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農業經濟學

農業勞動力的供給與需求 農業產業化經營 農業產業結構的合理化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1月1日)
平裝: 383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811175738, 9787811175738
條形碼: 9787811175738
尺寸: 22.4 x 16.8 x 1.6 cm

內容簡介

《農業經濟學(第2版)》是“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之一,全書共分18個章節,主要對農業經濟學的基礎知識作了介紹,具體內容包括農產品供給與需求、農產品期貨市場、土地與水資源、農業資金、農業信息與農業信息化等。另外,該書還在各章之前,提出了本章的學習要點;在各章之後又做了小結,歸納總結了本章的主要內容,並給出了複習思考題,便於學生及時複習。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農業的概念、特性、地位與作用
第二節 西方農業經濟學科的產生與發展
第三節 農業經濟學的研究對象與內容
第一篇 農產品市場
第二章 農產品供給與需求
第一節 農產品供給與需求均衡
第二節 農產品供給與需求彈性
第三節 農產品供求均衡理論套用
第三章 農產品現貨市場與流通
第一節 市場與流通概述
第二節 農產品批發市場
第三節 零售業態的變化與農產品零售市場
第四章 農產品期貨市場
第一節 農產品期貨市場的產生與發展
第二節 農產品期貨市場的概念與特點
第三節 農產品期貨市場的功能與作用
第五章 農產品國際貿易
第一節 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
第二節 WTO有關農產品貿易的基本規則
第三節 農產品國際貿易的演變與特點
第四節 中國農產品國際貿易
第二篇 農業生產要素
第六章 土地與水資源
第一節 土地概述
第二節 土地集約經營與適度規模經營
第三節 土地制度與土地產權
第四節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及其流轉
第五節 水資源的合理配置與利用
第七章 農業勞動力
第一節 農業勞動力的供給與需求
第二節 農業勞動力轉移理論
第三節 中國農業剩餘勞動力的轉移
第四節 農業勞動生產率
第八章 農業技術進步
第一節 農業技術進步概述
第二節 農業技術進步的動力機制
第三節 農業技術進步道路的選擇
第九章 農業資金
第一節 農業資金的含義、運動規律與特點
第二節 農業財政資金
第三節 農業信貸資金
第四節 農戶資金
第十章 農業信息與農業信息化
第一節 農業信息、農業信息技術與農業信息化的內涵
第二節 農業信息資源開發
第三節 農業信息商品與市場
第四節 中國農業信息化的發展與完善
第三篇 農業微觀經濟組織
第十一章 農業家庭經營
第一節 農業家庭經營的爭論、歷史演變與國際經驗
第二節 家庭經營作為農業主要經營形式的理論分析
第三節 農業家庭經營的兼業化
第四節 中國農業家庭承包經營
第十二章 農業合作社
第一節 合作社思想的產生與發展
第二節 農業合作社的含義、原則、作用與運行特徵
第三節 中外農業合作社的發展趨勢
第十三章 農業產業化經營
第一節 農業產業化經營內涵、產生的原因及其契約關係
第二節 影響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形式的主要因素
第四篇 農業保護與農業發展
第十四章 農業保護政策
第一節 農業保護政策的含義、理論依據與判別標準
第二節 農業保護政策的發展與演變
第十五章 食品質量安全管理
第一節 食品質量安全的內涵與其經濟特性
第二節 食品質量安全管理的市場主體行為與政府監管
第三節 食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
第十六章 農業產業結構
第一節 農業產業結構的概念、特徵與作用
第二節 農業產業結構形成的條件與演進趨勢
第三節 農業產業結構的合理化
第四節 中國農業產業結構的演變與戰略調整
第十七章 傳統農業的改造與農業現代化
第一節 傳統農業的改造
第二節 農業現代化的內涵、特徵與主要內容
第三節 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戰略
第十八章 農業可持續發展
第一節 常規現代農業所面臨的困境與挑戰
第二節 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內涵與基本特徵
第三節 影響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因素
第四節 中國特色的生態農業
第五節 持續農業發展趨勢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