的鞍山市地區。該梨以其色澤鮮艷、果肉細膩、爽口多汁、風味香濃而深受國內外友人讚譽,素有“梨中之王”美稱。是不可多得的能與新疆庫爾勒香梨、山西貢梨以及原產於日本的水晶梨等諸多梨中珍品相媲美的稀有梨種。

品種特性

南國梨,也稱“南果梨”,是從秋子梨系統中篩選出來的優良地方品種。原產於鞍山吉林
..
內蒙中國西北部分省區均有栽植。由於該品種抗寒,吉林省栽植在~37℃條件下無凍害,而且果實品質頗佳,果心小,石細胞少,脆甜、多汁而濃香;市場銷路廣,價格高,每千克達3.00~8.00元。盛果期單株產量達100kg以上,畝產值可達1~4萬元,經濟效益十分顯著。由於南果梨對其生長環境有特殊的要求,所以它的適種區域不是很廣泛,只在中國的東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有一定量的栽培。其中80%以上的產量集中在中國遼寧省的鞍山地區。而在鞍山,尤以千山區的栽培時間最長,栽培技術最成熟。在千山區大孤山鎮上對樁石村有一棵年齡最大歷史最長的南果梨樹,樹齡在一百四五十年以上。

相關傳說

相傳在千山的腳下住著一對非常勤勞善良的老夫婦,有一天他們在山坡勞作的時候救了一隻受傷的孤雁。這孤雁傷愈返回南飛的雁群,為了報答老夫婦的救命之恩就從天庭銜來了一粒仙果的種子,到了第二年秋天,千山滿山坡都長滿了南果梨。

生產情況

千山區東部都是山區,在東部,80%以上的農戶都在從事南果梨的種植。到2006年為止,

..

千山區南果梨生產的面積得接近4萬畝,產量,達到28000噸左右。在千山區將近有兩萬戶種植戶直接受益。鞍山市南國梨的種植大致經歷了自食自用、零星栽培階段、以商品生產為主的粗放栽培階段和改革開放以後的大冠稀植栽培階段。21世紀初,南國梨產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採用新的栽培技術使南果梨的豐產期提前了,新栽培的南果梨可以3年結果,5年豐產,且產量穩定,水果的品質明顯提高。2002年鞍山市政府就開始對千山區、海城市兩地區的南果梨種植實行全地區規範化、標準化管理,確定了以抓“協會”為龍頭帶動數千家果農規範化生產的思路,組織成立了“海城市南果梨協會”、“千山區南果梨協會”。國家科技部將優質南果梨產業化開發列為國家科技產業化項目。國家農業部投資450萬元將鞍山南果梨列為種苗基地建設項目。2004年5月1日,遼寧省質量技監局發布了鞍山市質量技監局與農業部門共同起草的《無公害食品南果梨生產技術規程》遼寧省地方標準。2005年2月4日,國家質檢總局正式批准對鞍山南果梨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據2005年市場統計,南國梨在中國國內市場上零售價一等果每公斤12元以上,比普通南國梨的價格高出一倍多。特等果每公斤在30元左右,而極品果在北京市場上零售價為每公斤約70元。遼寧省鞍山市千山區大屯鎮是“南果梨之鄉”,生產的“英不落”牌南果梨遠近馳名,曾獲1994年北京亞運會名特產展銷銀獎、1996年遼寧省優質果鑒評會金獎。1998年大屯鎮被國家農業部定為優質南果梨生產基地。

原產地域保護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和《原產地域產品保護規定》,國家質檢總局通過了對鞍山南果梨原產地域產品保護申請的審查,批准自2005年02月17日起對鞍山南果梨實施原產地域保護。

地域保護範圍

鞍山南果梨原產地域範圍以遼寧省鞍山市人民政府《關於申報鞍山南果梨原產地域產品保護的函》(鞍政函[2004]58號)提出的地域範圍為準,為遼寧省鞍山市千山區海城市所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南果梨。
(二)栽培管理。  
1、土壤條件:土壤類型為棕壤土類或棕壤土亞類,有機質含量1.28%以上,PH值6至7。
2、種苗培育:砧木以抗寒、抗病、抗旱的山梨為主。
3、施肥:畝施有機肥3000公斤。

..

4、花果管理:授粉樹不少於1/8。南果梨與授粉樹最大距離不超過30米。在花後1個月內完成疏花疏果,每花序留1至2個果,其餘疏除。
5、果實採收:9月上、中旬晴天手摘。
(三)產品質量特色。
1、感官特徵:果形近似圓形或橢圓形,部分帶紅暈,果肉細膩、多汁、甜酸適度、香味濃郁。
2、理化特徵:單果重60至100克,果實後熟後最佳食用期的硬。
度≥2.0kg/c㎡,可溶性固形物≥13%,總酸≤0.40%,固酸比≥32:

3.保護等級:特級、一級、二級、三級。

專用標誌使用

在鞍山南果梨原產地域範圍內的生產者,如使用“原產地域產品專用標誌”,須向設在當地質量技術監督局的鞍山南果梨原產地域產品保護申報機構提出申請,經初審合格,由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後,方可使用鞍山南果梨“原產地域產品專用標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